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教牧同工侍奉中注意的五个问题

2016-12-27 作者:凡仆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经文:彼前4:7-11;太11:12。

 
  耶稣是好牧人,在世时不仅传出恩言,使群羊听见,蒙恩得福,而且在具体生活中不食其言,处处体现“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给历世历代的教牧同工留下了佳美脚踪。今日教会,教牧同工的职责正如教会的使命一样主要是传扬福音、建立教会、奉行圣事、管理行政、服务社会。圣经中对作教牧同工之条件、工作内容等论述颇多;教会传统中亦有许多要求;许多同工就这方面也著书立说。限于本人水平,这里不再赘述。但就实际中的教牧与教牧工作而言,出现的问题确实不少,也许是不由自主、不知不觉,但结果与自愿自主却是一样的,有辱主之圣名,有损自己形像,影响教会健康发展。今谨就在教牧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做法,根据圣经原则,提出个人管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不能把上帝当作顾客
 
  今日商家要求员工对待顾客一定要热情、细心、耐心、周到,目的是想让顾客在经济上多有一些付出。他们常说,顾客就是上帝。
 
  中国人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美得。《圣经》在论到教牧同工的资格时也提出,要热心接待远方的人,“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但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基层信徒和同工给上边教会组织或教牧同工写的信往往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信徒满腔热情地坐几小时车或走十几里路到教会(教会组织)办事,看到的却是冷若冰霜的脸,心不在焉、随便打发的轻率举动,得到的是“没有”、“不知道”、“你自己去找”,或是“改日再来”等之类的答案;从老远来的信徒为了买一本《圣经》、灵修书籍或赞美诗,往往因为有些同工在上班时间逛商店,买菜,在家做饭,洗衣服等原因,不得不在炎热或寒冷的院子等好长时间;有些同工在办公室与闲人聊天、喝茶、看报纸,但对找上门的信徒却极不耐烦,敷衍了事;有些同工往往让信徒到处寻找,而自己却不坚守在侍奉岗位上主动热情地等待信徒;甚至有的与信徒和同工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等等以上这样的态度和做法会让许多爱主爱教会的信徒不可思议,信心变得软弱,有的甚至跌倒。他们失望和不得安慰之心情可想而知。有的信徒说城里教会和教牧人员缺乏热心和爱心不是毫无根据的!
 
  我们暂且不论产生这种现象的背景和原因,但被贴上“缺乏热心和爱心”的标签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教会不同于社会上一般机关单位。教会有教会性。丁光训主教说,教会要用教会的方法来办教会。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上帝的形象。《圣经》告诉说,我们若把这些事行在一个最小的人身上,就是行在主的身上了。所以我们不认真接待信徒,就是冷落天使;不认真对待信徒,就是敷衍上帝;亏负了信徒,就是亏负了上帝。商家把顾客当作上帝对待,我们怎么能把真正的上帝当作顾客呢?
 
  这些需要引起有关教牧同工的高度注意,并且应该立即改正。“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前1:17)敬畏上帝、服侍信徒是圣经对教牧同工的要求,也是应尽的本份。“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如果我们说自己是尽心、尽力爱上帝,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那就应当敬业爱岗、兢兢业业、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职尽责做好手头上的每一项工作,通过我们的一举一动见证基督。
 
  二、不可轻看自己的身份
 
  在教会里侍奉的人,不仅自己的身子是上帝用耶稣这个重价买来的,而且还蒙神特别拣选,与上帝的圣工有份,成为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所谓“百般恩赐”,是指上帝给各人服侍的特长、技巧不一样。特长、技巧不一样,分工也就有所不同。但这“百般恩赐”都是来自于上帝。所谓“管家”,就是为上帝管理教会这个家之家务的人,责任重大,身份神圣。因此,每个教牧同工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圣工既要对人负责,更要对上帝、教会和弟兄姐妹负责,所取得的成绩都应赞美上帝,归荣耀于上帝。
 
  教会里出现在一些教牧同工身上的问题让上帝为之担忧:忘记了自己神圣的身份,好像不是在服侍上帝,而是在做一般的工作,或为某个负责人工作;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管信徒是否满意,圣灵责备与否,只要自己满意、领导器重就行;自己职分内的工作没干到少,别人的事到做了不少;在个人待遇上斤斤计较、寸步不让;忘记自己的奉献心志,忘记自己所侍奉的地方是教会,完全参照社会的方法论功行赏,否则,就觉得不公平,心里也就不平衡,工作就闹情绪,好像总喜欢得人的夸奖,至于上帝是否奖赏就无关紧要了;自己不努力工作,还妒贤嫉能、看短顶坡、拉帮结派、散布纷争等。
 
  这样的活法实在是痛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轻看了自己神圣身份之故。我们是上帝教会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这个忠心指的是在每一件圣工上,而不是在某一样事情上,也就是像保罗那样,既不热衷于论功邀赏,也不贪图虚浮的荣耀,而是在任何环境下都不愿“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我们不能不受良心的责备,也不能故意犯罪,应该重看自己的身份,守住自己的身份,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在身子上荣耀神。因为这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纵然有人因某些亏欠而有不公平的时候,但上帝总是公义的,对待每一个服侍祂的人就象《马太福音》二十章一至十六节所记载的那样,是公平的。所以,我们不仅要讨人的喜欢,得人的奖赏,更要讨上帝的喜欢,得上帝的奖赏。要不,耶稣再来奖赏他仆人的时候,我们说,我是信主的,是教会的工人,耶稣说,我从来不认识你,离开我去吧,那就惨了。
 
  三、不能把教会当作自己的家
 
  从信仰上说,所有真正信奉上帝的人,都称上帝为“阿爸,父”。既然是一个父亲,我们都是弟兄姐妹。因此,作为基督新妇、信徒敬拜上帝之地——教会当然是信徒的家。在这个家里,耶稣理所当然地是“我家之主”。
 
  但我在这里所提的“不能把教会当作自己的家”,不是指信仰上的教会,而是指在教会组织或教堂管理中所出现的“一言堂”式的家长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里边,总强调“我是负责人或法人”,我不最后表态,你们开会商定的事情就要被推翻,谁提合理化建议,只要不顺己意,就疏远不重用谁,家的观念特别浓厚,“老板”作风特别明显。教会是我负责建造的,因此是我的。我有钱,教会离不开,所以我是教会的。我是教会负责人,是老板,就说了算。我给教会捐献、付出精力,做出贡献,就应该在教会安排个位子,否则就到处喊冤,甚至收回自己当初的奉献。教会那项工作能够给自己争来面子,带来虚荣,就做那一项,别的同工在某个工作上取得了成绩,有了影响,就拿过来归我,结果把事情做得一团糟。“家长”在工作安排上想着“自己人”,在福利待遇上偏向自己的“家里人”,在教会的经济使用上,就象是自己家里的一样,想挪就挪,想借就借,想贷就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在这样的教会里边,基督不是“我家之主”,而是自己称王,代替上帝,成了主人。教会的主人换了,性质也就随之改变。
 
  众所周知,教会是上帝的,上帝是教会的主人。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道路一也高过我们的道路。在这个家庭中,我们只是管家,所应该做的仅是尽本份和顺服上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管理方法或思想在社会上行不通,在上帝的家里更是不合用。初期教会在管理上采用的是民zh u办教的方式,建立相互搭配事奉机制,充分发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有些同工提建议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话说得太直接,不好听,但心中不一定有恶意。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似一个诸葛亮。在教会管理中,让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建议越多,参与越多,越能减少失误,越有利于正确的决策,越接近于上帝的旨意。
 
  四、不能不行自己所讲的
 
  “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经句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同工在教会工作中,既重视蒙恩救赎,又注重行为的见证,有笃信,有善行,行与信并行,就能在教会中拥有相当的威信。有的教牧同工很会讲道,但在信徒中威信却不一定很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只讲不行。有一个发生在牧师家中的故事能说明一些问题。
 
  有一个牧师在讲台上证道。他的讲道思维敏捷、条理清楚、深入浅出、结合时代、口才流利、声情并茂,有理论,有实践,有实例,众信徒听得出神,很得帮助,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牧师。牧师从信徒的目光中也觉得做工的果效随着他,从中得到莫大的安慰。正在此时,牧师突然看见师娘抱着一床被子、一条褥子、一个枕头朝自己走来,还没有反应过来,妻子已经把这些睡觉用品放在讲台上了,并且在离开前对着他大声说:你讲的道能打动人心,很感人,信徒很得帮助,但你一下讲台,进了自己的家就判若两人,脾气照发,老旧人依旧,所以你就从讲台上不要下来,永远住在上面,因为只有在讲台上,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好牧师。众信徒愕然。
 
  福音在口头、文字等方面的传播故然重要,但行为的见证也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有时候行为的见证比理论证道更重要。因为我们不能对信徒经常讲敬虔、爱心、忍耐、奉献、谦虚、温柔、和睦、圣洁,但平时的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放纵与不义、嫉妒与仇恨、焦虑与暴躁、自私与贪婪、虚浮与骄傲、生硬与粗鲁、争竞与纷争、污秽与肮脏。雅各要求我们要做以身证道的人。教牧同工的威信与声望是从传道与具体发行道中培养起来的。上帝怎样待我们,我们也要怎样对待上帝;我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我们,也要怎样对待别人。要不就如保罗所说,我们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五、不能不注意教会外的事情
 
  总体上来讲,今天的中国教会还是不够重视教会外面的事情。原因可能还是教牧同工受到“专以传道祈祷为是”,“教会以外无救恩”之传统的影响。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圣经中的彼得和保罗都有过转变的重要经历。不过,今日教会的这种现状正在改变。
 
  上帝爱世人,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并且被上帝看为美好。圣经中有好多让我们关心周围环境与人群的论述。旧约中上帝不毁灭尼尼微城和新约中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等都是很好的说明。基督教是入世的宗教,非世外桃源。教会只有进入社会,才能了解社会,也才能让社会了解教会。因此,教牧同工不仅要经常读经,祷告,灵修,在“宗教专业”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同时也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多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宗教政策法律知识,带领信徒参与社会服务和建设,留心做众人以为美的事,把光照在人前,叫人们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
 
  综前所述,我们看到教会中确实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让圣灵为之担忧。这些已不适应新世纪对我们教会的要求。因为这些不论是出于私心、贪名专权、学识与管理水平有限,还是出于懒惰和缺乏远见,都会影响教会这个金灯台圣光的更好发晖,最终受损的是上帝,是教会是我们自己。教会已进入新世纪,新世纪的教会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教会,这样的教会对教牧同工也就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我们今天还随从今世的不良风俗,一举一动没有新生的样式,仍是老旧人,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愿上帝加添每一个教牧同工的力量,使我们不仅相信耶稣基督,传扬耶稣基督,而且能够活出耶稣基督,让听见的人得帮助,看见的人得益处,神的名得荣耀。
 
  “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作者简介】 凡仆(网名),实名;王俊,男,第四代耶稣信徒,基督教牧师,金陵协和神学院首期教牧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首期中国宗教界中青年代表人士研修生学历,陕西圣经学校兼职教师,陕西省基督教“两会”驻会同工,陕西省慈善协会理事。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