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的三重生命历程
经文:出2:10-3:15。
摩西是一位旧约圣经中的传奇人物,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他出生时,以色列人正在埃及作奴隶,埃及的法老王下令杀害所有的希伯来男婴。但是在神奇妙的安排下,摩西得以幸免,藉法老的女儿获救,并在王宫中将他养育成人。年四十岁的摩西,凭着信心放弃了在王宫中的生活,情愿与受苦的同胞在一起,因着一件人命案,他逃往米甸,一住又是四十年。后来,神在西乃山从荆棘火焰中向摩西显现,并呼召他作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领袖。
摩西的生命历程,这里分为三个阶段:1、在埃及王宫里的生活与学习;2、在米甸旷野所经历的苦难与磨炼;3、神在荆棘丛中向摩西显现,并呼召他作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领袖。
一、摩西在王宫里的生活
“孩子渐长,妇人(摩西的母亲约基别)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他的儿子。他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出2:10)
摩西获救,进入埃及法老的宫中,这不单是他母亲约基别的勇气和智慧、姐姐米利暗的才华、法老女儿的同情心,更是神美善的计划与能力的彰显。幼小的摩西,起初必然从生母身上学习到希伯来式的幼儿教育,即犹太文化。可能是这时候开始,摩西从约基别(她是利未女子)(出2:1)那儿,认识了耶和华独一真神的信仰,和关于神与他祖先所立的约。恰恰是这一点,成为摩西日后没有被埃及文化所同化,反而能看重自己的同胞,并使他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信仰规范。
神藉着法老的女儿,使摩西获得拯救,并且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摩西既然是在法老女儿的宫中长大,必然也受到埃及王宫最完善的教育。在新约司提反的见证中提到:“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徒7:22)这里的“学问”指智能,也可指各种课目的知识和技能。《中文标准译本》翻成:“摩西在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上受了教育,说话行事都有能力。”摩西晚年,成为旧约五经(创、出、利、民、申)的作者(或编辑),与他幼年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除了神直接给他的启示之外)。
今天,我们生下来,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该接受国民的义务教育,之后再接受高等教育,为日后踏上社会,参加工作奠定稳固的文化基础,这是人生的起步。基督徒的灵程道路,同样如此,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信仰认知,藉着圣经的真道——神的自我启示,明白神的心意,并行走在主的道路上。
摩西年老时曾对新一代的选民,说:“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晓谕你们的律例典章,你们要听,可以学习,谨守遵行。……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申5:1-23)摩西这三重的吩咐,是对所有神的儿女、信从他之人的最佳劝导。聆听是指领受从神而来的启示;学习是指明白其中的内涵;谨守遵行是指我们将所学到、所明白的,在生活中实践出来。这三部分,都是我们和神的关系与日俱增的基本要素。
保罗对提摩太也有类似的教导:“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4-15)可见,人生中学习的生活尤其重要,因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以及他今后所要承担的工作与使命。箴言指出:“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摩西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使他以后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
二、摩西逃往米甸地居住
经文:出2:11-25。
摩西长大后,有着很强的民族感情,但他是凭着血气做的,不能得神的喜悦。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埃及人欺负一个希伯来人,他气忿忿的上去,就把那个埃及人打死了。结果他把那埃及人埋在沙土里,他也若无其事的回去。过了一天,他又看见两个希伯来人在争吵,他就上去劝他们,向他们宣传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两个人不领他的情,还对摩西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杀那埃及人吗?”(出2:14)摩西虽然放弃了他在埃及的王子身分,与他的同胞认同,为他们带来了拯救,但他们却拒绝他。
司提反说:“他将到四十岁,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到了那里,见他们一个人受冤屈,就护庇他,为那受欺压的人报仇,打死了那埃及人。他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徒7:23-25)
摩西人生的转折点,是他四十岁的那年。“四十”是不惑之年,处事应该相对通达,成熟;但当时的摩西却不然。摩西的身世或许从小在家中早已获悉,因此,他长大后,就不肯承认自己是埃及人。他晓得自己是希伯来人,他也看见希伯来人被埃及人欺压的情景,所以他心里就起了一个雄心大志——血气之勇,他要拯救希伯来人脱离埃及人的手。那时候的摩西,想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民族冲突,却反而惹来灾祸。用拳头来作,并不是神所喜悦的方法,因拳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用学问去作,也不是神所看重的方法,因学问大了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神要用摩西,却不能在这个时候使用他。所以神就藉这件事,将摩西带到米甸地去受训,一住便住了四十年。
摩西虽有这一切的学问、才干,似乎顶会作事,顶会说话。但是,这些不仅不是神用他的条件,反而变成了神不能用他的原因,因为知识在肉体中有时会产生骄傲(参见林前8:1),以为自己什么都能,什么都行。所以神还得让他遇到麻烦事而逃离埃及,到米甸旷野,在那里作牧羊人,四十年之久受神的对付和磨炼。时机成熟后,蒙神选召,成为神合用的器皿。因此,侍奉神,单凭学问和神学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尤其在苦难中的磨炼,这是我们一辈子要学习的功课。
在苦难中最难受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漫长的时间。神用四十年的时间,把一个原本性格暴烈的摩西,造就出一位“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众人”的领袖(参见民12:3)。不仅如此,神还让摩西成为以色列人灵性生命中的牧者,带领他们出埃及,领受神的律法,过圣洁的生活。真是美哉!奇哉!圣哉!
当摩西到了米甸的时候,米甸祭司的几个女儿得了摩西的一点帮助,回去跟她们的父亲说:“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出2:19)从外面看来,摩西是埃及人,他的衣服是埃及人的衣服,他的头发是埃及人的头发,他的谈吐也是埃及人的谈吐。难怪那祭司的女儿们对她们的父亲说,她们遇见了一个埃及人。但他里面的血统和信仰却不是埃及人,他里面是希伯来人,是神的选民。他以前在埃及是王子,一定曾受埃及人良好的军训,学会古代最先进的军事技能和武艺(埃及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即使有成伙的牧羊人,也不是这位经严格训练的勇士的对手。
“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于神。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神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出2:23-25)
神对人的拯救有他的时间和方式,但人若愿意悔改,归向神的恳求,必定能获得神的怜悯。神对以色列人的看顾,是基于神“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同时也出于神对他子民的怜悯之心。
有时神未必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施行拯救。他早已应许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为奴之地(参创15:16;46:3-4)。百姓等候他履行应许,已有很长的时间,不过神深知拯救的时机,会在最恰当之时采取行动。我们有时觉得苦难太深,似乎被神遗忘。但是我们当切记,神所安排施行拯救的时候,往往不是我们所能估计的。阿们!
三、摩西在荆棘丛中蒙召
经文:出3:1-15。
摩西曾贵为埃及王子,享尽荣华富贵,受人服事,但现在他作了米甸的牧人,凡事要自己动手,前后的生活有何等大的落差!他现在做的,正是埃及人极看不起的工作(参见创46:32-34)。在神永恒的计划里,神所作的一切都按着他自己的法则。何烈山又名西乃山,日后,神就在这里藉着摩西把律法启示给以色列人。
摩西早年在法老宫中接受的文化教育,还不足以使他可以担负起神的重托。他还需要单独与神交通,忍受四十年牧养羊群的艰苦训练,这样才能在日后带领好以色列人走过茫茫的旷野(比较林前2:14)。他降卑为默默无闻的平民,一定会使他学到许多王宫里没有学过的功课,神在米甸的旷野塑造他成为一名谦卑的人,装备他去作以色列人的领袖。他自己作牧人,过游牧的生活,就知道日后要如何引领百姓,并且掌握在旷野的生存之道。
这里的“荆棘”;代表过着奴隶一样被压迫的以色列人。“火”代表神在荣耀中的显现。“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如烈火的神在以色列人中没有毁灭他们(申4:24;来12:29),表明神对他子民的怜悯与保守。因为“神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出2:25)。神降临在这个地方,暗示神要与以色列人同在,而且要把他们从被埃及人压迫的痛苦中拯救出来。摩西受命时,神的这一旨意就已显明。
“脱鞋”表示尊敬。鞋子染满尘埃与污秽,到至圣之地必须脱去。“圣地”表明有神在那里,人需要奉献自己为神所用,有神同在,才成为圣,因为神是圣洁的。
“我必与你同在。”(出3:12)这是神给摩西的应许,也是给所有蒙他选召之人的应许。神的同在,是我们今天侍奉神,能以成功的保障,在他同在的祝福中,我们才能牢记使命,不忘重托。
“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耶和华是我的名,直到永远;这也是我的纪念,直到万代。”(出3:14-15)这里神首次透露他的名字“耶和华”;意思是“自有永有”的神,它是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名字(创世记中多次出现),表明神是守约施慈爱的神。
蒙召的经历,是个人与神的关系。先是看见,即在灵里得到神的启示(出3:1-5),能以明白神的心意;后是使命,即接受神给我们工作的托付(出3:6-10)去承担责任;最后才是应许,即神赐给我们能力和智慧,以及神与我们同在的祝福(出3:11-12)。神要透过一个人把他的祝福带给一大群人,这就是神救赎人类的奇妙计划。
新约圣经指出:“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来11:24-27)
是的,信心能帮助我们拥有超越属世的价值观,看到天国永恒的价值,并为此而奉献自己,被主使用,来成就他拯救全人类的应许和目的(约3:16)。今天基督徒的价值观,是在基督里形成的,以基督为中心,以整本圣经真理为准则。
我们在摩西身上可以学习三项功课:
1、知识必须要储备
我们为神作工,必须要有健康、活泼、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文化教育(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和神学(纯正且有生命力的信仰)训练并重,但不局限于校园学习。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教会乃至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
2、肉体必须要对付
“肉体”在新约圣经中特指人在亚当里旧造的生命,即私欲,犯罪的倾向,不符合神真道的思想潮流等。如果我们用这种败坏的旧生命来作圣工,肯定不利于教会的健康发展。生命需要更新,乃在乎基督里的新造。
3、奉献必须要彻底
奉献不止需要心志和精神上的装备,它更是积极回应神的一种实际行动。历代的先知和使徒都有这样的经历与见证。“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出3:11)摩西此言不是推辞,乃是谦卑。他深觉自己才疏学浅,难当神的重托,这跟他四十岁那年大不相同。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