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所讲的比喻之十八:浪子的比喻3
(路15:11-24,,25-32)
3.浪子的醒悟(17-20节上)
⑴.环境因素17节
【路15: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浪子在外应该也过了一段花天酒地的日子,在那段日子了,他丝毫没有醒悟的心。什么时候才醒悟悔改了呢?圣经告诉我们,是在他穷苦之后,他才醒悟到父亲家里的雇工都口粮有余。是他发现没有真爱之后,他才想到只有父亲对他的爱是永远无私的、真诚的,他这时才为自己当初那样伤害父亲而感到懊悔。他为什么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错而悔改了呢?这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看一处圣经。
【林前1:26-28】 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
这处圣经说,蒙召的人,很少有有智慧的、有能力的、有尊贵的。神拣选的大都是愚拙的、软弱的(指身体体弱多病之类)、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一无所有的穷人。看到这里,我们可能有些不理解了:难道神只喜欢让穷人、病人、没地位人……得救吗?不是的!神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悔改而得救。神爱世人,而不是只爱世人中的穷人病人。一切口渴的都可以白白来喝生命活水,而不是只欢迎没地位、没能力的人来喝。凡劳苦担重担的人都可以到主耶稣这里得安息,而不是只允许卑贱的、被人厌弃的人来得安息。不是主不愿意拯救他们,而是他们不愿意来就主。所有的罪人都像是这个浪子,只是有些人处在浪子花天酒地的阶段,有些人处在浪子穷困潦倒的阶段。当他们有尊贵、有能力、有钱财、有健康……的时候,就像是浪子在花天酒地的那段日子一样,他们不愿意来要主。往往只有等到穷苦起来、放猪的时候才能醒悟。所以,有俗语说‘人的尽头,才是神的起头’。
神希望人人得救,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照神的形象创造的。神造人和造万物甚至天使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唯有神造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是让我们做祂儿子来承受产业的。就算是圣洁的天使,他们也只是如同佣人,无权称上帝为父。在这个比喻中,假设这个父亲有十个儿子流浪在外,祂不会只希望五个回来,甚至不是九个回来就满意了,他一定希望每个失丧的浪子都能回来。他不但希望那些受苦的浪子回来,他也希望吃喝玩乐的浪子也能早日回来。只要儿子一天不回到父亲身边,父亲的心就不能得到快乐。只是,当浪子吃喝玩乐的时候,不是神不要他们,而是他们不肯醒悟悔改要神。弟兄姊妹在传福音的时候,能清楚发现,虽然罪人都不容易接受福音。但是,有钱有权的罪人更不容易接受。即使是向同一个人传福音,在他百事顺心的时候就不容易接受,如果哪天他遇到困难了,那时候就稍微容易一点。这是因为环境因素起到了促使他悔改的作用。
由于许多人都是像浪子一样是遇到难处了才想到向上帝悔改信耶稣,所以,教会给人留下一种印象,那就是:只有愚昧无知的、老弱病残的人才会去信耶稣给自己找个心理寄托。有这种想法的人从前特别多。因为如果是20年前去教会看看,确实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人、病人。而近些年来,城市教会人员的构成比例发生了巨变。大量的中青年人、知识分子、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商界人士纷纷涌进了教会。农村教会情况差别很大,有些农村教会仍然全部都是老年人或病人。但是原因与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是因为农村的年轻基督徒和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一样都去了城市打工,他们就地参加在城市的教会聚会了。也有不少地处发达地区的农村教会与城市一样,很多青年人、做生意的老板都能常常参加聚会。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困难的人稍微会更容易接受救恩。知识不是不好,钱财不是不好……,但是,有知识的人容易依靠自己的知识而拦阻他认识神,有钱财的人容易依靠自己的钱财而拦阻他认识神。勇士不要以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力夸口就好了。圣经里也记载过一个少年的财主来见主,不是主不要他,主呼召他的话象呼召其他使徒是一样的,主叫他撇下一切来跟从主。不同的是,其他使徒立刻就撇下一切跟从了主,而他太看重自己的钱财了。最后是他拒绝了主耶稣的呼召,忧忧愁愁地回去了。他走后,主耶稣就对门徒说了一句话:“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啊,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关于‘针的眼’是何意思,神的仆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就是针的眼,也有人说是有一种矮小的城门叫针眼门。这后一种的说法,尽管能引申出许多灵意,使解释显得更丰富、更容易吸引听众的耳朵。但是,因为这种背景解释找不到圣经依据。也就是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以讹传讹。所以,我支持的解释主耶稣就是在说针的眼。而且从门徒接下来的反应里,也能看出是这个意思。门徒接着说:“这样谁(财主)能得救呢?”也就是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是不可能的事。并且主耶稣马上也同意门徒的这个说法:“在人确实就是不能”。如果是让骆驼穿过针眼门,那怎么能说‘在人不能’呢?明明在人是有很多办法的嘛。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浪子遇到饥荒看似不好,其实还是好事呢。遇到饥荒后,没有人愿意白白地帮助他,这也是好事,有可能促使他早一点醒悟。昔日在这位浪子身上发生的事,今日神也常常以同样的方法做在咱们基督徒的家庭里。比如,有些基督徒为自己家人的灵魂着急,经常给他们讲圣经呀、传福音呀、为他们祷告呀。可他们本人却就是总也不愿意决志信靠主。接下来,神为了顾念我们为家人灵魂的祷告,有时也是采取对待浪子的方法,改变他们身边的环境,让他们遭遇一些事情。挫一下他们高傲的锐气,或者让他们冷静下来有机会想通、看透一些事情,最终能决志信靠主。看一看我们身边的基督徒,其实这样信主的人还是挺多的。我本人也是在这样情况下才来信主的。感谢神的怜悯,【诗119:67】 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⑵.悔改之心18-19节
【路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路15: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这位浪子最宝贵的地方还不是因为他回家了,而是他悔改的心比什么都宝贵。如果他只是因为遇到了饥荒,为了躲避受苦遭罪才回到家里。要不了几天,日子一旦好过了,他还会故伎重演、旧病复发。比如,有些难以管教的孩子被父母打了之后,偷了家里的钱离家出走,家里人都很着急,盼他能回来,他在外面用完了钱,挨饿受苦之后也有可能硬着头皮又回来了。可是,不久又离家出走,反反复复很多次,真是令父母心急如焚。所以,最要紧的不是能不能回家,而是他到底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举例:有一个人因为母亲离世,心情太痛苦来到主面前。但是,仅仅几个月,心情一旦好起来了,就又回到了世界上继续做浪子。现在,教会可以看见一种情形,那就是每年受洗加入教会的人很多。最少每年也得有50人以上受洗,多得时候上百位,年年如此。也就是说,每年都应该增加一个新的家庭聚会才对。可事实上,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这说明每年都有增加的,每年也有退去的。退去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情况,有的是搬家了,有的是陪孩子去读书了,有的是工作时间改变了……。其中也有的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愿意继续信下去了。究其原因,可以说他们在信的时候就没有真正悔改的心。
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人只要受了洗,愿意跟着大家一起参加聚会了,那就是悔改了。换句话说,就是有人认为浪子只要回家了,就是悔改了。其实,这并不一定是悔改。悔改,不单单是回家,而是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像圣经中这位浪子一样,他为什么回家?不是因为在外面有困难了,过不下去了。困难了,过不下去了,这只是促使他醒悟的触发因素或是催化剂。他认识到‘得罪了神、得罪了父亲’这才是真正的悔改。只有这样认识自己的错误,今后才会过一个感恩的生活,也会想方设法补偿对父亲的亏欠。所以,他对父亲说:“我不配再做你儿子,今后你就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我们知道,后来父亲没有把他当雇工,仍然还是儿子。这是因为父亲的慈爱、饶恕。可是,如果我们假设父亲就真拿他当雇工看,他也一定会好好以忠心工作来报答父亲的,因为他是真心悔改了。
今天,有些基督徒虽然表面看上去好像已经是浪子回家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给主、给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多严重。有些人到主面前来,不但没有看见自己的肮脏不配,反倒认为自己信主好像让主占了他们的便宜似的。这样的人,整天对主要求这、要求那的。稍不满意就会重新离家出走的。这样的信仰是无法走十架道路的。一个真正悔改的人,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向主提任何条件,只有懊悔,只有感恩。他们跟从主的脚步必定是坚定不移的。法利赛人没有悔改的心,就算他们被所有的人尊重,甚至他们还‘服侍神’呢,但是,最终的结局难免下地狱。税吏、妓女尽管确实犯了很多罪,但是,他们捶着胸真心懊悔,感到不配仰脸看神。他们回去倒比那些公认的‘大善人’算为义了。
造成那些人‘看似回家,实际上却并未真正悔改’的原因,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以外,我们不得不说,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出在很多传福音的人的身上。他们只想追求传福音的效果,只想让人快点表态‘决志’。因此,传福音时不敢多讲罪,就怕刺激到人家不爱听、吓跑了。就算是提罪,也是像蜻蜓点水一般的轻轻带过。最后,传福音几乎仅仅就是讲见证,讲信耶稣能得到多少多少肉身上的好处。以此来吸引人信主,这样到主面前来的人,不是来悔改的,而是想吃饼得饱的。就算来了,也没有真正悔改,因此也就没有重生得救。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看似已经回家的浪子,其实却是别有用心的。这些人也不能算真正的悔改。例如圣经中的那位行邪术的西门。从表面上看,他也好像已经信主了,并且已经受洗了。表现的还挺热心的,整天和传福音的腓利在一起。其实,他也是别有用心的,因为他看到腓利行的神迹比自己大,后来他看到彼得行神迹更厉害时,就想花钱买彼得的能力。彼得指出他应该向神真正的悔改,不然就是灭亡的结局。使徒犹大也属于并未真正悔改的所谓‘信主人’。现实中,这样的人也一样存在。比如有人为了方便与基督徒做生意,自己也表示愿意信主,以取得对方的信任,接到订单。还有人为了谈恋爱表示愿意信主,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与对方结婚。还有人是为了给好朋友的面子陪他去教会坐坐。还有的青少年,父母为了让孩子能聚会,应许他聚一次会就给他十块钱,孩子为了这十块钱每周来聚会……等等。只要不是像圣经中这位浪子一样,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而向上帝悔改的,无论他们抱着其他什么目的,也无论他们的宗教生活多么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他们都不是真正重生得救的人。
我们还要防备一种情况,那就是以现象代替本质。有人说,真正的悔改应该是流泪悔改,若不流泪,就说明还不认识自己的错。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诚然,圣经中或许能找到某人悔改时流泪的例子。但是,不能把个别事例扩大成为普遍遵守的真理,否则就可能会成为极端乃至异端。人,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看到只鸡死都会流泪,有的人最亲的亲人离世也不流泪。不能以流泪代替悔改,其实这类情形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不能以方言代替圣灵充满、不能以笑脸代替喜乐、不能以洗脚代替谦卑、不能以口气坚定代替权柄……。否则,追求的方向就必定会出现偏差。流泪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悔改,没有流泪的也有可能悔改的很彻底。有的人最会流泪祷告,不了解他的人,仅听他的祷告,会认为他简直圣洁的如天使。可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一到生活中他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人,败坏的如魔鬼。悔改的外在表现可以因人而异,我们不能做统一要求,重要的是忧伤痛悔的心。这位浪子的悔改,经文丝毫也没有记载他的哭。我们只能说,当时他或许哭了,也或许没哭,因为这不是悔改的重点。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悔改的重点。
⑶.要有行动20上
【路15: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
【徒26:20】 先在大马色,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
如果这个浪子醒悟过来之后,每天就是坐在猪圈里反反复复喊着说:“父亲啊,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不配做你的儿子……”。他喊一年、十年,喊到老也没有用。因为只有后悔,没有改正是不行的。什么是真正的改正?真正的改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向神认罪,因为无论犯什么罪,无论向谁犯,我们得罪的首先都是神;其次,行为上要改变。所以,这位浪子醒悟之后,首先就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原来是走一条远离父亲的堕落的道路,现在悔改了,来了个180度的转变,起来往父亲那里去,向父亲认罪。其次,他回到父亲家里之后,一定在行为上会发生改变,不然就不算是真正的悔改。我们知道,卖主的犹大后来也后悔了,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算他是悔改呢?是因为他的后悔是假后悔吗?绝对不是,他确实真的是后悔了,甚至还有行为上的改正。圣经说,后来他没有留下那30块钱,而是将钱又还回去了。但是,他缺少一个真正悔改必须具备的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向神认罪。犹大后悔之后,他只是退钱,却没有向主耶稣认罪,而是选择了自杀。这就如同浪子只是在猪圈里反复喊‘我错了、我错了’,最后,也不回家,死在猪圈里一样。所以,悔改,不单是心里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需要进一步接下来有悔改的行动与悔改的心相称。
【作者简介】 谢迦勒:雅博网作者,基督教青年传道人。写有信仰随笔及讲章100余篇。现已编辑电子图书《圣经与信仰问答》、《耶稣所行的神迹系列》,已在本网站旷野书库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