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义中为善,必得洪福

2018-09-09 作者:骆颂恩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义中为善,必得洪福.jpg

  经文:箴22:1-2,8-9,22-23;诗125:1-5;可7:24-37;雅2:1-10。

  “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至于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托付他。”(伯5:7-8) 这或许正是我们的人生写照,以及我们所要行走的天路历程。有时我们面对世俗的患难,似乎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但神是我们心里的力量,是我们生命的道路。凡专心仰望神的人,必蒙拯救。

  世事多变,使人无法预料身后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只能依靠神的恩典,积极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磨炼,因而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可以见证神的慈爱与怜悯(罗8:35-39)。有时患难更能促进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远离世俗的罪恶。寻找生命的价值,并热切寻求神的帮助,经历神同在的福分。

  一、神福佑贫穷的人

  经文:箴22:1-2,8-9,22-23。

  生活中导致人们贫穷的原因很多,错综复杂:有客观因素,即受环境的制约;也有主观因素,即好吃懒做等。

  有一种导致贫穷的原因,是不蒙神赐福的,那就是“懒惰”。箴言说:“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箴10:4)“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至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箴23:21) 神赐给义人的勤奋,是他供给他们物质需要的方法。相反的,恶人因自己的懒惰而得不到神的祝福,随之招致贫穷。

  保罗也指示提摩太不要让那些懒惰的人,一直拖累教会经济的正常运作(提前5:16)。保罗说:“他们又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提前5:13)人在正常(年龄与体力)的情况下要殷勤做工,因为神把时间公平地赐给每一个人。我们要把时间看为神的赏赐,紧握一切的机会,透过正当的劳动,领受神的赐福。

  造成贫穷的自然原因;有与生俱来的,如孤儿和先天性的肢障(或智障)人士;还有家庭的变故,导致贫穷的降临;即突如其来的灾难所造成的贫穷;以及长期病卧在床或大病在身,需要持续不断的就医,所带来的贫穷。这些贫穷必然在神的福佑范围之内,蒙神的保守。

  “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箴22:2) 耶和华是造“富户”和“穷人”的主,即富户和穷人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始终客观地存在于今生。

  “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银。”(箴22:1)这里所倡导的是一种乐善好施的精神,即有钱人需要帮助贫穷人度过难关。所以说:“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箴22:2)圣经指出:在社会结构中贫穷和富有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箴言22章第8节与第7节相连,描述了将要走向灭亡的权贵——“富户管辖穷人;欠债的是债主的仆人。”(箴22:7)“撒罪孽的,必收灾祸;他逞怒的杖也必废掉。”第9节提到,与分给穷人的慈善人,他们的行动必蒙神的赐福。所以圣经说:“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穷人。”(箴22:9)“贫穷人,你不可因他贫穷就抢夺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门口欺压困苦人;因耶和华必为他辨屈;抢夺他的,耶和华必夺取那人的命。”(箴22:22-23) 这二节经文启示了神对穷贫人的福佑; 神禁止人对贫穷人实施“抢夺”和“欺压”,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所以神乐意为穷贫人“辨屈”,使他们得到生命的保障。

  《现代中文译本》译作:“不可仗势占穷人的便宜;不可欺压法庭上无助的人。上主要为他们辩护;谁危害他们的生命,上主要照样取那人的生命。”

  对待贫穷人,我们不可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去抢夺他们的东西,他们需要我们的同情和帮助;更不可压迫贫穷人,因为上帝护佑他们,要惩罚那些恃强凌弱,趁火打劫的人。圣经一贯主张:神是穷人的扞卫者;神特别关心他子民中的贫穷人,并且将惩罚留给那些伤害他们的人。

  二、神眷顾为善的人

  经文:诗125:1-5。

  本诗使神的子民确信:一直真诚效忠上帝是值得的,因神终究使人蒙受他永恒的祝福。这是一首引导人们信靠神的诗歌,用信仰的见证、虔诚的祈祷和赞美,述说着以色列(包括新约的我们)的平安在神大能的手中。耶路撒冷城建于高山上,四周为高山环绕;诗人以此比喻神对他子民(为善的人)的保护。

  “恶人的杖”指恶人对义人的辖制。“义人的分”指义人得到的属天产业,暗喻神子民的应许之地。恶人的辖制有时逼义人学效他们的行为;但是诗人相信神能保守他们出污泥而不染,这实在需要感谢神的大恩。

  神对他子民的爱,显明在一切全心依靠神的人身上;且以基督为中心,从今时直到永远。万军之耶和华的天兵,一同环绕圣城,仇敌就无法进攻了。神在恶人身上所显明的是他的公义和圣洁,使恶人得到当得的报应。

  神今天向我们所要的不是任何的功劳,乃是单纯地相信他,仰赖他。神最高兴的就是看见人对他有完全依赖的心,也就是对神的话和其中的应许是无疑惑的。

  神既然不会改变,那些依靠他的人就不会摇动。依靠神的人,就有了巩固得像山一样的稳固,他们的本质,不像海边的沙,被海水和风浪冲来冲去。因此,耶和华是我们周围的堡垒。这样,我们就有双重安全的保障。我们与主亲近,脸面有他的笑容;周围有他坚固的墙垣;房屋底下有他为盘石,凡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事,都必须先经过神的允许,才能临到我们身上。神所允许的事;都是对我们有益的,因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更值得安慰的,就是神作我们的保障,不是暂时,乃是永远的。

  “义人的分”就是我们用信心得来的永久福祉。我们蒙恩所得的福祉,不能完全立即享受,但到了时候,都能拥有。神有时容许魔鬼或恶人干涉我们的权利,但这种信心的试炼是宝贵的,这些苦难和试炼,都不过是暂时的。

  我们当知道“恶人的杖”也是在神的权势下,神用周边的环境行他的旨意,正如神说:“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愤恨的杖”(赛10:5)。到了时候,“耶和华折断了恶人的杖,辖制人的圭”(赛14:5)。有时候,神以爱心锻炼他的儿女,这就如音乐家将乐器拉弦,他知道当拉得多紧,免得过分用力将弦拉断。“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林前10:13)。

  圣经明确指出:“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9:9) 我们所做的善事,所有的一切好行为,都是从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而来。他是父神和主耶稣的代表,圣灵愿意藉着我们结出他的果子来,因此,我们靠着他的恩典所有的善举,必蒙父神的赐福。

  人若从光明大道,然后又偏离正道,这样的人万不能蒙神的喜悦。圣经说:“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来10:38)。求主怜悯我们,使我们在他的义中为善,且蒙他的喜悦。

  神的子民时常盼望神维护他的属性。神也确实奖赏忠信的人——“那些为善和心里正直的人”;至于那些不忠信的人——“那偏行弯曲道路的人”;他必将他们从百姓中间清除——“耶和华必使他和作恶的人一同出去受刑”。当神这样言出必行,证明他话语的真确性,并且他的百姓真心相信的时候,平安,自然就归于以色列了。

  三、耶稣丰盛的恩典

  经文:可7:24-37。

  使徒行传讲述耶稣在世的生活:“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神与他同在。”(徒10:38)弥赛亚的工作处处体现出神丰盛的恩典,耶稣在这里所行医病赶鬼的神迹,就是一例。无论在那里,耶稣的恩典在信的人身是“隐藏不住”的,必然会显明(生命的更新)出来。

  有信心的人往往有神迹奇事随着他。人因着信,时常会在神面前蒙更多的恩惠。这里(可7:25-30)记载了一个外邦的妇人,凭着对主的信心为她的女儿求医治。耶稣却引用了一句当时人们所流传的口头禅:“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古时犹太人称外邦人为“狗”,原属一种蔑视的称呼;但主耶稣在此并不是蔑视那希利尼妇人,而是藉此表明他事工的轻重与次序——他来原是让救恩先临到犹太人,然后才轮到外邦人。

  “让儿女们先吃饱”道明主耶稣的救恩虽没有限制,却有先后的次序(参见罗1:16)。“儿女的饼,”预表主耶稣是神儿女“生命的粮”(约6:35);“儿女,”预表犹太人,特指“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耶稣的话也促使那妇人的信心受到考验。妇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她在主耶稣面前谦卑地承认自己的身分不过是一只“狗”,然而又勇敢地宣称“家狗”即是属于主人的,它有权吃主人儿女所不要了的碎饼。主耶稣此时因犹太人的弃绝,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参见可7:21),所以他有如从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我们学习祷告,不要一开口,就向主求讨重大的事,而要先从“碎渣儿”求起。我们这些外邦信徒,原来在神面前的地位也都如狗,是不配蒙恩的,但主丰满的恩典,已从犹太流到外邦,如同碎渣儿从桌上掉下来,使我们也有蒙恩的机会。

  于是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因这句话,”就是她甘心站在狗的地位上求碎渣儿。可见我们祷告的言词相当重要;我们在神面前,不只祷告的心愿必须正当,祷告的话语也须正确,摸着主的心意。否则,话语虽多,却是枉然。谁肯自己谦卑,站在该站的地位上,谁就能蒙受主的祝福——平安。

  希利尼妇人的女儿得以脱离鬼附,预表主耶稣因被犹太人弃绝,故转向外邦人,使外邦信徒得蒙救恩(参见罗11:11)。“他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可7:30) 耶稣的能力跨越空间,医好了那外邦妇人的女儿。诚然,信心能看见神的荣耀与恩典。

  “耶稣又离了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波利境内来到加利利海。”(可7:31)耶稣所到之处,都满了福音的果子,使许多信的人得蒙救赎。下面又是一个蒙恩的见证:“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主)按手在他身上。”(可7:32) 这个人既聋又哑,自己听不见主的话,也不能开口求主,可喜的是有别人替他代求;可见代祷的工作何等重要。

  有人认为这个耳聋舌结的人,也是外邦人。“耳聋舌结的人,”象征人在属灵上又聋又哑,既不能听见神的声音,又不能赞美神(参见赛35:6),也不能为神说话(参见赛56:10)。我们所以不能为神说话,乃因为听不见神的话;我们应当学习先听神的话,然后才能学习为神说话。属灵的耳朵堵塞、听不进主话的人,也必定不会祷告。

  “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可7:33-35)耶稣在这里的医治有些特别——“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然后,向父神祷告。这似乎在暗示医药与祷告并重;尤如新约雅各的教导:“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雅5:14)耶稣“望天”,表明天父上帝是他医治力量的来源(参见可6:41);耶稣“叹息”,显明他心灵深处对罪人的同情和怜悯——悲伤神所造的人,若非犯罪哪会有这么多的痛苦(参见罗8:19-23)。

  求主开通我们的耳朵,使我们对主的话不是充耳不闻,因为信道的根本是由听道而来。让我们先有神的话语存记在心,然后,靠着主的恩典,才有能力去传扬基督。

  今天,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是基督救恩的见证人。需要在圣灵的带领下,向众人述说主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生命的改变),并把一切的荣耀与颂赞都归于至高的神。

  四、圣经的谆谆教诲

  经文:雅2:1-10。

  雅各书第一章,已经论到虔诚应如何表现于待人方面,“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 即信心在行为上的见证。这几节(雅2:1-10)则推广上文的意义,举例说明信徒待人该有的生活态度和基本原则∶1、公平的原则(雅2:1-7)2、爱心的原则(雅2:8-10)“按着外貌待人”就是因为人的财富、衣着和地位而对之另眼相待。如此行便是错误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它不讨神的喜悦;因为神不看外表,只看内心(撒上16:7);2、它不是出于对人的真爱(雅2:8)。对社会地位的仰慕是犯罪,违背了爱的法则;3、它使我们成为“用恶意断定人”的人(雅2:4),不按着人对基督的信心来接纳他们,以尊荣“我们荣耀的主”,反使我们顺着自己的恶欲,为自己得利而去偏爱那些富足和有权势的人。

  “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贫穷人在神的眼中被视为宝贵(参见赛61:1;路4:18;6:20;7:22)。世上的穷人常常是信心和属灵恩赐最富足的人,因为他们在穷乏中会切慕神的同在、怜悯和帮助,迫切地向神呼求(路6:20-21)。他们知道不能依靠自己的钱财,所以就更积极地回应耶稣的呼召(太11:28)。

  基督徒信心的见证,就是须有真实爱心的行为。爱是不按外貌待人,按外貌待人绝不是出于信心的行为。重富轻贫乃是偏心待人,它不符合神对信和爱的原则。按外貌待人就违犯“要爱人如己”的至尊律法(雅2:8-9);若违犯一条律法,就是违犯全部律法。

  主耶稣曾以“尽心、尽性、尽力爱主你的神”为最大的诫命,而其次就是“爱人如己”(可12:29-31),在对待人方面这是最大的“诫命”。我们生活在这条“诫命”中,便符合信心的基本要求。

  基督徒所信奉的,乃是荣耀的主自己;信主的人因着信心而生命获得改变。真正的信心具有一种特质,就是必定会在我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上,表现出与它相符合的行为来——“爱人如己”。

  在基督里没有阶级、教育、文化与性别的差别。圣经不但主张自由、和平、平等与互助,同时也教训我们要怎样尊重人q uan(参见加3:28-29;罗1:14)。解经家伯迪克说:“按外貌待人是违反信仰的本质,换句话说,这种行径与我们所信的真理不符合。”

  信仰无分贵贱,教会的门向着各等人士敞开,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参见路14:23),一视同仁。 外面的穿戴,不能代表人里面的品格。教会中固然有穿着的自由,但只要得体大方即可,不要过度华美或污损,以免招致别人不良的观瞻。

  在神面前,人只有“信”与“不信”的区别,凡是信徒都一律平等,绝不容许我们对人有差别待遇。凡是和神的心意不同的,都是“偏心”,也都是“恶意”;我们对待别人,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5)。

  这里所说的“穷人”,除了指那些没有钱的人外,也指受现今富裕的社会所蔑视的人。这并不表示穷人必定可以上天堂,而富人则必定下地狱,只是穷人较容易察觉到自己的软弱无助,渴望神的拯救。对有钱人而言,得救的最大障碍是自大;对穷人而言,得救的拦阻则是苦毒的心。

  神是一位眷顾、保护与供养贫穷人的神(伯5:15-16;诗69:33;72:12-13;诗113:7),我们也应以天父的心为心,关顾贫穷人,尤其是对主内的贫穷信徒(参见加6:10)。“爱人如己”的诫命对我们基督徒而言,就是要我们“彼此相爱”(约13:34-35);也是最尊贵的律法。凡我们为了爱神和爱人的缘故所作的一切事,都是最高尚的事,也都是上好的行为。

  结语:当我们的人生经历贫困、匮乏时,要学会依靠神,因他是一位贫穷人的神。他使我们经过水火(即患难),却终能引领我们到丰富充足之地,享受主丰盛的筵席。再者,当我们的人生进入兴盛期时,切勿忘初心,并学效诗人一样,站在神的一边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善待那些为善和心里正直的人。”(诗125:4)美哉!圣哉!我们在基督里顺从圣灵的引导,诚实地生活在神的公义、圣洁、良善、仁爱中的时候,必得神所预备并赐与我们的洪福,从今时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骆颂恩:雅博网作者。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