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别混淆了“感恩”的含义
本月二十三日既是感恩节。不必讳言,这个感恩节是从美国过来的,乃为西风东渐之花,仅仅几年便在中国大地风生水起,烂漫于城市与乡村。这个节日所以赢得国人的青睐,很大程度可归为两大原因。一是国人道德素质的急速下滑,私欲膨胀,为了金钱不顾亲情,不择手段,以及社会上出现“好人难做”的愤慨。这让人们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就是渴望社会风气的好转,渴望人们的道德素质的提升。二是这个节日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精神不期而合,并产生了共振与共鸣。这个节日,也就成为了一种呼唤,呼唤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道德的回归。
如此而观,感恩之理念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不分国界的。因此,这个节日在中国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的,更是积极的,正能量的。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个节日为载体,重温感恩的温馨,重塑民族的形象,重铸人们的心灵。
但是,这是就世俗而言的。感恩节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远非如此,就这个节日形成的历史来说,其基督宗教的意义却是首当其冲的,是第一位的。1620年,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102名清教徒,乘着著名的“五月花”号船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上帝的恩典临到,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移民为了感恩上帝,规定了感恩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由此,这个节日也成为美国建国历史的发端,以基督教立国的肇始。
也就是说,清教徒感恩的声音是直接抵达上帝的。这种感恩,自然便与一般人的感恩形成了鲜明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本质的不同。虽然可以同日而语,但不可将二者混淆。
一个人的感恩之心,都是来自内心的,是从灵魂深处爆发的,是自然而然的。可以说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一种本能。既是天性与本能,便是来自受造之神。因为,神创造我们是按照他的形象造的。这里的“形象”一词,自然不是指物象,而是属灵层面上的,比如善良、仁慈、圣洁等。这是神亲自将他美好的属性安置在我们的心里的。可是,虽然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在感恩意识的存在,却因为内在罪性的阻挡,模糊了自己感恩的意识,逐渐被私欲所迷,灵魂被撒旦所握,我们便淡化和抛弃了神给以我们的感恩之心,也使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残酷。因为这样,每个人心里都存在感恩的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模糊的,被罪性阻挡的。只有被基督拣选救赎的人,其感恩之心才被真正的释放出来,真正地明亮起来,真正的光耀起来,并且成为一种内在必须具备的素质。因为“凡事谢恩”也是基督给以门徒的一个旨意和命令,基督徒必须遵守,否则就很难给自己贴上“基督徒”这个标签。一个基督徒,无论有没有这个感恩节,都要心存感恩之心。这种感恩之心是源于上帝的,不管顺境与逆境,我们都要感恩。我们感恩上帝让我们的粮食丰收,是因为上帝有能力可以让我们颗粒无收;我们对朋友及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也是对上帝的感恩,因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和恩典。我们更应该如同约伯那样,在家破人亡,财务尽失的状态下,依然对上帝充满感恩。因为“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21)
感恩节的到来,又一次唤起了人们意识里的感恩情怀。感恩,也是我们这个民族优秀的传统和民族精神,儒家倡导的“五常”及“仁义礼智信”,其中无不蕴含了感恩的精义。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一种高尚的人格。大自然赐给我们生存的条件,父母赐给我们生命,缘分赐给我们爱情,朋友赐给我们友谊,冬天有人雪中送炭,危急时有人仗义执言,艰难时有人解囊相助,摔倒了有人伸手相搀……,故此,一个人没有理由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譬如给父母打个电话,表达一下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给爱人或者同事发个微信,表示对自己关心的感谢,送给亲朋好友一点小礼物等等,这些感恩之举,无疑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对改变社会风气,形成一种互帮互爱的风俗是大为有益的。
但是,基督徒承袭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得到的是神的特殊的恩典,我们不但得到了神的救赎,罪得赦免,还白白地称义。面对这些恩典,我们感恩的心声无论多么强烈,但与神给予我们的恩典相比都是微弱的。所以,一个基督徒真正的感恩不是局限在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内在生命的改变。如果内在生命没有改变,感恩的形式再隆重和热烈,都与世俗的感恩一样,短暂而难持久,乃至成为一种虚假嘴上感恩,过此即忘。在感恩这个节日里,我们依然要与世俗分别为圣,尤其在感恩盛宴和狂欢购物上,更应谨慎处之。
教会在感恩节期间进行的感恩崇拜,其意义就是要我们记住上帝给以我们的恩典,就是要我们将世俗上感恩的含义与宗教上感恩的含义区别开来,不可将二者混淆,以保守我们纯正的信仰。
【作者简介】 大漠,2009年8月28日在沈阳东关教会受洗归主。2012年开始在《雅博网》网站做文字侍奉至今。先后在《信仰之旅》、《文化中国》及网站发表信仰文章近200篇。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