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亚伯兰蒙羞之旅

2022-05-07 作者:恩曦2018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亚伯兰蒙羞之旅.webp.jpg

   创12:10-20

 
  亚伯兰是犹太人的先祖,创世记作者用了13章经文来描述他的生平,足以证明亚伯兰属灵地位有多重要,被称为“信心之父”,还被称为“神的朋友”(雅2:23)。亚伯兰离开吾珥,直奔迦南,显出了对神的顺服,一路筑坛献祭,“求告耶和华的名”(创12:7-8),显出了他对神的信靠。一直与神保持亲密关系的他,也遭遇各种困境,作为信心之父的亚伯兰在有生之年也遇见饥荒,神未曾应许我们天色常蓝,花香常漫。亚伯兰毕竟是有限的罪人,亚伯兰的虔诚并未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神圣,在回应神呼召之后的亚伯兰,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去,正当他“渐渐迁往南地去”的时候,却遭遇“那地遭遇饥荒”,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亚伯兰将何去何从呢?逃之夭夭,抑或从容面对?亚伯兰必须在神旨与人意之间做出抉择。
 
  人之一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面对人生无数个岔路口,每个人都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坚强,就放弃了懦弱;选择了奋斗,就放弃了安逸;选择了独行,就放弃了跟随。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因为选择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引导着未来的发展,一旦选择出现错误,再多的努力只会带来更大的偏离。从经文的文本得知,亚伯兰显然不愿意面对眼前的饥荒,放弃选择靠着神的帮助战胜苦难,选择凭着自己的经验寻求自救,所以选择“下埃及去”,以求继续享受安逸的生活。从此踏上了下埃及的旅程,并且为此次旅行做好了“计划”,若有意料之中的风险,就使用提前做好了“称妻为妹”的“预案”,尽管下埃及之旅带来了颇丰富的财富,却留下了无尽的耻辱,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此次旅行可称为是:亚伯兰蒙羞之旅。
 
  一、蒙羞之旅的原因
 
  (创12:10)“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
 
  由于迦南地发生饥荒,亚伯兰就下埃及。埃及因有尼罗河按时泛滥,土质肥美,加上河水足够灌溉两岸的农田,亚伯兰时代的埃及非常富裕,是举世闻名的“粮仓”,尼罗河两岸肥沃的土地上盛产小麦,不仅满足本国需要,也通过航运销往邻国。很少因旱灾而遭遇饥荒,故此是迦南人逃避饥荒的胜地,亚伯兰显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选择“下埃及去”,以求继续享受安逸的生活。
 
  1、对环境而言——危机时刻
 
  有释经者认为亚伯兰在迦南地刚安顿下来,就遇到新的挑战(或危机),因为迦南发生了饥荒。亚伯兰对这突然来临的饥荒不知是否大惑不解?这就是神为我选择的地方吗?基督徒生活也常会遇到这种大惑不解的情况,神为何带领属他之人到如此绝境地步?亚伯兰刚到达目的地就面对极大的失望,此时亚伯兰面临重重困难:妻子不能生育(创11:30),远离父家并且举目无亲(创12:1),此外严重的饥荒也令他食不果腹,迫使他离开应许之地。
 
  亚里斯多德曾说:“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亚伯兰面对一个不幸的环境,没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曾经是一代英雄伟人,信心之父的他,却败给了现实,输的彻彻底底。亚伯兰的这一次选择,成为人生中的一次“羞辱”之旅。
 
  亚伯兰的处境不是独一无偶的,乃历世历代信主之人都会经历的。新约圣经就提到主耶稣所拣选的门徒中,因环境而忘记主,重操旧业。对比两处经文:太4:18-22提到耶稣呼召四个渔夫,渔夫们从此不再做得鱼的渔夫,而是变成得人的渔夫,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可好景不长,约21:2-3提到西门又回去打鱼了,重操旧业。西门为何有如此差距,前后对比,判若两人。全因环境因素,因生计问题,迫使曾经信誓旦旦的跟从成为已过的云烟,烟消云散。保罗书信中也提到底马贪爱世界,往帖撒罗尼迦去了(提前4:10)。当时环境的危机,促使亚伯兰离开了迦南下埃及。
 
  2、对于信仰而言——信心不足
 
  当迦南地发生饥荒,使亚伯拉对那地不大看好。于是,亚伯兰继续起行,穿过南地,来到埃及。亚伯兰离开迦南地迁往埃及地,从理智的角度来看是合情合理,人应该尽己力求生存;从信仰的角度来看是不可理喻,人应该听命顺服神旨。因神曾应许亚伯兰:(创12:2-3)“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亚伯兰下埃及的这段插曲,忠实地报道了他的失败及缺乏信心。在亚伯兰要下埃及的时候,如果他相信耶和华神有能力保守他的安全及荣耀,他绝不会往埃及去。在圣经中,巴别象征偶像的世界,埃及象征生活的世界。亚伯兰蒙召离开了偶像的世界,但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接近了谋生的世界,在交界处徘徊,结果就遭遇饥荒。饥荒象征生活上的难处,一个属神的人,如果倾向于过度注意生活上的需要,难免会遭遇生活上的难处(即神所容许的试炼环节)。
 
  神要亚伯兰去的地方怎么会有饥荒?原来,在神的祝福里,并没有豁免艰难和困苦,因为当苦难流经神的手,藉着人的信,也是化妆后的祝福。托马斯·亚当斯曾说:我宁愿做一个凄惨的圣徒,也不愿做一个富裕的罪人。创12章一开始使人看到的只是亚伯兰顺服的信心。直至面对饥荒,信仰的问题就毫无遮拦的呈现在世人眼前,即使这位信心伟人,也因在困境中采取属世的方法直至最终的失败。从而使我们明白一个信仰的原则:信徒若按世俗的处事之道生活,终必失足。
 
  亚伯兰比任何人都清楚下埃及将面临困难和危险,因他似乎知道在埃及要发生的事情(创12:11-12),可他仍一意孤行,仍然前去暂居,因为迦南地不但有饥荒,且饥荒甚大,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亚伯兰下埃及的决定与执行,也正是他对神的信心不足,比起上文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的确逊色不少,以致悲剧转眼就要发生了。亚伯兰面对困难作出的抉择,他以为自己的生命和撒莱的贞操二者只能保存其一,于是提出他认为最好的权宜之计。亚伯兰的举动明显对神的信心不够,既然神已一路带领他从吾珥至迦南,他应相信,当他讲出真像,神也会保护他和撒莱不会受埃及人危害。
 
  二、蒙羞之旅的过程
 
  当迦南地出现饥荒时,亚伯兰原本对神的那份热忱便受到打击,于是他被迫迁移到埃及去,这时害怕代替了信心。在蒙羞之旅的整个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处处有惊险。于是亚伯兰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圆其说,出现半真半假的谎言,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出谋划策。
 
  1、紧张的状态
 
  旅游是给人带去好处,缓解生活、工作、学习压力,是精神得到彻底的放松。亚伯兰的埃及之旅却恰恰相反,带去的不是舒心,而是紧张的状态,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无形的惧怕。当遭到大饥荒时,亚伯兰离开神为他拣选的地方,逃到象征世界的埃及。这次迁移将会蕴酿了麻烦。亚伯兰怕法老王为要夺取他容貌俊美的妻子撒莱而杀他,被恐惧困扰。亚伯兰作为撒莱的哥哥,就会大得尊荣;但是作为她的丈夫,则有生命危险。于是亚伯兰诱使撒莱说谎,伪称是他的妹子,撒莱确实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子(创20:12),但动机是欺骗,所以始终是说谎,欺骗的场景从下埃及就开始了。
 
  2、复杂的处境
 
  亚伯兰下埃及举目无亲,是个全新的开始,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到了埃及犹如埃及的地盘法老王做主,亚伯兰及撒莱就得悉听尊便。亚伯兰与撒莱的对话显出环境的复杂,(创12:11-12)“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知道撒莱非常美丽,害怕埃及人想要得到她,对于亚伯兰这些事情是不能克服的难题。
 
  亚伯兰预测下到埃及后有可能发生两件事情:其一,撒莱的美貌会吸引埃及人;其二、埃及人因垂涎她的美色要夺取他,如果知道她有丈夫,会下手把他杀害(12节),她的美丽可能成为他遭杀身之祸的起因。传说埃及法律禁止抢夺有妇之夫,于是,人若喜欢某个妇女,会把他的夫婿杀害,然后娶她为妻,藉此逃避法律制裁。埃及文献也记载过有法老为了夺取美丽的妇人,把她的丈夫杀死。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假定亚伯兰所遇到的法老一定会这样做。
 
  亚伯兰的预测果真应验了,埃及人的确被撒莱的美丽吸引。(创12:14)“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那妇人极其美貌。”问题出在法老的臣宰看见了她,并且对他们的统治者称赞她,因此,她被迅速送入皇室后宫。圣经记载撒莱被送入宫内用字言简意赅,简洁有力。显示撒莱既安静又被动,经文未提供任何细节或解释。很显然亚伯兰无力阻止这项夺人的举动。他是否担心撒莱的安全?他有没有反抗,尽力护妻呢?经文并无提及。但当他的侄儿罗得被人捉拿,他就带了318人去追赶(创14:14)。
 
  毋庸置疑,撒莱被捉入宫,亚伯兰身在异国,自然抵不过当地的君王。何况当时初到迦南和埃及,未能像他后来那样可以很快聚集一群人加以援手。对于当时环境的特殊、复杂,亚伯兰对撒莱和侄儿被捉拿的反应大相径庭,可能:第一、因他一向对人说撒莱是他的妹妹,怎可以阻止她加入皇宫?何况新郎是法老。第二、当撒莱被带入皇宫时,亚伯兰有点措手不及,因为事情的发展不像他所预测,做梦也未曾想到妻子会被送入宫去。
 
  3、尴尬的报酬
 
  (创12:16)“法老因这妇人就厚待亚伯兰,亚伯兰得了许多牛,羊,骆驼,公驴,母驴,仆婢。”
 
  在当时的情况下,亚伯兰和撒莱的合谋是可以理解,却忘记了还有一位掌管万物的神。二人独行其是,结果都犯罪了,失去了在埃及的异教社会里为真理的神作见证的好机会。顺着亚伯兰的预测思路,法老的臣宰带走了撒莱,使亚伯兰尴尬的是法老送给他很多的礼物,包括仆人、牲畜、金和银,因而大大加增了亚伯兰的财富,犹如现今所提到的聘金一样。
 
  亚伯兰在这里竟有讽刺性的转折,因他的计谋(称妻为妹),不仅能活命,更因交换撒莱而获得财富。本来是以陌生人的身份来到埃及暂居,身在异国他乡的亚伯兰因法老的慷慨成为贵客。唯一遗憾:所谓的财富、称为贵客都要建立在——失去撒莱的基础上。一趟本想逃避饥荒之旅的亚伯兰,万万没想到旅程途中却带来万分的不幸,亲手把妻子送入法老宫中,成为他人之妻。
 
  亚伯兰的蒙羞之旅,要成为后人的警戒。也许有读者会说亚伯兰是个胆小鬼、贪生怕死,居然为了自己活命,出卖了妻子。面对现实的生活写照,亚伯兰尴尬的报酬就不会发生呢?事实得知,不一定。多少人处在一个城乡结合部,响应相关部门号召,积极配合拆迁工作。为了多得几十平方房子,实行“亚伯兰式离婚”——假离婚。为了腾出名额多买一套房子——假离婚。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理的,不讨神悦纳,愿主加给我们都能弃恶从善,遵守神旨,走生命之路,荣神益人。
 
  三、蒙羞之旅的结果
 
  (创12:17)“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
 
  虽然亚伯兰和撒莱尽力隐瞒她的真正身份,前三节(14-16)他都只以“妇人”出现,创世记的作者却在这里直接指出他是“亚伯兰妻子”,神的降灾,为的是让她重获这身份。
 
  1、神的介入
 
  神并非我们想像那样一直缄默,漠不关心。其实乃按着他的时间采取行动。亚伯兰凭自己的聪明所定出的计谋似乎十拿九稳,万无一失,却令撒莱受害,神的计划与介入是人最需要之时,解决人生命之需。我们所信的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神是从不误事,从不误时。
 
  世人常常因自己犯罪或愚昧陷入困境或苦难,并且已经没有得救的指望。这时,若不是神以他的大能救我们脱身,我们迟早要灭亡。神降罚于法老,制止他犯罪,不仅使法老受灾,法老全家都受灾,也许那些把撒莱带给法老的臣宰们也受了灾。
 
  2、王的责备
 
  法老召来亚伯兰指责他的欺骗。法老的第一句话,让人想起耶和华在伊甸园,对亚当夏娃说的话:“你对我作的是什么事呢”?法老感觉被骗就当面斥责亚伯兰,亚伯兰缄默无言以对,乃表明他受斥责是应当的。基督徒做错了事不要推卸责任,乃要勇于承认过错,显露正直的心怀。
 
  法老声明这是你(亚伯兰)的妻子,强烈暗示亚伯兰妻子,被完好如初的送回。最后,法老派人送亚伯兰和他所有的直到边境。
 
  亚伯兰的蒙羞之旅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眼前的道路崎岖难走,布满荆棘,也不能选择背驰神而去。信徒不应当把侍奉神和遵行神的话语时遭遇的挫折、困难和问题当作稀奇的事情。这常常是神为那些蒙召顺服他的人预备的道路,是化妆的祝福。在任何境遇,我们仍要顺服神而勇往直前,相信神为着我们从不间断他手中的工作,必要成就他的旨意。

【作者简介】 作者:陈国平或李佳,为主内夫妇,文笔细腻,引人入胜,循序渐进得到属灵的造就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