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说音乐的有情与无情

2009-11-09 作者:罗炳良博士  
来源:来自网络我也要投稿

音乐要有情

  无情的音乐,响锣敲钹; 有情的音乐,系连心坎。

  无情的作曲者,充斥市场; 有情的作曲者,入木三分。

  无情的歌者,鹦鹉学舌; 有情的歌者,,绘声绘影。

  无情的作词者,不着边际; 有情的作词者,一言九鼎。

  无情的曲谱,墙纸般的艺术; 有情的曲谱,血汗编织。

  无情的乐器演奏者,污染声空; 有情的乐器演奏,岁月留声。

  无情的圣乐,只是众多音乐之一种; 有情的圣乐,触动心弦。

  音乐要有情,先有柔情﹣﹣

  柔者非弱者。柔可制刚。能动人心。音乐工作者若不被音乐所摄服,不为其感,不懂温柔敦厚,又没有内心世界的层面,那么,其歌虽能悦耳,必不能悦人。音乐工作者应该谦卑而多迁就自称「没有音乐细胞」的人,但仍要努力音乐教育工作。不要轻看上帝创造的人类,经过细心的教导,所有人都具有无穷的音乐感。

  音乐有柔情,亦要有激情﹣﹣

  音乐也必须有激情,激情乃强烈激动的情感,音乐中的激情就是通过联想,超越现实而又不脱离现实的情感。音乐蕴藏喜﹐怒﹐哀﹐乐,是戏剧性极强的表达艺术,剧情由怒哀到喜乐,古希腊人称为「喜剧」;由理想的原型(archetype) 到不理想的状况,西方文学通称为悲「剧」。这种「正正反反」,引导着心理及生理变化,是音乐作用之一。

  教会音乐不是用来制造「安静」气氛的工具,乃是所有信徒用作表达情感的「乘具」〔乘载工具 carrier 〕。因此,认罪的音乐要庄重,赞美的音乐要兴奋,差遣的音乐要不蔓不枝,信经要古奥,祝福要温馨,离堂曲要雄健奔放。

  信徒在生活中要敢言﹐敢作﹐敢为﹐敢怒﹐敢指挥﹐敢应从……; 信徒在崇拜中要表达多种情怀,信徒的音乐可以激情。

  音乐要有激情,又要有乡情﹣﹣

  无乡土情的音乐,好像犹太民族在巴比伦被逼地歌唱,诗人宁愿把琴挂在柳树梢上,也不要在异邦寻歌作乐。

  基督徒有两种乡情音乐:属地的乡情音乐,使我们更有效地表达信仰情怀及传播福音给乡里国民。

  属天的乡情音乐,让我们走出属地的文化限制,接纳「他文化」,尤其传统基督教文化,使我们聚会的时候,仰望在将来的天国,与万国万族的人同向被杀的羔羊歌颂。

  音乐有乡情,更要有爱情﹣﹣

  在众多歌曲中,无论古典的﹐现代的﹐艺术性的﹐流行的﹐情歌所占的分量可真不少啊。音乐与爱情往往是双胞胎。原因很简单。话语经过「诗化」浓缩了,蕴藏情的内容就更丰富。话语经过「声音化」夸张了,传达情的内容就更浓厚。爱情经过「诗化」被提升了,传递情的内容就更深刻。爱情经过「声音化」抽象了,暗示的内容就更多样。

  基督教的创造﹐立约﹐救赎﹐团契生活﹐末世等神学,没有一件不是建筑在爱的根基上。所有圣乐的音乐,若不需要动用情,大约不是向爱的源头而发的。

  音乐有爱情,亦应有真情﹣﹣

  信徒颂唱圣诗﹐主礼人颂唱礼文﹐诗班颂唱圣歌时往往谎话连篇,口心不一。很多短歌形容「上帝如此这般爱我」,由于短歌歌词不像圣诗歌词那样须符合严峻的要求,反而没有在诚信层面造成太大伤害!

  有人批评礼仪为「古老石山」﹐「繁文缛节」,原因不在乎歌词与音乐,往往在乎歌者的诚实。我们的祷告应该是:「祈求上帝使教会发出的音乐与音乐所乘载的歌词﹐每句定必出于真诚﹐每音定必出于真情。

  音乐有真情,亦要有恩情﹣﹣

  圣经描写献祭非常详尽。作为祭物的有动物﹐植物。新约特别提到要献上身体为活祭,但也不比把音乐描写成为祭物那么生动。正如希伯来书第十三章15节所说:「我们应该靠着耶稣,常常将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些」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记行善 (doing good)和捐输 (sharing 可以是金钱﹐善事﹐或音乐的分享),因为这样的祭〔复数〕是神所喜悦的。」

  旧约的平安祭﹐及素祭,表达献祭者的感恩,有别于燔祭﹐赎罪祭等必须献上的祭。因此圣乐的要求对象是三一真神,圣乐的要求对象心态是恩情。

  音乐有恩情,亦须有抒情﹣﹣

  音乐延申经验,但不是实际的经验。这就像在文学﹐歌剧等艺术中常常描述的哀怨深情,往往使读者﹐听者﹐观者把自己代入了故事的角色,情感被牵动而热泪盈眶,抒发真情而不用承担角色在故事中的责任。故此古代戏剧兼有代入扮演(role play)作用,成为当时一种抒发身心的辅导工具。

  音乐有抒情,后有思情﹣﹣

  凡艺术必定乘载并启发思想。思想可以十分抽象,也可以非常实在。情若无理,可以败事,煽情而没有永恒的真理,激情而没有圣灵的规范,那么情就会汜滥,导致没有节制﹐目标﹐正确的对象等情况。

  因此,情必须以严谨的神学来制约。优质的圣乐结合了音乐﹐神学﹐及教牧学,正是有情的圣乐工作者当追求的目标。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