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2022-07-04 作者:韦长安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20704075512.jpg

   各位亲人早安!昨天给大家分享了《有一天,没有人再记得你》,有位亲人在留言区感慨道:「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呢?我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有人认为,引发人们思考生命的短暂,是一件消极的事情,我认为恰恰相反。人类只有在死亡面前,才会觉得无力、无奈和无助,才会想到把握有限的今生,活出生命的价值。
 
  曾经在「豆瓣小组」读过这个话题,一位作者认为,死亡能促使人们思考活着的意义。尤其是死亡的紧迫感和悲壮感,能让人在有生之年,为自己和后人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在那篇文章里,有句话我非常赞同:「既然我们迟早都会离开世界,就不应该毫无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今天早晨,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对人生做个总结,你会想到哪一个词汇呢?
 
  曾有人以「又少又苦」来总结,非常精辟。曹操曾在《短歌行》里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发现这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总结,积极与消极、喜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等待,这些截然不同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联。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如果您读过《约伯记》,就能发现这是一本伟大的作品,古往今来,很多作家和学者都推崇它的文学价值。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如此说道:「这是一本最伟大的作品。」英国作家卡赖尔也说:「我认为此书是最辉煌的作品之一。就其文学价值而言,什么都比不上它。」
 
  甚至马丁·路德称这本书为「最伟大、最崇高的作品,其他各卷无出其右」。
 
  为什么人们喜欢这本书呢?就是因着书中那位命运多舛、饱经忧患的约伯,对人生、对苦难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与感受,足以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在本书中,约伯对人生有三个认识:第一、他认为人生是多有患难的:「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
 
  他举了很多的例子:山崩变为无有,磐石挪开原处,水流消磨石头,洗去地上尘土。照样,人的指望灭绝、容貌改变,最终往而不回。
 
  当他在苦难中苦苦挣扎之时,感受不到任何的快乐,「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他唯一的知觉就是「身上疼痛,心中悲哀」。
 
  第二、他认为人生是非常短暂的:「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这不禁让我想起昨天早晨的那条留言:「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呢?我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有一首诗歌也如此写道:「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无有。」
 
  第三、他认为人生是毫无指望的:「这样,我的指望在哪里呢?我所指望的谁能看见呢?等到安息在尘土中,这指望必下到阴间的门闩那里了。」
 
  在这里他又想到很多的事物,比如树若被砍下,还可指望发芽;其根虽衰老在地里,树干虽死在土中,但只要得了水气,还会发出嫩芽,像新栽的树一样。
 
  可是人的生命将会怎样呢?犹如海中的水绝尽,江河的水干涸,躺下之后就起不来了,再也不可能从沉睡中唤醒。
 
  诚然,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野草发芽,树木吐绿,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但人死了以后呢?就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以上三点,可以说是对人生最经典的论述,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每次读起,都会激起我们强烈的共鸣。
 
  当然,对人生的这些总结,其目的并非让我们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甚至有悲观厌世之感;而是让我们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从而去追寻活着的意义,让自己的生命充满阳光。
 
  我最喜欢诗人所说的这样一段话:「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新的一天,愿我们都能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爱惜有限的光阴。倘若有一天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一定能万分坦然地面对死亡。就如著名作家纪伯伦所说的: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不再畏惧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作者简介】 韦长安,雅博网作者,专职牧师。197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自幼归主,因受父母影响,决志奉献为主传道。自中南神学院毕业后,在河南驻马店教会专职服侍至今。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