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经文:马可福音14:32-42
客西马尼园的那一夜是黑暗的一夜,沉重的一夜,漫长的一夜。这是十字架的前夜。这是十字架尚未实际到来之前的十字架。当外在的十字架还没有在加略山上竖起,主耶稣已经在他的心中背起了他的十字架。
这一夜,主的灵在十字架上煎熬,他的心已经在经历十字架上撕裂般的痛苦。这一夜属于伟大的十字架。这一夜是十字架道路上重要的一步。
在这漫长而沉重的一夜里,主耶稣独自面对著无边的黑暗。当权者的阴谋已经显露,走向痛苦与死亡的命运就在眼前,一个人於此时此地还能够做些甚麽呢?叛徒的引路声已经隐约可闻,兵丁的脚步声渐渐逼近。主耶稣开始跪下祷告。
这祷告是无望中的希望。这祷告是痛苦中的坚强。这祷告是极度黑暗中的眩目光芒。这祷告展示了一个灵魂如何可以超越人的限度而溶入神的无限荣耀。这祷告使这短暂的一夜上升为永恒的时光。
耶稣惊恐了,耶稣难过了,耶稣忧伤了,而且忧伤得几乎要死。然而,这不正是一个人无能为力时的正常反应吗?耶稣的惊恐,耶稣的难过,耶稣的忧伤,都证明神的儿子道成肉身后,曾是一个象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普通人仅基于自己的力量,便总会在一个时刻面对自己的极限,自己的无能为力之处。但是,耶稣却有他的不普通之处。这就是他有一位凡事都能的在天之父。于是,才有了这绝境中的祷告。
由此可见,祷告是一种关系。祷告是有限之人对无限之神的依赖关系。祷告意味著我们承认我们自己的有限。祷告又意味著我们有一位全能的神可以依靠,可以求告。在一方面,祷告表现了我们的有限和神的全能。在另一方面,祷告又使有限的我们能与全能的神具有关系。在祷告中,神进入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进入了神的怀抱。由此,祷告既是神对我们的恩典,也是我们的自我超越。
祷告是祷,是告。在祷告中,我们把我们的处境和愿望带到神的面前。不过,祷告更重要的是倾,是听。祷告是俯伏在神的面前聆听神的旨意。若无后一个方面,祷告就不成其为祷告。如果我们在祷告中仅仅说:“我需要这个,我想要那个。神赐我这个吧,神给我那个吧。”我们只是在开货单,让神来支付。如此的“祷告”已经不再具有祷告应有的依赖关系。在这种“祷告”中,我们变成了居上的命令者和支配者。在这种“祷告”中,我们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神。要听我们命令的人,有可能是全能的神吗?祷告是我们和神的交谈。在这一交谈中,听甚至比告更重要。
耶稣在这个祷告中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如果耶稣的祷告就停在这里,那麽,这祷告还不是真正的依赖关系,这祷告还没有显示出神的恩典和人的超越。如果神仅仅因为人的无能而免除人的责任,神就和人一同留在了人的极限中。如此一来,人既没有因著神而超越自己的局限,神也没有在人的局限之外赐人以恩典。耶稣接著对天父说:“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这才是这个祷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把我们境遇和愿望带到神面前,为的就是要寻求神的回答,为的就是要得到神在这件事上对我们的计划。这种祷告才是真正的超越,这种祷告才是真正的恩典。当一个人在祷告中谦卑地倾听神的旨意并完全顺服这一旨意,神的旨意便行在这个人的生命中;同时,这个人也因著自己生命被神所用而进入神的计划。求神“撤去这杯”的耶稣却顺服神的旨意并依靠神的力量饮了这杯。由此,这杯所彰显的完全是神的意志,神的力量和神的荣耀。谦卑地聆听神的旨意,绝对地顺服神的计划,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完全成为神之意志与力量的载体,这就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伟大之处。
今天,我们自己的祷告中有多少是聆听的祷告,寻求的祷告,顺服的祷告呢?我们的祷告常常是妄求的祷告,强加的祷告,拒绝的祷告。我们常常单方面地把我们要求抛掷给神,而没有问问这要求是否符合神的意旨。这种祷告形为告求,实则命令。我们往往把我们自己的意愿放到神的心思里,然后再作为神的计划接受回来。这种祷告好象是在和神交通,实质上却只在自我中心的封闭圈子里自说自话。我们有时把神给我们的责任推给神的全能。这种祷告表面上在彰显神的全能,实际上正拒绝神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
如果祷告是我们与神的生命关系和生命交流,那么,祷告就是我们和生命之源的相接,从而,就是我们生命的警醒,生命的生动,生命的活泼。而放弃祷告则是生命的昏睡,生命的沉闷,生命的死亡。紧紧地抓住祷告吧,因为那是生命之水的渠道,因为那就是生命本身。
园林静寂,却有主的声音响彻。长夜漫漫,主的祷告不断。这祷告因著父神和圣子的唱和而成为永恒的声音。这祷告由于神的荣耀在人的生命中喷涌而永存为我们灵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