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主喜悦的三颗心
经文:来11:6;罗12:1-2;西3:20
圣经旧约《箴言书》4章23节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新普及本圣经》:“要守护你的心,胜过守护你的一切,因为他决定你一生的路途。”
今天,我想在这里跟大家一同来思想一个题目:“蒙主喜悦的三颗心”以作新年礼拜中共同的勉励。
一、真诚悔改的信心
希伯来书的作者,在《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第六节中指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1:6)直译:“然而没有信,不可能蒙(神)喜悦;因为到神面前的人,必须信“他是”,并且(信)他对寻求他的人是赏赐者。”“信”乃是人得神喜悦的基本条件;若没有信,人无论作什么,都不能得神的喜悦。
单一承认神的存在,并不能叫神得到满意,神期待我们与他建立个人的关系,而且有活力的、能改变生命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若没有这样的基础,神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交通。灵命的成长需要与神彼此的相交,我们只有通过信心,才能取悦与神。
“寻求神”的人,将会得到赏赐,就是能与神亲近。旧约许多信心的伟人都已经得着了信心的凭据,并且为神作了美好的见证。对真神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乃是我们蒙福的根基;就如以诺靠着信心与神亲密(创5:22),得到神莫大的恩典——与神同行三百年。
我们为什么需要有真诚悔改的信心呢?因为罪阻碍了我们与神的关系。只有拥有真诚悔改的信心,人才能得蒙神的喜悦。人对神没有信心,就是不以神为神,好像儿子不认父亲作父亲,这是极大的侮辱。
“信有神”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信他是”;我们需要什么,他必按自己的旨意为我们成就什么,这样的信心,乃是经历神一切丰富恩典的秘诀。“寻求”就是指一生继续不断的寻求。神厚待一切真心求告他名的人(罗10:12),厚厚的赏赐寻求他的人。
耶稣曾经对他的门徒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7-8)
认识神需要付上信心、专心和贯彻到底的恒心,耶稣已保证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必得到报酬。凭信心寻求神的必能见到他。不要放弃寻求神,要继续努力寻求,他必赐予我们更多的忍耐、智慧、对他的认识与爱。
我们在世的日子,第一,需要安全的环境;第二,需要健康的身体(包括精神健康);第三,需要实践生命的价值;这三方面的需要都离不开神与我们同在的祝福。而真诚的悔改和寻求神的信心,都是我们获得这三种需要的根本保障。
寻求神的信心,是神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这种信心又是建立在神话语的根基上,以认识基督为中心。例如犹太人的官尼哥底母,撒玛利亚的妇人,有罪的女人,还有税吏撒该等,他们不同的蒙恩经历,却产生同一个救恩的果效——重生、得救和称义。
三项关于神的事实,构成了真实信心的基础:1、他能(太9∶28);2、他肯(太8∶2-3);3、他是(来11∶6)。尤其是最后一点,确信神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且是现在的,并在积极行动中的神。表示确信神现在已经拯救了我们,神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救主。信心乃是建立在神现在的行动上。我们今天的所是;和我们今天的所有;都是基于“神是”。如果有这样的信心伴随我们每一天,那必定会带来神无穷无尽的恩典与祝福。
“信”乃是透过圣经,在基督里对创造者、救赎主上帝的认知。信心,就是在情感上热诚地皈依、意志上完全彻底地委身于基督,以及在他里面生活方式上的更新与改变。
基督徒的生命与生活乃是本于这样的“信”,以至于成全这样的“信”(罗1:17)。完全彻底的“信”是一个继续不断的过程。我们不是只相信一次,而是一生不断地相信并倚靠耶稣基督为我们的救主。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颗相信的心,必能蒙主的喜悦。
二、全然奉献的诚心
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1-2)
神的慈悲,所代表的是因信称义的福音。当我们认真、虔诚地思想神的慈悲时,就能引发我们一颗虔诚奉献的心。“身体”代表我们整个人,就是我们的整个生命。对基督徒而言,奉献是一个蒙恩者,感恩与神的实际行动。将自己的全身心奉献与神的人,必蒙神特别的喜爱。因为一个真正奉献给神的人,他已经决志与罪一刀两断了(即不去效法这个罪恶的世界),并依靠圣灵的帮助,追求过圣洁的生活。使徒保罗就是这样的人,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学习的榜样。因此,他这样劝导我们……
神所喜悦的,是我们常常将自己完全彻底的奉献与他,为他而活;这就是“活祭”。以此,不断地更新我们在神面前的侍奉,乃至彰显神的美德。我们必须知道神旨意的三个要素:第一是把身体献给主,第二是过分别为圣的生活,第三是更新变化的心思意念。神的旨意,是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我们务必要持守与遵行。
完全彻底的奉献,乃是基于神的慈悲,否则我们根本没有权利奉献自己,因我们已经是主耶稣用他的宝血所买赎回来的人,本应属于基督,谈不上什么奉献。这是理所当然的侍奉,因为神的儿子既为我们死了,我们为他而活是最恰当的选择。这并非因为神缺少什么;所以我们要奉献;正是因为神是丰富的,我们得以向这位万有之主,表示我们对他的敬爱,这是我们无上的光荣与恩宠。
罗12:1首二字“所以”,表明我们要奉献的理由,是根据上文11章末段,因“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所以,我们应当把身体献上。
“侍奉”原文和“敬拜”为同一字(比较罗9:4;来9:1,6)。“理所当然的侍奉”可翻作“灵里的敬拜”。我们既是信徒也是祭司。我们不是带着动物祭牲来到神的面前,而是呈上属灵的祭,就是顺服神的生命。真正的崇拜,并非献给上帝崇拜的礼节,乃是将整个人的生命都献给上帝,把自己日常的生活献给他,视全世界就是永活上帝的圣所。
基督进入一个人的生命中,使他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他的心意与以前不同了,因为基督的心在他里面。当基督成为我们生命中心的时候,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大大地得到改变;我们才能真正的献上崇拜,将每一时刻和每一行动都献给上帝。
保罗敦促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意译:“不要让周遭的世界塑造你。”这里所说的世界(直译是世代),指人为了扬弃神而随心所欲建立起来的社会或制度,这是个敌对神的国度。这个世界的神和王就是撒但(林后4:4;约12:31;14:30;16:11)。撒但,它用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世的骄傲(约壹2:16)来吸引人,操纵人。我们已经在神面前奉献自己的人,再也不要作罪的奴隶。
基督的舍命,是将我们从这个罪恶的世界中拯救出来。因此,就我们而论,这个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了;就世界而论,我们已经钉在十字架上了。我们爱世界,就是对主全然不忠。任何爱世界的人,都是神的敌人。
此处保罗的话按字面为:“不要效法今世。”当时,有些希腊式的敬拜看重灵里陶醉的经历,而轻看理性;大半罗马的宗教和多数希腊民间的假神崇拜,仪式中都有不道德的形式;保罗则强调,敬拜必须善用思想:只要能分辨何为善良的、蒙悦纳的、纯全的,就会明白神的旨意。心态与价值观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必须以在基督里可以得着的新生命为根据。一个真正因信称义,与神和好的人,必然有一颗追求灵命长进的心,愿意把自己全然献上,为神而活。
三、顺从父母的孝心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20)这是圣经明确的教导,是我们基督徒应当遵守的伦理道德,更是主的命令。它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听从”就是服从,听话的意思;“所喜悦的”即悦纳的,赞赏的。“凡事,”是指在不违背神的原则下一切的事(徒5:29)。“听从父母,”含有站在下方,注意倾听和服从命令的意思。“这是主所喜悦的,”因为父母象征神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故听从父母,就是尊重并听从神的间接表示。
旧约圣经中把“孝敬父母”与“守安息日”并例。“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19:3)
我们作事和对待别人的原则,乃是看主是否喜悦;主所喜悦的,我们就作;主所不喜悦的,我们就不作。儿女为父母所生,理应服从父母,正如神是我们的父,他也喜悦我们对他的顺服。因此,我们作儿女的,总要在“凡事”上听从父母,这也是我们顺服基督的一种表现,因父母是上帝的代表。凡是不听从父母的基督徒,就是主所不喜悦的人。
有关这一真理,以弗所书是这样教导的:“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1-2)
听命与孝敬是有分别的:听命表示做对方要求的事情,孝敬则表示尊重和爱。这里特别强调“要在主里听从父母”;意即“孝敬父母”是符合基督的伦理,是他所喜悦的。表明我们因爱主、敬畏主而听从父母;与主合一、靠着主的力量来听从父母;照着主的意思来听从父母等。
我们对父母的爱,也须带到主里面来过滤,才不至于爱父母过于爱主(太10:37)。除非父母的要求不是在主里面,不然,作儿女的,对父母都是应该孝顺听从的。不听从父母的基督徒,不但不是一个好基督徒;就是按普通人的道德观念来说,也不是一个好儿女。基督徒的道德律,应当超越一般的人。
父母和儿女上下两代的关系,在个人主义思想盛行的今天,“代沟”每每为人所强调,但对神的儿女来说,“代沟”可以存在,却不允许它产生负面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一带进基督里面,什么矛盾都应当消解。我们听从父母,不是照着天然的观念,而是照着主的话,是“在主里听从父母”。
“当孝敬父母”是旧约圣经十诫中的第五条,是人际关系中的第一条诫命,也是第一条关于如何爱人的道德诫令。在罗马书结语的问安中,保罗亲切地称一位信徒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他说:“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罗16:13)他还提醒年轻的提摩太:“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提前5:2)因此,孝敬父母,也涉及到关心与尊敬天下所有的父母。
中国古代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或"对待别的老人要象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常言道: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汉文帝刘恒,在位时,他是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听从”是指外面的行动;“尊敬”是指里面的态度。“孝敬父母”乃是要我们学习敬畏神;没有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能在父神面前作个好儿女的。因为儿女是出于父母,父母是儿女的源头,正如人是出于神,神是人的源头一样,故人若孝敬父母,必定讨神喜悦,蒙神祝福。
“得福、长寿”,此项应许是属于今生的福气。人在地上的祸福,乃依据儿女对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所决定的。孝敬的儿女不论在世活得多久,他们的人生必然具有永恒的价值。因此,“孝敬父母”所蒙受的祝福,当然包括他的美德,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信仰必须与生活相符合,并在基督救赎的恩典中,依靠圣灵的帮助,活出基督的生命。这样的生活方可讨神的喜悦,满足神的心愿,荣耀神的尊名。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们在新的征途中靠主的恩典,常常坚定这三颗蒙主喜悦的心——真诚悔改的信心,全然奉献的诚心,以及顺从父母的孝心;直到基督的日子。阿们!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