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一路有“你”,温暖同行(三)

2022-07-09 作者:恩曦2018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一路有“你”,温暖同行(三).webp.jpg

   创21章

 
  一、一路有“你”,温暖同行(一)
 
  二、一路有“你”,温暖同行(二)
 
  1、引发冲突,忧愁不断(8-11)
 
  2、化解冲突,忧愁缓解(12-13)
 
  3、面对冲突,百感交集(14-16)
 
  (1)冲突的后果,关系破裂(14)
 
  冲突总是具有破坏性的,让人痛苦。家庭的纷争已经深埋在以实玛利的心中,难以改变。神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化解冲突的惟一方法,就是打发以实玛利和他的母亲夏甲离开。对亚伯拉罕来说,与以实玛利道别这事真是令他百感交集、忍痛割爱,然而这是神的命令,他必须顺服,这里的顺服与顺从实际为下文献以撒埋下了伏笔。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拿饼和一皮袋水给夏甲道别,这一别不知何时能重逢,创世记的作者将亚伯拉罕的动作予以细腻描写,连亚伯拉罕把水袋“搭在她的肩膀上”都记下来,反应出他关心他们。然而赶走他们,实在是迫不得已、非做不可。当夏甲与以实玛利真的要离开之时,亚伯拉罕心中定是交织着怜恤、疼爱和痛苦等等各样的感情,当他打发他们离开时,那种锥心之痛必叫他几乎无法忍受。面对冲突往往带来破坏性的后果,给许多人的心灵留下创伤,冲突会导致失去所爱的人,在教会服侍中,往往冲突会失去你最好的同工。
 
  (2)冲突的后果,困惑迷茫(15)
 
  以实玛利和夏甲在旷野中迷路,水用尽,甚是绝望,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于是放声大哭。这次经历同第一次在旷野遇见神并不相同(创16:7),十几年前,她找到了水泉,然而,这次却完全没有看到希望。前途彷徨无助,困惑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要往哪里走去,接下来该如何行(14节)。圣经并没有记载夏甲要往哪里去,她很有可能要回到埃及老家(创16:1)。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她居然迷路了,找不到方向,亦不知身在何处,更不知道往哪里去,她陷入惶恐之中。在别是巴的旷野走迷了路,这是巴勒斯坦和埃及之间的不毛之地,迷路的原因有两种情况:其一、夏甲离开埃及近20年,可能忘记了回家的路;其二、夏甲经历了因冲突所衍生的恶果:被赶、飘荡、流离,不知所措,最终迷失在别是巴的旷野。
 
  夏甲困惑迷茫的光景正是现今多少家庭、教会的真实写照,有多少家庭因为冲突,颠沛流离、支离破碎;有多少教会同工因为冲突,最后对信仰的把握与追求困惑迷茫、在信仰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3)冲突的后果,悲观绝望(16)
 
  夏甲的处境,犹如弹尽粮绝,母子已经耗尽了所有,饼都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母子二人疲惫不堪,再无力前行。
 
  夏甲正处于精疲力尽、缺水缺粮,就把孩子撇在小树底下,“撇”:原意是抛掷、丢掉,《吕振中译本》和《思高本》都把它译作“丢”。旧约作者若用“撇”来处理“人”,通常都是和埋葬(撒下18:17;王下13:21;耶41:9)、杀害(创37:24、耶38:6)有关,再结合上下文夏甲说“我不忍见孩子死”(16节),由此可见夏甲把以实玛利留在树下,让他死在那里。都说母爱伟大,为何这里的母爱就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全因家庭冲突后,此刻的夏甲对爱情已心灰意冷;对生活已悲观绝望。
 
  夏甲与以实玛利正面临死亡的威胁,这一切都是因为冲突所引发的,冲突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阻隔,会导致关系破裂、困惑迷茫,使人悲观绝望,甚至出现最可怕的后果,对生活失去了盼望,就产生了错误的观念:以死来了断冲突。冲突的后果不仅极具破坏性,而且遗害无穷。别是巴的旷野弥漫着悲哀,只有俩母子坐在那里等死,在寂静的旷野,传来了一个可怜女子的喊叫,若是你我处在此情此景,兴许会问难道:神啊,你在哪里?难道你会袖手旁观,让我们母子被饥饿、口渴折磨,就此惨死吗?
 
  当人走投无路,走到人生尽头,神依然爱着我们,神的恩典与带领总是不误事、不误时,在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恩典与带领。带领夏甲与以实玛利胜过苦楚。
 
  4、胜过冲突,转忧为乐(17-21)
 
  圣经并没有记载夏甲是否质疑神,只是放声大哭,一个人只有在委屈的时候,没有倾诉的对象,只能自我发泄。圣经也没有记载以实玛利对妈妈的暂时离开有什么反应,也不知道以实玛利是否同母亲一样放声大哭。
 
  (1)听从神的话语,自我反思(17)
 
  神对夏甲哭声的回应,给予纠正,让夏甲要思考当前的问题(苦闹、悲观绝望),引导夏甲为何要这样呢?藉着神的话语纠正、劝勉夏甲,提醒我们每位跟从神的儿女,当我们在服侍、家庭、情感、工作等等面对危机和问题袭来时,需要切切需求神话语的引导,呼求祂的帮助和带领。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要思考我们面前的问题,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如诗人大卫的悔罪诗(诗51篇),一开始认罪,就有罪人的认知,都是先认自我的过犯。(诗51:1-2)(大卫与拔示巴同室以后,先知拿单来见他。他作这诗,交与伶长。)“神阿,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增广贤文》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太7:3)“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任何的事情,都要从自身找问题,并认真思考我们当下的问题,神一定会帮助我们,就能胜过所有冲突的破坏性,以实玛利就是鲜明的例子。
 
  但从下文圣经:(创21:17)“神听见童子的声音。神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夏甲说,夏甲,你为何这样呢?不要害怕,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可知,虽圣经没有记载以实玛利有无抱怨、大发雷霆,暴跳如雷,但是结合上下文,以实玛利也向神大声呼求,只是同母亲的态度与方式都不一样,神两次说祂听见了以实玛利的声音,可见以实玛利是边祷告,边流泪呼求,因他知道自己戏笑人和捉弄人的行为,导致他和母亲几乎丧命,所以他的问题、过犯最严重,求神赦免他。
 
  由此可见,当我们过犯时,必须要悔改,呼求神赦免我们的罪,惟有这样,神才会听我们的声音。(赛55:7)“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约壹1: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2)顺服神的命令,听命顺服(18)
 
  当神劝勉夏甲“不要害怕”,紧接着,就发出一道命令,“起来,把童子抱在怀中”(18节),神吩咐夏甲起身,不要坐在那里沮丧、等死。她不但要自己要站起来,还要托着以实玛利起来,用手扶着他。请留意,神为何要夏甲这样做,因为神要从这位少年生出一个大国,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创世记雷氏研读本》解释这节经文:这应许给夏甲保证,以实玛利能生存下去,将要会成为阿拉伯的始祖。
 
  假如夏甲不顺服神,不愿意听命顺服,不愿意起来把童子抱在怀中,结果又会如何呢?当时的夏甲已经又累又渴,精疲力尽,她有一大堆借口自己毫无力气、动弹不得而推辞不动,要是夏甲不顺服神,她和以实玛利大概不会得救,早就死掉。然而,幸运的是她顺服神,完全按着神所说的去做,祂就会引导与祝福我们。
 
  (申5:29)“惟愿他们存这样的心敬畏我,常遵守我的一切诫命,使他们和他们的子孙永远得福”。(太7:24)“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夏甲的顺服及神的祝福,以及新旧约圣经的教导,提醒所有服侍神的人,不论身处何境遇,都不能为自己找任何的借口逃避侍奉及灵命成长的追求,倘若你觉得自己很软弱,就立即立刻从软弱中站立起来,否则成为温水里的青蛙。(罗8:5-6)“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
 
  (3)经历神的供应,恩典够用(19-21)
 
  神不但关心以实玛利的前途,更关注他当前的需要,神不但宣告关乎他的应许,也供应他的需要。当夏甲走向以实玛利时,神开了她的眼睛,“使夏甲的眼睛明亮”(19节),就看见了一口井,解决了她当前之急,立刻将皮袋的水装满了,给孩童喝。
 
  圣经所提到的是一口井,这里的井与水池有区别,这口井早已存在,只是夏甲看不见。井水是从泉水涌上来,这种井的井口大部分都用石头围起,贴上特殊的标记。因此认不出这种特殊标记的人就找不到井水。马太亨利(MattewHenry)描写,夏甲找到的井是:“早已藉着满有恩典的誓约存在的井”。这井不能在罪恶里彷徨的时候发现,只有在神呼召的时候才能发现,能得到这口井水的人,是按真正呼求神的人。
 
  当夏甲一开始顺服神,神便立刻满足她的需要。当她起身,走向以实玛利时,神便动工,开她的眼睛,使她看见一口水井,经历神的供应,在恩典中享受神的赐予。(诗28:7)“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里倚靠他,就得帮助。所以我心中欢乐。我必用诗歌颂赞他”。
 
  夏甲和以实玛利领受神的呼唤,安于神所预备的环境和神所计划的人生。母子俩并没有返回埃及,而是住在巴兰的旷野。慢慢接受神的安排,离开亚伯拉罕,与他分开。慢慢习惯和适应当时堪称恶劣的不毛之地。以实玛利后来成了弓箭手,靠打猎来供养自己和母亲。后来,夏甲给以实玛利娶了一个妻子,以实玛利成为祖先的阿拉伯族成为希伯来人和埃及人的混血民族。随着以实玛利的成长与娶妻生子,实际上也解决了亚伯拉罕家庭冲突所带来的分裂、困惑与绝望,虽然亚伯拉罕不知夏甲与以实玛利的现况,从整个家庭一路历经挫折、饱经风霜,家庭的冲突所导致破坏、忧愁,只因一路有神,温暖同行,一切事情都迎刃而解。因神应许我们得胜,只要我们相信祂,切切实实地信靠他,祂应许我们可以胜过世上的一切难处。
 
  (续)

【作者简介】 作者:陈国平或李佳,为主内夫妇,文笔细腻,引人入胜,循序渐进得到属灵的造就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