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靠圣灵行事

2019-05-31 作者:在你殿中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靠圣灵行事.jpg

   读经:加拉太书5:16,25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是一个整体,是一位神。圣灵与圣父、圣子是同尊、同荣、同受敬拜的。对圣灵,许多人感觉陌生,或者因肉眼看不见他而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但他是真实与我们同在的神,我们需要不断去认识他、经历他。
 
  主耶稣在向门徒介绍圣灵的时候说“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他。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约14:17)当我们信主接受圣灵的时候,就已经与他同在了,虽然看不见他,但是他就在我们里面,用他全能的手扶持我们、带领我们。
 
  创1:2-3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的工作是通过圣灵来开展的,今天仍是这样。当我们邀请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的时候,就有光照在我们里面,我们里面就有了光明,走出混沌、空虚、黑暗的光景,按着神的旨意一步步被主带领、陶造,进入他丰盛的恩典。没有圣灵就没有神的工作,教会是神工作的地方,没有圣灵也就没有教会。若没有圣灵的同在和带领,教会的各项事工我们都会力不从心,也不会产生那么美好的果效,因为是圣灵做了我们眼睛看不到、但却是真实奇妙的改变。
 
  今天按照天父的应许,圣灵与我们同在,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他,所以我们需要藉着祷告,与神有亲密的交通,培养与圣灵的亲近感。让我们从每天的清晨开始,与圣灵一起迎接新的一天,让他来带领我们这一天活在基督里,并跟随圣灵的引导,经历圣灵的同在与帮助,遵行上帝的旨意。
 
  旧约创世记中的雅各,是亚伯拉罕的孙子,虽然一直蒙神看顾和保守,但是在他为了逃避哥哥以扫追杀离家之前,没有真正经历到神,上帝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直到在他流浪的旷野,神赐给他异梦并亲自向他显现。‘’雅各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创28:12-15)雅各醒过来之后大为感动,马上对神产生一种敬畏感,感觉到神真是大而可畏的,所以雅各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创28:16)
 
  圣灵就在我们里面,我们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仍然靠自己的能力,活得很累,一想到手头一大堆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处理就感到疲惫,甚至想要逃避,我们竟忘了神就在这里,就与我们同在!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全能的神是帮助我们的,有了他的同在我们还怕什么呢?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在升天前反复讲到圣灵,就怕我们忽略了圣灵的同在。
 
  圣灵是需要我们用灵去感知、用信心去认识的,并且用信心去经历他与我们同在。我们认识他越多、经历的越多,与神之间的关系就越亲密,就会有越多的平安、喜乐。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圣灵的同在,似乎与他绝缘了,因为“肉体和肉体的邪情私欲”拦阻了圣灵,保罗说:“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加5:17)
 
  圣经要我们依靠圣灵行事,在生活中我们就要与圣灵同行,必须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从“内在的改变”及“外在的表现”这两方面来思考如何——靠圣灵行事:
 
  一、内在不要靠肉体行事
 
  加5:17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
 
  我们的身体有着正常的生理需要,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倦了要休息睡觉。但是“肉体”在圣经中并不是指身体,而是指犯罪的欲望,是一种犯罪的本能,是让人违背神、远离神的。犯罪会带给人一些刺激,一种短暂的快乐,这就是肉体和肉体的邪情私欲,每个人都有,甚至在我们信主之后,肉体仍然在拦阻我们遵行上帝的旨意。肉体带给我们犯罪的快乐,这是犯罪带给我们的“报酬”,但是最大的“报酬”是死(罗6:23“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而“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22-23)”在这两者之间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我们要“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加5:24),圣灵的生命才能够活出来。
 
  罗8:5-7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甚至会有犯罪的试探摆在我们面前,这时候我们就要做出选择,我们是要顺服圣灵还是体贴肉体。对于不道德的行为,肉体会说:放纵一下吧,反正人都是软弱的;面对一些不道德的想法,肉体会说:只是想象一下而已,身体又没有行动,谁没有欲望呢?肉体会藉着谎言让我们一步步陷在罪中不可自拔。所以在这两者之间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这两者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天壤之别:“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经文中的“死”并不是指我们立刻下地狱灭亡了,而是指与神隔绝的状态。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犯罪跌倒之后,内心失去了平安、喜乐,变得空虚、混沌,内心没有了生气,感觉神远离了我们,感觉心灵被死亡笼罩。这是体贴肉体所带来的结果。
 
  但是当我们遇见试探的时候,如果我们体贴的是圣灵,想到因着圣灵的同在我们可以靠着他胜过试探,这个时候我们把肉体的感觉放下,让圣灵来掌管我们,因为圣灵是大有能力的,就可以胜过我们身上的不良习性。虽然过程中会有挣扎,但是一旦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靠着圣灵胜过试探之后,我们心里就变轻松了,内心就会有喜乐平安,感觉到如释重负,不再被罪捆绑、辖制,有一种得胜的感觉。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让圣灵真真实实掌管我们的生命,掌管我们的心思意念。让我们将每一天交在神手中,让他来掌权,靠着圣灵活出崭新的生命,去代替旧的生命,慢慢我们身上的不良嗜好、旧习惯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生命越来越被更新,变得越来越完全,对一切知足、感恩,就能活出基督徒喜乐的人生、蒙福的人生。即使是有困难,也不是从肉体的角度,而能从圣灵的角度来看,就如刚才做见证的唐姊妹,当碰到棘手的事情、难以处理的工作,通过初信的丈夫提醒,她不是去想这一切是否公平,为什么这事情要临到,而是想到这一切是神给的,是为主做工、服侍人的机会,这就是完全不同的角度。按着肉体我们会抱怨,会体贴自己、觉得自己委屈,但是圣灵超越这一切,让我们顺服圣灵,让他掌管我们的一切,因着他的同在和帮助,我们可以做我们原来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靠着圣灵行事”。
 
  撒4:6他对我说:“这是耶和华指示所罗巴伯的。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让我们来思想这段经文。我们若是单单依靠人的“势力”、“才能”,以为自己能摆平,不靠上帝,这就是凭肉体。但是我们有这位“万军之耶和华神”,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他,邀请他进入我们的生命来帮助我们,从消极的角度说是帮助我们战胜罪恶,战胜犯罪的欲望、意念;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让圣灵来帮助我们做从前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圣灵可以与我们一起工作。我经常为我的讲道祷告,求圣灵来帮助我。如果没有圣灵的同工,那么讲道就只是演讲,即便有慷慨激昂的句子,也只是带给人情绪上的激动,但是当圣灵和我一起讲道的时候,人们的内心能听到神的声音,就能得着造就,有的人会被感动到流泪,有的人会豁然开朗,有的人心里得了释放……因为这当中有圣灵的工作、带着圣灵的能力。
 
  十九世纪末,美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布道家慕迪,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穷,因此他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长大以后讲道时常有文法上的错误,但是他甘愿把自己无条件的献给神。有一次,有人竟然对他说,你讲道我要打瞌睡。当时有虔诚的姊妹为他代祷,提醒他需要圣灵的能力,他就谦卑地追求。在他34岁那年,有一天他走在纽约的街上,边走边泣说:“哦!神啊,为何你不勉强我,使我时常亲近你,与你同行?拯救我脱离自己!完全掌握、管理我的全人。将圣灵赐给我!”忽然像有一阵大风吹入,充满他的心,他觉得内心火热像在焚烧一样,必须找一安静地方,单独与神相交。他知道附近住着一位朋友,就敲开朋友家的门,在那里祷告了数小时,神将自己启示给他。慕迪经历圣灵爱的浇灌到一个地步,甚至使他无法承受。此后他再去讲道,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悔改。他说,即使给他全世界,他也不愿回到未得这个有福经历之前的光景。世界对他,不过如同天平上的微尘而已。
 
  这是一个真实的见证。慕迪经历的,正是新约使徒们的经历。耶稣的11个门徒们并不是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法利赛人,而是些渔夫和税吏,耶稣在离开世界之际,交给11个使徒大使命,耶稣对他们的唯一的忠告是:不求别的,你们只要求圣灵的能力。“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级,作我的见证。”(徒1:8)因着圣灵的能力,使徒们大有能力为主作见证。
 
  在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寻求圣灵的帮助,不要把他撇在一边,自己去闯荡、去独自面对压力,你要知道有圣灵在帮助你,要靠着圣灵行事。肉体是靠不住的,只有靠着圣灵,让神带领我们的人生,拥有永远的喜乐平安。
 
  我再举一个例子。今天GPS很常见,你首先要下载地图资料、导航语音,这是基础数据包。今天我们读圣经,推动全教会灵修,就是先下载神的话语,让我们从神的话听见神对我们说的声音,这是基础数据包,需要占用一定的容量,要把其他不用的资料删掉一点,因为你的心思意念里面能装的空间是有限的。你要花很多时间去读神的话,要反复的读,像罗马书8章和加拉太书5章,这两章内容是平行的,要反复读,才能明白圣灵是怎么回事,情欲是怎么回事,读到最后就熟能生巧、游刃有余,你的属灵生命就能够腾飞。这是下载数据。
 
  光有下载还不够,GPS为什么能导航,说到底就是因为空中有数十颗定位的卫星,它们能接收你设备发出的信号,就知道你所在的位置,然后结合之前下载的地图信息,就能提醒你“前面50米要转弯,前方多少公里处有拥堵……”卫星比你看得更清楚,因为它站得高看得远。圣灵的工作也是一样,他比你看得更远。人都能够创造卫星来指导你前行,何况我们创造宇宙万物的神呢?他看着你,他知道你在哪里,知道你的前方是否拥堵,会叫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你要听他的话,让圣灵来引导你,让你知道你今天的处境。现在我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GPS,就像我们基督徒离不开圣灵一样。
 
  最近非常流行用摩拜单车出行,很多小区门口和路边都停着这种红色的单车,只要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开锁骑行。大家都很自觉不骑进小区,全部停在小区门口,而且也不会被偷走,因为卫星在看着你,只要你骑进小区,你的信用就会被扣分,所以都停在小区门口,方便大家骑行。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查到附近所有这种车的位置,继而就近预约出行,这就是高科技。今天我们活在科技时代,从科技的角度我们更能够理解上帝全能的作为,人是那么有限,都能够做到,何况这位全能全知的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的神。我们这小小的生命有什么好担忧呢,因为我们在全能的神手中,就像我们刚才唱的诗歌,“因为你是他所爱的,我们是他手所创造的……”。感谢神,因为我们有一位爱我们的主。
 
  这是第一个方面,内在我们不要靠肉体,要靠圣灵。
 
  二、靠圣灵行事的外在表现
 
  内在的问题解决了,外在表现出属灵的能力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圣经说“圣灵的果子”,用结果子来比喻,就是瓜熟蒂落。
 
  以弗所书1:19说,“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许多时候我们缺少能力。“能力”的反面是“软弱”,就是站立不起来。我们需要靠着主刚强,得胜我们身上一切的软弱。
 
  软弱不一定是犯罪,前面提到肉体和肉体的邪情私欲,这是犯罪,但是软弱有的时候不一定是犯罪,而是你站立不起来,除了我们内在需要靠圣灵不靠肉体,外在也需要靠圣灵刚强。我们知道有一位代替我们的软弱,他知道你的软弱,他也曾经活在身体里面,受时空的局限,他就是主耶稣,“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太8:17)今天有一位他知道你的软弱,他体贴你、关心你,扶持你站起来。所以不要在软弱里面出不来,要靠着主胜过你自己的软弱,做一个刚强的人。
 
  哥林多后书13:3这段话是特别对软弱的人讲的:“……我必不宽容,因为基督在你们身上不是软弱的,在你们里面是有大能的。”不要因为大家都软弱,所以觉得自己软弱是可以宽容的。保罗说“我必不宽容”,因为你们不应该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你应该刚强,你应该在主里面活出大有能力的生命来,这就是我们基督徒里面有一个保障。要记得你里面有个发电站,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你能力,让你活得刚强,得胜你身上一切的软弱。
 
  以弗所书3:16也是讲这个真理,这也是一个祷告:“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藉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基督徒的刚强是多么重要,要用刚强代替你的软弱,不要活在软弱当中不堪一击,好像风烛残年的老人。我们应该是刚强的,是承担使命的。我们要靠着圣灵,因为靠着血气难以持久。
 
  主耶稣在地上就是靠着圣灵行事,我们的内在要胜过邪情私欲,外在要靠圣灵的恩膏去完成神在你生命中的使命。使徒行传10:38“神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神与他同在。”“膏”就是用油抹他,让圣灵充满他,这段话对耶稣一生的工作做了一个高度的总结。耶稣的一生离不开圣灵,尽管耶稣是神的儿子,但是他谦卑地寻求圣灵在他的身上,带着能力去医病赶鬼,带给人医治和释放,把爱和恩典带给他周围的人,所以看到他的人生命都改变了,他的话语有权柄,他的眼中流露出的慈爱,吸引人久久不愿意散去,这是主耶稣的力量和吸引力。
 
  主耶稣被圣灵充满之后开始三年的传道工作:路加福音4:18“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主耶稣带着使命在地上工作,就是通过圣灵。主耶稣带着圣灵的能力去工作,同样,当圣灵在你身上,你就会不一样,你就会突破老我,从自己的失败中走出来。
 
  今天你的身上也带着使命,你的工作、你的生活,都是在遵行上帝的旨意,去完成上帝的托付。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起来被主使用,已经做小组长,已经在服侍人、关心人,参与教会的服侍。你不要依靠自己血气的能力,而要靠圣灵行事,因为血气之勇不能持久。要靠着圣灵,你心里才有源源不断的爱能够去爱人、关心人。在家庭里面,跟丈夫相处、跟妻子相处、跟儿女相处,通过圣灵让我们的生活天天能够如鱼得水,去经历神丰盛的恩典。
 
  愿圣灵与我们同在!求神祝福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过得胜的生活!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