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为何拣选大卫?

2023-01-07 作者:鲍维均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ODB_310315.jpg
 
        引言
 
        感谢神,让我再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研读神的话语。能有这么轻松舒适的环境是不容易的。今天早上非常高兴能够与吕牧师(早堂研经会讲员)一起合作。30年前,在美国的芝加哥,吕牧师和师母是我的邻居,当时我只有十几岁大。今天能够有机会和他一起事奉,实在万幸。另外,我也跟周牧师在上一次培灵会讲道时一起合作。他的传译非常准确,特别是那些我不晓得怎么说的普通话,我常常能从他身上学习得到。他也是圣经专家,我错引经文时,他都会帮我更正。
 
        这几天我们有机会一起研读大卫的生平。大卫的生平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生。在某个层面上,我们觉得他是个圣人。但他亦是在旧约里最大奸大恶的人之一。他被神拣选,又被神使用。在人的层面,我们不知道大卫到底是甚么料子;在神的层面,我们会问神有没有选错了大卫——为甚么神会选一个这样的人?即使他有那么多失败的地方,神也使用他?我们细看上文下理的时候,我们不停会问:大卫在哪些方面比扫罗好?他在哪些方面胜过扫罗呢?扫罗是有犯错,但他没有杀人、放火,犯奸淫的罪;但大卫则是犯了这些大罪。如果今天教会的执事会要选执事,我肯定扫罗的票数会比大卫的高。神为甚么要选大卫这个人?
 
        即使不看圣经所描述的大卫,在我们今天不同的处境当中,很多弟兄姊妹在香港透过直播听到这个讯息,海外也有二十多个转播站。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社会里也有不同的张力。在政zh i社会不同的动荡当中,大卫的故事又跟我们有甚么关系?
 
        大卫处于一个混乱的时代。他做王是因为以色列的第一任王被神革职,但大卫他自己的继承人过后便王国分裂。所以,他所处的时代其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刻。在那个时代,大卫如何能够作神的工人?我们这几天将会讨论大卫的故事。
 
        一、圣经如何介绍大卫?
 
        今天我们先看第一个的片段。第一个片段是三个分段中的第一段经文。这三个分段是:16:1-13、16:14-23和17章整章。为甚么三段要一起来看呢?因为这三段都是在介绍大卫王的某些方面。为甚么这三段都是在介绍大卫王?在这三段中,每一个分段都好像是从新开始地介绍大卫王。今天所读的16章1-13节,其中讲到耶西家里有几个儿子,其中最小的是大卫。这里用了十三节经文来介绍大卫:他在家中排行最后。
 
        第二段(16:14-23)的出现,彷佛第一段是不存在似的,作者再次从新开始介绍大卫。扫罗需要人弹琴的时候,他要找一个懂得弹琴的人来安慰他。所以,就有一个青年人出来说:“我认识一个人名叫大卫。”然后经文就从新开始介绍大卫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第二次的介绍。
 
        第三次的介绍(17章整章)又好像是从来没有听过大卫一样,是出现在歌利亚跟以色列人的争战当中的。那时候,大卫去找他的哥哥。他突然听到打仗的消息,大卫就说“不如让我来试试吧。”然后那些人便在想,“这小子是甚么料子、有甚么来头?”然后又再次从新介绍大卫是耶西的儿子。
没有一个王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介绍的:三个独立的介绍,三个介绍都好像前面的介绍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三段的经文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呢?这三个分段介绍大卫的哪三个方面呢?
 
        1. 战绩彪炳的大卫
 
        我们先来看第三个分段。我们明天再有机会去看第17章,但现在先过来看第三段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王需要有甚么条件(Qualification)、需要有甚么资历呢?今天要是选一个总统、总理或王,我们也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他行不行、是否聪明、能不能做事情、有没有能力来带领一个国家。我们看看撒母耳记上8:6-7便知道当时王最重要的职责:“以色列人说要选一个王,好像列国一样为他们争战。”王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能为百姓争战。能打仗就是一个王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个细小的邦国来说。古时的王有两个责任:邦国初兴时,王的责任是去打仗;国家稳定之后,王的责任是负责审判。以色列人当时是在皇朝开始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能打仗的王。所以,第17章这样详细介绍大卫其实是相当合适的。歌利亚与以色列人争战,没有人有勇气跟这个巨人争战。大卫自动请缨,他就说:“我去打。”成功以后,在18:7之后,我们便知道第17章的存在价值:大卫所打到的是万万,扫罗所打到的只不过是千千而已。这成为第17章的总结。大卫是一个王,是因为他能够为百姓争战;这是不会让人感到惊讶的事。那还需要介绍大卫的甚么呢?
 
        2. 经验丰富的大卫
 
        我们就来讨论第二段经文了。第二段经文比较困难一点——为甚么介绍大卫的时候无缘无故的要说他懂得弹琴呢?当然,在历史里,我们不能忘记大卫曾作了很多诗篇,因此这里可能是描述大卫是一个能够写诗和弹琴的人。当扫罗的情绪有需要的时候,他需要大卫去为他弹琴。我们明白,扫罗确实是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人在他身边。但这和他的资历、和介绍他这一个王有甚么关系?如果第17章是在说他的威风战绩的话,那16:14又在介绍大卫的哪一方面?更加难回答的问题是,这个弹琴的人需要有甚麽条件、有甚麽资历?我们来看其中一节的圣经。在第16章,一个少年人这样说:“我曾见伯利恒人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16:18上)我们明白,拣选弹琴的人,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善于弹琴。但是我们就不太明白之后所说的——除了善于弹琴之外,他还需要“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宣,容貌俊美”(16:18下)。我们培灵会是不是这样拣选司琴的?我们看看某人弹琴后便问,你能打仗吗?试过打仗后又再问,你口齿伶俐吗?最后还要容貌俊美。我们教会拣选司琴是不是一个选美大会?为甚么拣选一个弹琴的人会有这么多的要求呢?又要能打仗、又要能言善辩、还要容貌俊美!
 
        其实,这段经文是十分难以解释的,更加难以解释的是,为甚么介绍大卫需要涉及这些东西呢?第17章提及大卫的战绩,16章这里是在说甚么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考古学的一个发现或许能对我们有一点点的帮助。考古学发现了一些图像,是描述一些细小邦国的王,王的身边常常有一个手拿着竖琴的人。不论是在检阅仪仗步操,或是在战场,或宫中召开类似现今的记者招待会等场合,旁边总有一个弹奏竪琴的人。为甚么王需要有一个人随处弹琴的呢?其中一个可能是,当时的邦国比较细小,国家z /-府内阁机关只有少数几个人,每名内阁成员都需要身兼数职。如果你能够负责弹琴这个职务的话,你需要是战士,因为你将会是王的保镳;你需要能够能言善辩,因为你是z /-府的发言人;你同时是代表国家的公关形像(Face of the Nation),所以需要容貌俊美;你是参谋长,需要顾及多方面的要求。广东话有句说话:“如果’唔执手尾’就会长‘手尾’。”(如果不做好善后工作,就会麻烦多多。)参谋长的责任就是这样,就是负责善后的工作。
 
        所以,当这个段落介绍大卫的时候,它也有这几方面的介绍。他不仅只懂得弹琴,他在宫中已参与多年;最后被封为王的时候,他不单是一位有战绩的人,他同时是一位有经验的人。一位王的保镳瞭解宫中的运作。美国每四年一次大选,在大选举行的前后总会有些人出版传记。这些传记作品包括是自传,是一些人在显露自己的威风;另外是其他人撰述关乎某人的丑闻。2016年6月,希拉莉的保镳Gary Byrne撰写了一本书Crisis of Character(讲员暂译:《人格的危机》),书中提到希拉莉在白宫里的脾气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由此可见,一位保镳知道宫中的运作。所以,16:14这段经文很可能就是说明他在宫中多年的经验,因为负责弹琴的人需要符合这多方面的要求。
 
        3. 敬陪末座的大卫
 
        如果第17章真的是谈论政绩的话,16:14又真的是谈论经验的话,那么16:1-13又究竟是谈论些甚么呢?还有甚麽介绍大卫剩余未曾说完的话呢?经验和政绩都谈过了,还有甚麽需要交代的呢?拣选一个王时,当然还有其他事情需要交代:背景、人品、本质等。我们试试看撒母耳记上1:1。这里还未提到第一任王,只提到第一位先知撒母耳。这里,作者介绍撒母耳是十分谨慎的——经文说,在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字是甚么甚么,然后往上溯源四五代描述,由曾曾祖父起,然后到曾祖父、祖父、父亲,最后是儿子。这是一个认真的介绍方式,以表明撒母耳不是某位无名人士无缘无故的起来承担先知的身份。他是一个有家庭背景的人。
 
        第一位先知是以这种方式介绍,第一任王又以何种方式来介绍呢?撒母耳记上第9章,当作者介绍扫罗时,他同样以介绍第一位先知的方式来介绍扫罗——由扫罗的家族起,然后是往上溯源他的祖宗,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甚麽甚麽,他是谁人的孙等,然后谈到扫罗为止(详参撒母耳记上9:1-2)。
 
        所以,在介绍重要人物时,总有些事情是需要交代的;特别是在大卫王朝开始的时候,一些背景的事情就更是不可或缺。但请大家留意第16章:这里完全没有介绍大卫的背景是甚麽。当然有提及他的父亲耶西,因为整个片段是环绕耶西一家,但作者并没有溯源他的先祖。我们可以在圣经其他地方找到大卫的家谱,但是撒母耳记上却不以这种方式来介绍大卫。读者期待,作者介绍一位重要的王,是会先提及他的家境,但作者却决定不以读者所期待的方式来介绍他。如果不介绍家境的话,那还有甚麽值得在第16章里介绍呢?
 
        当作者在介绍扫罗时,他提到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9:2)如果不谈家境,可以看看他的体格是怎麽样,他的本质又是怎麽样,又或是谈谈他内在的本性(Nature)是怎么样。但是在第16章也不是以这方式来介绍大卫。能够有能力打仗的大哥全部都出现了,但却又不获拣选;撒母耳偏偏找个最矮小的出来;16:7这样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在这段落里,我们期待作者会提及家境,却没有提及家境;我们期待作者会提到体质,却又没有提到体质;提到扫罗的样子时,扫罗的外表看上来是比较能为百姓争战似的;大卫却不是这样。
 
        你可能会说,不是啊,下文有介绍大卫容貌俊美。当我们看下去时,在16:12,“他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但你不要误解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若以广东话来说,就是“青靓白净”,普通话就是“小鲜肉”,也就是说是文弱书生,弱不禁风的意思。在第17章,歌利亚跟大卫对决的时候,歌利亚也是这样来嘲笑大卫的:“为甚麽找个面光红润的人来跟我决战!”这些人当文员就可以,武斗就绝不可能。所以,16:12这里不是说大卫俊美的事,而是表达大卫缺乏经验,不是当战士的材料。
 
        二、耶和华是看谁的
 
        那么,16:1-13究竟是要讲甚么呢?如果16:14之后是在讲经验,第17章是在讲政绩的话,那么第16章这上半章经文究竟是在论及大卫的甚么呢?有甚么是大卫可以引以为傲的呢?我们说,可能我们应该再来看看16:7,“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这一句怎么样看都是处于这一段落的中间位置,而且是耶和华所说的说话,因此这肯定是最重要的其中一节圣经,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解开这一段经文(16:1-13)存在的谜团。但这段经文究竟是在讲甚么呢?
 
        “人是看人的外貌,神是看内心。”我们忘记了提问一个问题:耶和华是看谁的内心?人是看人的外貌,这句话我们明白个中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是凭人的外表来做选择。即使我们是如何属灵也好,我们都会这样看待人的。若是要选立执事的话,你看到一个人穿着拖鞋,口里抽着根烟,你也不会选这个人当执事。你不需要知道这个人的内心,外貌就已经足可判断。人看人就是这样,但神看人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常常认为这段圣经是这样说的:我们认为人是看人的外貌,神是看“人”的内心。但是,真的这样解释吗?究竟耶和华是看谁的内心?说实话,若果是衡量内心的话,其实这也轮不到大卫。不单单是因为大卫后期发生了丑闻,而是现存已经有一位更加好的候选人:约拿单。
 
        约拿单在撒母耳记上第14章已经说了大卫在第17章所讲的说话:“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14:6)扫罗失败是因为他依靠军中的势力,但是约拿单却依靠神的能力。所以,第13及14章是对比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的分别。在第13章里,扫罗没有听从先知的说话,随自己意思献上燔祭。献祭之后,撒母耳到来时,就说,“扫罗你到底做了甚麽事?”扫罗回答说,“没甚麽事,只因百姓要跑走,敌人迫近,但你却迟到,所以,我就勉强献上燔祭。”但是约拿单不是这样。约拿单心想,百姓因害怕而离去是好事,敌人迫近就更加好,因为这样就更能够显出神的荣耀;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论家境,约拿单是王子(王储);论内心,约拿单心地善良;以后大卫当上王时,约拿单甘心乐意地把王的宝座献上给大卫。真正的英雄说不定是约拿单。如果耶和华是看人的内心的话,为甚么他不看约拿单的内心呢?
 
        人看人的外貌,耶和华看内心,究竟是看谁的内心?“心”这个字在圣经里多次的出现。如果我们看原文,你便会发现,“心”这个字在其他地方出现过——就在扫罗被神革职的时候。撒母耳记上13:14,撒母耳看到扫罗随己意献祭时,心中不悦,就向扫罗这样说:“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心意”跟“心”在原文是同一个字,但这一次讲清楚了是谁的心:不是大卫的心,是上帝的心。
 
        人凭外貌拣选了扫罗,这是个失败的例子。神说,这一次拣选,是凭我的心来拣选,而不是凭任何人的内心来作出选择。没有一个人的内心可以清洁无瑕到了一个地步值得被神所拣选。从撒母耳记的下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卫的内心的确不是那么清洁无瑕的。如果你以为神拣选人是根据人的内心的话,你就会认为神拣选大卫是个错误。但假若你明白,神拣选不完美的人是按着他自己的心意来拣选的话,神就是从来都没有做错事情了。
 
        大卫之后回想起他被神拣选的经文时,我们可以看撒母耳记下第7章,看看撒母耳是如何凭他的记忆回想起之前在撒母耳记上第16章的记述。撒母耳记下7:18,“大卫王进去,坐在耶和华面前,说:’主耶和华啊,我是谁?我的家算甚麽?’”这对应了第16章,不用再提家境。“我的家算甚麽?”“‘你竟使我到这地步呢?’”你为甚麽拣选了我呢?“‘主耶和华啊,这在你眼中还看为小,又应许你仆人的家至于久远。主耶和华啊,这岂是人所常遇的事吗?主耶和华啊,我还有何言可以对你说呢?(你这多么奇妙的计划。)’”(7:18-20)。撒母耳记下7:21,“你行这大事使仆人知道,是因你所应许的话,也是照你的心意。”
 
        大卫明白到,被拣选不是凭自己的内心有多好,而是凭神的心意。大卫知道自己是失败的,而在这章圣经之后的四章(即撒母耳记下第11章)就是拔示巴事件。大卫没有可夸的地方,但神拣选了他。感谢神,因为神拣选人不是凭人的内心,而是凭神自己的心意。
 
        大卫犯罪之后,他写了一篇诗篇,也就是诗篇第51篇。在诗篇的开首:“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他知道自己心里的邪恶。所以,在第10节,大卫这样向神祈求:“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人如果有良好的内心,这是神所赐予的,并不是自己所能拥有的。由始至终,大卫都知道自己心中的邪恶。
 
        因此,撒母耳记上16:1-13这段介绍大卫的经文是要说明,神的拣选比经验和政绩更为重要;在神的计划里,神要拣选大卫,因为大卫要切合神的心意。这并不是因为大卫高大威猛,家境良好,又有好的内心;事实上大卫统统都欠缺,但就是在甚么都欠缺的时候,神就拣选了大卫。16:1-13这段差不多根本就没有提及大卫的名字,一直到了最后那节圣经才提到大卫的名字。这段圣经不是在说大卫有甚么料子,而是要说明神是甚么样的——神拣选的人,是因为神要用这个人,不是因为这个人有清洁的良心,也不是这个人有足够的料子能被神用得上;纵然一无所有,神也用得着。
 
        教会历史里有几位比较出色的神学家,其中一位是我们刚刚庆祝宗教改革500周年的马丁·路德。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之后被教廷所追杀,有一句说话是在1653年流传的,相传是马丁·路德亲口说的。他如此说:“我的真正敌人不是教廷那些人,我最厉害的敌人不是那些人;我最厉害的敌人是我自己的心。”请你记得,马丁·路德是一位全时间治理自己的心的修道士。他是一位全职在神面前认罪悔改的人,但是他的心仍然是污秽的。他明白,除了神以外,他不能够使到自己的心清洁。他说:“我的心是我最大的敌人。”
 
        在马丁·路德之前,最出名的神学家可能就是第四世纪的奥古斯丁(Augustine)。他在他的自传里论到他自己心中的污秽。他明白到,人心比万物还要丑恶,但是他却寻回保罗的教训:在保罗无能的时候,是神的恩典拯救了他。神拣选保罗便是如此,不是因为保罗有甚麽过人之处,纵然他迫逼教会,但是神仍然拣选他,乃是因为保罗合神心意。
 
        我们的内心又是怎么样?许多时候,我们说我们的内心不够好,不能够被神所使用。但是我们试想想,又有谁的内心是“够好”,足以能被神所使用?你可能说,不要紧,我参加培灵会,我的内心就会好一点吧。于是我们就要继续讨论,甚么是“培灵”?
 
        三、何谓培灵?
 
        其实“培灵”这个词汇可以说是华人教会独有的一个传统的词汇。外国人很难明白甚么是培灵。我们明白奋兴或复兴(Revival),但是培灵是甚么来的?这是我们90年的传统,但外国人却不明白。然而,当我们再思想何谓“培灵”的时候,我们会不会都开始不明白甚么是“培灵”呢?我们会认为,“培灵”就是培养自己的灵性,让自己愈来愈高超,彷佛我们到达了哪一个阶段、哪个空间似的。我曾听闻过,不少年轻人谈恋爱分手时用灵性来作藉口的例子:“对不起啦,我发现我的灵性不及你的高,我们都是分手吧。”又或是倒转过来,“你的灵性不及我的高,我们都是不匹配的。”我们把灵性作为一个量度人与神关系的一种准则;然而,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吗?
 
        到底何谓“培灵”呢?有没有人知道港九培灵研经会早年名称的英语翻译是甚麽?现在的翻译是Hong Kong Bible Conference(直译:香港圣经研讨会),但是,在1980年代或之前的英语翻译又是甚麽呢?在1987年之前,港九培灵研经大会的英语翻译叫作Hong Kong Pei4 Ling Conference。“培灵”这个词无法翻译成英语!请不要误会,以为当年的董事的英语能力差劲;其实他们的英语能力很强的,但是却不晓得该怎样把这个词汇翻译成英语。其实“培灵”是一个困难的词汇。因为在保罗书信里,“培灵”里的“灵”并不是指到人的灵性,而是圣灵。“培灵”是指培养一个人来顺服“圣灵”,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灵性”,使自己的灵性超越,高过所有人。“培灵”是指我们每一个无能的人来到神的宝座前,屈服于圣灵的带领,使我们在神国进程中有分的意思。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讲法的话,你可以看看培灵会首届的开会讲道。第一届的开会讲员是现在已离开世界的黄原素牧师,我昔日在美国时有机会认识他。他在开会讲道里曾这么说:“我们把焦点放在神的国里面,因为我们要顺从圣灵的带领,降服于圣灵。”
 
        我们来参加培灵会不是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纵然这样说彷佛很属灵、很好听,但是焦点不是在我们自己身上;也不是说,我们参加了十天的培灵会,我们的灵性会有甚麽超越;而是我们要服从圣灵的带领。纵然不完美,纵然我们仍旧会有一颗犯罪的心,求神怜悯,让我们能够降服于在神的计划里。这样来看待“培灵”的话,培灵就不会是一个私有的动作;或者用香港流行的说法,培灵不是一个“离地”(普通话:“不接地气”)的动作。培灵是我们顺服于神国进程(the unfolding of the Kingdom of God)。这一种神国进程里面,在神里面我们有分。
 
        圣经谈到悔改,并不只是turn away(转离)离开你的罪这样简单,而是转眼仰望创始成终的耶稣,这才是悔改的意思。如果你只是望着自己,即使用尽你一世人的时间,你都没有足够时间用来认罪。我在2011年的培灵会里曾经提过这一个例子。有一个在三一神学院的学生,他毕业的时候,突然发觉他在自己其中一份功课上做了些不诚实的事。这不是老师发现的,是他自己发觉的。然后,心里有很大的罪疚感。开始时,他在神面前认罪,然后就去找教授来弥补那次的错误。这一科目办妥之后,他再发觉在其他科目上可能也做过类似的行为。教授要求读完若干页的书,我真的读完了吗?他不是记得十分清楚。于是,他开始逐一怀疑自己的过去的所作所为,然后就不停地找教授来认罪。他后来发觉,他怎么好像没有足够时间来认罪似的。他回想到,在进入神学院之前,他曾就读于美国最著名的西点军校。在那里,他也曾做了些不诚实的行为。长官告诉他游泳游了多少次,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这样做。于是他坐飞机回到西点军校里去认罪,补偿没有完成的次数。然而,他一直发现实在没有足够时间来认罪,因为他一边认罪,一边仍会犯罪。于是,他说:“我怎么能被神所使用!”我就对他说:“你有没有听过恩典的道理?”只是我不能劝服他。他多年在神学院里,最后只能够当上神学院守门的人。他不愿意再去事奉,十年来都是这样子。他说:我不配事奉上帝。
 
        几年前,有另一位学生也是来跟我这样说。他说:“糟糕啦,那份作业我没有做完”,然后又开始每一科每一科的去认罪。在我教书的时候,他在门外守候,又说:“糟啦,那次我所说的好像是不诚实。”他来不及的认罪。但是,这并不是圣经悔改的意思。我们不能够把每一项罪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我们的责任是仰望着神的恩典,回转仰望上帝。你望着自己,用尽你一世时间,你全时间拿来认罪的话也是不够的、赶不及和做不完的。但我们要把眼目转向神的国度。培灵就是这样意思。培养我们顺服圣灵,在神国度里的进程。
 
        弟兄姊妹,我们有没有因为神话语光照我们内心的黑暗而感到内疚?我看到有许多弟兄姊妹在罪里面挣扎,在痛苦中不能够相信恩典的存在,更加不需要再多讲“神用得着我”这类的话。但神使用大卫并不是因为大卫有清洁的良心,而是神按着他自己的心意,拣选一个合他计划的人来使用他。
 
        我们的认罪又是怎样的呢?神要我们承认的罪,就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的罪,甚至是以为自己灵性不能超越的罪——这也是一种偶像。我们的焦点是放在神国度的进程里面。在我们靠赖神的恩典涂抹我们的罪的时候,我们要顺服圣灵的带领,成为一个合用的器皿。然而,我们是否相信恩典的道理呢?这不是保罗发明的,是旧约里神一直所强调的。最伟大的王也是如此。神并没有拣选错误。大卫不是完美,但是神却凭他自己的心意,可以用得着大卫。我们要被神所用,就一定要有悔改的心;但是悔改不等于追逐记起我们所犯的每一件罪,并且作出弥补,因为这是十字架的工作。我们要做的事,是要把焦点从自己转移到神国度里去。我们是否愿意这样做吗?
 
        结束祷告
 
        在低头静默的时候,请你自己向神作一个承诺的祷告。你愿意在神面前去悔改的时候,神会祝福悔改更新的灵。十字架的恩典够我们用。我们要放下自己,转眼仰望十字架和神的国度。我们是否愿意这样做吗?
 
        如果弟兄姊妹在罪里面有多年的挣扎,请你在神面前立志去悔改;但是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的话,就更加需要去悔改。让我们转眼仰望耶稣,望着神国度的进程,顺从圣灵的工作。我们是否愿意在十字架面前作出这样的承诺吗?
 
        亲爱的天父,我们献上感谢和赞美。你容让我们在你面前许下承诺。纵然我们心中败坏,十字架的宝血能够遮盖我们的罪。为你的恩典,我们献上感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把焦点从自己转移到神国度里;我们所事奉的是上帝,我们所顺服的是圣灵,让我们能够在神的灵里面降服下来,让你的十字架饶恕我们的罪,也让我们转眼仰望耶稣,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事奉神的工人。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内心善良,乃是因为你的心接纳我们。为你的说话,我们献上感谢和赞美,祷告是奉主名求。阿们。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