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神特殊恩赐的一位才女
蒙神特殊恩赐的一位才女 ——浅论雁子的信仰随笔 本站作者:大漠
这是一首动人的歌。动人的歌喉、感人歌词、动听的旋律。我一连听了几遍仍觉余音绕耳,意犹未尽。这是一首情歌,写给主耶稣的情歌。在音符跳跃的驰骋里,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景象:歌者推窗遥望星空,深情地与主对话。这个场景,不是一个浪漫的想象,而是一个真实的画面,是歌者之灵随歌而飘,与主的灵相契合的一种真实写照。这个画面不仅歌唱者有,很多真心爱主的人都有过。歌者和听者共同进入一个想象的空间,灵魂飞跃,扑入主爱的怀抱。这首歌的歌名叫《每一天》。
作者和歌唱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女诗人——雁子。
你到旷野呼声网站走上一圈,不难发现,这里不仅有她个人的文章专辑,还有音乐专辑,歌谱专辑,视频专辑。数量之大,质量之高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在众多的女基督徒中,雁子可以说是一个异类。会写文章的人不少,同时还会写诗歌的就不多了;写歌词的人不少,同时还会作曲的人就不多了;会写歌的人不少,同时还会编曲制作的人就不多了;会作词作曲编曲制作的人也有,同时还会演唱的人就更少了……雁子却是样样都能,样样精通,虽不能说是女中豪杰,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女中奇才。全能啊,真是叫人忍不住嫉妒羡慕恨了。只能说神太爱她了。
我不大懂音乐,只能就雁子的文章略谈一二了。
在我所接触的圈子里,很少有音乐家兼作家的,作音乐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哪里还有写作的空闲,可是雁子却属于另类,不仅思考,而且思考的面之大,之广,之深,令人惊叹不已。
网络上的平平之作,随处可见。真正有真知灼见,具有一定艺术韵味的文章少得可怜。中国大陆基督教网站的信仰文章,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更是凤毛麟角了。随便走一走看一看,主内网站大多数门可罗雀。雁子的文章是绿叶花朵之中绽放出的一朵奇葩,于静谧安然之中而自成一色。
最初接触雁子的文章还是几年前的事情。那时,我刚刚被主拣选,对信仰文章怎么写还处于朦胧状态。写惯了俗世之作,要想跳出原来的模式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一方面每天都为此祷告,一方面大量阅读旷野呼声网站上的信仰文章。一天,不经意之中我读到了《史铁生,在苦难中寻找上帝》。爱好文学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史铁生的。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文章咋一看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文章内在的情韵却在不自觉之中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在阅读后思考了很久。我反复读着,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信仰文章的写作与俗世的道理是有相通之处的,那就是必须有真情实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与俗世迥然相异的是,这种真情实感不是庸俗之情,而是确立在对主的全然的顺服和敬仰上。要有对神的真实的深厚的情感。缺乏对信仰的执著与真情,是很难写出好的信仰文章的。从这一角度来说,雁子是我的一位启蒙老师了。此后,在网站上我就非常注意雁子的文章了。
当我读过很多她的文章的之后,证明我当初的看法是正确的,雁子的文章已经自成一体,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写作风格。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非常重要,风格的形成说明作家的写作技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读鲁迅,读巴金,读郭沫若或者读余杰,读莫言,读余秋雨,读贾平凹,即使不看作家的名字,也必定能够猜出来是谁写的。这就是从一个人的写作风格上来辨别的。
写作风格的重要体现就是话语的表述方式。雁子的话语表述是雅俗共赏的,疏朗有致,自然得体。譬如她写的《仍有诗人出没》,“我和诗歌是有着不解之缘的,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诗集,当时出书还是一件挺稀奇的事情,书号很不好搞,不像现在这样正大光明的卖。可我还就出版了,而且是离我八竿子打不着的《宁夏人民出版社》。记得是去银川开会,不但免费搞定了书号,而且还捎带着认识了大作家张贤亮。书名是请贾平凹给提的字,‘女孩女人’。据说平凹的字现在的价码是一个字5000,呵呵,我可欠了他2万元了……”这样实实在在的生活语言,很像与某人聊天或者唠家常似的,风趣幽默,亲切自然,作者的形象也活脱脱地跃然纸上。这样的话语方式,雁子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存在着。就是在常人以为应该写得很正统的文章里也会有类似风格。比如《修直主的道路》这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200年前,有一个英国小伙子为了到中国来,孤身一人乘船横渡大西洋,绕南美洲到美国再到中国,在大海上飘了8个多月!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终于在1807年9月7日登上了中国大陆。他是幸运的,因为200年来,类似他这样飘过来的洋人,有三分之一死在了大海上……”
这就是雁子的与众不同之处,脱颖而出也就不足奇怪了。
雁子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既长的漂亮又有丰富的内涵的奇异女子,实在令人赏心悦目。感谢神。
有了丰富的信仰生活,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文章。但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要有丰富的信仰生活。就这一点而言,雁子做到了。我与雁子并不相熟,但我觉得似乎很早就认识了她,有相见恨晚之叹。她写的几十万字的随笔文章涉及的范围之广是令人瞠目的。只要基督教的几大节日临近,我们必会读到她的文章。真不知道他哪里有时间同时做这么多事情。在创作歌曲激情未了之时,就会有一篇饱蘸情感的文章出现在网络上。她读信仰书籍,掩卷而后,就会有一篇读书随笔相继而来。她遇见一位朋友或者主内弟兄姊妹,有感人的事迹,就会被她在电脑旁敲击出一篇精美的文字。排练和演出以及教会生活的场景都是她写作的素材。可以说,雁子是中国大陆基督教文化不可多得的先锋人物,是主大大使用的器皿。
丰富多彩的信仰生活陶冶了她对主爱的情操,更使她的灵命一天比一天增长,不断地跨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这使她的文章处处闪烁着属灵之光。一篇文章无论多么辞藻华丽,多么明白畅达,里面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缺少对基督生命的独特感悟,就不可能打动人心。
《修直主的道路》是一篇纪念马礼逊来华传教200周年的纪念文章, “纪念马礼逊来华200周年,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活动,而是对历史上传教士的一次正名,是对当前中国宗教观念的一次拨乱反正,是对千千万万被神差派来中国的传教士和中国派往国外的传道人的激励和祝福,是为了在旷野中‘修直主的道路’”,这样的感悟,如果没有对圣经真理的深刻认识就不可能出现。作家的感悟就是作家的思想,一篇没有思想性的文章,没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或者用别人的思想写出的文章,是不可能受欢迎的。
随笔在散文体裁范围内是最难写的,看似挥洒自如,无技无巧的,其实,如果一位作家缺乏深厚的艺术功底,缺少相应知识的积累,即使写了出来,也会显得很单薄。所以,信仰生活的积累是一个方面,知识的积累也很重要。很多人都读过季羡林的随笔,他的随笔乍看就是白开水一杯,平平淡淡的,但你深入地读下去,会从中得到很多生活与历史的知识,在他引经据典的过程里,带给你一种思想的深进和情操的陶冶。周作人、林语堂、王了一、梁实秋等随笔名家,他们的随笔都有这一特点。雁子也是如此,她写的《苏格拉底活着》、《信仰的赌注》、《雅歌是个谜》等等,如果没有宽泛的知识面,就是文笔再好,也是难以写出来的。
通过文字,我们可以深入雁子的内心世界,可以感知她对主爱的炽热情怀,可以领略她丰富多彩而又邃密深沉的心灵世界。文如其人,这话不假。从文章的情感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雁子是一位感情特别丰富的人,属于那种至情至性之人。从文章的思想性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雁子是一位勤于思考,肯于灵修而且知识面非常宽广的人,表现出了学者的风范。无论怎么说,雁子的才华是令人不可思议的。甚至可以说,她的才华超过了一个女人所应该拥有的。她总是被大家称为“天才”。没错,所谓天才,正是来自上天的才能,天父赐予的才能。雁子无疑是上帝重用的器皿。
我省有一位著名作家叫刘元举,在十多年前提出一个重大的散文命题,极力倡导“神性散文”。他把散文分类为两种,一类是人性散文,一类就是神性散文。为了倡导作家去写这类散文,自己跋涉千里去了一趟西部的柴达木,回来后便写出了一部《西部生命》的散文。我很快就读到了这本书,但是我却看不出一点所谓的神性。我坦然对他说了看法,他笑了:“神性不是看见,是感触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写的当然没有神性了,我只是希望有这么样的散文出现。”,这件事已经时隔近二十年了,我早已经忘记这件事了。现在给雁子写这篇评论忽然就想了起来。那么,我们基督徒写出的散文是不是就是他所期望看到的神性散文呢?我想,雁子的散文,就是神性散文。就是我苦苦追寻半生要寻找的神性散文。
从她作品里透出的那种精深的思想,以及作品里闪烁出的基督生命的光彩,就是神性。
她的散文整体而观,如同一枚古代玉簪或者说好像一个玉镯,剔透而玲珑,精致而美妙。让人在欣赏的过程里,得到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其间闪出的圣经真理却叫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渗入进自己的意识里,从而得到了神爱世人的光照。这就是雁子散文创作的成功之处。
如果中国作家都来写这样的散文,那么中国基督文化进入主流文化体系就不是天方夜谭了。一个伟大的使命摆在了我们这些文字事工的面前,那就是要用我们的文字把基督精神传播到社会上去,让世人从我们的文字中认识上帝,仰慕上帝,最终走进上帝。这是我们的大使命啊。希望有更多的雁子出现,有更多的神性散文展现在世人面前,将众多迷失的灵魂带到神的面前。虽然我们很少有自己的杂志,很少有自己的广播和电视台,但网络的开放给了我们机会。把自己摆上,放下一切,全然仰望神,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神的大名,传播神的话语,荣神益人。
雁子应该是我们的榜样。
【作者简介】 大漠,2009年8月28日在沈阳东关教会受洗归主。2012年开始在《雅博网》网站做文字侍奉至今。先后在《信仰之旅》、《文化中国》及网站发表信仰文章近200篇。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