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加密山顶的风云

2013-06-11 作者:洪光良牧师  
来源:新浪博客我也要投稿

  以利亚对众民说,你们到我这里来。众民就到他那里。他便重修已经毁坏耶和华的坛。以利亚照雅各子孙支派的数目,取了十二块石头(耶和华的话曾临到雅各说,你的名要叫以色列),用这些石头为耶和华的名筑一座坛,在坛的四围挖沟,可容谷种二细亚,又在坛上摆好了柴,把牛犊切成块子放在柴上,对众人说,你们用四个桶盛满水,倒在燔祭和柴上。又说,倒第二次。他们就倒第二次。又说,倒第三次。他们就倒第三次。水流在坛的四围,沟里也满了水。到了献晚祭的时候,先知以利亚近前来,说,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华阿,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仆人,又是奉你的命行这一切事。耶和华阿,求你应允我,应允我。使这民知道你耶和华是神,又知道是你叫这民的心回转。于是,耶和华降下火来,烧尽燔祭,木柴,石头,尘土,又烧干沟里的水。众民看见了,就俯伏在地,说,耶和华是神。耶和华是神。

  以利亚是以色列最负盛名的先知,迦密山是圣地的名山,公元前850年前后,以利亚就在迦密山上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列王纪上》第18章全章,对此有清晰的叙述。

  迦密山由撒玛利亚山脉延伸而来,自东南向西北,长约30公里,阔由5至15公里不等,其主峰高达533米。历史上的亚设、西布伦、以萨迦和玛拿西等支派的地业均交汇于此,而又控制着两条南北交通孔道,一条以东北方的约念(Jokneam)为出口。另一条则以东南偏南方的米吉多(Megiddo)为吞吐,还有一条以他纳(Taanach)为疏通的小路,因此,这一带自古以来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第十五世纪,埃及的杜德谟西斯三世法老(ThutmoseIII)曾占据迦密山全部通道,公元前十三世纪,约书亚攻克约念(书12:22)后据有迦密一带地区,公元前22年至10年,大希律在地中海东岸建造该撒利亚(Caesarea)后,曾筑暗渠将东北部的水引往迦密山,再由山上建造架空引水道把水引入该城。公元1918年,英将艾伦比(Allenby)则以此为据点而控制了巴勒斯坦交通要道,进而征服整个巴勒斯坦。了解迦密山的历史,更能认识以利亚选择这里作为护教场景的意义。

  迦密山又是耶斯烈平原(ValleyofJezreel)、沙仑平原(Shallum)、多坍平原(Dothan)和以斯德伦平原(Esdraelon)的共同指标。因此,迦密(Carmel)不但象征丰饶与苍翠,且被比喻为美女的华发(歌7:5;赛35:2),又被视为“上帝的花园”;在《利未记》第2章第14节和第23章第14节中,这个字甚至被用来指称新上场的麦穗。

  迦密山拥有如此多的优越条件,势必引起邻邦的觊觎。自古以来,推罗与以色列便屡次互争对迦密山的控制权,结果是向海的那一面属推罗和巴力的势力范围;向内陆(也即今天的以利亚纪念碑以东)那一边受以色列和敬拜耶和华者所据守。但因亚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之女耶洗别为妻,引来巴力和亚舍拉等外邦偶像大举入侵,以色列的国粹信仰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表面上看是正与邪的宗教之战,其实却是国脉利害的政zh i与生存方式之战。这场较量甚至可以追溯至士师时代。

  《士师记》第4和第5两章就记述了女先知底波拉和巴拉在基顺河区击败夏琐王耶宾之勇将巴巴拉的史事,可视之为以利亚在基顺河边尽歼巴力众先知一事的伏笔。也反映宗教之无法独立于政zh i和军事手段之外,因为宗教总是国族利害与传统文化生活最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从以利亚选择在迦密山顶和巴力众先知展开真假正邪的生死斗争这件历史大事中,后人不难得出宝贵的结论。

  第一,上帝虽是忌邪和惩恶的神,却更是慈爱和眷顾人的神。在三年干旱和大饥荒中,主动想及百姓的困苦,定意重新“要降雨在地上”的原来正是上帝(王上18:1)。

  第二,天灾总是肇因于人祸,即使亚哈想把祸柄推给以利亚(王上18:17-18),也无法否定这个道理,因此联想到现今世代的各种灾难,几乎都是由狂妄无知和放纵的“人”所引起的。

  第三,信仰与迷信、真神与偶像,两者是不能混淆的。正确的信仰必利益于国于民,拜偶像却殃及自然环境和社稷根基(王上18:25-39)。

  第四,信心的祈祷仍须提高人民的觉悟。若无众民的参与,以利亚即使是信心的伟人,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够“拿住巴力的(450个)先知,不容一人逃脱。”(王上18:40)。

  第五,正确的信仰不但要维护宗教的圣洁,更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当北国十个支派自称是“雅各子孙支派数目”的时候,以利亚却强调耶和华所赐福的是完整的“以色列”国全体十二个支派(王上18:30)。在国家分裂的现实中,先知以十二块石头为耶和华的名筑一座坛的这种行为,已经清晰表达了爱国爱教的愿望。

  第六,先知的职责是使百姓知道和承认“耶和华是上帝”,参与挖沟打水并见证上帝的真实和荣耀。至于激烈的信仰斗争和宗教倾轧,在达到教育目的之后,就须适可而止。所以,当日在迦密山现场的另外四百个事奉亚舍拉的假先知并未受到株连。一方面是顾及国际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使世人从思想上做到“除恶务尽”,比从肉体上的“赶尽杀绝”更有意义。

  第七,我们从以利亚的祈祷中也学到不少功课,他的祈祷并未只字片语涉及神迹(王上18:36-37),只求上帝用自己的方法去教导百姓,终于令“众民看见了,就俯伏在地说:‘耶和华是上帝!耶和华是上帝!’”这正是先知的终极目标,因为这句话其实就是“以利亚”(Elijah)名字的含义。

  1996年7月16日,我率领圣地研习班在约旦河施洗后立即驱车登上迦密山,就在昔日的坛址上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圣餐崇拜。缅怀史事,再次高呼“耶和华是上帝!”之后,也瞻望着以利亚手举利刀,脚踏假先知的塑像;而不远处十字架下的小金字塔,却埋着历代无数被害圣徒的骸骨。登上修道院屋顶,平台上髹有明显方向和里程的坐标。凭栏四顾,米吉多、他纳、多坍在东南隅自远而近,东边不远处就是他泊山;向西遥望就是地中海、北顾可见以斯德伦平原;耶斯列则在十七公里外的东南方。想起当年以利亚用12块石头为耶和华筑坛的事,我们也搬来56块小石头堆在一起,划了一个圆圈,用力刮出两个大字——中国。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