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撒种的比喻.

2018-06-23 作者:嘟嘟接力  
来源:雅博网编辑团队我也要投稿

 

640-26.jpeg

 

(点击播放)

 
        撒种的比喻是主耶稣讲述天国的七个比喻中的第一个⽐喻,分别在⻢太、⻢可和路加福音中都有记载。其中记载最详细的是马太福⾳。
 
        关于撒种的比喻,⼤家⼀定都非常的熟悉,我们平时⽆论是从牧师的讲道中,⽹络上的⼀些信仰类文章里都会得到很多丰富多彩的理解和看见。今天,盼望我们⼀起透过读圣经,让圣经亲自和我们说话多一点上帝的意思,少⼀点人的意思
 
        我们先通过⻢太福音13章来看这个比喻。读完这一章经文,我们很清楚的看见,这章经⽂可以分三段。
 
  • 第⼀段1-9节: 讲述撒种的⽐喻; 
  • 第⼆段10-17节: 解释用⽐喻的目的;
  • 第三段18-23节: 解明撒种的比喻;
 
        通常我们解释这个比喻的时候,我们讲前面,我们讲后面,却很少讲中间。我们也很“怕”讲中间, 因为中间的经文很难理解。耶稣说: 我⽤⽐喻对他们讲,是因为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恐怕眼睛看见,⽿朵听见,心⾥明⽩,会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我们知道耶稣不会这么“⿊心”,怕我们会转,不想医治我们。不然也不会有后面⼀段来详细的解释这个比喻。于是,我们“开动脑筋,⻬心协⼒” 来 “拯救”上帝,为耶稣说的话来打“圆场“。似乎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圆场”打得太过牵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讲前面,我们讲后面,很少讲也很少听到别人讲中间。
 
        中间这段经文,的确不容易理解,但它也是一把钥匙,一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撒种比喻的钥匙。这段经文,在⻢太、马可、路加福音中都有记载,不同的是: 马太、马可福音在解释用⽐喻的目的时候,都引⽤了以赛亚书第6章的经文。路加福音虽然有解释用⽐喻的目的,但是却没有引用以赛亚书的经文。是路加觉得这段经文不重要? 还是路加⾃⼰忘记把这段经文加上去了呢?
 
        我们读路加福音的开头:
 
        1提阿⾮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从起初亲眼看⻅又传给我们的。 3 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 4 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路加福音 1:1-3
 
        我们发现,路加在写路加福音的时候格外的谨慎,没可能忘记。事实上,路加的确没有忘记,他虽然在上则路加福音的时候没有引⽤,⽽是记载在下则使徒⾏传中。
 
        23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就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对他们讲论这事,证明神国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 24他所说的话,有信的,有不信的。 25他们彼此不合,就散了。未散以先,保罗说了一句话,说:“圣灵借先知以赛亚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不错的。 26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看是要看⻅,却不晓得。27因为这百姓油蒙了⼼,⽿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朵听⻅,⼼⾥明⽩,回转过来, 我就医治他们。’ 28所以你们当知道,神这救恩如今传给外邦人,他们也必听受。”
 
        --使徒行传 28:23-28
 
        保罗⼀生传道30年,他虽然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但是他每到一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去到犹太⼈的会堂,给自⼰的骨⾁同胞传福音。然⽽保罗却屡屡碰壁,犹太人不接受他、反对他、逼 -/迫他甚⾄要杀害他。尽管如此,但保罗仍三十年如⼀⽇,他对⾃己同胞的这份爱不曾改变过。明知道⾃⼰讲,对方不会听,但是哪怕对方不听,⾃⼰都要讲。
 
        如今保罗来到罗马,他⼈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想必他也知道⾃己离世的日⼦近了,这或许是他最后 一次进⼊同胞的会堂传讲福音了。保罗30多年⾛过来,他巴不得哪怕有一次自己的同胞们能够擦亮眼睛,打开心眼接受福音,然而最后这次的期待也已经破灭。保罗压抑一生的感慨终于爆发出来, 引述了以赛亚书的话。
 
        如果我们站在保罗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他,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段经文真正的意思了。这⾥⾯饱含着爱心,以及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那份执着和不肯放弃最后一次机会的那种⽆奈。
 
        其实,以赛亚书当时的情景也是如此:
 
        1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主坐在⾼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 2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 3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 他的荣光充满全地!” 4因呼喊者的声⾳,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 5那时我说:“祸哉! 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6有⼀撒拉弗⻜到我跟前,⼿⾥拿着红炭,是⽤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 7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 8我又听见主的声⾳说:“我可以差遣谁呢? 谁肯为我们去呢?” 我说:“我在这⾥,请差遣我!” 9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 是要听见,却不明⽩;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10要使这百姓⼼蒙脂油,⽿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里明⽩,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11我就说:“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他说:“直到城⾢荒凉,⽆⼈居住,房屋空闲⽆人,地⼟极其荒凉。
 
        --以赛亚书 6:1-11
 
        这场景很像今天的呼召和就职典礼,从今天起,你就是牧师了,但是上帝告诉你: 从今天起,你要讲道,但是你讲道的时候,弟兄姐妹们不会听,他们在下⾯聊天、睡觉、吃零⾷反正就是不听你讲什么。你问上帝:这样要多久啊?⼏年后你让教会有⼤复兴好不好?上帝告诉你:这种情况要一直到这个教会荒凉,⼀个⼈也没有的时候。
 
        你还会做这个牧师吗? 你讲道都是⽩费⼒⽓,你会继续讲吗?以赛亚书没有停在第六章,⽽是⼀直讲到66章。以赛亚蒙召第⼀天就知道⾃⼰讲神的道,⼈不会听,但是即使你们不听,我依然要讲
 
        所以回到马太福⾳13章,中间这段经文的意思,以赛亚明白,马太、马可明⽩,保罗明⽩,神的⼉⼦耶稣基督怎么会不明⽩。耶稣怎么会不想我们看⻅,不想我们听⻅,怕我们明⽩,怕我们会转,不想医治我们所以不讲给我们听,分明是讲了我们也不听,但是不听都要讲。
 
        明⽩了中间这段经文的真正意思就如同拿到了解释撒种的⽐喻的钥匙。明⽩了中间这段经文,才有可能明⽩耶稣讲撒种的⽐喻真正的意思。
 
        这三段经⽂最难之处其实不在于中间这段,根据我的经验,这三段经文最难解释的就是后面这段。改变我们那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往是最困难的。有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写圣经的注释,写到这⾥的时候,他说这个⽐喻是“四种⼟壤的”比喻,紧跟着他作出了讲解,讲得⾮常精彩,很有道理、很有见地。这种解释不是“不好”,⽽是“不对”。
 
        耶稣开宗名义,开门见⼭的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最后一段耶稣解明这⽐喻的时候说:“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喻”。 圣经学者千万不好去修改圣经的话。注解圣经的时候,不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更不要⾃⼰有个想法,然后去圣经⾥⾯找依据。而是,让圣经自⼰说话,让圣经告诉我们,神想要讲什么。
 
        这个⽐喻的重点不是强调四种不同的⼟壤,⽽是强调撒种的人。我们拿着中间那段经文作为钥匙,神的话的奥秘就一下子打开了。
 
        原来,耶稣想要我们做那个撒种的人,播种神的道,不要介意对⽅是好土、浅土、荆棘地还是石头。 
 
        不要因着⼀个或者⼏个⼈在主⽇学、查经班或者讲道的时候和我们“顶心顶肺”,我们就失望,退缩。哪怕没有一个人听,没有一个人听得进去,我们都应像以赛亚和保罗那样坚持不懈的去传讲神的道。有明知不可为⽽为之,不到⽣命的尽头绝不放弃的那种爱和使命感。
 
        “恨铁不成钢”和“⽣个叉烧都好过⽣你”的爱和⽆奈在很多父母身上都体会的到,盼望我们也把这份深沉的爱用在弟兄姐妹身上和那些未得之民的身上。
 
        愿上帝赐福大家。
 

 
       文章及音频摘自微信公众号“墨尔本青团”。 转载请注明。作者感谢中国神学研究院提供的课程和培训,许多观点并非主流观点,盼望大家仔细揣摩、思索。

640-27.jpeg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