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父爱深远

2012-06-17 作者:未知  
来源:来自网络我也要投稿

    父亲节讲章—— 父爱深远  

                                                                        父爱深远

  引言:在一个地震后的废墟里有一个人引起了援救人员的注意,他不顾援救人员的劝阻,坚持不懈地在废墟里面挖掘、寻找。这本是一个学校,但是由于突然发生的地震而使整个地区面目全非。援救人员已经在这里失去了希望,因为毁坏得这么彻底学校,应该不会有什么学生存活了。可是这个男人坚持认为自己的儿子还活着,等着他去救他。可能是他的挚意,感动了很多人参与到当中来,他们的努力不但微乎其微,而且似乎根本没有希望,但是就在大家觉得失望的时候,在一个应该是学校地下室的废墟上面,他们听到了地下有人的说话声音,这位父亲兴奋的喊叫起来:“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他还活着”。很快,这里就清理出一个通路,从一个小孔里面可以看到地下室里有四五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正在努力的向其他学生说鼓励的话:“坚持住,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们的,相信我,我爸爸从来没有叫我失望过”。“儿子,”正在这时,激动万分的爸爸从所挖掘出来的唯一的通孔对着儿子喊话,儿子则同样兴奋的望着说:“爸爸,你来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出现在语文课本里面的一篇文章,可以使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主题更清晰的体现。因为今天是父亲节,是为了纪念父亲的爱所设立的节日,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让我们来思想父爱深远的意义,是一件美好并有价值的事情。 

  一、父爱无声

  1、应允中体现的爱

  在中国的道德理念中,孝敬父母是第一位的。虽然这不能成为真理,但是从上帝所颁布的十诫来说,孝敬父母也是唯一带有应许的诫命。可见孝敬父母不但在神看来是重要的,在人看来亦是如此。通常中国人称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不是人”,或者“不懂做人”。而在犹太的律法中,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产业,长子可以得到双倍的产业,在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这些产业不是儿子的,还是父亲的,但是若父亲去世了,可以将产业按着去世时父亲所拥有产业的光景分给儿子们。可是,这里我们看到这个小儿子,还没有等到父亲死,就已经不耐烦,要现在就分割财产,仿佛父亲就要死了。或者根本不管父亲的死活,总之那些就是我的。这种想法不但很可怕,而且很让人寒心。因为财产不过是物质的东西,人才是活的。人可以赚取财产,也可以失去财产,之所以人死了以后分割财产,一方面是给后代一个生活上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作为人的延续的含义,有纪念意义。但是如果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将财产拿掉,并且以为那就是自己的,其实那就说明在小儿子的心里根本就没有父亲存在。他不当父亲是个人。可是我们看到这个父亲不在乎这一切。他能够明白儿子所需要的,能够体谅自己的年轻鲁莽,也能够容让儿子的作为,所以他没有说什么,就把财产给了儿子。其实这个给的里面充满了父亲的理解、爱、期望、等候……

  没有人知道这个儿子一去会不会再回来,这些财产会不会就此失去,可是父亲没有在意这些,他知道这个执拗的儿子既然已经这样要了,就没有说什么,就给了。我相信换成是任何一个有点性格的父亲也不会这样做,必然会与这个儿子争一下。但是这个父亲却没有。若不是因为深深的爱这个儿子,这个父亲何以如此呢?

  2、拥抱中体现的父爱

  在中文中将这个小儿子称为“浪子”,表示回头的人,因为他以前是一个不好的人,浪费父亲的财产不说,也根本不把父亲放在眼里。可是现在他知道回头了,中文里面有一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意思是,一个不好的孩子回头重新做人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甚至用金子都很难换来。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个孩子,你会发现这个孩子真的算不上什么浪子。因为他的回头实在是迫不得已,他不得不回头。圣经记载“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路15:14-15)也就是说,正是在这样的光景下,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想到了父亲。倘若最开始他离开父亲是为了自己能够过得舒服一点,没有把父亲放在眼里,如今想起父亲,也不是因为别的,也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因为圣经说:“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家里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作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关于心理的研究发现,穷困可以控制人的各种特征,甚至包括理想、道德。当一个人穷困的时候,吃饭就是比皇帝老子还重要的事情,就像这个儿子,他曾经傲慢的要求父亲把“他应得的财产”(父亲还没有死,他哪里有什么应得的财产,他只有配得到惩罚)给他,他曾经放荡无度,可是如今,他却因为穷困,可以投靠一个陌生人,做奴隶一样的生活,想要与猪抢吃的。他的性格变化如此之大,其实就是因为穷困。而他选择回家,不是因为想起了父亲的爱,乃是因为穷困,他知道父亲至少是比这个目前的主人更好的主人,他不过是想换一个主人罢了。所以他不是要认回父亲,他乃是要找到吃的。所谓“有奶便是娘”,他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这位父亲,这位爱儿子至深的父亲,本来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教训儿子一下,让儿子明白自己是多么的爱他,可是他没有,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儿子如今身心俱疲,深深的知道儿子的灵魂已经被饮食消磨得不剩什么了。所以他没有等儿子自贬身价,就拥抱这个儿子,将儿子预备好的要自贬身价的话语都藏了起来。他要栽植在儿子心中的不是等价交换,而是爱。

  3、产业中存在的爱

  小儿子是这样迟钝和不懂得父亲的爱,大儿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小儿子回来的时候,大儿子作为哥哥不但不高兴,不但没有作为哥哥怜悯的心肠,反而因为爸爸款待弟弟而生气,这是多么让人伤心的事情呢。只是,在这个时候,父亲所做的更是让人心里由衷地感佩。因为这位父亲走出来,离开自己的座位,亲自来到大儿子面前,“劝”他。这个“劝”字写尽了父亲的爱,父亲完全放下身份的爱,父亲完全逶迤求全的爱。他没有以父亲的身份命令大儿子,反而去“劝”,这是很让人感动的。并且这位父亲说了一句话“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路15:31)这是父亲产业中就存在的爱,并且这爱里面不但含有财产,还含有继承的含义。因为“我所有的都是你的”,父亲没有觉得自己的产业不属于自己的儿子,没有觉得儿子的委屈反常,乃是劝慰这个儿子,将自己的心都掏出来给儿子看。让儿子明白,自己实际上不但爱他,而且可以完完全全的把自己交付在他里面,大儿子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其实父亲似乎没有作为的动作就是什么都包括了。这就是父亲独特的爱,是写在父亲的产业里面的。

  二、父爱无价

  1、对小儿子的爱

  从人看来,小儿子是一个机灵聪明的人,因为他懂得父亲的心,也利用父亲的心。虽然他的眼睛里面所看到的都是财产、快乐、食物、存活,但是他也看到一点,是他不曾意识到的,就是他深深地知道父亲与别人不一样。他的确说道自己“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只是,他是为了“口粮有余”的父亲回来的,并且他只是想做一个“雇工”,只是想自己和那些雇工一样有吃就好。他根本没有进一步去理解这个父亲,可能是不敢,可能是犯罪悔改,我们都无从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一点,对于父亲来说,儿子回来就是最好的事情。这位父亲用“失而复得,死而复活”来形容这个儿子。可以想见这个父亲对于这个儿子的要求是多么的低。他没有要求这个儿子一定要带什么德行回来,也没有要求这个儿子一定要懂得什么道理,只是“回来”就好。因为当小儿子离开他的时候,已经好像是“失去的”和“死了的”,所以当他看到小儿子回头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问,什么都不必他说,他只是将盛大的款待场面待遇给这个小儿子。因在他眼中,这“失而复得,死而复活”的小儿子胜过了一切。

  天父岂不是就是这样爱我们吗?在路加福音15章的开头,讲到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就不高兴,因为耶稣接待罪人。耶稣就开始讲比喻,一个迷失的羊的比喻,一个丢了钱的比喻,紧接着就是这个浪子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这个小儿子的经济头脑和税吏有十分相像的地方,因为他们都很会计算,懂得什么对自己最有利,懂得什么时候承认自己的软弱,什么时候接受同情,懂得挑选不同的主人。是的,耶稣是否所说的这个小儿子就是指税吏这样的人,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一点,就是耶稣知道万人的心。人心里所存的,没有能逃过耶稣的心的。只是耶稣并不直接给我们指出来,因为若指出来,没有人能存活。即便是今天到教会里面来的人,也是如此,有几个人是真的想要寻求真理来的呢?岂不都是因为上帝无限的爱将我们从罪恶中带领出来的吗?当我们还无知的时候,岂不也像这个小儿子一样要利用上帝吗?岂不也像这个小儿子一样以自己假意的谦卑和臣服来换取安息吗?只是上帝并没有因此计较我们,并没有因此就揭穿我们,乃是要我们在他里面看,在他里面享受,在他里面思想,直到圣灵光照我们,使我们完全的脱离罪,成为一个新人。

  2、对大儿子的爱

  如果说小儿子的可恶是因为他的奸诈、狡猾,大儿子的问题就是出于他对于公正的盼望。他知道什么是公正,因此他渴望执行公正,甚至于他想要变成法官,要审判不公正的事情。这就是大儿子的问题。他显然对于父亲最开始的决定就不满意,觉得父亲过于宠爱小儿子,使得小儿子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当弟弟回来的时候,本来可以拥有第二次教育的机会,可是父亲再一次失去了,竟然就这样的任由弟弟计谋得逞,还能承受快乐。是的,作为旁观者,我也觉得大儿子很委屈,只是思想大儿子的思想范式,才发现,原来大儿子的身位不但搞错了,而且很矛盾。一方面,他觉得父亲做得不对,既然觉得父亲做得不对,并且生气了,就说明他是父亲的角色,是审判者的角色,是主人的角色。既然是主人的角色,为什么又要埋怨父亲没有给他什么呢?因为既然他是主人,那么所有的就都是他的,怎么又需要别人给呢?乃是应该自己给别人才对,哪里需要别人给呢?可见,这个大儿子心中矛盾的地方,也是他从来没有发现的地方。父亲的话本来已经提醒了他,但是他似乎没有发觉。“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失而复得,死而复活的,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14-15)“我们”所指的不是单单“父亲”一个人。父亲没有怪责他批评弟弟有错,乃是提到他既然是主人的身份,就应该像个主人的样子,哪有一个主人见到“失而复得,死而复活”的事情不欢喜快乐的呢?况且这个“失而复得,死而复活”的是他的弟弟,是他的手足,所谓“手足之情”,岂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

  其实这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上愿意拥有财务,但不愿意拥有责任;愿意拥有快乐,但不愿意分享快乐。人由于堕落,所以人由主人的身位堕落成为奴隶。人习惯了做奴隶,所以若是没有悔改,你会发现,人常常找一些主人来管理自己,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妻子、国家的元首,就是找一些偶像,找一些邪神,人不能回归自己主人的身位。当人要享受的时候,人愿意做一个主人,但是当主人需要分享与人的时候,人很难做到。这就是人无法跨越的障碍。法利赛人和文士就是这样的状态。本来他们拥有的知识是要他们成为长子,带领更多人来分享神的爱,可是当他们拥有了神的知识以后,他就以此自居,一方面觉得自己是神奥秘的继承人,因此很愿意教导人,但是另一方面,当上帝要分享爱的时候,他们又将自己演变成了仆人,不愿意分享自己所得到的,反倒嫉妒上帝赐予别人的。施洗约翰完全与他们分别开来,当施洗约翰的门徒对施洗约翰说,你先前所见证的那一位,如今施洗,比你更多,施洗约翰说:“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29-30)侍奉上帝的人只有拥有像施洗约翰这样的胸怀,才能配称为神的儿子。

  这位父亲非常明白大儿子的心理,故此也明白大儿子的难处,正像上帝明白理解人的软弱一样。若是上帝不明白人的难处,不体会人的软弱,上帝何必拆迁自己的爱子耶稣来拯救人。因为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若是没有耶稣亲自成为人的样式来拯救人,若是没有耶稣成为人的样式来成全救恩,人没有希望,因为不明白分享的道理,也不懂得理解天父的旨意,每天都会在自义的里面徘徊,无法从中解脱,在矛盾中自我挣扎,不能释放。可以天父的爱正是用这个父亲的动作表明得一览无余,他不但从心理明白大儿子的软弱,也承认大儿子所做的功,所承受的劳苦,故此,他委意求全的劝这个大儿子。这难道不是父爱的深切体现吗?因为在父亲心中,小儿子比财产珍贵,大儿子比自己的身份珍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在父亲的眼中,大小儿子的回归才是真正的恩典。

  三、父爱无息

  1、栽种的爱;

  在教育上有品德教育,有思想教育,政zh i教育、法律教育等等,都可以关乎人的思想、行为,但是无论哪一种教育,其实最终所教育的都是外表,不是内心。在这个浪子的比喻中,这个父亲所用的不是这些教育中的任何一种,虽然我们可以深信这些教育一定已经进行结束了。因为从大儿子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来,大儿子之所以生气,正是因为大儿子懂得这一系列的规矩,而小儿子之所以能够提前索要自己的财产,应该也是因为懂得这一系列的规条,故此可以约略肯定说,前面所说的教育课题应该都是已经进行过的。只是并没有见效。而这个父亲所进行的似乎是与教育无关的纵容,其实乃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就是栽种。

  这位父亲没有用语言讲述爱,没有用强权来完成爱,仅仅是用行动来“栽种”爱。爱需要被栽种,这是最深奥的道理,但是也是耶稣不断的表达出来的道理。因为新约时代以前的律法时代,可以说有无数的代表人物兴起,带领人们归回上帝,认识上帝,但是都最终失败了,不能长久。因为人都有失败的行为,律法总因为无法体现完全而成为表面的规条,无法进入人的内心,仅仅在表面上遵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以我们看到在新约当中,耶稣做了一个最明显的榜样,就是爱,就是去做,因他要将真爱栽种在门徒的心中。因此他称自己是生命的种子。“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能结出很多籽粒来。”(约12:

  耶稣正是要栽种这生命的种子在门徒的心中。故此,虽然他深深的知道,十字架临到的时候,所有的门徒都要跌倒,但他并不因此伤心,因为他知道,并为他们祷告,他知道他们这些跌倒都是暂时的,最终他们都将站立起来。正像种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一样。他不怕等候,他不怕时间,因为他知道他是真种子,天赋是栽培的人,所以他不担心这种子不发芽,也不担心这种子不结果,因为天父会负责修剪,好结果子更多。(参看约15:1-2)

  这比喻中的父亲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栽种爱,他知道孩子们也许暂时不明白他的美意,但是到他离开以后,他知道真爱的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结果的。中国有一句话叫作:“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正是因为养育了儿子,自己做了父亲,才知道父亲的爱,才理解父亲的爱,其实也就是说,到了那个时候,这爱的种子就开始发芽了。因此真爱不怕等待。因他是生命。

  2、传承的爱

  这比喻当中父亲的爱似乎是没有希望的,是没有继承人的,可是不但耶稣讲解这个比喻在传承爱,而且比喻中的父亲其实也是在传承爱。

  很多的时候,人因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切,无法看到背后的真理,故此,任以为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就是父亲的继承人。而实际上,真正能够成为父亲的继承的含义,就是能够将父亲的精神继续下去,发扬起来。所以,真正继承父亲的是那真正理解父亲,并将父亲无声的爱传扬的人。无论是小儿子,还是大儿子,只要他是能够体验到这种栽种的爱,并从生命中流露出来,他就是爸爸的长子,就能传承父亲,能成为父亲的继承人。

  财产是可以消失的,家业不会永久的,但是爱可以永无止息,爱不但可以传承,也可以成为真正的代表,代表父亲成为一个代言人。正像耶稣吩咐自己的门徒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就因此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由此可见,爱是传承的表征,活的爱是生命的传承的表征。

  当儿子们继承了父亲的产业的时候,真正的产业其实就是父亲的这份爱,因为它没有止息.

  结论:人间爱有千千万万种,真爱均无声,不以自己为目的,为要建立、栽植。今天的父亲也曾经是父亲的儿子,也曾经感受到难以理解的父爱,是的,昨天的体验是今天付出的前提,而我们基督徒因为饱尝了天父的慈爱,更当如此这般的向世人付出爱,付出从神所领会,所接受,所熔化的爱。只有这爱能表征我们是基督的门徒,因为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就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弟兄姊妹们,爱是需要付出的,爱不是一种冲动的情感,也不是一种无意义的宣泄,爱是不断的摆上,愿我们这些领受神爱的儿女们,向天父一样,付出爱,摆上我们自己为祭,阿门!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