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圣经中的受膏者

2015-07-21 作者:恩沛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圣经中的受膏者.jpg

  一.前言

  在古代社会中,「受膏」指在人的身上抹油,这是一种普遍的礼仪。例如在旧约圣经中记载,当约阿施登基作犹大王时,祭司给他戴上冠冕,将律法书交给他,膏他作王;众人就拍掌说:「愿王万岁!」(王下十一12)。后来在西方的基督教国家中,当国王登基时,会有傅油(就是抹油的意思)与加冕的仪式,一般由主教代表神来主持。

  何谓「受膏」?圣经中是否有受膏的记载?旧约与新约的受膏者有何不同?受膏者对今日的信徒有何意义?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受膏的意义

  「受膏」是指用「油」或「圣膏油」涂抹在人或物的上面,「油」是指橄榄油(弥六15),而「圣膏油」是用没药、香肉桂、菖蒲、桂皮,以及橄榄油调和做成(出三十22-25)。圣经中第一次出现希伯来文的「受膏」,是在《创世记》中,叙述雅各布用油涂抹在伯特利的石柱上(创三十一13,二十八18)。这是一种宗教仪式,表示该物已分别为圣归属神。

  圣经中的「受膏」,可分为两类:

  (1)非宗教性的受膏在日常生活中,将油涂抹上身体或物品上,达到特定的功能。例如用油涂抹在盾牌的皮革上,作为保养盾牌之用(赛二十一5);用油漆涂抹在木制的墙板上,作为保养木材之用(耶二十二14);沐浴时,用膏油涂抹在身体上,作为美容与保养之用(撒下十二20;得三3);受伤时,用膏油涂抹在伤口处,作为医疗滋润之用(赛一6);殡葬时,将香膏涂抹在尸体上,可以达到防腐的功能(约十九40);作无酵薄饼时,要涂抹橄榄油,以便于薄饼的烤制(出二十九2)。

  (2)宗教性的受膏在宗教领域中,将油涂抹上人或物品上,使他能分别为圣,供神作特定目的使用。例如祭司、会幕、一切的器具,都要使用特制的圣膏油涂抹,使他们都成为圣洁(出三十22-30)。

  「受膏」的神学意涵有下列五种:

  (1)受膏是神圣的礼仪凡是膏立的人与物,都要严格遵守神的吩咐。倘若有人调和与圣膏油相似的,或将这圣膏油倒在别人身上,这人要从民中剪除(出三十30-33)。

  (2)表示分别出来为神所用例如摩西照神所吩咐的,用膏油抹帐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圣;而且把膏油倒在亚伦的头上膏他,使他成圣(利八10-13)。

  (3)表示是由神所膏立「受膏」表面上是由先知或祭司代为膏抹,但实质上是由「神亲自膏立」(撒上十1;撒下十二7)。

  (4)要尊重神的受膏者例如耶户蒙神膏立作以色列王,他主人的臣仆虽然心中不服,称先知门徒为「狂妄的人」,但不敢违背神的意旨,仍然拥护「受膏者」耶户作王(王下九1-14)。又如扫罗王要追杀大卫,扫罗进去洞中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处。跟随的人想要杀扫罗,大卫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神的受膏者,我在神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撒上二十四6)。

  (5)受膏者会蒙神赐予能力例如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膏立扫罗为王;从这日起,神的灵就大大感动扫罗,使他变为新人(撒上十6),可以完成神所托付的任务。

  三.旧约的受膏者

  「受膏者」是指被神所拣选,要完成神的计划的人,因此身分极为尊荣。旧约的受膏者主要指君王(撒上二10;撒下二十二51;诗十八50),有时也指大祭司(利四3);至于先知是神所呼召,旧约较少称他是受膏者。「受膏者」的希伯来文音译为「弥赛亚」,在新约的希腊文音译是「基督」。但旧约在预表耶稣时,不使用「弥赛亚」,而用「大卫的苗裔」(耶三十三15;亚六12)来描述将来的救赎者。旧约的受膏者可以分为四类,兹简述如下。

  1.祭司祭司是「受膏者」,是由代表神的先知来膏立。例如神命令摩西来膏立祭司(出四十15-16),而摩西的身分是先知,他是神面对面所认识的(申三十四10)。

  祭司的膏立有严谨的仪式,根据《利未记》第八章6-35节的记载,可叙述其过程如下:

  (1)要用水洗净身体。

  (2)要穿上内袍,束上腰带,穿上外袍,包上裹头巾。

  (3)要用圣膏油抹帐幕,和其中所有的(出三十26-29),并且用圣膏油倒在大祭司的头上,使他们都成为圣洁(出二十九7;利八12)。

  (4)要献上赎罪祭的公牛。

  (5)要献上燔祭的公绵羊。

  (6)要献上承接圣职之礼的公绵羊。

  (7)要用膏油和坛上的血,弹在祭司的衣服上,使他成圣。

  (8)要留在会幕里七天。

  2.君王君王是「受膏者」,一般由代表神的先知或祭司来膏立。例如神吩咐以利亚先知要膏耶户作以色列王(王上十九16),大祭司和祭司膏立约阿施作犹大王(代下二十三11),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膏立所罗门作王(王上一34)。

  大卫王的受膏立比较奇特,圣经中记载他经过三次受膏:

  (1)第一次是在伯利恒家中,由先知撒母耳膏立他为王(撒上十六13)。

  (2)第二次在犹大的希伯仑城,是犹大人膏立他为犹大王(撒下二4)。

  (3)第三次也是在犹大的希伯仑城,由以色列的长老膏立他为以色列王(撒下五3)。

  第一次是「由上而下」的膏立,代表神呼召与拣选大卫。后两次则是「由下而上」膏立,代表百姓对大卫的肯定与爱戴。

  当大卫还是童子的时候,他第一次被神膏立为王。后来经历了战胜非利士的勇士歌利亚(撒上十七49),又战胜亚玛力人(撒上三十17)。直到扫罗死后,犹大支派的人觉得他适合当王,于是膏立他为犹大家的王。到了扫罗死后七年,他的儿子、元帅都死了,以色列众支派才与大卫立约,膏大卫作以色列的王。今日我们在教会中成为圣职人员,就「由上而下」的观点而言,是出自神的拣选,是得到神的喜悦;但如果就「由下而上」的观点来说,我们的工作是要服事信徒,因此仍要经过信徒的投票同意,为了要赢得信徒的信任与敬爱。

  3.先知

  (1)先知的受膏先知也是「受膏者」(代上十六22;诗一○五15),他不是由人来膏立,是由神的灵来膏立。「先知」的希伯来文意思是呼叫、宣告,因此先知是蒙神呼召,成为神的代言人,是替神向人说话,甚至可能遭受生命的危险。所以先知是神亲自膏立,而不是人可以膏立的。例如以赛亚先知说:「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赛六十一1)。这里记载先知的受膏没有膏立的仪式,是神用圣灵降在先知身上,这是神亲自膏立的证据。又如神吩咐以利亚先知,要膏以利沙作先知来接续他的工作(王上十九16);但后来圣经并未记载有以利亚膏立以利沙的仪式。

  在王国时期,有先知在宫廷内工作,称之为「宫廷先知」,是由国王所差派。当亚哈王在位期间,巴力敬拜成为国家宗教,巴力先知成为「宫廷先知」(王上十八19);而「耶和华的先知」则成为被排挤与杀害的对象(王上二十二7、27)。此时,神直接呼召先知出来工作,传达神的旨意,与违背神的国王对抗。因为先知不是人计划膏立的,是神临时呼召的,因此无法举行有形的膏立仪式。例如阿摩司是犹大国的人,他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神亲自选召他为先知,神对他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预言。」先知宣告神是公义的审判主,倘若百姓不肯诚心悔改,神的审判与刑罚将临到,国王必被刀杀,以色列民定被掳去离开本地。伯特利的祭司亚玛谢是王所差派,他就出来禁止阿摩司继续说预言(摩七10-15)。

  (2)先知与祭司的区别

  先知与祭司都是神的工人,是替神向人说话,兹简述其差异如下。

  ①资格:祭司必须是亚伦的后裔,他们的身分是世袭的,而且有膏立的仪式(出四十13-15)。先知是出自神的呼召,可以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是神亲自膏立的。祭司可以同时被神选召为先知,但若不是亚伦的后裔,先知不可以成为祭司。

  ②与神沟通的方式:祭司与神沟通的方式是藉由乌陵与土明等工具。大祭司的衣服中有一件称为以弗得,上面有胸牌连在一起,胸牌的袋子内放置乌陵与土明,这两件圣物是求问神的工具(出二十八15-30)。例如扫罗在追杀大卫时,大卫请祭司亚比亚他将以弗得交给他,藉此求问神,是否要离开基伊拉(撒上二十三9-13)。先知是神藉异象、异梦,向他们说话(民十二6;撒下七4)。

  ③与国王的关系:虽然祭司是世袭的,他们在圣殿中服事神,但国王有时会参与圣殿的事务。例如大卫王订定在约柜前服事神的班次(代上十六37-43);又如耶罗波安王在邱坛那里建殿,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王上十二31)。而先知与祭司不同,虽然「宫廷先知」是国王所指派,他们服事的对象是国王,有时为取悦君王,会说假信息(王上二十二6)。但「耶和华的先知」却是神亲自呼召,他们服事的对象是神,为了传达神的旨意,可能会遭受生命的危险(王上二十二7、27)。

  4.外邦的君王神是宇宙的主宰,外邦的君王也是祂所掌管。例如神吩咐以利亚先知,要膏哈薛作亚兰王,他是外邦的入侵者(王上十九15)。表示神要藉外邦人来审判以色列人,因为他们拜偶像得罪神。后来,哈薛果然篡位作亚兰王(王下八15)。又如犹大国于西底家王十一年(约主前587年),亡于巴比伦,犹大人也被掳往巴比伦(王下二十五11)。神兴起外邦的波斯王古列,他也是耶和华所膏的,是神的「受膏者」(赛四十五1)。神要指派古列完成一件任务,就是解救犹大人脱离巴比伦人的辖制,使他们能够重回自己的家园。因此神就引导波斯王古列,使他所向无敌,可以攻下坚固的巴比伦城(赛四十五2)。古列虽不认识神,神却提名选他,使他成为受膏者。神要使古列重建耶路撒冷,他也要释放被掳的民,使他们可以重回家园(赛四十五13)。古列王也将神殿的器皿拿出来,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放在自己神之庙中的(拉一7)。外邦的君王称为「受膏者」,这是表达他们是神的器皿,供神使用来完成祂的特定工作。

  四.新约的受膏者

  圣殿被毁后,不再有被膏抹的人与物品,所以新约与旧约的受膏者不同。旧约中的祭司、君王要受膏用有形的油涂抹,而新约的人不再用物质的油膏抹,而是用无形的圣灵来膏抹。新约的受膏者可以分为下列两类,兹简述如下。

  1.耶稣耶稣出生时,天使向牧羊人所报告的大喜信息,说耶稣是基督(路二11)。「基督」是希腊文,其希伯来文的音译为「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耶稣是神的儿子,具有君王、祭司、先知的身分;祂是受膏者,是被父神用圣灵来膏抹(徒十38)。耶稣何时被膏抹、开始承担弥赛亚的职分呢?是祂受洗的时候,圣灵降临在祂身上(路三21-22)。旧约的三个神圣职分在新约都集中于主耶稣一个人身上。在整本圣经所记载的历史中,主耶稣是唯一身兼君王、祭司、先知身分的人,兹简介如下。

  (1)耶稣是君王神曾藉先知预言,将来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要称为和平的君。祂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祂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赛九6-7;撒下七16)。这婴孩就是耶稣。耶稣出生前,天使向马利亚宣告,她将要怀孕生子,这孩子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路一31-33)。耶稣来到世上,要建立属灵的国度,就是教会;所以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十八36)。后来耶稣受审时,彼拉多问祂说: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十八37)。耶稣亲自证明祂是君王。耶稣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十七14,二十二5)。

  (2)耶稣是祭司神曾藉大卫预言,将来耶稣要作永远的大祭司(诗一一○4;来三1)。律法规定大祭司必须是利未人,而且是亚伦的后裔(来七11)。但耶稣是犹大支派(太一2),他之所以能担任大祭司,并不是照属肉体的条例;因为耶稣是神的儿子(来一2),是照麦基洗德的等次,这是不能毁坏之生命的大能(来七16)。一般的祭司,每年用山羊和牛犊的血赎罪,只能洁净人的身体,无法解决人的良心(来九13);但耶稣用自己的血,借着永远的灵,只一次进入圣所,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祂的血能洗净我们的良心,彻底除去我们的罪行。耶稣的宝血不但能赎现代人的罪过,也可以赎旧约之时人所犯的罪过(来九11-15)。一般的祭司,因为带有肉体,寿命有限,无法长久担任大祭司。但耶稣是神的儿子,祂是永远常存的,他大祭司的职任是长久不更换。凡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现今在天上不断为圣徒代求(来七23-25)。

  (3)耶稣是先知神曾藉摩西预言,祂将来要兴起一位先知;神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神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百姓(申十八18)。耶稣长大后,祂能医病赶鬼,讲道大有能力,当代的百姓都认为祂是先知(太十六14;可六15)。耶稣自己也承认是先知,当祂来到自己的家乡,众人却厌弃祂,耶稣就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太十三57)。耶稣是父神所差遣的先知,所以祂要凡事听从父神的吩咐。耶稣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作的,祂所作的事和所说的话,乃是照着父神所教训祂的(约八26-28)。

  2.受圣灵者耶稣是神的儿子,具有先知、祭司及君王的身分。基督徒也是神的儿子(约壹三1),因而亦具有先知(林前十四1)、祭司(彼前二9)及君王(提后二12)的身分,成为受膏者。

  在旧约时期,神曾预言说:末后的日子,神要与祂的百姓另立新约。神要将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耶三十一33)。到了新约时期,就是末后的日子,信徒要成为受膏者,要从那圣者受了恩膏。这恩膏常存在我们心里,因此不用人教训我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我们(约壹二20、27)。「恩膏」希腊文的意思是涂抹、膏抹。我们信主以后,神用恩膏涂抹我们,「恩膏」就是指「圣灵」,祂在我们心里作凭据(林后一21-22),证明神与我们同在(约壹三24),并且指引我们明白真理(约十六13)。这「恩膏」也是一种印记,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保证我们将来可以进入永恒的天国(弗一13-14)。

  五.结语

  在旧约时期,「受膏者」是指蒙神拣选,能分别为圣,为神所用的君王、祭司、先知。在新约时期,是指耶稣基督,祂同时具有先知、祭司及君王的身分。为了遵行父神的旨意,耶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留下美好的榜样(腓二8)。

  经云:「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4-45)。耶稣是「受膏者」,祂愿意服事人,甚至为世人舍命。今日的信徒,受到圣灵的恩膏,也成为「受膏者」。我们要效法耶稣,愿意服事人,成为众人的仆人,甚至为主牺牲生命在所不惜。当我们成为忠心的仆人,一定可以得着主耶稣的赏赐,能够进入永生的天国。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