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内在的小孩

2013-07-29 作者:莫非  
来源:作者空间我也要投稿

惊奇.jpg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一书里有一章,提到人应尝试倾听住在我们心底一个纯真孩子的声音。那个孩子知道生活里神奇的时刻在那,我们也只有以儿时的纯真与热情来看待生命,活著才会有更新的意义。

  内在的孩子,多麽美的想法!可不是?每个人里面都曾有过一个孩子,却在成长过程中被遗弃,或被成人世界里的理性、世故与忧虑给埋藏了,孩子的纯真,终不可避免地成为遗失的珍宝。此处作者似有意仿效《圣经》所说的:「要回到小孩的样式,方能进入上帝的国。」

  我同意「要回到小孩的样式」,只是,很多时候,对某些人,回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物换星移、岁月不再,甚至灵魂起皱都不是山高路远的原因。而是,恐惧!恐惧什麽呢?恐惧在当我们鼓起勇气,乘上那艘遗失已久,满载回忆的小船逆流而上时,波光粼粼的源头冉冉浮现的,竟非纯真烂漫的笑靥,反而是张苍白落寞的小脸…..

  不知有多少人的内在孩子,从来便未曾享受过童年的滋味?父母被逼债、亲人去世、近亲性侵犯与家庭暴力…..谁还敢倾听儿时的声音?是那样充满痛苦、哀吟与低泣。所以许多人选择遗忘,忘记所有的旧爱、旧恨与旧痛。

  但任何一种动物,若不记取一路求生的经验,终会走上灭亡的道路。当一个人若对过去完全遗忘地走过时,无异是把「自己」也忘在脑後,完全地与自己隔绝,到头来会落的从来便没弄清楚过自己是谁。结果呢?幼时活得仿似个成人。成人时,又成了一名穿著成人衣服的儿童。儿时许多无法名说的恐惧、悲哀与不安,都成为日後心里撇不清的焦虑,或生命中一辈子甩不掉的包袱。

  即使当人行至天边、暮年,已有能力提一盏灯,为自己点亮一个角落时,眼光却仍停留在无边的黑暗,一颗心孤独地兀自颤慄。

  有多少这样「成年的孩子」活在混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呢?

  是的,我赞成仔细倾听儿时的声音。正视自己儿时的创伤,重走一遍,理清一下过去种种,并对长年纠结的爱与恨,用饶恕,而非遗忘,来斩断锁鍊,方能帮助内在的孩子释放出来,脱离儿时的无助与无力,自由地长大。

  如「琵卓河畔,哭泣」一书所说,如果我们未曾与内在的孩子失去联繫,我们就不会与生命失去联繫。不论是纯真、还是不堪,且让我们都试著回到小孩的样式吧!
 

 

【作者简介】 莫非,海外著名基督徒作家。会计学士、电脑硕士、神学硕士。现居洛杉矶,从事写作、教学与广播工作。2008年创办“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创文”)www.gcwmi.org。近年多次受邀在中国及海外举办讲座。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