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父母”与“父母离开”——处理婆媳关系的秘诀
2017-08-07
作者:陈丰盛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圣经说,人要离开父母,这个“离开”着重讲什么?
圣经上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
对于中国传统来说,“离开父母”可能被视为抛弃父母或与父母断绝关系的嫌疑,但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离开父母”已经变得很能被大众所接受,只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严肃对待。
“离开父母”是新婚者独立的表现方式,表明不再增添对父母的依赖,包括离开父母物质的依赖与非物质的依赖。物质的依赖指的是生活的基本需求,即衣、食、住、行;非物质的依赖指情感的依赖或困扰等。因此,“离开父母”首先是指在经济上的独立,有自己的小家庭的经济收入,并能担负生活所需;其次是情感上的独立,就是“与妻子连合”,成为一个独立的家庭单位。
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离开父母”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不同住。我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而已。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生活相对富裕的家庭来说,结婚时“离开父母”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一般人结婚的时候,都相应地买一个套房,可以选择与父母分开住。当然,这种在地域上的“离开”,对于不少人来说还是受到经济的限制的。而对于经济上与情感上的独立来说,同住的两代人,也可以照样很顺利的达到“离开父母”的实质。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对于许多女性来说,从传统社会观念承继而来,“离开父母”与丈夫连合,是很容易接受的。我们实在需要感谢历世历代的女性,在结婚的时候,都能够毅然地离开父母的家庭,勇敢地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并预备在那里生活一辈子。我实在觉得女性很需要勇气,万一碰上一个不能提供保护和爱的家庭,那她的下半辈子,不在地狱般的家庭中煎熬着?提醒所有迎接新娘的新郎们,要真正成为妻子的依靠,给予她安全感,使她这一次冒险不会后悔。
其次,圣经中所指的“离开父母”,其实不是针对妻子来说的,而是针对丈夫说的。圣经的原话是“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意思就是要丈夫离开,而不是妻子离开。这似乎是对传统离开的观念一个颠覆性的更新。作为男人,我们以为,“离开父母”跟我无关,是妻子的事情。事实上,如果离开父母就仅仅是妻子离开自己的家,与丈夫住在一起那么简单的话,那就不需要在历世历代被反复且详细地论述。
我们为什么重点指出丈夫要“离开父母”?因为历世历代的家庭问题的焦点——婆媳关系,很多时候是与丈夫没有“离开父母”有关。没有离开的丈夫,依然依赖父母,在情感上、在经济上,得到父母的供应与支持,“与妻子连合”的缺乏,使得婆婆与媳妇之间出现许多摩擦。一个“离开父母”的丈夫,他一方面可以斩断与父母之间情感上的依赖,转而与妻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妻子的依靠与保护。我相信,“离开父母”对于今日沿海地区的“富二代”尤为重要。
最后,与“离开父母”同样重要的就是“父母离开”,即父母在儿女的婚姻中要学习离开。不管是大家族或者是小家庭,孩子是父母一手拉扯大的,父母的管教似乎是无可指摘的。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深植于中国人的家庭,就连结婚后的年轻夫妇,很容易受着传统家族礼教的影响与束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显然对于中国的传统礼教传承得不多,但由于父母孩子的养育与管教没有改变,所以家庭中出现“父母离开”不足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特别是80后一代,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庭中“小皇帝”的教养模式很有可能延续在年轻夫妇身上,对他们的婚后生活造成极大的干扰。近期,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极端的例子,新婚夫妇在生活中受到婆婆极大的干扰,婆婆时而在晚上睡觉前以看儿子被子有没有盖好为由到婚房里“查房”,或者婆婆时常偷偷在熟睡的儿子额头上亲一口之后才回房休息。
我们当然不会轻易改变妻子离开的传统,但我们强调丈夫要学习“离开父母”,父母也要学习“离开”,即“离开父母”与“父母离开”同样重要。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