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带来,死要带去
试问:面对死亡,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有句古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意思是说人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教人不要为荣华富贵、金银财宝、名利地位所绕心。正如耶稣那句经典的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太16:26)赚得全世界,你是最大的赢家;赔上自己的生命,你就变成最大的输家了。可是人类对此置若罔闻,依然故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更有甚者,认为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索性及时行乐,吃喝玩乐,将资财与生命消耗殆尽。可是人生的路向与规律不一定就是依照这些人所想的那样,从圣经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事实:“生不带来,死要带去”。
圣经描述人的一生窄如手掌、短如口气、暂如云雾、灭如烟消、逝如日影、去如鹰飞、残如花谢、速如草枯。人赤身而来,也必赤身归回。“死亡,不是家事,不是国事,是我们都要遭遇的事”,这是我们必走的路,肉身“尘归尘,土归土”,灵魂要归到赐灵的上帝那里去(传12:7)。虽然轻轻地我们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圣经明确地说,一生作工的果效要随着我们而去(启14:13)。这样看来,人死虽如花谢草枯,但毕竟人非草木,若与草木同枯,不如不生。人有灵魂,人有归处,毕生竭力多作善工,到了时候就有收成(加6:9)。
如果人之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人生就真是一种荒诞,就如萨特所言,从虚无中走来,又向虚无中走去,捕风捉影,毫无意义了。我们原以为人生也就这样,既然结果都是一样,何必苦苦执着过程。一切皆虚空,明天就要死了,那今天何苦辛苦自己。就像有首歌所唱的那样:“今生若比永恒长,让我们吃喝快乐吧。今生若比永恒长,让我们随心所欲吧!”可是今生不比永恒长,人死不是灯灭,死有仍有生命,死后且有审判(来9:27)。“叫人活着的乃是灵”(约6:63),灵是不死不灭的。圣经的这些立论警戒我们人生不能随随便便,得过且过,相反乃要积极向上,殷勤作工,敬虔度日,将今生与永恒相接,“为永生度今生”,“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传12:13)。天赋一生,我们就要至诚应天,有所作为,不枉此生。心中有主有道,生活有操守,作工有果效,及至交账的日子,能够坦然、安然见主。试问:面对死亡,你准备好了吗?问别人,也问自己。
“生不带来,死要带去”,没有将生与死二元对立,相反是将生与死联接统一,死后有生,死而复生,出死入生,一如德国神学家潘霍华临终言:“这就是终局,但在我却是生命的开始”,如此这般有着向死而生的积极与智慧。之于基督徒,不是“未知生,焉知死”,而是“既知生,又知死”,“先知死,后知生”。因为“生不带来,死要带去”,所以我们不再醉生梦死,而要以耶稣之死为我们新生之始,以此岸之死为彼岸之生,并从生到死,将生命当作活祭,心意不断更新,察验并遵行上帝纯全的旨意(罗12:1-2),成为上帝所喜悦的人。
【作者简介】 黄幸平,生于基督徒世家,1992年蒙恩,1999年蒙召,2003年毕业于金陵协和神学院,神学学士。现居安徽宿州,从事教会与神学培训工作。任宿州市基督教两会秘书长。牧会至今九年,在青年事工、校园事工、文字事工、教会历史研究等方面深有负担。蒙神恩典,有机会受邀在安徽各地、河南、内蒙、浙江等地领会;热心文宣事工,在国内外各类杂志网刊发表论文、讲章、随笔多篇,已逾30万字。曾在全国两会举办的“中国教会写作人才培训班”学习,现被聘为中国基督教杂志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