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气与怨气
马利亚膏主(太26:6-13;可14:3-9 )
1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2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3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4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5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6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7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8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1-7)
这段经文讲述的是耶稣受难前六天马利亚膏主的事。
福音书中记载了耶稣两次受膏:
第一次记载在路加福音第七章,在耶稣侍奉的早期,一位蒙恩的无名妓女,在一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的家里,用香膏膏主。
另一次便是这里,基督受难前六天,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的晚宴上,拉撒路的姊妹马利亚用真哪哒香膏膏抹了耶稣。
当时正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拉撒路的姐妹马利亚,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但贪婪的犹大,也就是六天后出卖耶稣的犹大,却大发怨气,抱怨马利亚枉费,何不把香膏卖30两银子周济穷人。经犹大这一挑唆,众人顿时满了怨气。
在这里,马利亚爱主而打碎了玉瓶,用价值30两银子的膏油膏主。与六天后犹大为了贪财,用30两银子卖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马利亚的香气与犹大的怨气同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今天,我就以“香气与怨气”为题,来看看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马利亚带来的香气
1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2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3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使徒约翰写约翰福音的时候,马利亚膏主的事件已经过了大约70年了。但马利亚膏主的事件却历历在目,他特别描述“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马利亚留下了千年放香的见证,也反射出马利亚属灵的放香:
1、为主-完全舍己
马利亚不是名门闺秀,也不是富家少女,传统认为,她不过是一个贫穷的孤儿。但她却在耶稣受难前用价值30两银子(相当于当时一个壮年工人一年薪水)的真哪哒香膏膏抹了耶稣。而且是打碎玉瓶,将所有的香膏全然浇奠了即将受难的基督。
在当时,少女出嫁时,一般都会用珍贵的膏油膏抹自己的新郎,并将橄榄枝编织的桂冠带在新郎的头上,表示完全的委身与敬爱。如今,马利亚却将这样的香膏浇奠了耶稣。显示了她全然为主,完全舍己,毫无保留。
2、爱主-屈己尊主
在当时的犹太社会,膏抹尊贵的客人并不罕见。但像马利亚这样,一个卑微的女性在主人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下,突兀地闯入男人的宴会,用如此名贵的香膏膏抹一个男人的脚,并用女人最珍视的头发擦干,实属罕见。要知道在当时的犹太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一般不会出现在男人的聚会中。
果然,马利亚的行为立刻遭致了在卖主的犹大挑唆下的众怒和攻击。我想马利亚也一定能预料到她膏主将会付出的代价。但她还是勇敢地做了她确信正确的事。因为她对基督的爱已经战胜了自己的胆怯,让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荣辱得失,不在乎别人的论断,鄙视和责备。马利亚不是一个不在乎荣誉的人,而是她更在乎对主的爱。她全然爱主,哪怕屈己降卑,也要表达对主的尊崇。
3、识主-效己慰主
今天我们再看马利亚膏主风波,不知你可曾想过一个问题?马利亚诚然爱主,但可否换个更合宜的方式?
从耶稣的辩解我们知道,马利亚这个看似不合时宜的行为其实正是最美的侍奉:
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纪念。”(可14:8-9)
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7节)。这句话原文直译就是,马利亚是为了基督的受难,特别守候,保持,预备,守望的。
从后来耶稣一周的经历我们看到,当晚在马利亚家乡的膏主,已经是马利亚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了,六天后耶稣就作为逾越节的羔羊被杀了。那个时候,使徒们还以为耶稣将会做王,大家还在明争暗斗,谁可以在耶稣的王国里坐在祂的左右。但马利亚却在为耶稣的安葬预备了膏油。可见,马利亚才是完全识主,晓得主的心意和计划。因为,当别人幻想荣华富贵的时候,马利亚却静坐主前,听明白了耶稣的心意。她虽然牺牲了自己,却在众人都不理解耶稣的时候,以这勇敢的举动,安慰了主的心。发出了她伟大的香气。
二、犹大的怒气
——激发了大家的愤怒
和马利亚用价值30两银子的膏油膏主相反,耶稣的门徒犹大以30两银子出卖了耶稣。当马利亚让屋里充满香气的时候,他却抱怨马利亚为何这样的枉费膏主,顿时让怨气熏人。
犹大的怨气背后是他堕落的本质:
1.盗主-入己
当犹大以枉费为由,伟光正地抱怨马利亚为什么不变卖30两银子周济穷人。使徒约翰马上旁注:“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可见犹大是常常盗主入己,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2.屈主-矜己
当犹大,厉声斥责马利亚时,他即是恼羞成怒没能让马利亚的膏油变成他囊中的30块钱。也表明了他的傲慢与对耶稣的屈辱。他认为膏油用在耶稣身上就是枉费,即耶稣不配接受这样的膏油。他表面是斥责马利亚,背后是对耶稣一贯的不尊重。
3.卖主-肥己
马利亚献上30两银子的膏油,和六天后犹大为了30块钱出卖了耶稣,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啊!这三年多来,他不满足于常常盗取耶稣的钱财,最后干脆出卖了耶稣。犹大不是在逾越节才出卖耶稣,当他盗取了“狐狸有洞,空中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的耶稣的传道经费时,他已经出卖了耶稣,一直在怨气中卖主肥己。
盗主、屈主、卖主,反映了犹大背后扭曲的价值观:
他认为男人的世界,马利亚的出现不合体统,不够正确;30两银子的膏油用在耶稣身上就是枉费,如果是给达官贵人就不是枉费了,周济穷人就不是枉费了,偏偏用在耶稣的身上就是枉费!
今天,许多教会可以花很多钱搞社会活动,内地不少教会建好的教堂不过十来年,又拆下来盖个更大的,以用硬件证明自己的业绩。请客送礼出手阔绰,他们不觉得是枉费,但给传道人支付薪水,就一定认为是枉费。扭曲的逻辑!
当犹大盗主入己,屈主矜己,卖主肥己,就一定会怨气冲天。
三、除掉怨气,发出香气
有怨气就没有香气!如何除掉怨气,发出香气?我们来看看马利亚的榜样:
第一、专注:让生活有序
圣经中马利亚受责备可不是膏主这一次。曾经她坐在主前听道被自己的姐姐责备过。这次是因为膏主被犹大责备。两次马利亚都没有因冤枉而怨气。为什么呢?两次耶稣都亲自做了辩解: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路10:42)。
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纪念。”
耶稣的教导反映了显而易见的真理:
第一、每个当下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做。
第二、先做只能现在做,以后不能做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怨气冲天,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专注不可少的事,不知道优先次序。
第二、虚己:不被委屈扰心
无论是马大的责备,还是犹大的羞辱,马利亚都没有在意。因为她专注神,当抓住神的心意,就根本不看他人的眼色。
很多时候,我们有怨气,或是不够虚己,太看重别人的评价了。若我们像马利亚只看重上帝的心意,不在乎他人的论断,就可以减少许多怨气。
第三、信主:相信神的美意
当彼得听说耶稣要去耶路撒冷钉十字架的时候,就意图拦住耶稣。当马利亚确定了耶稣将要去耶路撒冷受死的时候,她是暗暗预备了膏油,膏抹了耶稣。
马利亚没有质疑耶稣的选择,因为她对主有完全的相信——不管是否理解,但总能确信上帝的美意。相信神的意思总是好的。这就是她没有怨气,只有香气的秘诀。
人生有许多令人费解的经历。不管怎样,若我们确信都是神的美意,我们就会消除怨气,发出香气。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读耶稣为马利亚的申辩:
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纪念。”(可14:8-9)
换句话说,马利亚膏主是倾尽了她所有的能力,若是可能,她会做得更多。
耶稣在世称赞过穷寡妇的奉献,称赞过百夫长的信心。但从没有一个人像马利亚这般,蒙主如此称赞:“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纪念。”
因为马利亚对主全心的爱,让她勇敢地做了她知道该做的事,马利亚膏油的香气充满那间屋子。而她属灵的香气却飘逸在整个历史与寰宇中,激励着我们除掉怨气,好为主放香。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