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信心与行为是充分不必要关系

2024-07-24 作者:路大哥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我们都知道信心和行为的关系很密切,那么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相信因信心而称义的教导,因为如果一个人试图通过行为来称义,他就会变得骄傲,这样一来,羔羊的牺牲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因此,依靠行为而称义的教导显然是错误的。
 
  然而,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有些人,他们一直强调他们的信心,但观察他们的行为,却令人大失所望。因此,如果只强调信心,我真的无法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观点。”
 
  所以,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将一起探讨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我在高中学习数学时,曾经学到过三个概念:
 
  如果A可以推出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
 
  如果A不可以推出B,但是B能推出A,那A就是B的必要条件。
 
  如果A能推出B,B也能推出A,那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这该如何理解呢?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男人满了18岁,那么他就是法定成年人了。
 
  这个说法没有问题吧?
 
  一个男人满了18岁是条件A,法定成年人是结论B,由条件A可以得出结论B。
 
  然而,如果反过来呢?
 
  这句话就变成了:如果一个人是法定成年人了,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满了18岁的男性。
 
  条件B是他是一个法定成年人,结论A是他一定是一个满了18岁的男性。
 
  你会发现这句话有问题了,为什么呢?
 
  因为满了18岁的法定成年人不一定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对吧?
 
  因此,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信心与行为是充分关系,而不是必要关系,更不是充分必要关系。
 
  换句话说,一个有信心的人,他一定有好的行为。但是,有好的行为的人,他的行为并不一定来源于他的信心。
 
  如果一个人宣称自己有信心,但却没有好的行为,那么他的信心一定存在问题,或者他拥有的只是一种假的,自我陶醉的信心。
 
  换言之,一个有信心的人,他会有善行。然而,那些表现出善行的人并不一定来源于他的信心。
 
  例如,护士的创始人南丁格尔的善行就源于她对羔羊的信心。但是,一个慈善家的善行并不一定是由信心发出的,可能是出于塑造个人形象或进行进一步的市场推广产生的。
 
  同样,一个人行善,他的善行可能是因为他相信来世可以得到好报而产生的,也非信心而来。
 
  因此,如果一个人说他信,但是他的行为却不好,那么他的信就有问题。
 
  这就像那无花果树,到了结果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果实。这也像那不愿意在土壤中死去的麦子,虽然有了土壤,但是它如果不死掉,最后也无法结出丰富的麦粒。
 
  微信图片_20240722195525.jpg
 
  插图:无花果树
 
  正如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信心是建立在真理的话语之上,如果你深根建造,那么你就会是一棵好树,你自然而然能结出好果子。
 
  然而,如果你的信心并非扎根于真理,而是依赖于花里胡哨的医病赶鬼、神迹奇事等等,那么你的信心就有问题。你就不能算是一棵好树,自然也就无法结出好的果实。
 
  最近,我在每篇文章的结尾都会留下我的微信,以便与读者朋友们进行交流。
 
  我收到了许多读者朋友的信息,许多读者朋友都表示自己软弱、乏力,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好的行为。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如果你理解了我们今天分享的逻辑关系,你就会明白问题还是出在你的信心上。
 
  对于我们这些向着标杆直跑的人来说,如果我们没有好的行为,那就是因为我们的信心出现了问题。信心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出现问题,对生命之书的理解,对纯洁无暇的良人的认识过于肤浅。
 
  因为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我们没有根基,因此我们就像那些撒在岩石或荆棘中的种子,一旦遇到环境的考验,我们就再也无法结出果实。
 
  因此,朋友们,愿我们饥渴慕义,追求真理。
 
  当我们对真理的认识越透彻,我们的疑惑就会越少,我们的信心就会越坚固,我们的行为也会越好。
 
  愿我们都成为能够结出果子的好树,但是在结出好的果实之前,愿我们的树根紧紧与大地相连。
 
  我们的根在大地中扎得越深,我们结出的果实才会越甘甜。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