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新约概论》第一章  背景导论

2006-06-19 作者:马有藻  
来源:信仰之门我也要投稿

新约书籍被列入正典的最后标准乃书内之教义要纯正,特别在旧约亮光及使徒囗传下要显出毫无冲突,矛盾或不道德之处。因为同在此时有许多新约次经及伪经出现,这些经典之教义与旧约及使徒的教训常不一致而不能被接受为经典。

书卷之纳入正典可基于上述三个原则:(1) 古 --有使徒之权威,(2) 真 --被教会公认,(3) 正 --信仰纯正。这些经卷列为正典不是靠文学上之推敲或分析,乃是当时(现代之高等批判离现场太远)信徒所接受之权威,而这些书卷本身也彰显神的权威。 正典 之事不能脱离权威,权威是使徒所有,因他们是基督之代言人(注20)。

六. 新约之编排

新约排列之历史虽不能确实追寻,然经仔细分析后,可看到有二个编排法。

A. 按类别

1. 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2. 历史书--使徒行传。

3. 保罗书信--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

4. 其他书信--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犹大书。

5. 启示录。

B. 按类别与属灵经历(注21)

1. 四福音(基督是教会的头)

a. 马太福音--因福音先传给犹太人。

b. 马可福音--后传给罗马人。

c. 路加福音--再传给希腊人。

d. 约翰福音--以及全世界。

2. 历史(教会是基督的见证)

使徒行传--继四福音书。

3. 保罗书信(头与身体实际的联合)

a. 罗马书--人因信义信福音。

b. 林前后书--后受圣灵之洗礼成为身体。

c. 加拉太书--才能靠圣灵行事。

d. 以弗所书--才过属天生活。

e. 腓立比书--才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f. 歌罗西书--专以天上的事为念。

g. 帖前后书--仰望主的再来。

h. 提前后,提多书--建立教会,忠心守道。

i. 腓利门书--以爱心对待弟兄。

4. 其他书信(实际的教义与伦理)

a. 希伯来书--基督是新约之根基。

b. 雅各书--有真行为之信心。

c. 彼前后书--才能引入盼望。

d. 约一二三书--因盼望而进入属灵的实际,彼此相爱。

e. 犹大书--等候主再来。

5. 启示录--主必再来。

七. 新旧约之对照

A. 新约与旧约之比较

1. 图一

旧约

新约

39本

27本

5

12

5

17

4

1

21

1

 


 

摩西五经

历史书

 

诗类

 

先知书

 

四福音

 

历史书

 

书信

 

启示录

 

作者一人

9人

 

约14人

 

16人

 

4人

 

1人

 

5或6人

 

1人

 

历时约四千年

历时100年

作者共约32人

作者共9或10人

预备救主来临

救主来临

预备救主再临

 

注:作者有重叠(如摩西写五经,亦是诗篇作者之一;约翰是福音书、 书信、启示录的作者),故人数的加法有异常规。

B. 新约全书纲要

福音书

历史书

书信

启示录

教会之创立者

教会之创立

教会之生活

教会之结局

一个人

一群人

一群人如何相处

一群人之结局

信仰之对象

信仰之模样

基要信仰

信仰之终结

教会之雏型

教会之进展

教会之管理与信条

教会之胜利

 

八. 新约背景之人物

A.希律之谱系

希律一家在新约内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名字从福音书到使徒行传均有出现,故此有关这家族的一点介绍对明白新约有极大的帮助。

B. 罗马该撒与犹大巡抚(注22)

新约(特别是福音书内)常提及当时罗马的皇帝及统管犹大的官员,他们在新约历史上有莫大的地位与关系。兹表述如下:

经文

该撒

 

犹大王或巡抚(总督)

(rulers and Procurators)

经文

 

路2:1

亚古士督

(Augustus)

31BC-

4A.D.

大希律王

(Herod the Great)

37-4B.C.

太2:1

 

 

 

亚基老王

(Herod Archelaus

4B.C.-

6A.D.

太2:22

路1:5

自亚基老被废后,犹大划分为巡抚(总督)制

 

哥本利斯

(Coponius).

7-9A.D.

 

 

安比维亚

(M.Ambivius)

9-12

 

 

鲁孚氏(A.Rufus)

12-15

 

路3:1;23:2

提庇留

(Tiberius)

14-37

革拉图士

(V.Gratus)

15-26

 

 

本丢彼拉多

(Pontius Pilate)

26-36

太27:2

 

加利古拉

(Caligula即 Gaius)

37-41

马西拉士

(Marcellus)

37

 

 

马鲁路士

(Marullus)

37-41

 

徒11:28;

18:2

革老丢

(Claudius)

41-54

希律亚基帕王

(Herod AgrippaI)

因助革老丢成该撒被封为王时其子亚基帕二世

(Agrippa II)太幼,故犹大复归巡抚管治

41-44

徒12:1

〔25:24〕

 

 

 

 

法得士(C.Fadus)

44-46

 

 

亚历山大

(T.Alex ander)

46-48

 

 

甘明勒士

(V.Cumanus)

48-52

 

 

尼罗(Nero)

54-68

腓力斯(A.Felix)

52-59

徒23:24

徒25:10

28:19

彼求非斯都

(Porcius Festus)

59-62

徒24:27

腓4:22

亚宾利斯

(Albinus)

62-65

 

 

佛罗斯(G.Florus)

65-66

 

 

迦路巴

(Galba)

68-69

 

在66年,犹太人反叛罗马,引起一连串

 

荷都(Otho)

69

之争战,终给罗马败平。在70年,耶路

 

维他利士

(Vitellius)

69

撒冷在罗马将军提多(后为王)手下也告毁

亡。67年时罗马因犹太人叛乱,故

 

维士巴士安

(Vespasian)

69-79

把犹大划为皇帝管辖地(Imperial

Province)至乱平后(70A.D.),立国

 

提多(Titus)

79-81

使(legates)接管犹大。

启示录异象

豆米仙

(Domitian)

81-96

 

 

启示录着成

纳法(Nerva)

96-98

 

新约终

 

书目注明:

(注1) 参穆格新著「新约导论」,道声出版社1964年版,第17-20页。

(注2) H.F. Vos, Archaeology in Bible Lands, Moody, 1977, p.168

(注3) 参 F.F. Bruce, Israel and the Nations, Eerdmans, 1969ed.,pp.120-190; M.C. Tenney, New Testament Times, Eerdmans,1965, pp.25-59。读者参看极精彩之陈润棠牧师 著「新约背景」,圣道出版社1974年版,第43-84页。

(注4) 参B.K. Waltke, Old Testament Textual Criticism,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Classnotes, 1974。

(注5) 有意精研此点可参 H.B. Swete, The old Testament in Greek, KTAV, 1968, pp.1-28; Sidney Jellicoe, The Septuagint and Modern Study, Clarendon, 1968, pp.29-73; F.G. Kenyon, The Text of the Greek Bible, Duckworth, 1975 (3rd), pp.1-62。

(注6) 详证可参马有藻著「次经概论」,基道书楼1982年初版;及陈润棠著上引书第222-236页;苏佐扬著「经外作品」,天人出版社1974年版第42-67页。

(注7) 读者可参中华圣公会1949年版之「次经全书」。

(注8) 如 C.F. Potter, The Lost Years of Jesus Revealed, Fawcett,1962, 160 pp.;与同作者 Did Jesus Write His Books?, Fawcett, 1966, 159 pp.; E.J. Goodspeed, Famous Biblical Hoaxes, Baker, 1956, 119pp.。

(注9) 英读者可参R.H Charles, The Apocrypha and peudepigrapha,II, Pseudepigrapha, Oxford, N.d. (中文暂无译本),有关背景及大纲导论的 Leonnard Rost, Judaism Outside the Hebrew Canon, Abingdon, 1976, 205 pp, 读者可参陈润棠著上引书第 236-242页;苏佐扬著上 引书第54-67页。

(注10) 参 J.P. Smythe, The Old Documents and the New Bible,Bagster, 1890, pp.61-67。

(注11) 有关“爱辛尼人”之研究,读者可参阅 William S. LaSor, The Dead Sea Scrolls and the Testament, Eerdmans, 1972, pp.131-141; Charles Pfeiffer, The Dead Sea Scrolls and the Bible,Baker, 1969, pp. 97-100。

(注12) Bo Reicke, The New Testament Era, Fortress, 1974 (1964), p.138。

(注13) 读者有意精研此点的可参 Esidore Epstein, Judaism, Pelican, 1959, pp. 121-194; Herman Wouk, This is My God, Dell,1959, pp 154-170; Hermann I; Strack, Introduction to the Talmud and Midrach, Temple Books, 1969, pp. 3-28,65-72, 201-208; Moses Mielziner, Introduction to the Talmud,Bloch, 1968 (5th), pp. 3-114。

(注14) 读者欲详研“他尔根”对新约的影响可参必读之 Martin McNamara, Targum and Testaments, Eerdmans, 1972, pp 19-169。

(注15) D. K. Campbell, Bible History (lecture Note),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1967, p.70。

(注16) 参陈润棠著上引书第206-208页。

(注17) 有意在此精研者可参B.F.Westcott, The Canon of the New Testament,Cambridge, 1889 (6th), pp 1-503.导论式之研究可参E.F.Harriso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Eerdmans,1968 (3rd) , pp. 91-115. 中文可参张伯怀著「新 约正典成立史」,辅侨出版社1945年版,穆格新著上引书第17-63页。

(注18) Norman Geisler and William Nix,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Moody,1973(6th),pp.193。

(注19) E.F. Harrison, p.105。

(注20) 同上书第112页.详研参拙著「基督教护教学导论」

(注21) 修订牛述光著「新约全书释义」,晨星书屋1969年三版第8页。

(注22) 共参 F.F. Bruce 上引书第197-225页;M.C. Tenney 上引书第371-372页。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