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阴盛阳衰”如何解?
教会“阴盛阳衰”如何解?
牧师:计文
一位还未信主的男性青年偶尔走进某地教堂,见礼拜的人中男性明显少于女性,老人多于青年。便对一位向他热情传福音的姐妹用不屑一顾的口吻说:信教那是女人、老人的事!这话自然值得商榷,可是,对于教会的牧者来说,教会中的“阴盛阳衰”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一般来说,在人口生育的自然比例中,男性往往略多于女性。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即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已经出现严重失衡。可是,在教内男女比例则刚好相反,多数教会的普遍现象是弟兄少姐妹多。出现女男比例严重失调,有的教会女男之比竟然高达8:2,有人戏称基督教会是“389961”部队(“三八国际妇女节”、“九九重阳老人节”和“六一儿童节”)。
长期下去,这不但对推动整个教会的基督化家庭事工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也对教会事奉队伍的壮大和性别结构配置造成某些困难,削减了教会在社会上见证的力量和影响。尤其对适婚青年女性基督徒带来重大困扰,使那些愿本欲寻找一个在主里面信仰相同的弟兄为终身伴侣的姐妹们大失所望,甚至影响了她们终身的婚姻。
事实上,在海外,尤其在华人教会圈子中,“阴盛阳衰”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只是情况可能没有国内教会那么严重而已。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也曾撰文质问:“男人为何不大喜欢返教会?”他呼吁教会要作出反省和检讨,因为男女比例失衡现象的背后,代表的是教会在福音的表达、牧养的策略、事工的发展和其它课题上的问题。这既然是个长久的普遍的问题,其原因必然也是复杂的,固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厘清。但今日教会对此也不能熟视无睹,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深刻反思,并商量其对策。
阴盛阳衰之原因
一、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几千年来所默认的家庭模式,正是经济稳妥的“男主外、女主内”。虽然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受到一定挑战,但“都说有家的男人多幸福,谁知养家的男人多辛苦?”早前广为传播的这句广告语,显示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姻家庭观在现代社会岿然不动的权威地位。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复苏,男人们大多被这个经济大潮卷进了商海,就算没有掌握技术知识的民工,也正在以空前的趋势走出家园,涌向城市。劳务输出必定带来大批男性的“外流”,而女性则大多被缠累于家务活之中,成了“留守女士”。与初期教会相类似的是,这些留居女性更容易在教会中找到团契和快乐。由于价值观与成就感的促使,男性较女性更迫切寻求社会的肯定,于是金钱、学历、地位、甚至婚姻,就成为他们表现成就的重要项目。因为比女性面临着更多的求学、工作、升职等压力,其信仰生活随时面临中断,倘若因离乡背景而没有来自教会肢体的持续关怀,即便从小有信仰根基的年轻人,也难免会对教会产生疏离感!多数男人觉得自己应以事业为重而在外面疲于奔命,甚至有的男人以自己是家庭的“救世主”自居自傲。为此,怀着这样心态的人总觉得实在没有“闲工夫”去信神做礼拜,自己有“正事”要忙哩。男人认为宗教,特别是去教会,那是女人的事。男人不到教会去。他们认为参与宗教不是男子汉。
二、男人的自尊性较与女性更强,甚至有点自大心理。常言说“男人怕输,女人怕不被爱”!男人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以为“求神信主”这些事是“婆婆妈妈”的事,那都是女人们的事,“大男人”才用不着信哩。这是他们“目中无神”的原因之一。例如:当姐妹们满怀喜悦地唱着诗歌“信靠主必不惧怕……”时,男人们也许在想,惧怕?我哪有惧怕?我很厉害我怕谁?所以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为信了神就意味着自己无能。与此相反的情况是,女性天生有一种依赖性,加上人类社会中女性受伤害的程度的确比男性更高,所以她们从心理上更需要寻求保护和被爱。正是出于这种寻求,女性更容易接受信仰。男性相对比较独立性,女性相对具有群居性。教会团契生活对女性来说更易引起渴求和兴趣。唐崇荣牧师说得非常幽默:“神造男造女不一样,男人肩部宽,女人臀部大,所以女人坐下听道稳如泰山,根基稳固;男人屁股尖,坐一下就想跑回家,所以很多男人坐不稳,因为根基不稳,就不一样,这是自然的定律”。
三、信仰的根本理由不是基于理性的通达,而是信心的接受;一般说来,女人比较感性,男人相对理性。姐妹闻道时每每关注基督教“好不好!”-----有何好处没有!弟兄受教时却往往关心基督教“对不对!”-----有何道理没有!谈到人的生命可以因信基督而被改变,理性的男性又觉得有点空泛。而姐妹们接受主大多是因为某些具体的因信蒙恩生命改变的事实。又由于圣经真理本身的奥秘性以及人对神智慧了解的局限性,很少有人在教会讲台上把神的真理讲得十分清楚,这一点与男性的求知欲之间形成某种张力,也是导致男性在信仰上困惑迟疑的原因之一。信仰说到底,不是用道理说服的,而是被主的爱吸引的!(歌1:5)一般来说,女性的心地比较柔软,容易被基督十字架上的大爱所感动。自恋的男性又常自以为是,心地刚硬,天生好疑,好胜,在真道上常会处于徘徊之中,不容易对心门外敲门的主作出回应和作全身心的委身!特别是对信仰的接受程度,要比女性差得多。当然,男性一旦接受信仰后,他们对信仰的思考往往会比女性更深刻些。另外,女性的“直觉”功能每每胜于男性,而对信仰的揣摩和寻求不是基于理性的推理,而是一种“深渊与深渊响应”的内在默契。从这个角度分析,如果说每个人里面都有“宗教的种子”,那么,女性的这块心田“好土”更容易让这个种子生长。
四、圣经对妇女的定位成为姊妹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想往。无疑,从旧约律法提出要保护软弱的妇女,维护他们的权力并保障她们的自由(申21:10-14;22:13,28),到新约主耶稣对女性特有的理解、同情、怜悯、释放与尊重(路10:38,42)。这些信息对于曾经长期处于受贬抑地位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道灿烂的曙光。例如:基督教在近代传入中国的时候,即已在所到之处设施妇女教育,使曾沉溺于不平等礼教中的妇女们开始觉悟到自己的地位,并重新估量为人的价值,这样她们较男性更乐于步入教堂。甚至她们由家庭的解放进而走上社会去要求经济独立的机会和其它相应的权力,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滥觞。尽管提高妇女地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习尚,实质上妇女在教会中仍较置身于社会中为安全。不少实例说明一部分妇女正是受到社会或家庭的伤害而步入教会并在之中得到了慰藉。在初期教会时期,罗马帝国时代的信徒分布状况,据载同样是女性占教会总人数的多数。当时妇女们的地位相当低贱,一般她们几乎没有出现在社交场合的可能,除了闲在家里把心思转向自我修饰以此取悦丈夫外,她们多数人无所事事。基督教会的团契生活无疑是让她们如鱼得水,给了她们充分展示自我和排解孤独的机会,为此,当时的妇女们乐意享受教会生活。同时,在希腊文化的氛围中,妻子接受丈夫的信仰似乎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而丈夫要接受妻子的文化和信仰则显得别扭,不可思议。因此难怪,彼得在彼前3:1-7中,共以6节经文告诉和劝勉作妻子的,而劝勉作丈夫的只用了1节经文。他特别提醒妻子的要顺服丈夫,希望透过好品行,让丈夫受感化,归向神。但这在当时谈何容易!
五、牧者本身及其牧养事工女性化倾向严重。基本上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今日教会:牧者自身缺乏刚性,神学思想倾向阴性,讲台信息重视柔性,教会活动比较女性。
有人说,男女角色的混乱是来自上帝审判一个文化的首要标记(罗1:22)。当前,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人着实不少,什么“伪娘”之类就是一例,上帝形像越来越扭曲。就是在教会内部,也不难见到一些男性教牧人员女性化现象非常突出。男性领袖为民“展示”上帝仆人“谦卑”“温柔”之形像,有意无意地消减了男性本来的刚毅、果断和洒脱。本来,男人领袖应施行治理之责任,体现宣判之威严。找出问题,分清是非,最后解决问题。可已经女性化了的牧师最多只是表面之安慰,给一个心灵“疮可贴”,却不愿入木三分地去剖析罪的根源,不愿得罪人。事实上是不敢面对压力,想取悦所有的人。是一种逃避和推诿,是一种自保,不敢承担、胆小怕事,尽显女性某些气质。
同时,教会教导中不注重教义与律法,多是激发个人情绪的讲道和见证,这正好适应女性的偏好和思维方式。教会强调神的慈爱、怜悯、眷顾多于神的公义、圣洁、可畏。教会讲台上多强调温柔、谦让、忍耐、宽容等母性特质而很少提到刚强、壮胆、勇敢、争战等男性特征。圣经更把信徒描绘成躺卧在母亲怀中的婴儿、牧人手下的小羊、耶稣基督的新妇等,这些身份的定位更是具有刚阳之气的男人所不愿“屈尊”就范的。耶稣的身份观(太18:1-5)、权利观(可9:35),也可能会令一些追求“成功”的男士们失望;另外,教会传统中有关不准抽烟、嗜洒、打骂、恼怒等诫令,也让男性觉得要作出更多的“牺牲”与“舍弃”,使得对福音真谛没有心领神会的男人只能敬而远之。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男人青壮年时期的行为倾向,偏重于证明自己的专业或社会能力,注重事业的发展。然而教会对与此相关的教义的阐述和供备却明显欠缺,甚至一片空白。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对事业工作的关注、对生活周遭的关爱,可能统统被归结为“爱世界”而打入冷宫,不被讲台所重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正如著名的社会福音派人士饶申布什所总结的:现世界从我们祖先那里所承受来的基督教,关于赦罪和永生的教义很是有力,但它在社会希望和目的方面却非常的弱。由此不难理解多数男性何以不愿意问津教会与信仰。在这一方面显得更加薄弱的中国教会,却宁愿在社会上去寻找、实现自身之价值。
许多教会活动或聚会、团契、礼拜都是比较安静有序,趋于内敛,严肃有余,活跃不够。而这却又是不符合多数男性的性格特征。甚至连表达方式上也显得有些女人味!如现在的传道人缺失了当年祭司的庄严和先知的洒脱,对男人形不成较大的吸引力。讲道、祈祷中的“娘娘腔”,也许很“带动”姐妹的情绪,但让一些刚性男士全身起鸡皮疙瘩,坐立不安,甚至逃之夭夭。由于“讲台的供应比较适合姐妹听。很多传道人年纪轻轻奉献给主,从来没有社会经验,所以他讲的道根本与男人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不少充满感性的语言,姊妹听了很喜欢,但男士听了觉得仍是老一套......”。
另外,教会对男性事工尚未多作有意的安排。缺乏有效的“男士事工”配套,不像教会常组织一些“姐妹聚会”,但很少有单独的“弟兄聚会”?事实上,在教会中,弟兄才是“少数民族”,需要特别照顾!成年男性信徒的培植工作显然需要较高的质量与牧养技巧,亦需要付出更多之代价,加之教牧人员的匮缺,许多教会避重就轻,使得这一高难度而又最重要的牧养事工成为教会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六、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传递香火”的民间信仰思想难以改变。拿香祭祖的传统和大量的封建迷信思想不易打破,而男性身负传承重责,接受基督信仰将与家庭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至于女性在这方面的困扰相对较小。长辈们认为“传递香火”的男孩应当传承上辈人的信仰,是父母延续香火的传人,所以一般在女儿(有道是:“嫁出的女儿倒出的水”)与儿子之间,他们会更多干预或更不允许儿子去信仰一种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更何况是他们认为的“洋教”。(尽管我们说从政zh i含义层面上的“洋教”之帽子已经早就摘掉了,但从认识层面上说并未在所有老百姓的心目中驱除)所以常见有媳妇跟着婆婆上教堂,而不容易看见女婿跟着岳父做礼拜的。即便去了的,多数可能是“毛脚女婿”,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讨好未过门女朋友及其未来的“岳母”而已!
七、传福音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真所谓“什么树、结什么果”。我们不难发现教会弟兄姐妹在个人谈道的时候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一般年长的传福音对象往往也是年长的,而姐妹的传福音对象也是姐妹为多。这样一来,就应证了圣经中的“马太效应”,即“有的还要加给他!”教会中弟兄本来基数就少,所以其增长幅度也就小,而姐妹基数大,同性“复制”的速度就快。这样教内性别差异就越来越大了。另外,一个初来教会的男性,聚会中发现堂内男士太少,那么他就感到孤单,他下意识地会认为自己是否走错了地方?反之,若果他一进教会,发现同龄同性的还人真不少,他在心理上就很快产生认同感,自然有可能会融入这个团契之中了。
男人为何不喜欢返教会?香港胡志伟牧师引述北美教会的经验作了一个很好总结:“关键是‘阳刚气质’(masculinity)在教会内的消失。DavidMurrow的《男人为何憎恨返教会?“WhyMenHateChurch”》分析男人不喜欢返教会的原因:‘教会中男人要受到诸多约束,不容有狂野的表现;教会中男人只受呵护,却从未接受挑战;男士惧怕在公众场合开声唱诗,更在公开欢迎中感到难为情。若干男人更惧怕妻子或成为马利亚,常返教会专心学道;或热心事主如马大,常为教会事奉操心而少了顾家。男人更不能接受的是信仰‘低智化’或反智的作风,似乎返到教会,就要放下理性,毋须分析与批判,只能顺服与接受。”(摘自《基督新报》电子版2006、7)
“两性共荣”之策略
由于教会中的“阴盛阳衰”由来已久,大家便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故现在多有提出因妇女信徒比例增加而要增加妇女事奉之机会者,却鲜有主张矫正“阴阳”比例失调,让男性回到教会的人。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心意更新,转变观念,切实寻求两性共荣之对策。
一、注意男女角色的差异性。男人与女人很不一样,男人重理性:女人重感性;男人重前景,女人重回忆;男人重发展,女人重保守;男人重大局,女人重细节;男人重投资,女人重保障,所以男人说以后要这样、这样……,但太太说不要忘记我们从前……;男人说钱拿去作生意,太太说我们的保险呢?所以才需要结婚,才搭配成完美。一堆女人在一起聊的不是身材胖瘦就是时尚穿着还有老公孩子,而一帮男人在一起很少聊家长里短,很可能是谈国际新闻及政坛传闻。这就是男女的区别,如此大的差异,我们的牧养工作怎么可以千篇一律而不分彼此呢?应当也是因材施教、按“性”分粮吧!
二、增强教导的理性成分。男性在上帝的救赎计划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约圣经亦屡屡提及男性的主导性和代表性,(徒16:31,11:14;约4:53,18:8)。在我们牧养工作中特别是在讲台信息供应上应增加理性的份量,减少纯情感的成份。既要用“灵”,也要用“悟性”(林前14∶15)神是个灵,侍奉他的需用心灵和诚实(罗1∶9,约4∶24)。神的道又是真理,认识它则又必须要用悟性(诗119∶34)。教会生活,若无灵里火热,则不见其复兴。但若无冷静的思辩则难以确保真道纯洁、秩序井然。今日教会内,不难见到有人在信仰上多有“情感的热诚”而少有神学上的思考,而这却是符合姐妹的特点而不是男性信徒所喜欢的。教会若要让男性在教堂里坐得住,就不但要讲信仰“是什么”,还要讲清楚信仰“为什么”。教会应该发出比较雄性、男性的属灵标准的信息,这种信息讲了就不一样。
三、关注福音信息的现实性:中国所谓的“三十而立”,即希望人在30岁有了起码的成就,在40岁已经出头,在五十已经维持着某种令人满意的成果。故年轻男性在前半生充满了“夺取”之心态,他们勇于竟争,随时都会希望证明自己在某一领域很行。因此,教会讲台信息一定要关注他们的现实需要和喜怒哀乐。针对男性上述生理特征,发掘、回复圣经中关于社会、国家、科学、事业等教义,对提高男性信徒的比率将极有裨益。牧师的讲台应当关注教内男性的问题和困惑,增加福音对男性的吸引力。
四、强调真理的平衡性。神的道每每如一个“翻过的饼”,具有对称性,如公义与慈爱、谦让与刚强、忍让与进取、显露与隐藏等等。对此,我们不可偏颇,不能以偏盖全。比如教会在对人德性的建造中,每每对柔性的强调有余而刚性的教导不足。又比如,讲台信息过于强调“生命”建造,却忽视现实基督徒生活建构;更多关心“得救”与否,却不太关怀生活如何“得胜”;更多强调教会属灵复兴,却较少关怀现实社会;就讲道所举例证而言,提到家庭生活琐事的比比皆是,但举国际关系、世界历史中的典故逸事则不是太多,而前者是女性喜欢听的,后者则会让更多男性共鸣!
五、增加团契活动的多样性。目前教会不少活动都是女性占多数,甚至教会的负责同工、堂委会及同重要义工都为女性。因此,在安排圣工时往往从女性的角度去筹划安排,忽视了同蒙恩惠的弟兄们的兴趣。教会应当适时召开由弟兄参加的团契,专门设计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聚会程序,这不但增加归属感,同时也可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笔者所在教会五年前成立“弟兄团契”,效果明显,不单让他们有单独聚会等各类活动和服侍,还用“弟兄带弟兄”的方式带了不少人归向主。
六、注意福音对象的多向性。我们要引导主内同道注意福音对象的多向性,不单是老年人,不单是有病的人也不单是女性(尽管对病人、老人、女人传福音相对比较容易。)保罗说“无论什么人,我都欠他们的债”。福音对“无论什么人”都是需要的。为了构建“两性共荣”的教会,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关心牧养我们的弟兄,并向我们身边的男士传福音!
最后,还是想引用胡志伟牧师的话作结束:教会需要建立“阳刚气质”,就不能停留于“治疗式”文化,要有勇气向男士作出“异象式”的挑战。让男士不停留于自己的目标,而是看到大于个人所持远景和目的,使他们冲破现况,敢于去为使命冒险。所以布道会的时候,耶稣的布道信息不是“来,我能满足你”,而是“来,跟从我!”。教会需要关注男士的牧养,重塑教会生态的平衡发展,建立教会的“阳刚文化”和男性信徒的“阳刚气质”。
教会需要两性共荣。
【作者简介】 计文,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中国基督教《天风》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