雅博网

回家——观《敦刻尔克》

2017-09-08 作者:归原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1.jpg

  敦刻尔克(城市名来自荷兰语,意为‘’沙丘上的教堂‘’。)是临近英吉利海峡的一块开阔的海滩,面积很小,充其量也就百十平方公里。英法联军共40个师,大约40万人在德军的“闪击战”下退至敦刻尔克,等待救援。或者说敦刻尔克本身就是一个地狱,因为这里根本无险可守。在他们的周边有德军的装甲部队,前面是大海,空中有德军的空军,脚下是沙滩。他们没有弹药,甚至有些士兵连枪都扔了。

  不过历史给了英国人两天的时间,希特勒命令前线部队停止前进(希特勒在关键时刻叫停是历史上的一个谜)。1940年5月26日,英国海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动用了1000多艘船冲过德国空军封锁,奔赴敦刻尔克。另外英国民众(富人、穷人、妇女、青少年、老人等)自发开着各式各样的小船驶向敦刻尔克,根据史料记载大约有8500艘船。他们没有接到命令、没有登记,但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中前进。后来有人回忆这段经历说:“在黑暗中航运是危险的。阴云低垂,月昏星暗,我们没带灯,也没有标志,没办法辩别敌友。在渡海航程一半还不到时,我们开始和第一批返航的船厂队相遇。我们在躲避着从船头经过的船队的前浪时,又落入前面半昏不明的船影里。我们边靠猜测边靠上帝航行着。”

  从5月26日至6月3日,一共撤退34万多人,其中英军22万、法军8万。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截住了4万法军。

  这部电影从三个角度相互交叉描述《敦刻尔克》:一位撤退的士兵、一位老船长、一位飞行员。

1.jpg

  (一)

  对于这位士兵而言,回家的路是多么的危险。电影一开始就让我们看见一群被追杀的士兵,一个又一个倒在血泊中。他从险境中逃生,好不容易来到了敦刻尔克沙滩上。看见不计其数的战友,排成无数队在等待上船。时不时有敌机在人群中投下炸弹,一个炸弹又一个炸弹向他靠近。死亡就在身边,死引发了人性中的恐惧、自私、贪婪。他抬起身边的一位伤员,直奔码头上船。电影好像要告诉我们,他的小聪明有效了,他可以离开这个人间地狱了。但是上船后,他被赶了下来。他不想回到那个等待死亡的沙滩,又用了一点小聪明,躲在引桥的下面,等待机会上船。可是,船被炸沉了。就这样,他一次又一次上船,一次又一次下船。就是离不开这个人间地狱。

  这位要回家的士兵象征着人类在堕落的世界里寻找回家,他靠自己的小聪明(贪婪)登上船,但是船一次又一次被炸沉,他不得不回到冰冷的大海里。人想要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善行、靠自已拯救自己,其实我们上了一只将要下沉的船。这只船根本不能带我们离开地狱。

  (二)

  这位老船长在英国是驾驶旅游观光船,得知海军要征用他的船去敦刻尔克带人回家。他没有经过军方同意,带上两个儿子(其中有一个未成年)驶向敦刻尔克。在海上他救起了一名又一名军人。其中有一位军人不断警告他,前面危险重重,要他回国。老船长坚定不移的驶向敦刻尔克。就在双方争持中,老船长的小儿子跌入船仓意外死亡。

  不计其数的小船来到敦刻尔克,从将军至士兵高喊:“祖国”。这是整部电影最感动人心的画面。原来救赎不是靠自己上船,救赎是彼岸祖国来到人间地狱救我们离开。

2.jpg

  (三)

  这位可以返航的飞行员看到德国的轰炸机在敦刻尔克上空轰炸来救援的船,他选择了留下来保护回航的船。直到汽油用尽,迫降在敦刻尔克沙滩上,被德军俘虏。

  三个故事焦点:回家的士兵从船里逃了出来,拼命游向老船长的观光船。一颗炸弹落在了一只军舰上,军舰发生严重的漏油,海面被油污染。此刻一架德国敌机正准备军舰投弹(老船长的观光船),英国飞行员决定留下来保护他们,将敌机打中,敌机坠入海中,海面上燃起大火。不计其数的军人在大火中被烧死。这位回家的士兵被老船长的人拉着手,在海中快速逃离火海。

  这位士兵回家了。他的回家不是靠自己的小聪明回家,是老船长失去了小儿子,是那位飞行员失去自由(牺牲自己的生命)。你的回家不是靠自己的能力,你的回家是因为有人离家,有人代你失去生命。

  这正是电影要表达的福音,人想要靠自己救赎自己,这种救赎一定会沉船。只有基督从彼岸而来,他道成肉身进入堕落的世界,只有他的离家,只有他牺牲自己的生命成为赎价,让我们登上那条生命的船,带我们这些想要回家、渴望回家的罪人回家。

 

【作者简介】 归原:雅博网作者,1998年蒙恩,2000年在圣经专修班进修,2001年开始传道,2014年再次入神学院进修,2016年毕业。现任瓯北恩约归正教会传道。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