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人活着

2017-08-02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640-2.jpeg

 

         在耶稣正式传道之前他曾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那时耶稣禁食了40昼夜,试探的纠缠、旷野的荒凉与孤独、人性的软弱再加上禁食的饥饿,这时的耶稣已经是疲惫不堪,饥饿劳顿。约旦河周围的旷野遍地都是鹅卵石,它们看起来就像犹太人特别烹制的香喷喷的面包,看着、摸着这些酷似面包的鹅卵石,对饥饿的耶稣而言无疑增加了更多的试探。魔鬼看到了耶稣肉体的困境,就对耶稣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bread面包)。”耶稣当然是神的儿子,当然有能力将石头变成食物,当然很需要食物,但他更知道人活着的真义——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而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耶稣在此所受的试探,看似是否要变石头为食物,实则是关于“人活着”的争论。那么,耶稣在这个试探的得胜中,确立了怎样的“人活着”的真义呢?
 
        一. 何谓人活着。
 
        魔鬼对耶稣的提议看似人之常情:“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但魔鬼的提议却暗含了对于“人活着”的意义诸多偷换概念式的预设前提,比如:
 
        1、神的儿子意味着特权(而非侍奉)。
        2、神的儿子活着不可能(不需要)忍受饥饿。
        3、你忍受饥饿因为现在活着的你可能不是神的儿子。
        4、神的儿子活着就应该运用自己的特权为自己谋私利,比如吩咐石头变成食物给自己吃。
        5、人是靠食物活着,肉体的、生存的需要才是“人活着”的全部意义。
        6、神的儿子活着应该运用自己的特权,用超自然的神迹来试试上帝,以确定自己的身份。
 
        耶稣在饥饿的试探面前并非没有能力吩咐石头变成食物,但如果耶稣接受了魔鬼的提议,他就等于否定了上帝关于人活着的预旨而接受了魔鬼提议后面关于“人活着”的定义。因此,在看似关于耶稣是否要变石头为食物充饥的问题上,耶稣却直接宣告了关于人活着的真义。
 
        耶稣的宣告否定了魔鬼关于人活着的谬论。活着不是单纯的肉体呼吸的维系,肉体的活只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人是要倚靠神的话语而活,或者说是活在神的话语中,在对神话语的彰显中活着。一个人的活至少包含了两个部分:肉体和灵魂!肉体需要的是食物,而神的话(道)则是灵魂的食物,人只有活在神一切的话语中,人的生命才是完整的。肉体的活与灵魂的“活”是相系的,但有时也会是相对的,有时人必须以对付肉体的软弱来锻炼灵魂的身体。肉体的活不是人活着的全部!人活着,或者说上帝的儿子活着承受了肉体的痛苦,如饥饿,是可能,也是必然的。况且神的儿子为了拯救在苦难中的人而甘愿道成肉身,拯救的是“苦难”中人,当然拯救的过程也必然要承受苦难。可以说,苦难是上帝拯救的一部分(参赛53章)。当人从原初灵性的生命中堕落为血肉之躯的人后,肉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承载苦难的工具,人类之被赶逐离开上帝而去,所行之道实在就像罪人的漫漫负罪之路(参创3:14-24)。人子耶稣的“来”,就是对人离开上帝之“去”的拯救,他以己之苦难代替人类之苦难;以己之死,代替了人类的该死。如果人子耶稣拒绝苦难,他便违背了自己的使命。魔鬼试图以耶稣神性的尊贵对比他人性的卑微,试图引诱耶稣以其神性的尊贵僭越人性的卑微,以其神性的权能驱逐人性的苦难,以神性的大能满足自己肉体的需要。这样耶稣就可以高高在上,不受什么肉体之苦了,就像那许多的达官显贵、帝王将相一样,以特权谋私利,以特权凌驾于道德人性之上,以肉体的私欲扼杀人活着的人格尊严和灵性需求。
 
        人活着至少包含了人之存在的三大要素:生存、尊严和意义。魔鬼所谈的“活”只是三者其一,而且是人活着最微小的部分。有时人必须为了人格和灵性的健康而刻意克制肉体的欲求,就像耶稣克制了肉体的需要而禁食40昼夜一样。生存代表了肉体机能的延续;尊严则是人格情感的折射;而意义则是要活出人的灵性。缺失了人格和灵性,人的活就不是真正的活。好像是艾青的一首诗,说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在此谈到的生死已经超越了肉体的呼吸,而上升到了尊严和人格的范畴。中国古人说:大哀莫过于心死!心死了,就只剩下肉体的活了,这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堆生存的躯体,他们生存着,却不一定在活着。圣经也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谈到这种没有人格和灵性的“活”,圣经说那只有欲望没有人格和信仰的人是“没有灵性的畜类”!当年亚伯拉罕在非利士地寄居时,由于妻子撒莱美貌而被非利士的国王亚比米勒娶去。晚上上帝就直接告诫亚比米勒:“你是个死人啦!”上帝为什么如此定义亚比米勒?因为亚比米勒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肉体的肉欲,他娶来撒莱,不是因为对方的人格和灵性,也不是自己人格和灵性的需要,他的动机只有一个,就是肉欲。因此,上帝说他是个死人——活着的死人。活和死都只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和状态,活着是能彰显人的灵性,死则是没有灵性的一种生命状态。
 
        人活着,或者说,人生活着,包括了生存和活动,生存维系肉体的需要,活动则是人格和灵性的反映。人,生而有活下去的权力和责任,这种权力需要被保障和尊重,同时,我们也有保障他人生活权的责任,社会有保障弱势生存尊严的义务。生活包括上述生存、人格尊严和灵性意义。人格尊严大于肉体生存,灵性和意义大于人格尊严。“廉者不受攫来之食,”保罗不受哥林多教会的奉献,这叫作尊严;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这不仅叫尊严,更叫作灵性。只有当人的生存不失灵性的意义和人格的尊严时,人才可以庄严地宣告——活着!
 
        二. 人为什么活着。
 
        “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试探是一种诱惑,这种诱惑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试图将人从最该关注和追求的灵性和人格上转移到肉体的欲望上,并以肉体的满足为唯一的目标。受试探的过程是一个痛苦和面临艰难选择的过程,而人活着就有试探,试探就有痛苦,痛苦使人联想到活着的理由——人为什么活着?
 
        要回答这个问题,人只有在自身之外才能找到答案。无神论哲学家罗素就曾坦白地说过:“没有上帝,我们问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存在不是自存,人的存在有一个来源,也有一个归宿,从某种意义看,人还被赋予了自身延续(管理受造物)的使命。人是独立的,但也是这诸多环节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意义就只能在其来源——上帝;归宿——活着的结局;及其自身延续——生存的责任中找到。无神论所论及的人没有来源和归宿,人在宇宙中是孤独的,也是偶然的,人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没有审判,也没有报应,人的存在是以自身肉体的享乐为目的,因此,人活着便失去了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人只能在上帝里面找到意义!
 
        圣经说人是上帝按着自己的形象造的,但同时也是上帝“生”的,上帝创造了人的肉体,又赋予人上帝的灵气,灵气不是受造的,而是直接来源于上帝,人被称为上帝的儿子,上帝赋予的灵气使人成为在躯体之外有别于动物的灵性存在。并且上帝造人不是无目的的,人是上帝整个创造的中心,上帝创造人的目的便是人活着的意义。人只有找到那个被创造的目的,人才能感受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奥古斯丁所言,人是上帝造的,人只有在上帝的里面才能找到满足。笛卡儿也说过,上帝造人的时候就在人的心灵中预留了一个空间,只有上帝住在那里,人才会满足。从远古走来,虽然人类似乎已经遗忘了那曾创造他们的上帝,灵性也在肉欲的横流中沉寂,但有一点没有改变的,就是——人是需要信仰的动物,人只有在对上帝的信仰体悟中,他才能感受活着的快乐。
 
        上帝造人的时候,祂有一个创造的心意,《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说到,人被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荣耀上帝,并以神为乐。因此,活着是在回应上帝对生命的计划。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祂希望人活着能够彰显出祂的形象,并且能够管理上帝创造的世界且能与上帝交通。上帝的形象包含了一切的美好,比如,爱、公义、圣洁、热情、喜乐、创造性等。上帝对人原本的心意就是要人活出上帝的形象,就是荣耀他。反之,则是对上帝荣耀形象的蒙蔽或者说是亏缺。圣经说,亏缺上帝的荣耀就是罪(罗3:23)。
 
        从消极的角度看,活着也是在尊重上帝对生命的主权。“试探-苦难”是活着无法回避的困境,但“苦难继续,生活还得继续。”因为,上帝才拥有对生命的主权,活着是对上帝主权的尊重与顺服。
 
        三. 人靠什么活着。
 
        魔鬼的试探隐藏着一个陷阱,他试图让耶稣相信,人活着就是肉体的呼吸,人活着就是靠食物。
 
        人靠什么活着?其实能支撑人活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信仰和使命。很多人活不下去,不是因为没有食物;而不少人活下去了,并非因为有充足的食物。在一个无法维持基本的肉体需要的年代,很多人想的就是如何活着;而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很多人想到的是如何死去。圣经说:“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面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中。”(赛30:20-21)。使人活着的不单是食物,而是一种“教师的声音”——对生命的引导——人生的使命。何谓正路?就是行在上帝赋予我们使命的路上。人生不是孤独的,当我们端正了我们心灵,扶正了我们的良心,我们就会听见那来自“教师”的使命的召唤。在艰难当饼,困苦当水的人生旅程中,人们之所以能走下去,就是来自那份召唤。那份召唤来自上帝在人心灵深处对人的呼唤。当上帝造人时,他召唤人类来管理他创造的美好世界。管理最重要的意义是欣赏美,欣赏是一种赞扬、爱护和保养,是对造物主的颂扬,是对受造物的看护和尊重。对美的欣赏便是人受造的目的,当人试图以辖制代替欣赏,以统治代替管理时,堕落便产生了。上帝的创造便是美,美的意义在于欣赏,人是唯一能够欣赏美的受造物,欣赏既是乐趣,也是道义。能够享受欣赏上帝造物的乐趣,便是对上帝创造事工的参与,欣赏也是与神的一种沟通,因此,堕落前的人,活着就是与神的一种沟通。堕落使人失去了与神的沟通,上帝又再次召唤亚当——你在哪里?从此,上帝的召唤就一直响彻在人类的历史上,藉着先知传递着他的呼唤。直到上帝藉着他的爱子耶稣,成为人,来到人的中间,将上帝的召唤再次告诉人类,并且又用他的身体架起了回归上帝的救赎之路。
 
        人靠什么活着?这恐怕是面对生存困境时我们无法回避的忧惧。而且越是艰难,我们就越容易将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肉体的生存上。但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而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食物只能喂养我们的肉体,但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却是我们灵性和人格的食物。没有肉体的食物,肉体就会死亡;没有灵性的食物,人的灵性就会逐渐失落。没有灵性的人,其实不是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堆会呼吸的躯体。人靠什么活着?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四. 人该怎么活着。(申8:3)。
 
 
        在魔鬼对耶稣的试探中,耶稣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能彰显上帝至高旨意的方式。他没有屈从于肉体的需要,更没有向魔鬼的提议妥协。他没有高言大智的长篇大论,而是用他选择的生活,见证了一种上帝喜悦的活法。
 
        首先,耶稣明确了自己是谁。魔鬼的建议暗含的陷阱之一就是让耶稣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而且我们知道,极度艰难中的时候,人最容易对自己的身份产生疑惑。耶稣并没有以变石头为食物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因为他从没有对自己的使命和身份动摇过。耶稣的活法便是一种符合自己身份的活法。他知道自己是神的儿子,因此,他的一言一行都合乎基督的体统。
 
        人该怎么活?他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当人把自己看着人的时候,他就会有人那样的生活方式!我们是谁?圣经说,凡接待他(耶稣)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1-12)。我们就是上帝的儿子!神的儿子就应该有神儿子的生活气质。他应该是有自尊、信心、喜乐、影响力、自信、诚信的人。神的儿子应该活得像神的儿子。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生活,怎样选择职业,是因为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身份。当我们能以信心接受我们上帝儿子的身份时,我相信,我们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信心决定方向,信心决定能力,信心决定气质。我们最缺少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信心。对我们身份的确信将决定我们一生的生活。
 
        我们是谁?我们还是上帝的管家,是上帝的仆人。仆人需要的是顺服、忠心和见识;管家需要的是殷勤、经营的智慧和耐劳的品性。顺服意味着不理解主人的意思也可以相信主人的智慧;忠心意味着工作的中心不是为自己谋私利,诚信真实;见识意味着对环境的辨别和适应能力;殷勤意味着愿意比别人对付出;经营的智慧意味着懂得合理分配主人的资源、知道发挥大伙的潜能,能够赚取更多的资源;耐劳的品性意味着能够任劳任怨,以实现主人的意愿为目标。其实人就该这样活着!
 
        回头看看耶稣关于人活着的理念,似乎有些有点脱离现实的处境,但细细瞧瞧,豁然发现,如果有了这样的信念,他不光是上帝喜欢的,就是在现实的处境中,他也一定是成功的!
 
        我们从远古走来,人们在这个沧桑的地球上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我们的环境变了,但我们的试探一直没变过,从伊甸园里的始祖到阿拉伯旷野的基督;从在古老的荒原里开垦的农人,到今天穿梭在都市里的白领,我们都在面临同一个试探——人活着!想 着耶稣在饥饿时,遭遇的这个试探时的宣告:“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起话”!我仿佛又听到先知呼天唤地般对那群埋头于肉体享乐却痛苦不堪的人类的呐喊:“人饥饿非因无饼,饥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人啊!你活着,不能失去尊严和灵性!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