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敬拜赞美:传统现代何必争?

2014-05-19 作者:计文  
来源:作者博客我也要投稿

001qdhv8gy6IDQHHT1kc6&690.jpg

  敬拜赞美:“传统”乎?“现代”乎?

  “敬拜赞美”狭义上是指教会在礼拜或聚会前有一定时间唱诗赞美,往往是有一个或几个肢体带领会众,用以较现代流行的音乐风格,以肢体语言(如拍手、律动、跳舞)及现代乐器(如电子合成器、吉他、爵士鼓等)以及音响器材相伴来歌颂敬拜或用音乐诗歌来互相造就。这是一种新的敬拜方式,与以往传统礼拜相比,其特点是:以流行短歌取代古典圣诗、或以敬拜团替代唱诗班、以敬拜带领者替换诗班指挥、以乐队取代钢琴或其它单项乐器伴奏、以类似舞台献演替代圣台礼仪、以拍手舞蹈替换安静默祷等等。

  今日中国教会,尤其是沿海一带,受到港台或北美等华人教会影响,在教会举行“敬拜赞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是,一些比较谨慎的教会和信徒还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太过“世俗化”、不够“分别为圣”,甚至有个别人更为极端地斥之为“靡靡之音”。敬拜赞美诗歌在表达上确实日渐显出它的世俗性、表面性、表演性和情绪性倾向。但喜欢这种形式的信徒,尤其是部分中青年信徒,则反唇相讥,认为“传统未必就是正统”,传统敬拜方式似乎“字正腔圆”,样子正襟危坐,但试想,几十年下来,每个礼拜都是一样的仪文、一种模式实在让人审美疲劳,索然无味!而现代活泼的敬拜才能唤起我们激情,让我们有感动、有享受、有共鸣!

  为此,有关就“敬拜赞美”这个形式是否可行,多年来教会里面颇有争论,究竟是选择“现代”还是坚守“传统”?一时众说纷纭,无人能一锤定音!

  一、支持者的主要理由:

  1、各地的人们若依上帝赐给他们的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应当都有其价值。我们应当允许不同时期的人们,有着自己喜欢的信仰表达方式。音符是情感的翅膀,歌词是思想的表达。我们向神歌唱,自然有其意义的表达,但更不可缺少情感的流露。不同地方或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实属正常,非洲人与亚洲人显有差异,汉族人与少数民族大有不同。既然“敬拜赞美”在今日是不少信徒向神敬拜的一种选择,他人没有必要为坚守所谓的“传统”而反对。

  2、“敬拜赞美”带来不少新的诗歌,其中不少源自诗篇。有的诗歌常用“我”与“你”的关系来表达,以此在崇拜中拉近了神与人的距离,有助会众向主敞开心门,增强敬拜氛围。相对而言,传统赞美诗歌,因多数出自早期欧美等国家,其旋律并不合适中国民众之性格。旋律比较简单并多次重复,时常让人感觉沉闷缺乏热情;又传统圣诗尽管文字典雅,却太多属于理性的叙述,让人感到艰涩难以明白,冰冷难以投入。

  3、现在一些新创作的敬拜诗歌,包括短诗歌敬拜和个人灵修诗歌,采用现代流行的韵律,让现代人容易投入和认同,其浅白的歌词,亦让多数人特别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村信徒一目了然。加上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容易让时下身处各种压力的人们借着诗歌向上帝倾诉内心的感受,从而引发共鸣。

  4、从圣经看,虽然圣经提醒人们来到神的殿当“肃敬、静默”(谷2:20),但圣经同时也鼓励我们可以“击鼓跳舞赞美他”!谦恭敬畏、礼仪正规的礼拜为人所追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热情奔放、身心投入的礼拜就一定不为神所喜悦!

  二、反对者的主要观点:

  1、基督教礼拜是崇拜独一真神,是一件应当须“谨慎脚步”的事。但“敬拜赞美”内容较浅薄,神学不健全,当其配上夸张的音响,让人感觉是在参加一次流行演唱会,其娱乐自己的层面大大超过敬拜上帝的韵味,且不断地祈求上帝为“我”服务,让我得福、赐我平安。时常只沉浸于自我的满足和恍惚之中,而没有表达上帝在我们生活中发出的真理性挑战。由于太过突出个人得安慰的感性词句,虽然满足了慰藉人心的需要,并且容易产生共鸣,然而对改变生命的十字架信仰却是轻描淡写,甚至有的诗歌还摇晃着“成功神学”的影子。

  2、有些“敬拜赞美”诗歌,其风格过于模仿“世俗音乐”,有时词虽不同,但伴奏方法大致类同。带领者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大多与歌词关系不大,有点让人感到是在作“有氧运动”或“伴舞”而已,这种“旁若无人”的跳舞赞美,很难想象是在敬拜上帝。同时,不少带领敬拜赞美者,过度的演艺成分让整个礼拜失却了些崇拜的虔诚。

  3、多数“敬拜赞美”所用的歌词简单,重复累赘,让人不知所云。如有的歌:“我爱你”、“啊爸父”、“哈利路亚”等词要唱十来遍,疲劳轰炸,并且带敬拜者总会叫会众站着唱诗,一遍又一遍,有人好像很享受,但也有人觉得很难受,有点像“罚站、罚唱、罚听”!一些短诗诗词缺乏应有的属灵的深度和文学美感,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些粗糙的文字堆砌和有点做作的情感宣泄。说是在敬拜,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感觉中;说是赞美主,却总是陶醉在自我的满足里。

  4、因为“敬拜赞美”的方式为不少人喜欢,故而有人就认为只要因此有人信主那就是好的!可是,为了福音是否什么方法都可以使用?这种实用主义思想如果正确,那么,摩西在米利巴以杖击打盘石而出水(民20:11),岂非也情有可原?所以教会不可一味顾念人的喜好,太在乎人的感受,而忘了唱诗赞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讨神喜悦,让神得荣耀。教会如果为了吸引人而去迎合或满足大众不良口味,试图运用一些电子音乐或是演唱会式的敬拜赞美去吸引人,并且制造不少“明星”式歌星和“追星”式粉丝,那么,是否造成崇拜对象的移位或迷失?

  5、目前不少敬拜赞美所用之诗歌,大都凸显“赞美”一栏,令诗歌造就面大大局限,忽略了祈祷、悔罪和互勉等原本从诗歌中可产生的功效,让原本丰富意蕴的礼拜变得简单苍白。传统礼拜虽然被视为有些程序化的安排,可是人们可以在赞美、感谢、认罪、宣告、奉献、委身、联谊等阶段性程序中表达心声,传递爱谊,并在与神对话中建立生命。

  6、不少人挑选“敬拜赞美”诗歌时,往往注意音乐的优美性,却疏于对歌词神学性的关注。可是,谁都知道歌词内容的全面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整个基督信仰的认知。在神学上很有不足甚至产生谬误,简短与内容单一的敬拜诗歌,久而久之,会让信徒得上一种严重的贫血和营养不良。

  7、流行不等于经典,这些流行曲风的新作几乎皆以“俗乐”为创作范本,且水准粗粝,音乐和歌词都很肤浅,用来敬拜神很不够格。

  只是迎合了人爱慕新鲜、追求时尚的品味。可这些歌曲的受欢迎程度一热就过,很快衰减,因为比它们更新的歌不久又出场了,贪新弃旧的人又开始下一首“流行”……据观察,这些所谓新潮热门歌,一般只能流行1-3年(有的更短),新鲜一过,就忘记去唱它了。

  三、几点反思:

  1、今天的“传统”可能是过去的“流行”,过去的“流行”就是今天的“传统”!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在坚持“传统”敬拜方式时去否定或反对尝试现代的敬拜方式。传统赞美敬拜诗歌既然是教会灵性宝库中的精品,自然不能在今天被时间封尘,而是要发扬光大,再次成为我们的灵性的喂养和帮助。对于这历代教会圣徒的丰富信仰经历,后世教会有责任透过教导来挖掘、维护和延续。历代信徒的心血结晶之经典作品贯串于今天整个崇拜流程中,就更能体现“圣徒相通”的真理。但无可否认,一些“传统诗歌”确有需要寻找一些表达上的突破,甚至可以为这些歌词重谱新曲。“现代”与“传统”其实不必去争。“敬拜赞美”固然有其吸引人之处,不少近期的新创作诗歌也有很大的突破,无论是制作、编曲等专业水平都令人鼓舞。但“传统诗歌”仍有它经久不衰的魅力,谁都不能说《奇异恩典》这样的歌已经过时!确实,“敬拜赞美”的诗歌在神学的履历和生命的经历上还待趋向成熟,同样,“传统诗歌”也在面对新的处境中需要不断自我更新与发展。但两者之间不至于产生非彼即此的排挤,反而应该可以有许多彼此学习、互相补充的空间。过分强调传统和现代的界线,只会导致教会分裂,失去对话空间。神在不同时代兴起不同音乐风格其实是一种祝福,而不同风格的融合则需要互相接纳和兼容。

  2、“敬拜赞美”或是流行性的诗歌可能很有感性,让人快乐、感动、满足。但人还有理性的一面,一个人不能完全只有感情或完全只有理性,这两方面要互相平衡。如果“敬拜赞美”的教会过于感情化,缺乏理性,而传统敬拜又过于理性化,缺乏情感。这样两者都有不足,为了满足感情而牺牲理性,或为追求理性而硬要压制情感,这都是须要谨慎处理的。作为圣乐工作者总是力求更完美的技巧,要把基督信仰中的丰盛信息透过音乐呈现出来。倘若我们缺乏了丰富深度的内涵,必然导致虚空无力的感受,或真的成了“鸣的锣”!反之也然,我们纵然有丰富的灵性内涵,但在音乐表现上与现代人格格不入,难以血融于水,那么,这样的圣乐就算多么“正宗”或“高雅”,也只能是曲高和寡了!

  3、我们大可不必不加分析地反对“敬拜赞美”,但对圣乐神圣性的追求,即反对教会音乐“世俗化”倾向,则是义不容辞、不容置疑的。一些年轻人,平时喜欢在K歌房里大喊大叫,那样才叫爽嘛!他们信了主后,也把这种“K歌”习惯也带进了教会。又或许是一种喜新厌旧心理趋势,信徒普遍不太喜欢用传统圣诗,以为这可能已经用“旧”了,而应当向耶和华唱“新歌”。于是乎,一些毫无乐理和文学基础的信徒便“热心创作”起来,说自己在“圣灵感动”下创作了许多歌,甚至有人借《西游记》中《趣经女儿国》的插曲之曲调来填上教会的词来唱(《生死线上》),用《十五的月亮》改编的《基督的恩光》,用《走进新时代》改编的《走进恩典时代》等等,让人忽然浑身起鸡皮疙瘩,那儿还有一点神圣可言?拉玛?柏士曼在他的《音乐的再生》中写道:“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当音乐家越世俗化,他的表演也越属肉体”。又说:“任何一个音乐团体,若一味崇拜或模仿世俗的音乐,就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极危险的状况”。请记得上帝藉着阿摩司先知说的话:“上主这样说:‘我讨厌你们的节期,受不了你们的盛会……我不喜欢你们那闹哄哄的歌声,也不爱听你们弹奏的琴声……”(摩5:21-24现代中文译本)

  4、在传统的崇拜、礼仪和诗歌当中,难道没有“敬拜赞美”吗?其实也不是。很多优美的传统圣诗,如当我们高唱“圣哉、圣哉、圣哉,全能大主宰”或是“颂赞主圣名,颂赞主圣名”的时候,我们没有敬拜赞美吗?难道我们在唱“同拜真神万福之根,普天之下万国万民,同尊上主天使天军,赞美圣父、圣子、圣灵”的时候,我们没有敬拜赞美吗?当我们在圣餐的过程中,感谢耶稣代赎洪恩,难道我们没有敬拜赞美吗?当然不是!问题是当我们的崇拜生活变得形式化时,我们就没有了敬拜赞美。因此,问题不在“传统”还是“现代”,老歌还是新歌,问题在于我们在这些歌唱中有没有出于心灵和诚实?“……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spirit)和诚实(真理truth)拜他……”(约4∶23)。比较传统古老的诗歌绝大多数强调信仰教义真理,而现代音乐则绝大部分都十分凸出情感。这看起来像是真理和心灵的对立,实在是要我们两者不可偏废。

  因此,问题不在“传统”还是“现代”,老歌还是新歌,问题在于我们在这些歌唱中有没有出于心灵和诚实?“……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spirit)和诚实(真理truth)拜他……”(约4∶23)。比较传统古老的诗歌绝大多数强调信仰教义真理,而现代音乐则绝大部分都十分凸出情感。这看起来像是真理和心灵的对立,实在是要我们两者不可偏废。

  5、纵观神的百姓的历史,敬拜一直都混合着新旧元素。在旧约中有许多诗歌,都取材于以色列历史中的早期材料;《启示录》中的诗歌,则是引用自《诗篇》和《以赛亚书》。而《以弗所书》5章19节和《歌罗西书》3章16节,同是鼓励我们要用“诗章、颂词、灵歌”——包含着新旧诗歌——来彼此教导、劝诫。这些经文使我们无须再纠结、争执于音乐的风格、形式,而是鼓励我们因信而广泛使用不同的音乐。神不受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一种音乐的限制。教会应当不凭自己的喜好,也不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使用最好的音乐——不论新旧——去敬拜神,这才是敬拜音乐选用的重要准则。

  耶稣说,礼拜上帝不在基利心山,也不在耶路撒冷,关键在于是否有“心灵和诚实”!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礼拜不在传统诗歌,也不在现代诗歌,而在“心灵和诚实”的会众心里!
 

【作者简介】 计文,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中国基督教《天风》杂志主编。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