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宗教与心理动力

2004-12-18 作者:黛宁  
来源:来自网络我也要投稿


  
                               
  探讨宗教与心理动力之间的关连,在宗教层面来看神学的观念,也从心理分析来看心理动力观念,这两者的角度和思想,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是互相违背而无法共融的,就好比弗罗伊德反对宗教对人的限制一般,但是,从书上和许多实务上的案例,让我在宗教与心理动力融合的想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改变!!

  一个好谘商员的特质,可以从圣经的教导中窥出端倪,我认同听见和聆听等,但对神的认知是神是超越我们用物体概念所解释的定义,而是像Rahner所述(神的临在是一种神的超越性的表达,是无时无刻与我们同在。从神学而论,体验自我的历程就是经历与神同在的经验(1975, p.125)。神的同在表现对谘商员心灵支持力量的来源与身份的表明;正因着对神完全的认知,才能对人产生真正的怜悯与宽容,而不是将信条与律法强加诸于信徒去遵守!

  除了对上帝的认知外,圣经在宗教上的实质意义,代表着神自己的应许,象征意义代表着主的同在,因此,圣经的地位代表绝对化的神圣性与指导性,然而,如何运用圣经经文的运用和诠释,从宗教的观点来看经文的运用,是加强案主对神的信心与交托,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是影响案主复原的再保证,这两种的观点看似冲突,但我觉得要端看谘商者如何的解释与应用经文,因为,若是谘商员不能够同理到案主的情绪,可能会误用与误解了经文的涵意,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错误与遗憾!

  心理动力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案主更深入的洞察自我的潜意识与情绪,也惟有在痛苦的自我探索过程中,让心理动力的谘商员扫出一条干净的路,让案主接纳自我,并且对他人也抱持着相同开放的态度!
  弗罗伊德提到性是我们最大的驱力,也是一种本能;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性议题似乎是不能被轻易开启的黑盒子,要如何去解读性这个问题,对谘商者而言,取得伦理与宗教的平衡是不易的!但若是忽略“性”的议题,有可能是精神病患者的起因,而过份的让宗教成为超我的加强,反而抑制了本我的需要,冲突就此产生了!

  伊底帕斯情结是精神分析所提出,是小孩面对双亲性冲突的交互矛盾之作用,因此,当谘商员在面对案主此种状况时,他要寻求将焦点放在关系的品质而不去引起性和精神之间的分裂。

  我认同当宗教的爱神分享这相当的基础,有如性的渴望,性渴望却不同于对神的渴望。因此,在这段话语的表明里,就很清楚的将性的本能与对神的渴望做了某种程度的连结,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对爱的那份执着与热情,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是却被弗罗伊德批评为宗教错乱,那是因着被描述唯一种依恋一位好的实体神。就好像一个沉溺部分渴望的满足,抚慰安全感是一种废弃的目标这感觉感到与神合一是被困于避开内在和外在事件的冲击,每天起起落落的生活。从这段的话语来看,依恋一位神却逃避实际外在与内在的冲击,不是真的爱神,反而是提供了合理化的借口与理由!

  我相信从精神分析已认出在宗教中被隐藏形成夸大狂和拒斥的形式。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这想象的错误宗教狂信。就是弗罗伊德所提到的歁斯底里,如:情感隐藏和自我陶醉。因此,强烈的情绪表达通常在有些特会里容易被发泄出来,但是,若是无法在现实中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时,是无法达到改变与治疗的目的。

   宗教与心理动力,是各自对立的角度来看彼此的观点与信念,过度的宗教化会造成超我与自我的冲突,因而产生许多的精神疾病,世俗的领袖偶像化也使宗教失去了真实的意义-生命的救赎,反成为教条与律法的保护伞,使人们不愿意对神有连结,对神有热情的回应,这是宗教要检讨的!心理动力找到性驱力,而性带领使我们与神和人更亲密,对父母的恋亲情结,和本我与自我的冲突,帮助我们分析自我,不继续在性与精神之间分裂着,但这真的能够让人的生命更臻于完美吗?我想,这个答案是显而易现的明白,生命的问题,依然要回归到信仰的原点,就是靠基督的救赎来解决,我认同心理学有很多的理论与技巧是可以帮助人厘清,分析与整合行为, 但是,生命本质的问题是神才能替我们解答的!去除掉宗教与心理动力的缺点,就好像是剪刀的双刃一样,合作才能帮助案主找出问题的根源,厘清情绪与信念,整合行动,活出真正的信仰生命!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