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的不平安
2015-06-04
作者:徐信得
来源:原创我也要投稿
讲道内容
讲题:平安中的不平安
行礼如仪、失去热情的生活
经文:玛拉基书三章1-5
主讲:徐信得牧师
1.引言
兄姐平安!平顺日子中,若缺乏锻鍊,信心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转为怀疑。
2.信心在不知不觉中耗尽,成为怀疑的心态
先知说预言,多在政zh i动盪不安时。玛垃基先知的时代,却是风平浪静,上帝彷彿已忘了他的百姓,任凭他们一个小犹大行省,忍受贫穷和外国势力的欺压。哈该和撒迦利亚曾说,所罗巴伯和约书亚是上帝为新时代所拣选的人,带领犹太人回到祖国。但先知过世、甚至圣殿完成,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上帝即将降临,用荣耀充满圣殿。以西结的预言没有发生,以西结书说,上帝的荣耀要通过东门、进入圣殿,当时人们并没看见。以利亚和以利撒的神蹟时代过去,宗教仪式仍週而复始,众人照礼仪献祭,欠缺了热情。他们怀疑,列祖的上帝是否存在,是否有必要侍奉他?一代又一代过去,上帝的应允总没发生。许多人因此失去了信心:约书亚记24:34,约书亚在世时,以色列人侍奉上帝;他死后,那些亲眼见过上帝作为的长老们仍活着时,百姓仍侍奉上帝。相反地,那没经历过的人,忘记了上帝。历史有许多等候期,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玛垃基的预言,是对这些等候中的人说,此刻的压力、阴鬱,常不知不觉中耗损信心,使信成为怀疑,和永活的上帝失去连结。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年代,祭司和百姓们,照宗教献祭规定,行礼如仪过日子,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重要意涵而不自知。所以,当上帝责备祭司们,「你们不尊敬我、藐视我」时,祭司尚且不明就裡。上帝指出,你们的错就是,将失明、跛脚、有病的牲畜,献为祭牲,污秽圣坛。这些牲畜若作为礼物献给统治官长,他们也不会欢喜接纳,何况上帝?这样的献祭,藐视了上帝,上帝告诫祭司,你们必须用行为尊敬我;若再不聆听、存在心裡,咒诅就要临到。
现代生活也存在行礼如仪。许多基督徒不明白,每週做礼拜的意义,对礼拜的程序感到繁複,可见信徒缺乏对礼拜仪式的真实瞭解。玛垃基书裡,「立约」是个重要主题,提及四次,其一是对利未人、祭司的约,第二是与列祖的约,第三是婚姻的约。上帝和百姓的约中,曾应许赏赐生命、平安,要百姓尊敬上帝,记住立约的日子,确实尊敬上帝、敬畏他。所以,祭司的职务是传授真理,不讲不义的话、彼此和谐相处,不只自己行为正直,也要帮助多人,弃绝罪恶。他们负责教导有关上帝的知识,要人民来学习,瞭解上帝的心意。
3.平安中的不平安~逐渐沉沦的信仰
但在缺乏重大事件的年代,祭司却离开正道,歪曲道德,以致慕道者也走歪了。祭司原来和上帝有约,顺服上帝,踏实带领百姓。但平静日子裡,他们废弃与上帝所立的约,彷彿平安中的不平安,信仰渐渐沉沦。祭司的无能和不忠的严重性,在百姓对信仰的表达,即可窥见。百姓藐视上帝和列祖所立之约,在婚姻、社会、经济关係上,破坏彼此的忠信。百姓娶拜外邦神明的妇人为妻,污秽圣殿,悖逆年轻时在上帝面前立誓忠心的妻。生活上行巫术、淫乱、作假见证、苛扣工钱,欺负孤儿寡妇和外国人。百姓不尊重宗教领袖,宗教领袖不忠心教导百姓,导致信仰渐渐沉沦,只满足一己之需,不顾上帝要求,更欠缺公义,不怜恤困苦。除非人愿意悔改,否则就落入了神圣的咒诅中。
台湾社会好像存在类似光景,全球发展进入「M型社会」,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基本薪资和最低工资,都让一般人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餬口而已。穷人活在社会边缘,挣扎奋斗却无能为力,许多家庭因为老人失去健康,生活落入困境;穷苦人家的小孩,几乎缴不出上学所需的费用。首善之区的居民或许很难瞭解这样的光景。我居住的社区想做课后辅导,告诉学校想照顾经济较不好的家庭,送小孩来教会,有人陪他们做功课。整所学校一千四百多位学生中,大约只有十八位学童来自低收入户家庭。若在乡下的学校,大约百分之七十五来自低收入户家庭;偏远的原住民部落小学,则是百分之百。都市、乡下、和偏远山区,资源十分不平均。
但政策有时让人感受不到被照顾,反而处处礼遇那资源丰富、有权有势的人。生活在这样的处境下,久了也习惯了,对四周的不公义,无力关心,自顾不暇。这外表看似平静、平安,其实搀杂了许多的不平安。人们纷纷到庙裡烧香,祈求平安;教会也因此兴旺,礼拜人数增多,人们来祈求上帝保守自己,免受灾害困境。面对不佳的大环境,人们静默无声,暗自忍受,让心裡没有平安的人,在看似平安的环境中,孤军奋斗。
4.真正的平安是对上帝的顺服
我们的时代,和玛垃基的时代类似。先知玛垃基向一群灰心丧志的百姓说话,挑战信仰。百姓们从被掳之地,返回犹太故土,以为以赛亚要来。但他们不是经历百战百胜、五穀丰收,反而是贫穷、飢荒、经济困境。玛垃基刚好切合时事。百姓怀疑上帝的应许,因为等待许久,却看不见应许成就;所以无法热心,委身于应许而活,尽心敬拜侍奉上帝。先知玛垃基写书时,针对当时百姓,昏昏欲睡的心灵,呼吁清醒,并警告说,若不悔改,审判就要来到。先知想说服时人,认真面对上帝,改变奉献的态度,认真实现先知的教导。先知说,若认真遵行上帝的诫命,上帝要亲自关心,并丰富赏赐福气。
以色列人在平静日子中,习惯生活,认为上帝并不在意他们是否行恶;因为行恶不义,似乎没有被上帝刑罚;他们认为,行恶不义没关係。上帝的回应是,他会先派使者来预备道路,然后才会回到圣殿,审判恶者。以色列人以为,上帝不会採取行动。其实,并不是上帝不理会祭司或百姓的罪;先知预告,百姓已让上帝感到厌恶,他们怀疑上帝的公义。百姓中虔诚的人也问,为何公义允许这些藐视上帝的人和宗教领袖存在?身为信徒,看见宗教领袖一边看似虔诚地行礼如仪;但生活中看不见公义,应该都会发出疑问,怀疑上帝为何容许这种人存在。
先知耶利米曾问过,究竟什麽是公正?为何坏人事事顺利?哈巴谷也曾问,上帝怎能容许,坏人欺压好人,正义被歪曲?这是否也是这时代的感叹?台湾近期发生了黑心食品事件,企业政商勾结,利用特权,侵吞欺骗;百姓却无可奈何,遭受冤屈无处可诉。玛垃基时代的人问,上帝是否以恶者为良善?公平的上帝在哪?同样地,今日时人也如此问。但被掳归回的以色列百姓,并没有真正敬虔地,寻求上帝的使者。他们认为,上帝的使者来,不是审判我们,而是审判那欺负我们的列国。可惜他们最后才发现,上帝的使者不只审判恶人,以色列人同样受审判。
我们也感受到社会不公义,但我们期待上帝来,审判那不公义的作恶之人,却忘记自己是否是那罪恶结构中的一份子?上帝来,不只审判行不义的人,也包括那对不公义,静默无声的人。台湾社会存在一种情况,大企业家为了社会形象,设立许多基金会,聘请社工关怀缺乏陪伴的儿童。然而,大企业聘请员工,让员工超时工作,以致于没时间陪伴家人,亲子关係发生问题。企业家为了公益形象,设立基金会,聘社工人员,其实问题是他们创造的。若能减少工时,让员工按时下班,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就能减少一部份的问题。德国z /-府即立法,限制工时,让人回家,和家人相处,减少问题。
5.悔改才是正途
面对这些问题,只有悔改才是正路。上帝何时临到无人知晓,但他要来审判,用火焚烧好像炼金炼银一般。对那随便敬拜、献祭的,他再不容许他们的污秽行为。上帝使者不只会做预备工作,也要洁淨、审判列国,完成彻底的改革,不只针对不洁淨的献祭仪式,也针对百姓的悖逆行为。他要完成彻底的改变,就像炼金、炼银,直到人们改变心思、态度,献给上帝他喜悦的祭物。不只个人行为,百姓的集体社会行为,也要被导正。第5节说,「行邪术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玛3:5),都要受审判。只有悔改,归向上帝、虔诚敬拜,才能得到怜悯与赦免,真正享受平安。玛垃基书指出,回转的道路乃是彻底更新伦理道德,奉行宗教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参加礼拜,若瞭解每个程序,就会感到有意义。好像司会祷告,带领会众认罪悔改,是要让人能平安地坐在礼拜堂裡,敬拜上帝。每个祷告、每个步骤,都有它的意义。当瞭解意涵,参加礼拜时就会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不只是行礼如仪而已。
6.结论
待降节第二主日,我们要祈求平安、等待平安。但真正的平安,却亟待好好思考。行礼如仪的生活中,仍拥有宣教的热情;对上帝仍发自内心、真诚地服事。社会的不公义,感同身受地同理,并与受苦的人同在。教会经过长考,想聘请新任牧师,接续目前的教牧团队,牧养教会。过去几年,教会在兴建新礼堂时,并不因自身的需要,就断绝对外的关係。建堂过程中,仍有极强的宣教热情和异象,开拓教会、建立伙伴关係。我们不只看见自己的需要,也看见他人的需要,仍有这般热情。盼望会友们抱着期待和欢喜的心,在之后的会员和会中,选出新任主任牧师。许多教会在选举牧师或传承过程中,因为意见不同,阻碍了对外的关心、和对内的进步。若能在选举牧师上,通过信心,表达期待将这事视为传道的延伸,让教会在平和的过程中,维持现况,延续过去的优点并发扬光大;接续现任团队,和会友彼此同工,让会众的灵性,不断更新成长,教会更有活力,在这世代做更好的见证。这就是在这看似平静的时代,教会可以做的,让力量延续下去。期待在看似平安当中,当社会让人们感受不平安,一起反省自身,是否还保有热情?教会在中会裡,是指标性教会之一;盼望我们在宣教的事上,做好的楷模。教会历经五任主任牧师,每位有上帝给各自的恩赐,和阶段性的任务。期待在牧师的选举上,显明上帝交给教会的任务;也通过选举一事,看出教会是否做好预备,要跟上帝同工,在这看似平安、却不真平安的社会中,为社会尽更大的力量。一起祷告。
祷告
主,恳求你和我们同在,让我们在等候中,看似平静无事时,仍兴起力量,有够用的信心、热情,向社会宣扬主名,让社会能真正得到你的平安。恳求你的灵和我们同在,也保守每一位,让我们的家庭、教会,能像周遭做出有力的见证。奉主耶稣的名恳求,阿们!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