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如何祷告

2014-02-07 作者:孙新宏   
来源:作者空间我也要投稿

    简单地说,祷告就是向创造天地、个人以及维系自己的生命气息的这位独一真神说话。

  初入小组的慕道友,可以先从主祷文开始。这是耶稣本人教导的祷告程式。主祷文的次序是,先把荣耀归于人的总根源---天上的父亲,以神的圣名来赞美他。然后我们可以把物质的需要(日用的饮食)、灵性的需要(接收神的饶恕,给予别人饶恕)、安全的需要(救我们脱离凶恶)告诉神。最后,再把权能和荣耀归给上帝。主祷文承认上帝超乎万有,且与我们个人的关系是父亲。小组成员要默想主祷文,将之消化在内心,认识到上帝临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中。

  初信的朋友往往不知如何祷告,所以我们可以从诗篇、古典的祷告礼文、日常的赞美诗和崇拜礼仪中学习祷告

  1.诗篇.不少人信教是因为压抑.诗篇可以帮助我们如何把积郁已久的悲哀、绝望、愤怒、仇恨和喜乐,向神一一诉说。诗篇充分表达了对人生、自我和上帝的困惑。诗篇作者从不隐藏自己的挫折、悲愤、恐惧和羞辱,把这些强烈的感情一无遮拦地向神袒露。当我们朗读诗篇时,我们的灵性会得到释放。作者悲哀时,我们跟着悲哀;作者愤怒时,我们跟着一起愤怒;作者最终发现上帝时,我们跟着一起欢乐。诗篇就是灵魂的祈祷,所以把一些词句默记于心,我们就学会了祷告。在与我们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中,诗篇也教会我们如何与上帝对话。

  2.古典的祷告礼文。这是数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祷告。从一些著名的祷告范文中,如奥古斯丁的祷告---“神啊,您创造了我,我的心只有在您里面才能找到安息!”,圣法兰西斯的祷告---“主啊,使我成为和平的器皿。在有仇恨的地方,使我可以带来爱;在有冤屈的地方,让我带来宽恕……”,古凯尔特的祷文—“主啊,海洋太大,我的船却太小.怜悯我,帮助我,阿门!”,我们可以发现灵性生活的源泉.

  3.赞美诗和古典的崇拜仪文.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赞美诗本身就是向神倾倒的祈祷,她把人的哀怨、希望、喜乐和赞美,借助音乐的旋律,尽情向神表达。音乐能带出语言难以表达的心情,让我们能用思想、感情和身体一起来向神祈祷。赞美诗是配乐的祈祷,因此奥古斯丁说,“歌唱一次,等于祈祷两次”。

  一些经典的礼仪文,如“怜悯经”Kyrie(“主啊,怜悯我”),“荣耀颂”Gloria,“哈利路亚”,都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祈祷。“怜悯经”是人们失控和绝望时,向神发出的哭喊。“荣耀颂”(“荣耀归于至高神”)则是出于强烈信心的祈祷,相信神会像过去那样帮助我们。

  祈祷时,我们要克服以下心理障碍。

  1.害怕向神倾诉愤怒、仇恨、抱怨和失望,与神摔跤时,会被神判定为不敬虔,小信或不信。这种心理基于这样的假设:基督徒到神面前,应该是完美的,应是从未经历受难、挣扎和怀疑的。结果,我们到神面前时,把自己的悲哀、失望、不信和不满隐藏起来,假装一味向神赞美与感谢。这种心理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祷告后灵里仍不得释放,仍带着重担;二是在神面前伪装,在人面前假冒伪善。其实,没人是完美的,神能看透我们的心肠肺腑。留意一下圣经里属灵伟人的祈祷:他们从不对神掩藏自己的罪恶、痛苦、悲哀与绝望,发自内心的感谢与赞美也只有是在历经这些挣扎与摔跤后才达到的。神喜悦我们带着真实的自我去见他,他不强求人完美,但要求人诚实。装假与假冒伪善只会阻碍发自肺腑的祈祷,而神更接近痛苦、忧伤和纯真的人。

  2.祷告几次没有果效,就不再祷告了,似乎神不关心自己了。我们必须知道,祈祷生活是有节奏和季节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祷告的暗淡期,这是正常的。看似平板、沉闷和无效果的祷告,可能正是创意与有效祷告的蛰伏期。经历祈祷的沙漠后,我们会迎来创意与有效的属灵旺季。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跟着感觉走”,因为即使我们“感觉不到”神的同在,事实上神仍然与我们同在,他超越我们的“感觉”。

  3.不少人感到他们的祈祷并未获神垂听。事实上,神听人的所有祷告,并以三种形式回应祈祷:Yes,No,或Wait。神是知道一切的,他知道我们的内心,也知道我们的外在;知道我们的现在,也知道我们的未来。当他知道我们所求的对己对人无益时,他的回答就是“不”。这时我们应该改变自己,使自己所求的符合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所求的将来对我们好、但现在对我们不利或时机不成熟时,神会让我们“等待”。这时我们不能错认为神将我们遗弃不管了,而应抓住神的应许,凭信心等待。

  祈祷是一个双向交流:我们向神说话,然后再等待神向我们说话。每次祷告完后,一定要静默一段时间,聆听和辨认神的声音,看神借着经文、意象或感动向我们说了什么。这是一个操练。神会通过我们头脑中形成的意象、过去的事件、一首歌、一些经文、环境、或其他弟兄姊妹们的话,向我们启示他的旨意。如果我们花时间倾听,我们能辨认出神的声音。为了学习辨别神声音的操练,我们看以下几种形式的个人祈祷。

  1.言语的祈祷Verbalprayer.这是用话语,把我们的痛苦与欢乐,挣扎与赞美告诉神。

  2.沉思的祈祷MeditativePrayer.这是仔细思考所祈祷的主题。在沉思的祈祷中,我们把自己安静地交托给神,在神的临在中耐心等候。这时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分心。

  3.冥想式的祈祷ContemplativePrayer.同沉思的祈祷相比,冥想的祷告主要不是用思想,而是用意象Image.我们可以想象耶稣如何站在我的门口敲门,他会问我什么话,我应怎么回答。这时我们最需要的是警醒,倒空自己,让神的意识充满我们。

  4.在圣灵里无言的祈祷ImagelessPrayerintheSpiritthroughLove.这是没有任何言语、声音和形象的祈祷,是沐浴在神的临在中的安息,是与神在爱里的合一。这是一种“欲辨已忘言”的境界。中世纪的灵修神学《密契神学》(MysticalTheology)与《未识之云》(TheCloudofUnknowing)谈到了这种在爱中与神的亲密合一。《未识之云》鼓励在神的爱中祈祷:神并不能被人的语言、理性和形象所穷尽,他只能通过爱被认识。这就是心的祈祷,神的微小声音出现在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通过以利亚的祷告来说明。

  “耶和华说:‘你出来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时耶和华从那里经过,在他面前有烈风大作,崩山碎石,耶和华却不在风中;风后地震,耶和华却不在其中;地震后有火,耶和华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的声音。以利亚听见,就用外衣蒙上脸,出来站在洞口。有声音向他说…..”(王上19:11-13).

  注意,以利亚在旷野先是遇到了一系列“形象”:大风,烈火,地震,然后才在静默中听到了神“微小的声音”---一种无形象的声音。

  我们并不容易一下子达到“无言无像”的祷告境界。我们必须先经过语言和形象化的祷告。当语言和形象完成了表达的任务后,我们再在静默中聆听神的声音。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歩棸。

  1.设计一个可以唤醒祷告的环境。山巅、河畔和森林等自然风景,十字架、金灯台和葡萄树等教堂装饰物,音乐、舞蹈和崇拜仪式等韵律,都能唤起人的祷告,增加崇拜的气氛。

  2.摆正祷告时的身体位置与姿势。祷告时全人,包括身体与心灵,都要投入。低头、闭目、跪下、俯伏等姿势,都有助于祈祷。通过适当的身体姿势,我们经验到了头脑与感情经历不到的感觉。例如,张开的空手代表我们已经向神交托了一切,伸开举起的手表示我们准备接受神的恩典。

  3.先用圣经中的形象来祷告。选择一段相关的经文,慢慢读,留意每个词语和意象;沉思默想;想象着把我们放到圣经的情景中;最后,以圣经的意象来祷告。用话语表达之后,我们要允许一些意象涌进我们的内心,留意神通过这些意象给了我们什么印象。

  4.在圣灵里祷告。这时需要静默与耐心,让神的意识充满我们的内心。当“圣灵用一种说不出来的言语替我们代求”时,我们就进入一种超出语言和意象的祷告了。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