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配称为神一般的存在
没有人配称为神一般的存在
文:东方月
近来又看见人们在指指点点某位体育明星,一会儿吐槽谩骂一会儿追捧上天。当这些人闪闪发光的时候,人们很激动,仿佛自己也脸上有光;一旦失利了,连同他们的讲话动作、甚至他们的穿着,一概都被吐槽。
名人明星、公众人物、业界先锋、牧者领袖,这些人往往会被仰慕,也往往容易被群起攻击。
其实他们没变,他们还是他们。之所以如此,是人们有种心态,类似于那种“要有人替我活出某种人生”的心态。
做得好,我们就鼓掌崇拜;做得不好,有权批评打击。
当年摩西带着神百姓队伍去往应许之地,每个人都见证了神迹的时时刻刻。但他们对外对摩西的态度,好比就是你去面对神就可以了,你负责替所有人认识神,别的人只管透过你去看见神所做的事。
人们需要祝福,但往往不付代价;人们不愿付出,但又希望有人付出。也因此一日那个“天选之人”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我们立刻生气翻脸。几次三番,这些去往应许之地的人们,在吃不到肉喝不到水的时候,恨不得立刻杀了他们追捧的领头人。耶稣的时候也是一样,追他的那些人,在他进圣城之际喊着“和散那和散那”尊他为君,这芸芸众生后来跟着那些破灭了民族理想的人一起振臂高呼:钉死他钉死他。世人的心正是如此。
为什么人们会把一些人当做自己的偶像呢?
首先我想,人们需要内心有榜样和领袖这是好的。
我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也是一样的。那时候还没能认识主,就算后来透过人知道了主耶稣,也无法将他与自己真正的内心英雄联系起来。
其实,那时候仰慕的“偶像”,不论是一个演员角色,还是一位老师,又或是一个未来想要成为的TA,过了一阵,在心里的地位自己就会消失不见了,被另一个偶像替代了。
以人为偶像,从来没有长久的。
而现在我可能更知道,一味简单粗暴地禁止青少年“崇拜”谁,其实并没有以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将真正完美的生命榜样介绍给他们认识,而那个年龄,正需要内心的标杆。
人内心有一个空处,原本需要神自己填满。但当人不认识神,就把人填了进去成为各种人造的偶像。
把人当做偶像,除了扭曲了人类群体原本的需要之外,还有一种很隐藏的原因大概像是---我们在那些站在高处的人身上,实现着没有实现的自我,投射着不切实际的理想。
就如我们希望自己的身体有超凡的能力所以会崇拜运动者;我们想象着自己如同某个主角因此我们崇拜着电影里的角色;我们称某某为某领域的“大神”,因为他们做着那个领域我们没有做到的大事......甚至于,多数人自甘平庸,然后等着摩西这样的人物,去“替我们”与神建立关系。
我们崇拜他们,因为我们下意识地把自己没有沃到却务望法到的生命状态投射在这些人物身上。也于是,一旦哪天发现这个人也有自己的软弱、有了出乎意料的瑕疵,当有人爆料他们跌下神坛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跟着许多脚,成为一不小心踩上去的另一只脚。
我们不能容忍的,是他们的这种“失败”在潜意识里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失败;他们的软弱,说白了其实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软弱,而我们非常讨厌这种软弱。
把人当偶像的结果必然如此。
没有人配得被当作神一般的存在,因为没有人是。
很多一直以来被人当做是倚靠对象的人,其实他们自己最需要帮助。
每一个走在你前面的人,后面的人,与走在中间的你我,一模一样的,都是需要主怜悯的人。并且一生都是。
唯有主耶稣,是完美的那一位,是所有人唯一的仰望与投靠,是永不令人失望的那一位。
不要在人们闪闪发光的时候,把他们当偶像而替代你自己需要去赢得的人生;也不要在他们软弱如你的时候,向他们丢出你手中的那块石头。
每个人都普通而真实,也都尊贵而荣耀你我都是一样。
摩西有一个与主约会的地方,叫会幕,在百姓的营地外面。大家有事要求问神,就会离开营地去摩西那个神秘的会幕那里找他去问。
主与摩西说话的时候,主的荣耀就以某种记号降下。说完话了,摩西就出来回到众人的营地去。而摩西离开会幕了,所有人里面,却唯有一个人仍然站在那座会幕门口,迟迟舍不得离开。那个人就是做摩西帮手的少年人约书亚。(参:出埃及记33章)我们知道后来带领以色列百姓真正踏入应许之地的,也正是这位约书亚。
我看见:
约书亚所跟从的,是他的领袖摩西。但真正吸引约书亚的,却是透过这位伟大的导师所认识的上帝自己;真正让他恋慕的,是这位摩西的神,也要成为约书亚自己的神。
【作者简介】 东方月,浙江杭州人,是一名漫画家、自由作家、节目策划人、时尚节目主持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曾在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特别节目——《历史长河——中国美术史系列》、《猜想祖先》,与赵忠祥一起主持《家园》栏目。现居杭州,旅行并撰写旅行专栏,固定于教会做义工,成为一个行者及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