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伊甸园走进桃花源
《桃花源记》确实是一篇美文,谁读了都想逃避烦嚣的现实情境,找一处桃花源转换心情。所谓“寻得桃源好避秦”,朝代不断更易,“秦”却无世无之。 基督教讲道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纔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亚当被逐出乐园 本文来自基督网
西方文学代表作品中,有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之《失乐园》(Paradise Lost),以长诗表白自己对神对人类的态度,及阐明神之预见及神与人自由意志的冲突,与《荷马史诗》及但丁《神曲》,并列为西方三大诗歌。
《失乐园》是根据圣经《创世记》臆写,有关信仰与神学之作品,与《桃花源记》田园气息的隐逸文学迥异;但同属内心臆想的创作。
“伊甸园”是上帝所创,且特别为亚当创造的。而《创世记》中记载亚当被逐出乐园的原因为:“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
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
耶和华神对女人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纔能从地里得吃的。””(创世记三章8-17节)
世人追寻心中乐园
神当初为亚当创建的伊甸园,应早已在大地上消失,无遗址可寻,或在中东伊拉克、伊朗与土耳其一带,范围极广,与今日考古学者能追溯到的,最早世界文明摇篮的美索不达米亚(La Mesopotamie,意“两河之间”)地带,应相去不远。
《创世记》中提到的伯拉河即为今幼发拉底河,希底结河即底格里斯河,两河距离亚拉腊山不远,其余二河不详。但四河流域均为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最早文明的中心,当地物产丰盛,科学界与宗教界均认定此处为人类最早文明的摇篮。
亚当犯罪之后,人不幸被逐出伊甸(创世记三章22-24节),人间乐园自此消失。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向同钉的强盗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廿三章43节),是指天堂或阴间而言,不是曾出现在地上的伊甸园。
陶渊明的《桃花源》与《创世记》记载的伊甸园有何关联?这二者应毫无关联,一为虚拟的遁世寄托,一为人类历史的真实起源。但对华人信徒来说,却会产生某种联想,因为有不少信徒在下意识中也会将“伊甸园”作为遁世的寄托,希望有一天能返回伊甸,摆脱尘世的烦嚣与痛苦,重新享受神为人预备的乐园。 本文来自基督网
这类信徒应不在少数,自古至今教会总有一些隐遁型信徒:平日很低调不张扬,默默地作礼拜,默默地离开;不喜欢参加教会各种活动,只在自我灵修祈祷中寻求内心的平安。
中世纪的隐遁型基督徒,甚至要避到深山绝壁处,在山洞中独自灵修祈祷,与世隔绝。他们都在努力寻找失去的乐园,而失去的乐园只能在想象中寻求,在向往中神遇;各以其不同之文化背景,在想象中创造出各自的乐园境界。 本文来自基督网
不能藉隐逸脱离罪
当初神所创造的伊甸园中所流出的四条大河,已知的二条横跨中东最富庶地带,所不知的另两条大河涵盖的疆域,应该更为广袤,都是人类最早的母亲河。所以伊甸园非一个人所虚构的乐园,世上的各种动植物都生长在其中。 copyright 基督网
当然,华人信徒也可以建构一个“桃花源”式的乐园,其中应有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与悠然可见的南山。田园诗人最爱菊,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所以将伊甸园比作桃花源的信徒也都为隐逸的信徒,为自己虚拟一所“桃花伊甸园”,既能逃避世俗纷扰,又能享受田园诗人的意境,一举两得。 基督教讲道
当初主耶稣与三门徒一同登上他泊山,并在山上变像,彼得觉得这种境界妙极,建议主在山上搭棚常住。能在山顶与基督、伊莱贾、摩西同在一起,真是好得无比。所以想象隐逸之乐、之美,为人人所企盼,岂止世上的隐逸者。 基督网
但伊甸一去不复返,人食禁果后,岂能再回到伊甸,只能回到凡尘。所以基督与门徒仍要下山,投入救世大业,山下有无数困苦流离的亡羊在等待拯救(马太福音十七章1-8节)。
我们不要打扰那些教会的隐逸者,让他们在中国式田园、菊香清芬的东篱下,先去做一个悠然闲适的好梦。但无论是中古的苦修者,或现代情系桃花源的隐逸者,一旦梦醒时分,都必须面对现实。
田园梦虽可逃避纷扰于一时,逃不出恶者的干扰,因无论遁入何处(桃花源或岩穴中),撒但都无所不在。那恶者根本隐藏在人的意识中、基因里,即使隐遁到天涯海角,能走出撒但在人心与肢体中犯罪的律吗?(罗马书七章23节)
在天国不需要隐遁
人在臆想中要为自己建构一处本土味道的“伊甸”,应源于所谓的“乡土神学”意识;具有田园情调的“伊甸”,才是真正中国隐逸诗人的乐园。在此种情境的乐园中,才可以享受原乡本土的情调。 copyright 基督网
所以,神最好能为中国信徒、为中国陶渊明式的信徒开辟一个角落,让中国式文化,在天国里永恒。让天国成为一个属灵的“联合国”,人人都可享受独特的本色本土的情趣,该有多好。
但人在复活后之后,已变成了另一种“果子”(哥林多前书十五章26节),人已经不是当初的人了,因为人连自己的性别、伦常都失落了(路加福音廿章 34-36节),人今世所有的嗜好、兴趣、习惯还能在天国里延续吗?最初的伊甸因人类犯罪被逐出早已消失了,人还能在复活后另造一个“桃花源”式的伊甸吗? 基督教讲道
基督徒隐者,不能小隐,隐于自己营造的“桃花源”。要大隐,大隐隐于市。主要求门徒作盐(马太福音五章13节),便是要化见证于无形,从根本上影响世人的生活,改变失丧者的生命。 基督教讲道
祂要门徒先作盐,使那些困苦流离的人先尝到天恩的滋味。然而要作光(马太福音五章14-16节),走出自己建构的桃花源与伊甸园。不再隐遁于自我营造的逃避意识中,勇敢地作世上的真光(约翰福音一章9节)。
历史上的伊甸,已一去不返。人在伊甸中虽曾有美好的回忆,但也在伊甸中失去了生命(创世记二章17节,三章24节)。人失去的生命,却能在基督的十字架上找回来。主对被钉强盗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那已不是往昔的伊甸,而是荣耀的天堂。在天国,人不再需要隐遁;得救的人,都要与主一同生活在永光之中(启示录廿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