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端午飘棕香,心意应更新

2017-05-28 作者:大漠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c80a94b00da7bf27cc4e338212822a1c.jpg3376d7002ecab97a8a677f5bf5a40c2e.jpg

  据闻一多考证,屈原投江之前,端午节便已存焉。他在《端午考》中列出六个事例,端午乃吴越民族对龙的祭拜之日,龙就成为其图腾。此间,为获其图腾的认同与保护,在其活动中,包括断发纹身,划龙船,投粽于江给图腾。直到屈原投江之后,端午节的意义,随之发生质变,屈原的精神品格与爱国情怀,牵系了历代人心,成了人们纪念的主要情结。
 
  端午及其一些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里,已然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基督徒对端午及其传统节日之困惑,说千道万,其落脚点就是,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问题。这是个大题目,从最初唐朝景教宣教士进入中华这块土地起,这种碰撞便已开始。基督教乃世界最大的宗教,历史悠久,传播广远,在世界发展中始终存在其“普世性”与“本土性”的张力与共存,其传入与吸纳,异化与融化的纠结与博弈,一直延续到现在。这里既有共识,也有分歧,既有文化的理解,也有政zh i的考量。梳理起来,繁冗复杂,不是简单的某个结论就可以解决的,这里包蕴着深刻的历史内涵与突出的现实寓意。所以,基督徒的困惑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的,可以理解的。
 
  也是本站作者,资深牧者康晓蓉在《对待春节之反思》一文中,论及这个问题时说:“以史鉴今,便知过这个节不过那个节,这样过节还是那样过节,背后深层而繁杂的文化、心理,与管理权之争。冲突未尝不是好事,有交流、碰撞才有冲突,上帝在掌权。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加福音18:8)‘信德’岂是一个片面的‘我相信’我认为的上帝和教义。上帝又真又活,祂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文化语境的人说话。现在的中国处于“混时代”——既有前现代,也有现代和后现代的特性。前现代主要是传统文化,有神迹、神秘,职位和等级。现代的特点则注重知识、理性,强调科学和自由主义,普遍世俗化。后现代却偏向个人经验,怀疑权威,解构真理,认为真诚比真理重要,认可宗教多元主义。加上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处境,还能那样简易老套吗?让我们对待过春节也心意更新而变化吧。”
 
  与其说康牧师所言是对待春节的看法,莫如说是她就整个传统文化而论的。依此思维,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端午节,更应该如此对待。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缠一些现实无法解决的信仰与神学难题,尤其对一般基督徒来说,更应如此。但我们面对和要实践的,却要以平常的信仰姿态,在这个粽香缭绕的端午期间,进行心意上的更新。因为,我们是信仰者,自己灵命的造就永远是第一位的。至于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只有留给神,留给被主拣选的神学家和基督教学者去探讨和解决。
 
  《罗马书》有言:“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12:1-2)心意更新,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作祭品献给神,让旧我死去,活出主的样式来,更好地侍奉主,被神喜悦。不把自己当作活祭献给主,就不可能脚踏实地地跟随主。对待端午节的风俗,若加以假想,我们就该自问,如果自己是耶稣,他会怎样看待。我们可以以这个问题为引,催促自己勤勉查经。心意更新,就是要我们诞生一个新的生命,因为我们已被主拣选重生,我们的灵与神的灵已经融合,罗马书叮嘱我们心意更新而变化,是叫我们言行举止都要有新生的样式,魂与体都要表现出来。灵是根是本,神已赐予我们重生,魂的更新至关重要,体的行为也不可忽视,因为这是灵魂改变的结果,人的一切言行都是由心决定的。正如经文所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13:11)
 
  基督徒对端午节之所以疑惑,就是因为我们的灵已经重生,以重生之灵眼,洞察出在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里,深蕴了一些与其信仰观念相悖的内容。譬如屈原投江自杀,对龙的祭祀,祈福纳祥等,这些与圣经真理都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一个基督徒只看到这些是不够的。心意更新,还需更进一步,而且是经常性的。似乎我们更应该看到,端午节经过历史的演变,没有人再去祭祀图腾之龙,迷信祈福纳祥之事,就是对投江而死的屈原的纪念,也是淡之又淡,更多的是娱乐与休闲,以及买粽子,买艾叶,搞龙舟赛,把一个文化内涵很深的节日,彻底地商业化了。至于屈原的精神品格和爱国情怀,只有一些文化人泼墨谈及,其他人等几乎都是漠视的。所以,当下的一些节日,基本看不到什么精深的文化内涵,都是徒有其表的。节日只是一个招牌,一个幌子,内核里充满的是金钱与利润,以及集体的娱乐与狂欢。
 
  但经文里还告诉我们,叫我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当然,这只有在心意更新后,我们才会看到这一点。对端午节而言,屈原投江自杀,自然不可取,但其精神品格与爱国情怀,却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崇敬的。因为,这是他善良的一面。再有,节日期间在基督徒参与的社会各项活动中,一定要铭记这句经文,“不要效法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尤其在各种节日里,物质、金钱、美色、趣味、狂欢、贪欲、享受等诱惑接踵而至,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被其虏获。《加拉太书》中说:“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这个后果,是令我们不寒而栗的。
 
  这是我对心意更新方面的一点领悟,不知道可否符合圣经真理?
 
  心意更新而变化,其范围极广,包括我们的思想意念,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要重新建造。都要以圣经真理作为根基,在生活中显出耶稣的样式来。也就是说,这种心意更新是在基督里的更新,新的生命是以基督为膜式的。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你是陶匠,我是泥土。陶造我,塑造我更像你,塑造我成为你的器皿,使我永远不离开你。”这种属灵歌曲,唱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到,其难度是很大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心意更新是要经过时间的淬炼,更要对圣经中的主要真理把握精准才可以做到。
 
  所以,对于端午节期间的一些活动,基督徒都不应该回避。要以我们更新了心意去看待这些活动,并籍此让人们看到我们身上基督的形象,以实现我们所起的盐光作用,用来影响周围的人,引领他们都归向神。
 
  端午节的历史演变,叫人想起圣诞节的演变,由罗马异教徒对太阳神的纪念,转变为基督徒对耶稣诞生的纪念,在人的眼里,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历史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谁也否认不了的。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历史为什么会这么转变,这里有没有神的作为?
 
  既然神是整个人类的神,那么,在各国家民族都应该有神运行之工的轨迹,只是或隐或明而已,中国也不例外。对神的存在,不能以基督教传入某个国家民族那一天算起,神是创始成终,无处不在的。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某个节日当不当过,甚至追根朔源,互相争辩的文章,表面看都很属灵。但实际上,我们都忘记了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我们首先是信仰者,信仰者第一要做的是自己生命的重塑与更新。况且,对于这个问题,涉及很深很广,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文化的融合与碰撞。这个工作,论证起来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说明的,更不是一般基督徒可以去探讨的。
 
  历史的创造与发展,包括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是神的作为和掌控的。这一点,应是确定无疑的。但更应该确定的是,历史进程中,也同时杂糅着撒旦制造出的与神相抗的内容,但这都是被神允许的。况且,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这么一种现象,无论历史黑暗到什么程度,最终依然无法阻止历史的演变和进程,一但拨云见日,我们依稀可以看见美善的终究会战胜邪恶的,神所掌控的历史始终是朝着神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
 
  所以,端午飘棕香,心意应更新。
 

【作者简介】 大漠,2009年8月28日在沈阳东关教会受洗归主。2012年开始在《雅博网》网站做文字侍奉至今。先后在《信仰之旅》、《文化中国》及网站发表信仰文章近200篇。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