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浪子九篇之前三篇

2022-02-23 作者:高建国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20222181327.jpg

  读经:路15:11-32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主题,就是关于“爱”。同时,我们也可读出三个主要人物:第一个人是浪子的父亲,第二个人是浪子,第三个人是浪子的哥哥这三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换一句话说是各有自己的特点。浪子的父亲所表现出来的是不变的爱;浪子所表现出来的是享受着爱;浪子的哥哥所表现出来的是缺少了爱。我们围绕着这“爱"字的主题来讲这三个人。
 
  第一篇:浪子的父亲——不变的爱
 
  先讲浪子的父亲,他有不变的爱。我们进深一步地看看这个老人,他的身上的确充满着爱。从他的一言一语,从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思想感情,从他的多方面表现都是充满着深厚的爱。他的爱不像约拿单和大卫的爱,那是朋友的爱;也不象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爱,那是兄弟姐妹的爱;更不象亚伯拉罕和撒拉的爱,那是夫妇的爱;他的爱乃是父对子的爱,是天伦的爱,是不变的爱。浪子归回的前后,我们从父亲的心情和他的表现可以归纳四个方面去看他的慈爱。第一、我们从父亲的态度来看他的慈爱。浪子向父亲请求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
 
  虽然这个请求不太合理,也不大妥当,因为浪子实在没有什么功绩有份于家业,父亲也有权拒绝他,甚至可以指责他,但因父亲爱子心切,并没有这样行,而是答应了他的要求。从另一方面讲父亲可能也曾劝告过他,但他却坚决地要分家远游,父亲也只好让他去尝尝弃家离父的痛苦,及至他在外面耗尽了资财,十分惭愧地返回父家,认罪自新.慈爱的父亲也既往不咎.未曾责备他一句。父亲认为知罪悔改就好了,并没有和他算损失的总账,这充分表现出慈父的爱。
 
  第二、我们从父亲迎接浪子来看他的慈爱吧!圣经上说,父亲见子就动了慈心,从这句话可以知道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还跑向前去迎接这个流荡的儿子,这样年老的人竟也不顾一切,冒着绊跌中风的危险.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呀!他抱着儿子的颈项拼命地亲嘴,这也是一幅美好的图画。我们看狼狈不堪的浪子回到家里来,其他的人是什么态度呢?他们有没有爱和欢迎的表现呢?他的哥哥是怨,也可能朋友们是厌,或者亲戚们是嫌,仆人们是淡;唯有父亲是赞。父亲赞赏他的明智,赞赏他的知罪悔改,愿返家团聚,这就是一件大好事。
 
  第三、从他恩待浪子来看,令人感动的是父亲爱的迫切感。父亲面对衣衫槛褛的浪子,什么都不说了,而急于让乞丐般的儿子马上恢复阔公子的面目。于是吩咐仆人把上好的袍子拿来。按理说,这样的儿子给他穿上普通的袍子有什么对不起呢?但父亲的爱要让他穿那上好的袍子。有了上好的袍子,还要让他显得尊贵。把戒指也戴在他的手上,同时也把靴子穿在他脚上,还特地宰了肥牛犊给他吃。最后一点是从父亲的思想感情来说,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啊!父亲认为浪子回家是失而又得,死而又活,是不幸中的大幸,太高兴了。大摆筵席吃喝快乐,他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大事啊!从以上种种表现,我们看到浪子的父亲是个多么慈爱的父亲呀!圣经上所说的浪子的父亲。在灵意上来说就是我们的天父,他对我们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神对我们的爱是真实的爱,奇妙的爱,且是永不改变的爱。你看,神愿意万人得救,不愿意一个人沉沦(彼后3:9)。我们的天父特差遣祂的独生于耶稣基督到世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约3:16)。不是我们寻找神,乃是神寻找我们。从人开始犯罪,神就寻找人.呼唤亚当:“你在哪里?”(创3:9)路加福音十五章的三个比喻,都是讲到神寻找拯救人。一个妇人有十块钱,失落了一块,而她点着灯,细细地寻找,却不肯等到天亮,她的心情是何等迫切!一个人有一百只羊,失去了一只,总要千方百计地找回,虽是旷野辽阔,高山巍巍,但他也要放下九十九只而非寻回那一只小羊不可。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外流浪,父亲的心何等悬念,及至看见儿子回来又是何等的愉快!这三个比喻说明什么呢?乃是说明天父的慈爱、救主耶稣基督的救恩和圣灵的光照。神的目的是拯救罪人免除死亡。“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神有永不改变的爱像父亲对待浪子一样。一个人肯悔改接受救主就是天上的使者也必拍手称快。但愿千千万万的人都能回到神的怀抱来。犹豫的罪人哪,赶快悔改.归向救主。慈爱的天父在等着你,在寻找你,在伸开双手期待你归家。
 
  回家吧!回家吧!不要再流浪了。
 
  第二篇、浪子自己——享受着爱
 
  路加福音15:11-24
 
  我们读了圣经中所讲的浪子的故事,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浪子的“醒悟过来”真有福啊!他重新享受了父亲的爱。浪子虽然是悖逆了父亲,滥用了自由,变成为一个放荡流浪的人;耗尽了资财后又变成了一个贫穷不堪的人;但最后他醒悟了。他重新回到父亲的怀抱里来,实在值得庆幸。我们今天讲浪子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讲:讲他的在家,讲他的离家,讲他的想家,讲他的回家,最后讲他的爱家。他在家时无疑是幸福的阶段,他的离家却是受苦的阶段,他的想家是受感的阶段,他的回家乃是蒙恩的阶段,他的爱家可以说是必然的阶段。
 
  从他的每一段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在家是被爱而不知爱;他的离家是到处难寻到爱;他的想家乃是醒悟而思念着爱;他的回家却是重新享受了爱。最后呢?他再也不会忘记那爱。现在我们分开一段一段地讲下去。
 
  第一、浪子的在家
 
  浪子在家是多么幸福呀!有父亲的爱和哥哥的助,更有仆人的侍候,家中的富,但他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他第一个福是父亲的爱护。他是小儿子,人之常情是对小儿子特别地关心。吃喝穿戴与寒暖健病等,必然是父亲所最关心的。但他对这些却都体会得不够深刻。正好像我们蒙神的恩典一样,虽然神恩浩大,但却忘记了。我们虽然唱诗歌唱得很好:“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可是我们到底数了没有呢?也并不尽然吧!
 
  第二个福是弟兄的帮助。浪子在家时,他的哥哥不是帮助他吗?难当的事情不是大家分担吗?我们想在浪子堕落之前,哥哥总会帮助弟弟的,他并不孤单。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就好比我们在教会当中,弟兄姊妹之间,彼此相爱,互相勉励.时常交通,共同事奉神。你看顾我,我看顾你,你关心我,我关心你,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生命团契呀!浪子第三个福是仆人的照顾。他是个小主人嘛!自然的会有人给他送汤送饭,他需要时就随时叫唤,佣人们当然是一切照办不敢怠慢。这是多么幸福呢!!第四个福是家中的丰富。衣食住行都是上等享受,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正象他自己所说:“家中有多少雇工,口粮有余”,这种家庭生活条件,还说什么呢?浪子在家是何等的有福,但是,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身在恩中不知恩,冷冷淡淡不热心。多少时候亏欠了主的荣耀,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第二、浪子的离家
 
  浪子为什么想离家呢?他可能觉得自由一点好,不要受父亲的牵制,或是觉得靠自己,靠钱财,靠环境更好一些。但是结果呢?靠自己吧!到了一定时候自己也无能为力了,社会是复杂的,他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社会知识,他还没有到自立之年。再说他靠钱财,钱财也是无定之物。去事奉玛门,玛门也未必都能令你满意。任意放荡,钱是越用越少的。浪费资财,财产也会坐吃山空的。大吃大喝、大手大脚都是些浪费现象,有的人奉行吃喝哲学:“吃饱喝好,死了拉倒;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结果只会走向痛苦的道路。浪子就是如此。不要说浪子,就是现在也有好些青少年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我们不是时有看见吗?再说他靠环境。可惜那地大遭饥荒,可见环境也是会改变的,不要觉得什么都是一帆风顺的,这却不然,小浪大浪也会常常遇到的。我们来分析他靠朋友吧!过去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朋友,也只能给他介绍个放猪的工作。猪又脏又臭又不听话。难道说不能给介绍一个店员的工作吗?不能介绍一个搬运的工作吗?可见这个朋友也是不愿尽力,只是敷衍了事而已。浪子离家真是受苦!钱财用光,工作不如意.想吃豆荚也难找到,真是四面楚歌。我们是神的儿子,天天在神的丰盛恩典中是何等的温暖!若是离开了神,离开了教会,而留恋在世界上的罪恶之中,这是何等的可悲呀!也会象浪子一样,走投无路,歧途彷徨,是何等的可怜哪!
 
  第三、浪子的想家
 
  浪子遇到了各样的苦,精神颓丧,昼夜不安,天天处在饥饿与困乏之中,他自然又想到了家。心中有所感,家是何等的温暖呀!父亲是多么的仁慈呀!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我岂能在这里饿死吗?
 
  每一个人都有思想,在思想中也会有醒悟,所以他醒悟过来了。“醒悟过来”这四个字何等的宝贵!彼得三次不认主,雄鸡三遍的鸣叫而促使他醒悟。他流泪痛哭,认罪悔改,最后成为忠心的使徒,为主传福音,建立教会。拿单的责备促使大卫王醒悟,痛哭认罪重新与神恢复了亲密的关系,是多么的好啊。但也有些人是死不悔改,比如说犹大。虽然主耶稣暗示他要卖主了,主给他悔改的机会.他就是不悔改,他就是不醒悟,一直走向灭亡的道路。还有扫罗,虽有先知撒母耳对他的责备与警告,他还是不醒悟不悔改,以致丧掉了生命,丢弃了王位。肯醒悟悔改的人是何等的宝贵!他们都能得到神的赦免与拯救,最后都又蒙恩得福。关键问题是你能不能醒悟?肯不肯悔改?愿不愿转回?神却在等待迷路的羊归回,使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第四、浪子的回家
 
  浪子的回家可以说是蒙恩的阶段。他不是只想想要回家,而且有实际行动。他说:“我要起来。”他说:“我倒在这里饿死吗?”他不愿走向死亡,他下了决心,正如像弥迦书第七章第八节说“....我的仇敌啊,不要向我夸耀;我虽跌倒,却要起来,我虽坐在黑暗里,耶和华却作我的光。”行动最要紧。决不能只想而不行,只说而不做,那是无用的。我们决不能手扶着犁向后看,也不能象罗得的妻被救出后仍留恋所多玛。浪子说:“到我父亲那里去。”这很好,他决定走向父家,这实在是宝贵呀!因他内心实在知道:谁能解决我的问题呢?只有父亲!谁能怜悯我?唯有父亲!他理解了父亲的爱,所以才肯回家。浪子对父亲说:“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你看,他认罪了,他既知认罪,就得了父亲的宽恕和赦免。“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使徒彼得知道自己是个罪人,就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路5:8)使徒保罗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前1:15)在圣殿里祷告的那个税吏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他们都知道自己是罪人,所以他们都成为蒙恩的人。浪子既然知道自己有罪了,所以他也能成为蒙恩的人。
 
  第五、浪子的爱家
 
  最后一点,我们讲到浪子的爱家。也可能有弟兄姊妹说,圣经上并没有明显地讲到他的爱家。当然我们是没有明显地看到,但是,我们可以按事实去推理.凭常情来分析,圣经上很多的事,神并不讲明,而让我们去思考。我们可以分三点来看。
 
  第一点:浪子经过在外的痛苦经历,他现在对家的认识和态度当如何呢?他尝过了过去的苦,他又尝到了今日的甜,他会不珍惜这个家吗?他必然会爱今日的家啊!
 
  第二点:我们想想浪子还会再离开家吗?我想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家了,就像拿俄米一样怎肯再返摩押地呢?
 
  第三点:浪子是个聪明人:他也会进行前后的对比。从地方来说,外地和父家,哪里更好呢?从人际方面来说,那人(朋友)和父亲是谁最关心他呢?从环境来说,外地饥荒和家有余粮是哪个好呢?从地位来说,放猪人与亲儿子哪一个地位高呢?从生活来说:豆荚和肥牛犊是哪一种味道好呢?从心情说,穷苦忧虑和吃喝快乐是哪方面令人愉快呢?经过了比较,浪子自然会爱他的家啊!现在,我们的教会是神的家,我们弟兄姊妹组成一个蒙恩蒙福的大家庭,我们是不是爱我们这个灵命的家呢?浪子享受着父亲的爱,我们更享受着神的爱,我们实在是幸福啊!
 
  若我们从浪子的五个方面去深入地思想一下,一定会使我们受到更大的勉励。
 
  第三篇:浪子的哥哥缺少了爱
 
  读经:路加福音十五章二十五节至三十二节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浪子的父亲有不变的爱、奇妙的爱。我们也看到浪子是享受着爱。现在我们要讲浪子的哥哥了,他是缺少了爱。
 
  你仔细阅读这一段经文,就会看见浪子哥哥的话语和态度,一点点也没有表现出对弟弟的友爱,真可以说是看不见他的爱,想不到他的爱,找不到他的爱,也听不到他的爱。本来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是件大好事,是被一般人所承认的。但是父亲接待了浪子,浪子的哥哥却在发牢骚,大为不满,大不高兴。真是一个毫无爱心的人哪!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没有爱心。其他的人没有爱心还勉强说得过去,你是他的亲哥哥怎么能如此没有爱心呢?真是太可怜了。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出四个字:气、急、怨、妒。你看他只讲自已的理,而不讲别人的理;他只讲工作的事,而不讲爱心的事,这是讲外不讲内。他只讲赏赐而不讲承受,这是讲小不讲大。他只讲生气的话不讲和睦的话,这是讲坏不讲好。他只讲明友而不讲亲人,这是讲友不讲家。虽然,浪子的哥哥是个生产好、工作好、殷勤好、对人好的人,但他对弟弟这样不好,也实在是个很大的缺点啊!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又说:“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4:19、20)。所以爱心是很重要的。该隐不肯爱弟兄,骨肉相残;约瑟的哥哥们不愿爱弟兄,卖弟为奴。经上的教训,何等深刻!我们今天讲浪子哥哥的错误,让这一类型的人今后能和弟兄和睦同居,共同走向合一的道路。我们说,浪子哥哥的错误可以分为五点。第一点,他的态度是错误的:弟弟回来他就生气,这是不爱弟兄的表现;第二点,他在感情上有错误:他太冷淡,这是不懂得手足之道;第三点,他的思想上有错误:他是在乱猜乱想弟弟回来于他不利;第四点,他的对比方法有错误;第五点是他的分析有错误:他主观臆断,只凭自己想象而不看事实。我们分别详细论述:第一,我们先讲他态度上的错误。路加福音十五章二八节说:“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本来弟弟回家应当欢喜快乐,怎能生气呢?但是他却不肯回家,和弟弟大有势不两立之势。另一方面,弟弟离家出走的时候,他有没有尽了哥开的本分予以劝告呢?弟弟在外遇到难处,他有没有前去寻找呢?弟弟就是有缺点,也不该抓住不放。难道自己的一切都比他好得多吗?应当饶恕别人,还当检查自己。我们在爱弟兄的问题上也当如此,不能有对立情绪,只能用宽恕的态度。这样就是彼此相爱了。第二,再看看浪子哥哥感情上的错误。弟弟返家,本来应当进去看望,但他却不肯进家去,这真是冷酷无情的表现。他想与朋友吃山羊羔,在一起欢喜快乐。他对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浓厚,而对弟弟的感情却是如此淡薄,这是正常的吗?
 
  他确实忘记了三个方面:
 
  一、忘记了手足的关系,他不知道肢体相联的实际?
 
  二、忘记了血统的关系,同父同母、苦乐荣辱相关嘛!
 
  三、忘记了同胞的关系,世界上的人还能有比兄弟再亲的吗?
 
  教会也是一样,弟兄姊妹的称呼是何等亲切。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同是宝血所赎之人,岂能视如路人、恨如仇敌呢?现在教会内常听到同工与同工之间,弟兄与弟兄之间,常常出现不融洽不和睦的情况,甚至相互指责,彼此攻击,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第三,我们再讲他思想上的错误。他对弟弟的各方面,都是从坏处去想,而没有想到好的一面。应当既想到别人的缺点,也应当想到他的优点,不要把人看死了,看成铁板一块。浪子的哥哥可能是凭自己的头脑胡想乱猜他的弟弟,将弟弟和娼妓连在一起。好象他已经坏到极处,完全不可救药了,朽木已不可雕了,他的回家定会给全家造成灾难。这是他的嫉妒心理在作怪,越想越坏。一个人的思想未必都切合实际,所以我们对待教会中所临到的事,应当根据实际而不能只凭臆想。如果某人真有过失也当先予以劝勉,严重的当警告,不悔改的当责备,总要促其回转。而不能随便说,某某人是没有生命,某某人是犹大,是灭亡之子。这都是没有爱心的表现。第四,大儿子对比方法上的错误。大儿子对弟第回家、举家欢庆场面的反应很令人寒心,他生气,不肯进去,并向父亲发牢骚。说了通抱怨的话,这一系列有悖常情的举动,都是大儿子在对比方法上的错误引起的。大儿子把主人和雇工相比把自己降低到雇工地位。他把服侍父亲多年,从没违逆父亲的的命令作为资本,向父亲邀功请赏。岂不知“从不违命”是做雇工的起码条件。大儿子却把父亲家中做长子的条件,降低到做雇工的条件,充分暴露了他的“雇工心态”。雇工为得工价唯命是从,毫无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见大儿子“服从”父亲也象雇工一样很不情愿,很不主动、积极,所以,他向父亲发牢骚。大儿子把过去的事同眼前的事相比,紧紧抓住过去不放。大儿子认定浪子“和娼妓吞尽了父亲的家业”,浪子是不可能回心转意的。浪于是“死不改悔”的人。他还把自己的所谓"功劳”同别人的错误相比,认为只有自己才配得吃肥牛接欢乐歌舞。他听不进,也听不懂父亲所说“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意思,所以,他真感到委屈极了,他“生气”,“不肯进去”,大儿子把日常生活的平静同浪子回家的热闹相比,只看到浪子吃肥牛犊,穿美衣,却忘记了自己“常和父亲同在”,忘记了父亲平日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忘记了父亲所说:“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所以大儿子妒意大发,愤愤不平。各位弟兄姊妹,我们在神的家中做儿女的、对待别人千万别犯大儿子的错误,也不应像大儿子那样心地狭窄、目光短浅,完全忘记自己儿子的地位。最后,谈谈他的分析有错误。大儿子向父亲说:“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所讲的“和娼妓”这三个字,我们看看是否亲自看见或已经掌握了凭据呢?当然是没有的,这只是他的猜想而已。他非常主观地认为弟弟总是嫖娼的。我们看这实在太主观臆断的,太片面了。主观、片面极易中伤别人,毁谤别人。这都是不妥当的行为。很多遗憾的事都是出于不正确的分析呀!当摩西在西乃山还没有下山的时候,以色列人却分析说:“我们不知道他遭什么事”。他们竟以为摩西出事了,不会再返回了,所以要求亚伦给他们制作神像。他们的分析是错误的。当约伯遭受神的考验时,他的朋友们竟对他进行不适当的分析,认为约伯是因犯罪而受到刑罚了。一切不凭爱心的分析,往往会带有片面性,所以爱心很重要,没有爱心就是鸣的锣、响的钹。浪子哥哥说的话不出于爱心,所以他的分析也是会错误的。老约翰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壹4:19-21)。弟兄姊妹们,浪子的比喻,十分熟悉而动人,它的属灵含义又是何等的丰富而深远!让我们从主耶稣亲口所讲的这个故事里,从父亲、浪子和哥哥三个不同人物的身上,吸取多方面属灵的供应,也记取其中应该引以为戒的教训吧!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