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委身于耶稣基督的大使命

2023-03-07 作者:陈世钦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111-1.jpg
 
        经文: 马太福音 9:35-38
 
        引言
 
        平安!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欢喜快乐!我们也特别向80多个转播站的弟兄姊妹问安!信仰是生活,生活是使命。信靠耶稣基督必须刻意天天走进人群,按照圣经价值观,透过与人关係的建立,让别人从我们身上听见、看见、感受并信靠耶稣。不要让信靠耶稣基督只单单发生在教会裡面。来教会聚集的最后目的是要走出来。敬拜的人生是动的人生。敬拜是遇见上帝,而遇见上帝后,生命可以被翻转。教会注重敬拜。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敬拜,但敬拜的关键不在于方式,而在于敬拜者的生命有没有被受敬拜的主来改变。这个改变是走进人群活出被改变的生命,所以真正的敬拜是动的、走出去的、是有生命力、影响力的。过去八个晚上我们是分享信仰和生活,最后这两个晚上我们要分享信仰和使命。在马太福音9:35-38,我们要一起分享委身耶稣基督的大使命。
 
        当我去读书时,我带上三个孩子和师母。有一次我在家裡看电视新闻,我看到一个奔驰的汽车的广告。这个广告关于汽车安全模拟测试,它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人。在80-90年代的美国,整个汽车市场由日本垄断,美国本地品牌的车没有任何市场。那德国品牌的车就想着如何从当中赢到市场。最后他们决定从汽车安全系数着手。令我惊讶是,奔驰公司把安全设计蓝图的细节都播放出来──这等同是这家公司的商业机密,是要取得市场的重要秘密武器。记者就採访了美国奔驰公司的CEO:「所有汽车公司的竞争都不会将商业秘密的蓝图放诸公众,但你们为甚麽会将这安全设计的蓝图公开呢?」这位CEO的回答非常精彩:「生命中有一些重要的事使我们不能不与别人分享。」我听了非常震撼。一个做生意的人竟然认为,重要的事不得不与人分享。我就问我自己:我是牧师,我坚定相信上帝与人之间只有一个中保;我相信耶稣是独一的,若不藉着耶稣基督,没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我坚定相信这是绝对的真理,但我有没有与人分享呢?我们都拥有了好消息──福音,那我们有没有分享出去呢?我们说,我们拥有好消息,你是否与人分享?这个广告给我很大的冲击。这位CEO所说的话,是每个基督徒都应该要思想的:耶稣基督的救恩拯救每一个人,祂救赎你和我,我们在耶稣基督裡得了新生命,同时在耶稣基督裡我们也领受了大使命,我们有责任委身于大使命。
 
        今晚我们分享「委身于耶稣基督的大使命」,这段经文挑战我们在三件事。
 
        一、认知普世差传的挑战(9:35
 
        若我们要委身基督的大使命,我们首先要认知普世差传的挑战。「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裡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9:35)其实35节非常丰富,是近代差传神学的重要圣经基础。根据这两节经文所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文化使命」和「福音使命」──我将重点放第一句话。马太福音作者告诉我们「耶稣基督走遍各城各乡」,这是刻意的描述。这裡9:35是个伏笔,要稍后将此带入第28章的大使命。这句话很有意思,因裡面的背景牵涉到历史:耶稣基督走遍各城各乡。耶稣在地上带门徒出来服侍,最主要的地区是在加利利。从圣经外证来看,犹太历史学者约瑟夫说,在耶稣时代,加利利一带约有240个大小城镇。从四福音书裡面,我们知道耶稣出来服侍经历了三个逾越节。但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单从符类福音(马太、马可、路加福音)去看,我们会发现,耶稣带领门徒出来传天国福音至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来呼召十二个门徒,因此耶稣带着门徒「走遍各城各乡」可能还用不到两年时间。这240个城镇的板块虽然不是很大,但也不小,尤其是当时交通不便。作者刻意强调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其实是因为他要强调,每一个城、每一个镇、每一个文化、每一个族群都需要耶稣。耶稣甚至走向撒玛利亚,而撒玛利亚与犹太人没有来往的。
 
        这段经文的背后有很多很好的提醒。耶稣的门徒主要是犹太人,但耶稣要让门徒明白,福音不是只为犹太人;福音是为每一种人、每一种族群,所以耶稣刻意走向撒玛利亚。耶稣曾讲过「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祭司、利未人都经过这个被打的人旁边,但都绕道而行。耶稣在公开讲这个比喻:被打得半死的人是犹太人,但我们的宗教领袖、祭司、利未人虽然看见了、经过了,却不做任何事。但耶稣最后的关键人物是一位撒玛利亚人;他来救这个被打的犹太人。耶稣为何不用犹太人而用撒玛利亚人来救这个人呢?这就是福音;福音是为每个族群的人。读经要读到裡面,才能抓到重点,「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耶稣的回答是,你要决定自己成为谁的邻舍。我们要走入每一个群体。特别是华人教会,我们要放下民族意识的形像,要刻意走进非华人族群。我们华人领受福音超过200年,我们是时候要走向万民。刚才诗班唱到「万民要喜乐」,这喜乐不是单单指华人、汉族、中国人、香港人。我们虽都称为华人,但我们真的都这麽不相同;我们甚至讲一样的语言,但我们都不愿意跨过去。「走遍各城各乡」。耶稣说,你们要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要认知普世差传的挑战,要按上帝的心意走向万民。这是挑战。假如你按人口来讲,华人或汉族目前是最大了。中国人口现在约有13亿8千万,全世界海外华人约有1亿,这的确是个大群体,我们为骨肉之亲付出。但同时,耶稣告诉我们,当我们思考祂的大使命时,我们要所想的比我们汉族更大。全世界人口约有75亿,也就是华人以外还有更多的人。因为上帝爱世人。这裡刻意讲「万国万民」,所以我们传大使命时,不要被民族意识辖制。我们要明白上帝的心意。耶稣基督大使命,就是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假如你对任何一个族群有敌视的话,这不是上帝的心意。犹太人恨恶外邦人,在希伯来文化中,只有犹太人是人,其他群体都是狗!这是文化所带来的民族优越感。耶稣刻意讲「使万民作我的门徒」,但犹太基督徒不愿意。使徒行传第1至7章,福音仍然停留在自己群体,直至逼 -/迫来到,他们才走到各族群中。彼得到意大利哥尼流的家,他们都讲方言。上帝不偏待人。这裡重点不在讲方言,因耶稣基督的福音为每一个人。
 
        认知普世差传的挑战。你真的相信耶稣基督是世人的救主?而不单单是华人的救主?如果是,我们就没有藉口不将耶稣基督传给非华人群体。特别是我们先开始领受,200多年后的今天,应该是我们要走出去。
 
        二、坚持世人属灵的需要(3:36
 
        第二个重要的功课──坚持世人属灵的需要。「耶稣看见许多人,就怜悯他们,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3:36)耶稣是个公众人物,到哪裡都有人潮。这段经文中记载说,这裡有很多人,耶稣就怜悯他们。「怜悯」的字根是指「肠」。在希伯来人文化中,他们认为人最深层次就是肠。「怜悯」指当外面的状况触动裡面的情绪时,我们不得不产生外在的反应。耶稣看见这麽多人,就怜悯他们。问题是:耶稣看见甚麽?「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羊迷路时,是无助、绝望的,会成为野兽撕裂的对象,因此走迷的羊必死无疑。耶稣看见这些人,就怜悯他们;他看到裡面。这一班人对耶稣来说不是数字;每一个都是按照上帝形像所创造的宝贵灵魂。耶稣看到人的裡面。每个人都需要祂,每个灵魂都需要被拯救,所以耶稣怜悯他们。我们要委身基督的大使命──坚持世人属灵的需要。我们看人内在的需要,因他们有宝贵的灵魂,不是物质所能换取的。耶稣提醒我们:「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了性命,有甚麽益处呢?人能拿甚麽来换生命呢?」
 
        我们不要单单看外面,华人喜欢看外面。80年代香港流行一句话:先敬罗衣后敬人。我们有一种迷思──我们以为经济条件好的,他们不需要耶稣;一讲到传福音,我们以为只有贫穷的人才需要。我们只看外面,看他的穿着,看他的物质。耶稣提醒我们,要坚持世人属灵的需要,不要单看外面,只要他还未信耶稣,他需要救恩,他就是需要被拯救的对象。
 
        我们每天与不同的人擦肩而过。每当我们见到人时,我们要操练:不要从习惯变为冷漠,我们心裡要经常火热,看到人要继续互动,因这个人是耶稣所爱的。上帝将人放在你身边,这有祂的意思,我们要去建立关係。心中要有爱,爱能看到人裡面的需要,结果交给神,我们需要活出属灵的生命,因你不知道何时上帝要让你成为他生命的祝福。
 
        有一次我受邀到印尼苏孟当讲道,中午到一个豪华的现代商场吃午饭。当时接近华人过年的时候。有一位同工说,就在昨天,这裡发生一件事。一个母亲带着一位13岁少年,这个少年人拉着妈妈的裙子,他要求要一部黑莓手机(Blackbarry),一台印尼最受欢迎的手机。他连续要求了三次,妈妈都没有答应她,这位少年人最后从8楼直接跳下去,当场死亡!一部手机和一条人命,这是甚麽样的世界呢?但突然我裡面有圣灵的责备:到底问题在哪裡?难道这个少年人周围没有一位基督徒吗?他真的要黑莓手机吗?还是说,所有的同学都有了,只有他没有,他是否认为没有手机就没有人生?他周围的基督徒在哪裡?假如有基督徒,他们有看见这个少年人的裡面吗?我们真的需要求上帝帮助我们看到人的裡面。坚持世人属灵的需要,主动一点,问一句话,给对方一些时间。我们不知道上帝要做甚麽工作,但不要容让自己的生活习惯变成冷漠。我们生活在大都会裡,环境可怕,心境更可怕;我们要先改变我们的心境,让耶稣的爱不断充满:学习怜悯!怜悯!怜悯!坚持世人属灵的需要!当我们去上班时、上学时,看到同事、同学,我们要看到裡面,不要单看外面。坚持世人属灵的需要,如何委身耶稣的大使命,耶稣让我们看到要认知普世差传的挑战。
 
        三、谦卑依赖庄稼的主(9:37-38
 
        第三个功课:要委身基督的大使命──谦卑依赖庄稼的主。耶稣说:「庄稼多,工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谦卑依赖庄稼的主。圣经告诉我们,耶稣说,你们要求庄稼的主。「求」是甚麽?就是祷告。甚麽是祷告?是谦卑,是依靠,是放下。福音的事工不是靠你的才能,不是靠你的势力。传福音本身就是属灵的争战。传福音不是靠我们自己,不是我们的才干,不是靠我们的学识。这些都是好的,但这些不是我们的依靠,我们要谦卑地依赖这位庄稼的主。耶稣说:「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所以我们还是要做。这裡有一个很重要的字──「出去」。但是我们都不愿意出去,教会在这裡一年、三年、五年、十年,我们都不出去。我们在乎怎样进来,却不在乎怎样出去。我们「坐」礼拜,但没有行出去。我们作礼拜要点名,但做完礼拜后,周一至週六怎麽样?谁理呢?耶稣说要「出去」。这「出去」不是否定主日敬拜。在敬拜上帝、献上馨香的祭之后,我们要如何带着耶稣的使命出去?一个教会的影响力不在乎有多少人在裡面做礼拜,一个教会的影响力乃在乎每个礼拜过后,有多少基督徒愿意走出去活出耶稣基督!若我们这裡的每一个人都走出去,我们背后代表多少人?你可以影响多少人?香港没有被翻转过来,那才奇怪。你没有把握,因为你目前还没有走出去。求上帝恩待这样的一个属灵传统。港九培灵研经会每一场聚会有一万多人聚集一起。让这个聚集成为强大的军队,就如同以西结看见枯乾的骨头成为一个强大的军队。我们应该祷告,让这个每年属灵的盛宴能将我们推出去。我们要谦卑依赖庄稼的主,收祂的庄稼。我们要做。走出去不单是向人作见证,而且要让人看见、听见、感受到耶稣是谁。「作工的人少」这是事实。你可能在你的群体中你是少数。香港750万人口,基督徒只有30多万,即只有约6%。那不重要,「庄稼多,工人少」。有一个比喻说,一个年轻人看到满沙滩的海星,他觉得很可惜,但数量太多,他不能做甚麽。但他看到有一个老人家把一隻隻海星扔在海裡,并说,我能做的并不多,但我每捡起一隻海星,我都拯救了一个海星的生命。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影响力。你只管出去收主的庄稼,委身基督的大使命。我们需要谦卑依赖庄稼的主。耶稣爱你,也爱你周边的人。耶稣经常将机会放在你的旁边,你要出去收祂的庄稼,你要主动、愿意和勇敢。
 
        我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经常给我责备与提醒:这篇文章记载在90年代的一本杂志上。作者是一个名叫Peggy的姐妹,她是负责照顾精神病人的社工。有一次,一个中年的妇人被送进医院,因为在一个星期中,她的丈夫和儿子在意外中丧生;她的情绪崩溃,因此在精神病院呆了四个月。出院后,医院派Peggy负责跟进,询问她的需要。但Dorothy仍然哭,这样维持了三个月。有一天,这个Peggy再来看她,却发现Dorothy自杀了。她发现Dorothy的枕头下有一封写给她的信:「很感谢你陪我这三个月,我很辛苦,你对我所说的,我试过了,但我做不到,我累了……」Peggy看到发抖。我为甚麽没有告诉她「耶稣爱她,能救她」呢?她就写了这篇文章Silence No More《不再沉默》。我们的人生有否在关键时刻,忘记或不敢将耶稣带给她?谦卑依赖庄稼的主。放下自己,让耶稣的爱充满你。走进人群,让他们可以感受得到、看见、听见耶稣爱他们。委身基督的大使命。你信耶稣多久?从信耶稣那天开始,直到今天这个时刻,有多少人因为你而认识耶稣?或是有多少人因为你不认识耶稣?
 
        耶稣爱你,耶稣也爱世人。我们是祂的见证人。让我们一同谦卑委身于基督,叫我们生命能高举耶稣基督。让我们的生命成为更多人的祝福,求主直接向我们说话。祂要用你,你愿意吗?
 
        讲员: 陈世钦牧师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