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初露的少年人
路 2:41-52
少年耶稣在耶路撒冷圣殿中过逾越节的故事,是耶稣少年事迹的唯一记载,显得尤其珍贵,可算为我们了解耶稣少年时期情况的唯一来源。这个故事显示出耶稣在年少时期就已经峥嵘初露,显得极其卓越,与众不同,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参路2:46-47、52)从神性的角度而言,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因为他是神,本应该与众不同,卓越非凡。而从人性的角度而言,似乎并非理所当然,因为他也毫无例外的经历了 “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这个人世间必经的课程和阶段。(参路2:46-47、51)所以,他的卓越非凡,必定事出有因,这个故事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几个线索。
一、在会堂教育与家庭关爱的模式中成长
故事的开始,就给我们呈现了耶稣一家人到耶路撒冷圣殿敬拜的一幕,“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 (路2:41-42)这让我们看到,耶稣的父母是一对虔诚的父母,他们“每年”都要上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而且这一年他们还刻意带着年满12岁的耶稣一起来过逾越节。
“十二岁”,是个特殊的字眼。因为在犹太人的社会中,十三岁的孩子被视为由一个人生阶段踏入另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十三岁的孩子被正式称为“圣约之子”,他们需要自我承担责任;而十二岁则是由孩童成为成年人的重要标志,所以他们父母把他带到圣殿来学习。
耶稣的父母约瑟和马利亚,本来就是一对虔诚的信徒,他们“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路2:41参路1:26-37太1:18-25),而且,他们也注重子女信仰教育,带着少年耶稣一同前往耶路撒冷过节。并且,故事中还显示出他们的家庭是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特别的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也非常的孝顺,“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路2:51参路2:44-48)处在少年时期的耶稣就能够与众不同,卓越非凡,实乃是在家庭关爱与会堂教育模式中所产生出来的结果。这种家庭加会堂的教育模式,是当时普遍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提高了孩子的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他们的会堂,相当于现在的教堂加社会学校,对学生进行宗教信仰和文化知识的双重教育,即为学生们种下了分别善与恶的种子,而且培养了知识技能,并且更提高了孩子的伦理、精神品质。这样古老的教育模式,仍然在发光,值得现代人推崇借鉴。
二、在追求学问与践行理想的方法中成长
从主耶稣在登山宝训的讲论中,“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太5:17)可以清晰的发现,耶稣既是一位乐于继承传统之人,也是一位不满足于现状的善于创新之人。这种精神早在年少的耶稣身上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可从两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在追求学问方面,“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路2:46-47)这是圣经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以学生的身份来记载耶稣,我们会发现学生耶稣在学习的时候是“一面听,一面问。”。这种学习方式,甚至引起众人的惊叹,“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路2:47)。耶稣在学习的时候既是专注的聆听着,也是虚心的发问者,神子耶稣都采用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岂不应当更加采用吗?
第二,对待父母与人生理想方面。耶稣与父母的耶路撒冷之行,是有点误会发生的,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我们仔细端详一下他们的对话就可以知晓一些。当耶稣的父母第三天在圣殿中找到耶稣时,有这样的记载,“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路2:48)“希奇”这两字,我们很多的时候会对此产生误解,以为是耶稣的父母,因为儿子所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智慧而惊喜高兴。其实不然,在原文中明确指明他们因为看见‘他’,而感到惊讶和不知所措;这就是说他母亲的那句话“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是有点责备的语气,对耶稣的这种行为有些不满。
当然,耶稣也回了他们一句“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 (路2:49)乍看起来,像是耶稣在顶撞自己的父母或是他的父母当时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我们略懂一点真理的人都知道这个“我父的事为念”恰好说明耶稣是一位有理想、有异象之人,这也是他独自留在圣殿的根本原因。他愿意为这种理想付出相应的的努力,哪怕是别人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
所以,耶稣绝不是一位不孝顺的儿子,相反他是一位既有有理想、有追求,而又极其孝顺的人之子,“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路2:51约19:26)作为成长者,成才的关键,在于把主动追求学问与践行理想完美的相结合起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一个好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技能,也要随时为学生解答一切的疑问;反过来说,一个好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门下认真学习知识、技能,同时也要主动的请求教师解决自己所遇到的一切疑惑,少年耶稣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我们中国圣人孔子的学习经历,也可适当的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论语·为政》中对自己的成才经历有过这样的概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在内外兼修的状态中全面均衡的成长
《圣经》对耶稣的成长,有两段重要的描述,“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路2:40)“渐渐长大”,指的是身量不断的长高,也可是对“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三种长大的概括。“强健起来”,指的是体格健壮;“充满智慧”,指的是智力高超;“神的恩在他身上”,指的是有神的同在,蒙神喜欢。
《圣经》第二段对少年耶稣成长的描述更为具体,“耶稣的智慧和身量(“身量”或作“年纪”),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路2:52),这些描述,可明显的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智慧”,指内在的心智、智力,表明少年耶稣是位重视学习知识、增长智力的人,这是智育。
第二,“身量”,指他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表明少年耶稣是位体格强健之人,这是体育。
第三、“神和人喜爱他的心”,指神和人都喜爱他,表明少年耶稣与神与人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是灵育和群育。
耶稣的成长归纳起来就是,内外兼修,全面均衡的成长,是灵、德、智、体、美共同的成长。这种美好的成长,是每一个已经为人父母之人极其羡慕的,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有这样的长大。既是如此,我们就应该努力的践行之,把这种内外兼修、全面均衡的教育模式,放在现实的教育中来,绝不应该将之束之高阁,或有选择行的进行片面的教育。决不能像毫无榜样作用的罗得那样,自己虽然是个义人(彼后2:7),但教育出来的儿女,却人模鬼样,放纵无比,罪恶满盈,以致家财两亡。(参创19:23-38)家庭关爱与会堂学道相结合的教育,是人可以成才的根基所在,因为这个根基关系到一个人的信仰、情商和伦理品质。主动追求学问与践行理想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是人可以成才的关键;归根结底人之所以成才,关键在于自己激发自己、自己塑造自己、自己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和奋斗。在内外兼修的状态中全面均衡的成长,是人成才的方向,人应该抓住方向、努力平衡、竭力前行,而不应草草了事,也不应顾此失彼,更不应有所取舍。那些真正卓越非凡而又与众不同的人,是能将“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完美的溶于一体的人。
【作者简介】 左培友:雅博网作者。 安徽人, 2000年信主,2001年受洗,2005年回归校园,2012年毕业。2012年7月份进入教会,专职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