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善行与奉献,一样不可少

2018-01-30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s.jpg

  加拉太书6章

  9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10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默想:

  善行需要智慧和坚持

  宗教性的奉献不能取缔关系性的善行。耶稣就责备那贪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暨宗教的领袖们。他们为了谈心,希望占有更多财富 ,而鼓励信徒把奉养父母的钱做了各耳板——即拿来奉献给犹太宗教徒们,其实就是这些贪婪的宗教领袖自己,便宣称他们不再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了。耶稣就责备这些为了私利,昧着良心的宗教领袖是假冒伪善的粉饰坟墓(参可7章)。我们不可以善行取代宗教性的奉献,同样不能因为奉献而代替了责任性的行善,社会公德性的善行。

  奉献不等于十分之一。奉献也不等于投入交通的奉献箱。教会有奉献箱的历史较难考证,教会历史有明确记载的是在罗马教廷募捐时,兜售赎罪劵时,有过特制的木箱,他们糊弄人民,告知他们,只要他们把钱币投入那箱子,随着钱币当啷一声落入箱子,他们亲友的灵魂就会嗖的一声进入天堂。

  今日的教会不讲行善,只讲十一,大肆宣讲十一奉献,甚至把十一奉献功利化,告知你必须遵守十一奉献便有更多的经济回报。他们告知你,你只要把所有的投入奉献箱(或许和罗马教廷一样,只是个别人支配的财物),你的经济就必成倍翻转。而不是告知你奉献是甘心,受感和表达对上帝的爱,及对牧养你的教会的义务。这和兜售赎罪劵有着惊人的相似。

  奉献固然蒙福,也是感恩和义务。但若把神圣的奉献本身就功利化,以得着上帝的加倍回报为目的,神圣奉献的本身就被玷污了。这个动机的本身就是在贿赂上帝,就是对上帝的亵慢。试想,是不是奉献十一的人都成了富豪?是不是没有奉献十一的人都是穷光蛋?

  实际上,有些教会从来不讲奉献,让信徒不明白自己信仰的义务。也有的教会只讲十一奉献,你在他们的信息里看不到十字架的救恩,整天就只有给钱。似乎教会组织的存在就是为了收取奉献。盖洛普民意测验,问美国人为何不愿去教会,其中厌恶教会太多“奉献”而不去教会一直是占在前三位的原因。可见,教会性的贪心已经变质了福音信仰原本的纯洁,也拦阻了人认识上帝。

  何为奉献?有人为了支持十一的理论而把圣殿和教堂混为一谈。告诉你犹太人把十一放进圣殿,你就得把十一放进我的箱子里。但十一在没有圣殿的时候就有了,亚伯拉罕的时代就曾经把十一奉献给大祭司麦基洗德了。雅各也许愿奉献十分之一。那个时候都没有圣殿。圣殿在以色列历史上,相比犹太人数千年的历史,它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不代表犹太人没有奉献。若对教堂奉献箱投入的十分之一就是信徒的奉献,那么,在使徒时代,他们一方面去圣殿守节,祈祷,一方面又有信徒自己的家里的聚会,他们的奉献是奉献到哪里?

  圣殿不等于教会。圣殿是犹太人在所罗门之后的国家性宗教活动中心,是献祭的地方,但并非每个犹太人每周都要去的地方。其象征意义和宗教献祭并存。但教会跟建筑物无关。教会是一群敬拜上帝的人的团契。毫无物质和建筑的内涵。教会也不等于教堂。教堂只是教会敬拜的工具。教会也不等于宗教组织,宗教组织只是宗教社会活动的一个组织形式。请问,你的奉献是给上帝,教会,还是宗教组织?给宗教组织的捐款是否就等于是献给上帝的奉献?投入“奉献箱”是否就意味着献给上帝?奉献箱是否就是信徒奉献的唯一途径?奉献箱是否就是教会慈善的标志?答案不言自明。

  使徒时代的教会,没有教堂,也没有奉献箱。信徒是否也有奉献?奉献在哪里?

  徒4:34 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徒4:37 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徒5:2 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余的几分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可见,当时这些犹太人除了遵守摩西律法,履行犹太人的律法义务,(徒21:24),他们同样有教会性的奉献,那和十分之一的义务是否等同?答案当然不是。由此看来,你认为十一是教会的教义,还是犹太人的律法规定?两者是否就是一回事?答案同样不言自明!新约若非律法时代,十一是否就是律法性的必须?当然不是。十一对信徒而言,只是超越文士和法利赛人之义的表现之一。

  何谓奉献(DEDICATION)

  这个名词在旧约圣经中差不多都是指着物件的奉献而说的,如奉献坛(民七10)、金和银(撒下八11)。有三个希伯来字都有奉献的意思:h]@nukka^,“奉献”;qo{d[es% “分别为圣之物”;h}e{rem,“奉献给神之物”。(参D.G.S. 圣经新辞典)

  奉献/Dedicate,Dedication

  1.注释:“奉献”有三种情况:

  1)指基督徒感悟到自己得有永生的指望,乃是由于耶稣流血舍命的救赎,是耶稣用重价买来的(林前6:19-20),所以理当把自己和自己一切所有的奉献给神(罗12:1;林后8:5)。

  2)指基督徒把自己的某些财物奉献给神,用于圣工或圣徒的需要。(徒11:29-30;林前16:1-2)3)指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向耶和华神献祭坛、献供物(民7:10)、献器皿、献金银(撒下8:10)、献圣殿(王上8:63)、献十分之一(利27:30-32)、献头生的儿子(出22:29)、献头生的牲畜(出34:19)等等的奉献。

  2.圣经记载:

  1)“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林后8:5)

  2)“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3)“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14:8)

  4)“他(耶稣)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5)

  5)“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徒11:29)

  6)“论到为圣徒捐钱,我从前怎样吩咐加拉太的众教会,你们也当怎样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林前16:1-3)

  7)“他们……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林后8:2-4)

  8)其它关于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有关奉献的经文,参看民7:10;王上8:63;利27:30-32;出22:29;34:19等等。(圣经语汇词典)

  由此可见,奉献是广义的表达,所有为爱不计回报的付出,都叫做奉献。十一是奉献,侍奉是奉献,周济是奉献,施舍是奉献,时间是奉献,工作也可以是奉献,投入奉献箱的是奉献,发给需要者的红包是奉献,哪怕给一个属神的小子献上一杯冷水,都叫奉献。

  奉献的本质是什么?

  1.奉献是尊荣上帝:你奉献是在尊荣上帝;

  2.奉献是纪念上帝:记念祂给你得货财的能力,记念祂的大爱;

  3.奉献是回应上帝:回应上帝的呼召,回应上帝的命令,回应上帝对你行善的命令;

  4.奉献是感恩:是你对上帝给你恩典的表达,是对牧养和帮助你的人,及教会和社会的感恩回报;

  5.奉献是命令:是圣经要我们奉献的吩咐;

  6.奉献是祭物:奉献是献给神的祭物;

  7.奉献是祝福:你能奉献已经是上帝的祝福了,你奉献给人就是在祝福人,就是对上帝的献上;

  8.奉献是水流:你的奉献如同水流,周而复始,滋润着这个世界,带来蒙福的循环;

  9.奉献是权柄:奉献是上帝给你的权柄;

  10.奉献是恩典:是上帝给你奉献的能力和蒙福的表达的恩典;

  11.奉献是投资:奉献是对天国和慈善的投资;

  12.奉献是种子:可以结出美善的果子;

  13.奉献是本分:是我们生之为人该有的本分;

  14.奉献是责任:是我们对神对人该承担的责任;

  15.奉献是善行:是借给耶和华,必蒙上帝悦纳;

  16.奉献是榜样:可以为我们的家人,为身边的人留下榜样;

  17.奉献是摆上:没有私心的给予,才叫奉献;

  18.奉献是服侍:不仅是金钱物质的付出,也是时间和精力的摆上;

  19.奉献是耕耘:是在播种善良,耕耘慈善;

  20.奉献是舍己:奉献不求回报,但奉献必有回报。

  奉献与善行,是信仰生活的内涵与实践,一样不可少!

  祷告:

  亲爱的天父上帝:

  求祢滋润我的生活与生命,

  使我心灵充满活水的灵感,

  使我脸上发出喜乐的荣光,

  使我生活满有活泼的见证。

  带领我进入生命良性的循环,

  拯救我脱离颓废与嗜好的缠累,

  给我自由使我释放,

  给我异象和能力,

  让我在爱与热忱,

  在饱满的喜乐和平安

  在智慧和力量中

  度过每一天。

  主啊!求祢

  给我智慧做人

  给我能力做事

  给我悟性学习

  给我灵性思考

  给我聪明记忆

  给我毅力坚持

  给我定力等候

  给我信心持守。

  求祢使我日日更新长进,

  在我生命的每一个季节

  给他突破更新拓展奋进

  让我心灵安息生命蓬勃。

  愿祢的恩惠慈爱,

  愿祢的保守慈怜,

  愿祢的丰富尊荣,

  愿祢的智慧能力,

  赐给我们,

  充满我们,

  护佑我们,

  直到永远!

  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求。

  阿们!

  反思:

  1.行善与奉献是什么关系?你认为在耶稣的眼里,那个更重要?

  2.行善为何会灰心丧志?想想你有没有这丧气灰心的经历?该如何得胜?

  3.如何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如此地行善?

  4.求主光照,看祂感动你今天如何行善,就去践行你的感动。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