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和“接受”
邻家姑姑送来几个刚出锅的玉米。玉米的香甜伴着扑面的热气钻进鼻子,我的心顿时热乎起来,连忙跟人家道谢。
姑姑刚离开,心头的温度马上降下来了,因为我的脑袋开始思考了——她为什么要送给我玉米呢?
努力在记忆中搜索着,想起来了,前几天我把家里的葡萄拿给碰巧遇到的她家的姑父吃。所以,邻家姑姑做的大概是:你给了我什么,我要还回去。想到这里,心里的温度完全没有了。
是我的想法太坏吗?不是的。是跟对方有过几次“交手”后,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有的人不能从别人那里接受任何东西,因为觉得亏欠了对方,不马上还回去心里会不踏实。虽然这样做,比那些毫无感激之心的受者要好一些,可是,这种“我一定不能亏欠你”的心理,让甘心赠送的人很不舒服。
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因为对待别人的馈赠,我也不像年纪小时那样“单纯”了,更何况姑姑已经到了阅尽世事的年龄呢!
记得年纪很轻时,无论谁送给我什么,我都当作是对方满满的爱,非常欢喜,满怀感恩地领受。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看出其中的“门道”。
对于送的人,有的是对对方有所求,所送之物是一种“投资”,这可能在中国文化的“求人办事”中最常见;有的是在偿还爱之“债”,生怕欠了别人什么,就像邻家姑姑做的;有的是心无旁骛地真心爱对方……
对于接受东西的人,有的害怕对方有所求而百般拒绝;有的接受后马上就要以别物还回去;恐怕只有小孩子心的人才能别无他想地感恩领受………
看清事实,心会痛;同时不得不在心上警觉地插上篱笆——还是带刺的,心里又累又痛。然后,便学会了小心翼翼地透过篱笆接受别人的赠送——不要亏欠了对方;也很小心地穿过篱笆去给予——不要给人带去压力和负担。
相互间的接受和给予,本来是爱的表达,可有时怎么变得这么痛苦?难道跟“投桃报李”的文化、“礼尚往来”的氛围有关?
常听人说,人与人之间不都是有来有往?你给谁东西都不白给;你给别人,别人也想着给你……。是啊,这完全符合中国文化里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可是,这种心态之下生出的“爱”,只能是在一个熟悉的死水潭子里的转圈,很难传递出去。
曾在一个视频中看到网红法官卡普里奥对一位单亲妈妈的“爱心判决”。法官用爱心人士的捐款,为这位妈妈支付了20美元行车罚单,并拿出50美元让她用来照顾孩子。但是他说,这是有条件的,就是希望这位妈妈有能力时,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那位单亲妈妈也是这样想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几乎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或者即使有法官爱心相助,也不太可能有把爱传递出去的续集——法官可能会得到一面锦旗,上面写满“感恩”之类的大字。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一书中说:“‘礼物’就是无条件地给予,受者只需有感激的心,送者根本不期待对方的回馈。施与受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谁爱了谁,希望能为他或她做些什么,就这么简单。”
因为爱,所以给予;因为懂得,所以感恩。
书中接着说:“这就是神怎样看待祂所给我们的救赎的礼物。神给予我们祂的独生子,祂的动机是爱我们,我们的响应就是接受与感激……如果对祂的所作所为心存感激,我们就会去爱别人。”
若是我们理解并拥有了上帝的爱,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做一个给予者和接受者,并且把爱传递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