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世纪》(179)
2006-02-20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我也要投稿
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吕便说:"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不可伤害那孩子吗?只是你们不肯听,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们追讨。"(创42:21-22)
小痛苦使人喋喋不休,大痛苦令人沉默寡言。
这是某哲学家说的。
不过,痛苦无论大小,喋喋不休或沉默寡言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法。
祥林嫂是喋喋不休的典范,把自己说得越来越痛苦,使别人听得越来越麻木。
基度山是沉默寡言的标兵,将自己锁得越来越封闭,令别人看得越来越心寒。
还好,哥哥们在巨大的压力下,选择了彼此对说。
他们对说,感受彼此的同在,享受相互的支持;
他们对说,有人说,有人听,有时说,有时听。在说和听之间,紧绷着的神经不经意地恢复了弹性;
他们对说,有陈述,有悔恨,有分析,有对质,一问一答,一呼一应。问答之间,澄清了问题,表达了悔意。一呼一应之中,讲出了看法,舒缓了情绪。
心中有苦,还是说吧,只是不要喋喋不休。
我默然无声,连好话也不出口,我的愁苦就发动了。我的心在我里面发热,我默想的时候,火就烧起,我便用舌头说话。(诗39:2-3)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