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生命的质素:哀恸

2021-10-09 作者:恩曦2018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生命的质素:哀恸.jpeg


  太5:4

  当我们在看登山宝训,特别是主所讲论的八福时,除了觉得这是很美的祝福外,可能还会有一种感觉:这好难,这些在世上行不通。在讨论虚心的时候就曾说过,当我们误以为这是神给我们订定的伦理道德标准,只要我们照着这要求去行,将宝训应用出来,便可得着赏赐。那么,我们只能陷在深深的绝望里头,毫无指望。八福是要我们知道,人不能靠自己活出登山宝训的教导。主耶稣在这里向门徒讲论登山宝训并不是想给全人类树立什么道德标准,其中很大部分也确实不是世间行得通的准则,它也不为社会确立什么模式。那么登山宝训所要带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太4:23-25讲到了主耶稣在加利利传道时候的工作:教导(教训人)、传道(传天国的福音)、医治(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这3节经文指出耶稣怎样医治人,以神迹奇事支持祂所传的“天国的信息”。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神迹本身不是主想让我们真正专注的事情,主是希望藉着这些事,能够让我们去想到或留意到这些事件背后主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要学会越过神迹看到那更重要的祝福——行神迹的主。在这里主行神迹是为后面传讲天国的信息做预备!所以当耶稣行了这一切的事,吸引许多人来的时候主便选择上了山。有理由相信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因好奇和求神迹的群众会离主而去。所以,登山宝训其实是主对那些真正信靠跟随祂的人讲的。这样便能理解,为什么说登山宝训不是告诉我们要怎样过生活,以致能成为基督徒(或说蒙神祝福的人);反之,它指出正因为我们是基督徒,所以要这样的生活。原来当我们成为神的儿女后就应该具有这样的生命质素!

  当主耶稣上了山坐下,开口教训门徒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当我们跟随主之后生命本该具有的第一个质素便是虚心。主耶稣所说的虚心的人即是指那些能够看到自己灵里的贫穷,认识到自己全然无助而全心信靠神的人。所以,虚心是进入天国的先决条件。这是天国子民的基本特点,其他特点也是因这特点而来。虚心让人感到一种灵性的缺失,虚心的人会自觉灵里有缺乏和贫穷而需要得到补足的感觉。因着贫穷和缺乏而心生哀恸,这也是人悔改的起点。主耶稣紧接着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分享:分享生命的质素(二)——哀恸

  汉典对“哀恸”一词的解释为:悲痛至极。是形容一个人悲哀到了极点。耶稣说“哀恸的人有福了。”世人看来这句话显得滑稽可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赞同:哀恸与有福是完全相反的两件事。在人看来,有福应该是指向幸福的生活,一切哀恸的事世人避之不及。然而,神掌权的国度绝非如此。主耶稣清楚的指出:有福的人就是那一群哀恸的人。我们若去看路6:20-26类似的记载,会更加让人吃惊,路6:25下“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反面的方式描写)这些经文都能清楚的看到主应允那哀恸的人必得着祝福、喜乐与平安。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特质?主竟期望我们成为那“哀恸”之人!

  一、哀恸的意义

  若单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哀恸就是悲痛至极。那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也只有在失意不得志,或失去至亲至爱时才会令我们感到悲痛至极。若果真如此,大概没有人会承认这是一种福气。然而圣经中所用来描述哀恸这词的是希腊文中最能够表达这种情绪的一个字。用在为死者悲哀,为所爱者而发的悲恸之情。在希腊文版旧约七十士译本中,这个字是用来描述雅各深信他的儿子——约瑟已死,而有的悲伤(创37:34)。这是一种人们无法隐藏的悲愁,不但使人心痛,也使人情不自禁的流泪。这与今日人们对哀恸的理解大体相同,所以若按着这字意来解释,便是“能忍受得住生命中最痛苦的忧伤者,有福了。”阿拉伯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阳光,造成一片沙漠。言下之意,阳光虽好,但也不能一直照射大地,偶尔也需要雨水的滋润。同样,你我的生命中有些经验着实只有忧伤才会使之产生。即便如此,这样特殊的福分我们仍是不愿经历的。

  事实上,主在这里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并不是指着那些在自然感情上哀恸的人,例如因所认识的人死去而经历忧伤,哀恸的人。主所指的乃是属灵方面的,是我们灵里的哀恸。否则,我们便难以领受主话语中的教导。正如灵里的贫穷和经济无关,而灵里的哀恸也与我们生活中的情感无关。所以,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哀恸,绝对不是因为生命的变幻无常而引起的,我们信靠主的人深知自己的生命掌管在主的手中,所经历的一切都有主的带领。很有意思的是,主耶稣在论及八福的时候他最先提到的就是虚心的人有福。因为虚心的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与无能,自觉不配;他也深知自己的失败,知道自己无法持守主所教训的。这样的人就会为自己的罪忧愁,为自己的失败悲痛。这是主所谓哀恸的真正意思。也就是说主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其实就是指那些愤恨罪恶的人有福了。因此,布朗认为这一福是补充前一福的。虚心是理智上知道灵性的贫乏,而哀恸则是对该情况作出情感上的反应。换言之,一个哀恸的人必定知道自己在主面前的无助及无有,知道自己的不配和污秽。

  然而,今日教会已经鲜有能够为自己的不配和罪在神面前哀恸的人。一方面我们内里那种莫名的优越感致使我们常常觉得已经足够了;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缺少犯罪感,和对罪的认识。故此,在今日的教会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抱怨和指责的声音,却少有人愿意去参与和改变。因我们都自以为义,认为责任全在他人,更不愿正视自己生命的光景。无形中,我们开始不喜欢罪的定义,反对传讲罪的信息。今日的人都只想要恩典,要祝福而不愿认罪,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先认罪,才有改变。只有先哀恸的人,才能得到改变,得到真正的福分!

  二、哀恸的原因

  显然,导致我们灵里哀恸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自己内里的缺乏、污秽与不配。为罪哀恸也是传统的解释。耶稣时代,敬虔的余民因为以色列的蒙羞受辱而哀恸,但他们理解这是来自个人和集体的罪。诗人作见证说:“我的眼泪下流成河,因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诗119:136)而戴维施和艾力森则进一步解释说,当神的子民看见恶人掌权,公义被颠倒,义人受苦,这是他们哀恸的原因。由此可见,能够真正导致我们灵里哀恸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我们自己的罪;二是他人及这世代的罪。

  1、为自己的罪哀恸

  主耶稣在论到八福时,他是有一个明确的先后次序,每一福都是按着灵程的逻辑次序安排的。一个人唯有先在神面前看见自己的本相,看见自己跟不上神的心意,看见自己与神的计划脱了节,无形中常常制造许多阻挡神的事,得罪了神,他才会在神面前难过,痛悔自己的愚昧与刚硬,为自己的无知并自高自大而伤痛。一个真正跟随信靠主的人势必会经历保罗在罗马书第7章所谈及的经历,那就是懂得高喊:“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这其实就是我们因着自身的罪而哀恸的表现。因我们深知那种对自己完全绝望的经验,正如保罗所说的:“在我里头,就是在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了。”(罗7:18-19)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属灵的律与肉体的律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说实话,在这样的较量中我们常常失败去顺从肉体的律,以致行许多不蒙神喜悦的事。所以,当我们在神面前看见自己灵里的软弱及我们本相的污秽时,我们就不能不哀恸。也就是说,哀恸一定是紧随虚心而来的,也是每个基督徒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当我们面对神和祂的圣洁,默想自己应过的生活方式时,便立刻哀恸起来;我们必须为自己这境况哀恸。一个真正面对自己,检讨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的人,必定也会为自己的罪和所作的事哀恸。当一天结束的时候,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回想自己这一天所过的生活,问问自己:“我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想过些什么?以怎样的态度待人?”如此必能察觉自己做了不应做的事,也隐藏了一些卑劣的思想、意念和看法。若我们真是忠诚信靠跟随主的人,就必定会为此而感到哀恸。这也是每个真正跟随主的人必然要经历的,这绝不是幻想,而是实际的经验和事实:是一个十分彻底的试验。

  不止如此,前面已提到过会导致我们里头产生哀恸的情绪的还有他人及这世代的罪。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会因其他人的罪而哀恸。他不但关心自己,也关心别人,且关心社会的情况和世界的大局。所以,哀恸不仅包括了为一己的罪而难过,也包括了为世界可怕的景况,人们拒绝救主,和那些拒绝神慈爱的人,将来命定的恶果而难过。

  2、为他人及这世代的罪哀恸

  这种为他人和世代的罪而感到哀恸的实质上要比因着自己的罪而感到哀恸更为属灵和神圣,也是我们内里深切爱主爱人的一种真实流露。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到新闻里那些不公义之事时会为此感到极其愤慨;看到许多人的道德沦丧,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时,我们会为此感到痛心疾首。

  起初,神创造天地,一切都是极其美好的,并且神也是照着祂自己的形象造人,将其安置在伊甸园中。然而女人受蛇的引诱违背神的命令,从此罪由一人进入世界。而罪的工价就是死。正如罗5:12“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如今,我们都在罪的辖制之下。难怪乎,主耶稣会成为“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的人。因祂看到一种可怕、丑陋、败坏而又称为罪的东西进入世界,且把死亡带进人的生活,使人的生活烦乱痛苦。祂的灵就哀恸,也为这些事哭泣。当主耶稣看到耶路撒冷城不接受祂,使城陷入沦亡的时候,祂也因而哭泣、哀恸。而一个真正跟随主的人,就已经有耶稣的生命在里面,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生命质素,也就自然而然会为着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代仍然在罪恶的辖制下而感到哀恸。因为,我们明白神对罪的看法和对罪的憎恶,故此我们会为着罪进入世界带来这样可怕的后果而感到哀恸。更会为了这个物欲横流的世代,人们迷失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渐渐失去对人生的思考,成为撒旦的俘虏,变得反叛傲慢,以致惹动神的怒气,因而哀恸。

  当我们为着自己的罪和他人及这世代的罪感到哀恸哭泣时,又有何意义呢?如果仅仅停留于此,我们依旧是毫无指望的。然而主耶稣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三、哀恸的福气

  “他们必得安慰”乃是引用以赛亚书61:2有关弥赛亚来到这世界“安慰一切悲哀的人。”“安慰”在圣经里是救恩带来的一个主要祝福。在以赛亚书41:1,先知的宣告展开了神救恩即将临到以色列的新篇章,神的回应:“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实际上,八福的前两福是刻意引喻了以赛亚书61:1-3的弥赛亚福分。弥赛亚来,要赐“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赛61:3)。但是,这两个福分虽然已经部分实现,却只有在将来才完满实现,都是取决于一位来拯救祂的百姓脱离罪恶的弥赛亚。在福音中,基督就是那位给神的子民带来安慰的弥赛亚。故此,我将此福气分为了两部分:

  1、即时的安慰

  “得安慰”这一词和主应许赐下圣灵时所用的那个字有关联。保惠师一来,人就不再是孤儿,祂使在忧患中的人得安慰,伤痛的心得医治。而当我们能够清楚看到自己是落在一个完全绝望的境况中,为此感到哀恸时,圣灵便帮助我们,使我们看到,主耶稣基督可使我们得着完全的满足。藉着圣灵,我们看到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又站在神的面前为你我辩护。当我们看到神在基督里完美的供应,就必立刻得着安慰。并且,只有当一个人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污秽与不配,为着自己充满罪的生命感到哀恸时,他才会想要寻找一位救主,想到要转向基督;而当人一转向基督时,便会重得平安与喜乐,又再得着安慰。

  2、有福的盼望

  “必得安慰”希腊原文中,这是一个将来时态。这将来时态的动词指今生事情的确定性,就是他们必定会得到安慰。也指耶稣再来的时候,神的子民得到完全的安慰和喜乐。其次这是一个被动语态,即是“神性的被动式”,指神时那位安慰者。在犹太人的盼望中,他们等候一位安慰者的临到。最后这安慰不是从世界而来,乃是神国的救恩来临时候带来的。正如布隆堡所指出的:“神给我们现在的安慰是局部的,将来的是完全的。”所以,我们盼望等候神国的降临。因为我们深知:当主再临时候,罪要从这世上消除。那时会有“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这是每个基督徒何等有福的盼望。

  结语: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是用严肃的眼光去看生活,用属灵的态度去思想。洞悉罪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以致内心充满忧伤。但又因着对真理的认识,亦有说不出的喜乐。

【作者简介】 作者:陈国平或李佳,为主内夫妇,文笔细腻,引人入胜,循序渐进得到属灵的造就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