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我如何预备讲道

2017-08-30 作者:查令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201004071414100.jpg
 
         先将指定内容《我如何预备讲道》整理摘要,再针对其中予以评论与回应。在〈从经文到讲章–以旧约为例〉当中,郭荣敏提出七步骤:
 
          1. 经文和翻译。要求使用希伯来文来读经,并将歧义、多重抄本之处都列出来,并做一份属于自己的译文版本,并整理其中有出入、重要、特殊之处。
 
          2. 文学和历史脉络。查经该段经文的文学背景、与旧约导论当中的历史脉落,并将其中最为要重的文学特色与历史事件加以选出,并简述作者、社会背景、地理地背、考古发现、时代(年代),以及上下文的关係…等客观性的资料,以协助信徒了解,而不落入只截取单一段落而言整个脉落失去关连的困境。
 
          3. 形式的结构。指出这经段的类型(genre)与形式(form),让信徒可以明白文学形式以及其使用的场合关的关连,并从这些形式中找到中心主题、关键字或特殊的文学手法(如三明治、平行句…等)。
 
           4. 文法和字典的资料。从对字词的细微处着手,分辨出不寻常、模陵两可或突显重要之处的文法与其意义,并把关键字词找出来,为避免失焦或一次传达太多的讯息,需要删除非讲道的要点以及会众可能不清楚的部份(而在这裡就做出选择),并整理该字词在圣经中其他处的使用方式。
 
           5. 圣经和神学脉络。分析这段经文在其他脉落中的用法与意义、与其他经文的关係、神学用法,对圣经的启示有何重要,对听众而言有何重要…等。
 
           6. 如何应用,以及应用的范围。与生活议题进行连结,并指出可以思考与应用之处与界限,并避免直接将经文套用在现今的生活裡面。
 
           7. 从释义到讲道。前六个步骤的资料(会变成像是讲义的形式)到这个阶段要进行整合与呈现,要定出讲道的主题内容,并依经段的形式选择资料,并将资料区别是确定的与可议的,让会众可以清楚哪些部份是需要再思索以避免疑惑,并注意讯息的中心在何处,应放入最多的关注,而且避免使用一般性的注释资料(因那些太浅,也与会众的脉落无关),最终的目地是引向应用层面,让会众听完之后可以将经段与各自的生活关连在一起。
 
        因此,准备一篇讲道篇至少要花费五个小时的时间,并且要有相当程度的专业训练(希伯来文、原典释义、旧约背景历史知识、神学以及文学),以达确实地回到原典当中寻求原义,并对会众的处境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才能将现代信息用有力的方式传达出来「你绝不可只对他们讲解经段的意思,也要教他们经段所要求的。圣经本身不是目的,乃是达成用全心爱上帝与爱人如己为目的之方法。」但是却没有提及如何连结的问题。
 
        在〈从经文到讲章–以新约为例〉当中,董俊兰强调「无论是圣经神学或讲道,都应该以经文为中心。…讲道应以圣经为中心,也就是所谓『释经式』的讲道法。」他认为牧养在现代的社会尤其是在都市的教会当中,已从探访型转变为讲道为中心;并且新约的经文与释义只能成为讲道的一部份,其他的则是由其他的书籍、比喻、见证与故事来加增讲道的内容。
 
        以新约的经文来讲道的步骤则是:
 
        1. 选择经文。可使用事先安排年度固定的经段,以避免有针对特定会友的疑虑;亦可针对现下会友的处境选择合适的经段,而这考验着对会友与圣经的熟悉度。新约经文不必然需要配合旧约经文才算正完整,若仍要使用旧约则需注意是否主题一致。
 
         2. 还原经文原始脉络的「原始信息」。寻找作者最初纂文的目的以及所要传达的信息,也必须回到原来的脉落与背景当中,相信有一个「普世性」的信息。这可透过参考字典、其他学者的注释书,不断的练习来提升我们掌握核心主题。
 
         3. 将「普世性」的信息拿到现下的时空脉落当中,「演绎」出「现代信息」。目的是劝勉信徒,所以按信徒的需要来进行。从普世到现代信息之间的接触点、连结点是「上帝观」。因为经文可能富有多个主题,我们需要从中选择几个应用于讲道裡,有些可用结论式的表达,有些则可以用强度较高的于讲道中渐次推论出来。
 
        与郭荣敏的方式接近,仍要求回到原典当中,参考各家的注释与资源,并寻找一个「普世性」的信息之后,透过「上帝观」与现代处境连结,并佐以故事、见证…等串起一章「释经式」的讲章。「从现况中找出问题,以经文来解释此问题,经文中必须处理其背景,后选一经节,并解释之,以此教导信徒。」
 
        在〈讲章中的神学问题〉裡,陈南州认为讲道就是「宣扬那成了肉身的道–从书(圣经)得来,用口语(人的话)传出。」而且也认为「讲道者首先必须是圣经学者,会研究圣经,并能解释圣经。」但是却不一定要能进行原典释义能力的人才称得上是「圣经学者」,原因为即使知道如何进行,也仅只是很初浅的能力,与学者们有不小的差距,此等能力说不定会造成更多的错解,而可以多使用参考的书籍(如研读本),而比较这些资料就可以看出不同学者们的神学观点,亦可以进行「释义」。
 
        再者,圣经研究不仅着重于「原文的字义」,更重要在的是原来的脉落当中的意义是什麽、上下文脉落以及整段的经文信息为何,「圣经原文研究不是解经的万灵丹。」更要紧的是讲道者要採取何种神学立场进行解读,而这是真正的功课,无人可以替代,这也意味着我们都身处在某种神学立场当中。而这被称作「特定的神学脉络」,包括了所承袭的大公性及使徒性教会神学、各自教派的神学传统、保守、福音或合一运动的思想传统,以及所处的生活情境,影响着解经与讲道。我们应要对自己的神学立场保持敏感与熟悉,以能在对不同立场对遇时用较开阔的心态与合一的精神来看待彼此的限制。
 
        陈南州更进一步指出:意图回到作者的原意,还原经文及原始意义,会因作者已经死去,而时代背景已经过去,原本的听众也不在而无法取得(普世性的意义/原典意义)。而认为圣经其实是「一再重新解释的过程」,包括保罗也重新诠释了创世记亚伯拉罕的两个妻子。这是因为生活情境的不同,以致读圣经有不同的领受,而这是「奥秘」。如同加达玛(Gadamer)认为「理解与应用二者无法完全分开,应用是理解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份;理解包含应用在内。我们无法先理解之后再来应用。」另一个提醒则是我们无法单纯从经文中读出什麽,而都是带着一定的成见在阅读经文并取得「原义(普世性信息)」:「你如何知道这段经文是否合宜?很显然,我们的理解和应用连在一起。我们对经文早有某种了解(pre-understanding),从我们的情境,我们持此预先了解进入经文之中,因此,我们无法完全离开我们的预先了解来解释圣经。」着重在于讲道者/解经者与圣经作者间的生命经验互动,而这「生活中的神学情境」包括了福音与文化的问题,以及教会与社会的问题。
 
        陈南州在如何预备自己成为神学家的结论中提及三点:(1)接受神学训练。使减少差错,建立整全、系统的神学。而非仅初浅引用报纸的消息,而是能深入地用神学来诠释达成「视域或境界的融合」的完整性讲道。(2)根据教会神学来讲道,回归到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等,不使讲道偏离教会传统。(3)注重信仰与生活实况的关联,做到如卡尔.巴特(Carl Barth)所言「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与生活实境紧密互动与对话的讲道。
 
        比较三者对于讲道的观点,相同点有:
 
        1. 对讲道都抱持应仅慎准备的态度。
        2. 可透过对原典的释义,取得相当程度的「原义」
        3. 重视历史背景及文学脉落的研究
        4. 归纳出经文所要传达的信息(也表示着有所选择)
        5. 经文的信息都需要与听者的生活有所关连才算是一篇好的讲章
        6. 如何从释义到讲章仍没有清楚的指引
 
        相异点有:
 
        1. 「原典」非真实「原义」可取得来原,亦无法还原。
 
        2. 可透过其他专家的资料,从中进行「原典释义」,而比较多种资料与「选择」的过程才是核心与意义的决定要素。
 
        3. 「前理解」主宰了释经的结果(包括神学立场与预先的知识左右了「选择」的动作)
 
        4. 对自己的立场保持敏感以及对其他人的选择保持尊重与开放,没有「客观信息」存在的可能,仅只有是否适切于情境需要与否。
 
        按此归纳的结果,再来看待〈从经文到讲章–以旧约为例〉所提出的观点,包括参考所提供的讲章,仍会感受到这些历史及背景的考证资料集合,像是参考书一般并无法看出明确的、特定的现代信息,特别是现代信息在篇幅的比例上实在太少。而「原典」的歧义问题并没有被解决,选择的原则亦是自由心证的的状态,并无法真正达到「原义」的目标。而对于背景知识的要求确实使得进入门槛相当高,但有此自我期许是相当值得肯定与学习的。
 
        在耶稣解释旧约的例子裡,他常用双重的态度来看面,一者是肯定旧约的权威,另一者却又对旧约大胆批评,重新解释旧约,不但攻击旧约的传统解释,也攻击经文本身。耶稣时常是用颠覆性的解经法指出经典的限制,从而引出更深层的信仰意涵。这些都并非回归原义。
 
        而〈从经文到讲章–以新约为例〉的说明就略显粗糙,而文字当中的盲点是「前理解」已决定了选择与诠释的方向,即便用尽了希腊文寻求经文的原义,仍跳脱不出被建构的前理解内容,更无法得出「普世性」的客观信息供特殊情况使用,是一条无法畅通使用的路径,应避免全盘接受。使用「上帝观」来串连经文与现代处境的信息,亦太过狭隘,基督论、教会论、圣灵论、信仰告白、信经…等神学立场与主张,亦是教会传统的累积,可扩展对经文诠释的视野并丰富对生活处境的诠释。
 
        这篇释经的观点与戈登费依(Gordon D. Fee)相同,他亦认为「解经的任务是要发现神的话,以及它在第一世纪教会中的意思;这个任务有二:一是明白经文的意思,一是瞭解正在倾听神话话的人,以便提供他们神活泼有力的话语。」然而这个立论的点似乎是无法达成的。若延伸加达玛的想法「我们不可能了解作者原意,也不能连接经文的现代意义与作者的原意;其实经文意义决定于主题事物,即其所阐释的事…经文的意义总会超越作者的意向…没有任何人事物可以确认它的解释…」而若以耶稣对摩西诫命中对「约」的再解释工作,将上帝与选民间的「立约」关係,解释成一个新的属灵同盟的观念,就是指向自己与他的门徒。「可以说开启了后来以基督为中心来解释旧约之释经法的先河。」包括后来保罗对旧约的诠释欧方也是如此,可以说就是学习了耶稣的模式。而这也就是加达玛所认为的「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以上讨论突显了这篇以新约为例的讲道文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不足。
 
        上述两篇都可能会出现一个困扰,亦即是对「历史上的耶稣」历史鑑别学的困境:「我们失落了透过教会和神学所认识的耶稣,但这又将我们带回到与耶稣相遇最初的一刻。」我们没有认识真实历史上耶稣的直接线索,而耶稣却在臆测的迷雾当中消失了。我们无法从现存的圣经文本当中,正确地认知裡面所陈述的事件的客观事实以及所相关的一切环境状态,而都只能出于臆测,而我们该如何以这些没有真实基础的事实来发展所要传讲的信息呢?而重要的是在会遇的当下所产生的东西,这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也是第三篇文字想的强调的。
 
        在〈讲章中的神学问题〉当中突显的是从神学立场为出发,而要求更贴近会众为中心的信息,亦可以让差异性的诠释观点被展现、陈述与接纳。但另一方面,此法门需要有足够广度的资料为基础,并要能有相当程度的派教神学基础出发,才能对所属的情境与会众做合适的信息表达。另外,盲点可能会落入既有的神学领域当中,对于新的、未被提及的神学议题,就不免出现较无所适从的情况。
 
        关于引用圣经的话语及神学立论,宋泉盛认为圣经当中的「上帝说话」可有两个面向看待:一者是上帝亲自说话,另一者是关于上帝的论述,而后者是我们人类在说话,若没有留意到这个面方,我们可能用上帝的名来为自己的想法背书,反而造成了悲剧。而神学亦是人的论述,受语言、文化、生命经验…等的限制,仅管是宣称「超人的」经验也必然要与人的经验相关才能被人所理解,因此更要小心所坚持的神学有其局限性的事实。而耶稣爱使用比喻来教导人,也就是一个从经验出发来理解的最佳例子。
 
        因此,若能以更贴近所在的处境地出发,或许所建构的「神学」不是以往熟悉的,甚至令人觉得「奇异」,但在进行原典释义的过程当中,任何宣称都需要再次被检视。「在解释过程中,解释者会加进他主观的看法。」若能先意识到这点,在与人交谈时就不会认为自己是绝对的客观而失去对话的空间,而「在地」的形塑成果也可以有正当性与其他的观点平等地被讨论与欣赏。「无论是宗教的关怀或是真理的关怀,其目的无非是要达成上帝救赎力量的彰显。…而是必须指向一群具体的人民和他们所生存的世界。」而讲道与释义的目标就应是如此。
 
        而在上述三篇较少提到从释义(准备资料)到讲章之间的缺乏,或许可以参考:(1)藉由想像力活在圣经的世界中,是一种心中的想像,也是对经文脉落的理解开始(2)从神学的角度探索经文,这段经文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对上帝有更多的了解,或与教会历史、传统相连接所产生的意义(3)确定经文的主题与行动,讲道者在经文中的位置、确定经文所传达的内容(4)聚焦在让会众可以穿越时空与脉落处境的路线上,「不只宣扬福音,也邀请会众对福音作出回应。」,并留意在一个焦点、一个功能以及一个核心简洁、清楚与具体的讯息上面。
整理我自己的讲道预备过程如下:(1)查看经课表当週的指定经文(通常有三到四段)(2)参考该週的教会节期与教会设定的方向(如:爱滋关怀主日)与讲道场所(3)阅读指定经文,并选择其中一段为主要的经文(4)使用工具进行原典释义(5)比较不同版本经文(和合本、和合本修订版、现代中文译本、思高版、NRSV、台语汉字版)(6)注意经文抄本以及不同翻译的字句(较少,多用在关键字词的辨别上)(7)参考背景注释书及新旧约导论(8)针对经文的特殊字词与神学查考字典(9)参考上下文写下自己对这段经文的诠释,并找出张力之处与核心传达的信息,这些是上帝对我的启示(或是我自己所回应给上帝的内容)(10)参考经文注释书、CCEL上的注释资料以及研读本(10)修正与补充原先的释义内容与核心信息的对焦(11)纂写讲道稿(不仅是写给自己,更是要写给特定的听众。)
 
        在写讲道稿时,我常用的方式是:(0)区别大致的段落以及当中的主题与核心陈述(1)引言(经文的上下文)(2)当週的经文释义与前文相关情况说明(3)一个与此经文的生活相关例子(4)经文的张力点与困境(5)目前生活的困境(6)经文的后来发展以及困境被处理的过程与启发(7)目前会众的生活实况,从这经文中可以得到怎麽样的启示与应用(8)结论–将困境与突破再做一次的摘要,并用正向陈述结束。这个讲章的结构是比较像「四页讲章」(Four-Page Sermon)的方式,只传达一个主题以及一个使命;更像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让圣经中上帝的做为不仅只在于圣经裡,也走出来,进到会众的生活当中,而我们就参与在当中做神学。「普世神学不是诸多特殊神学拼凑而成的,它是孕育在每一特殊情况中所产生的神学裡。」、「信仰必须在特定的处境中得到它的养份。」唯有此信仰才是活着的。
从上述对准备讲道的整理来看,在对于经文背景与历史的了解,以及对现实情况了解都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并且对于神学的了解也相当不足,仍可能落入立论不坚定的困境裡,而使经文无法充份表达出力道来。而想像力与冒险的勇气仍甚至是台语的流畅度都需要培养与累积。在准备讲章上,我似乎太不重视祷告,并没有培养在祷告当中寻求上帝启示的习惯,而是多依靠着理性进行,这也是需要再多加注意与调整的:不只是知识性的传递,更的是灵命的培育。
 
        我亦思考着讲章中使用参考资料的问题:这是不是一种剽窃?宣讲的是别人的想法而哪些是我的?既然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根源,我的想法也来自经文、过去被考导的、注释书、参考资料…等而来,我要强调与斟酌的就在于「我选择这些成为我要传讲的内容」,是用心思去整理的,并且我也如此认同,并且加上了「我自己」的诠释观点以及故事而来,我愿意在上帝的面前承担为这篇讲道内容负责。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