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你们要什么?.

2016-05-28 作者:姚红岭、张远来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001l3fV7zy70UuUdr9L21&690.jpg

        经文:约1:35-42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们看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那一天便与他同住。

  “你们要什么?”这是耶稣见到跟从他的门徒时说的第一句话。耶稣第一次见到人家就直接问:你们要什么?我们读来觉得很别扭。中国人第一次见面习惯问人家:你吃了没有?欧美人第一次见面喜欢说:How do you do?(你好!)。犹太人信靠同一位耶和华上帝,大家互称兄弟,但彼此第一次见面就问人家“你们要什么?”这还是很不常见的。耶稣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奇怪的方式作为他与即将拣选的门徒见面的开场白?耶稣究竟希望用这样的开场白传达一个怎样的信息?我们又可以从其中得到怎样的教训?让我们尝试从经文进行一点思考。

  一、我可以向上帝要

  “你们要什么?”这不是我们见到不速之客时的呵斥:“你们想干什么?”不是打发乞丐时高高在上的施予:“想要我给你们什么?”耶稣的问题至少包含了两个基本的概念:

  1、我们可以向上帝要。

  2、当我们决定跟随耶稣时,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跟随祂。

  第一、我们可以向上帝要

  耶稣的问题其实是对门徒的一个应许,即,我们可以向上帝要。耶稣在世时不止一次应许门徒: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你们的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太7:7-11)。你们向来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但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16:24)。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就必成就。(约14:14)。我们不仅可以向上帝要,而且我们看到上帝非常喜欢我们向他祈求。耶稣教导我们要恒切祷告,祷告包含着寻求。耶稣曾用不义的官与穷寡妇的比喻说到基督徒当如何向上帝恒切祈求而不要灰心。耶稣说有一个不义的官,他不惧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有一个穷寡妇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于是到不义的官那里告状。不义的官完全不予理睬。可是穷寡妇天天缠着不义的官。最后不义的官被穷寡妇缠得心里烦乱,说:“我虽不惧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穷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路18:4-5)。耶稣说:你们听这不义的官所说的话。上帝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6-7节)。耶稣是在教导我们,不义的官尚且因为一个无依无靠的穷寡妇恒切的哀求而听了她,何况我们的天父岂不听祂儿女恒切的祈祷呢?耶稣是在鼓励我们恒切向上帝祈祷。圣经甚至应许:“你们若大大地张口,我就充满你们(有使你满足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就在于我们不知道祈求,不知道向上帝“要”!对上帝我们像一个陌路人,遇到问题,我们只知道自己想办法,若非山穷水尽就不知道向上帝求助。可能你会说,我祷告了,可是上帝没有听我的祷告啊!是的,上帝好像常常对我们的祷告无动于衷,我想也许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的祷告不够恒切,上帝的时间还没有到;第二、我们的祈祷不符合上帝的心意;第三、我们的祷告不够真诚,不像是祈求,而像是汇报。上帝终会对我们的祈祷有所反应,只要我们恳切。因为当我们决定跟随上帝时,他是希望我们在跟随他的脚踪时会有所得着。因此,他第一个问门徒的问题就是“你们要什么!”

  第二、知道我们为什么跟随祂

  耶稣第一次见到跟随的门徒就问他们:你们要什么?他也是要门徒明确自己的决定:“我为什么要跟随耶稣?”明白自己跟随耶稣的心态和目的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着名的黄埔军校成立之初,在学校的大门上刻着一句重要的校训:要想升官发财莫入斯门!军校要他的学生知道,报考军校就是为了报效祖国,要想借此升官发财,那目的和道路都走错了。跟随耶稣更是如此,要想借着“跟随耶稣”得到什么功名利禄那么方向就错了。我们看到犹大跟随耶稣三年之久,目的不清,最后终于发现跟随耶稣得不到他所期望的,白白错失三年宝贵时间,因此犹大“亡羊补牢”,以三十块钱出卖了耶稣,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终不得好死。试想,如果犹太当初知道“我要什么”以后再选择跟随耶稣与否,他就不会落得那样一个下场。今天,有些人选择了侍奉的道路,读了神学,到了教会,不是叫苦不迭大呼上当;就是甘愿像犹大一样,反正“上了贼船”,管他什么信仰道德,先捞它一把功名利禄再说。两种都是得不偿失,可见不先明确自己要什么,就忙于“跟随”耶稣,是一件十分危险的盲目行为。到头来不仅发现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可能人财两空,留下千古遗恨。

  二、我可以不要什么

  耶稣问门徒:“你们要什么?”要清楚我们要什么,不妨先问问自己:我可以不要什么?我可以不要什么呢?细观你现在所拥有的,你会发现,从前你拼命想要得到的很多东西,今天是你所不需要的。你花钱买的衣服可能放在你的柜子里很多年没有翻过一次;你精心准备的鞋子、你珍藏的图书、你购买的影碟你所拥有的很多东西,可能这一生你都不会再用第二次了。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我们以为宝贵的,可以是我们不要的。相反,他们可能成为你的垃圾,你本该使用的东西,反而因为那许多的“垃圾”而被淹没。往往,在我们的生命中就是有了太多我们可以不要的,而使我们失去了我们生命中那必要的东西。当我们的人生观变了,价值观变了,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变了,许多我们以前认为必不可少的东西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保罗就说过: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断如此,我已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当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因此,“我可以不要什么”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当我们端正了我们生命的态度时,我们就会知道我可以不要什么。

  我可以不要什么也是一个舍与得的问题。——我可以舍弃什么!舍而得!舍与得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想要得到什么时,同样意味着我们先要舍弃什么。只有舍了,我们才可以得到;得了,也必定舍弃了什么。就像种与收的关系,收意味着先要有所耕种,从种到收,从舍到得,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定律。如果你想得到耶稣希望你得到的东西,你也先要舍弃耶稣希望你舍弃的东西。耶稣曾经对他的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9:23)。可见,你想要得着,必须先舍弃!当你在思想如何回应耶稣的应许:你们想要什么时,你必须先反省自己:我可以不要什么,我可以舍弃什么?!没有舍弃就没有得着。老子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有所不为,才有所为!有所舍,才有所得。当我们决定告诉上帝,我要什么时,不妨先清楚我可以不要什么;当我们决定向上帝要什么时,不妨先下定决心:我要为此舍弃什么!

  “我可以不要什么”?这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当耶稣问门徒:“你们要什么”时,不光表明耶稣有能力满足人真正的需要,同样,耶稣也是在考验门徒的信仰和价值观。当我们决定跟随耶稣的时候,我们就当清楚,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也将为此不要什么(舍弃什么)?一个人的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我们在决定信仰和跟随耶稣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抉择的是自我的价值观,事实上,信仰精神的真意不在于得什么,而在于舍什么!舍是信仰,得是结果!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德国伟大的具有信仰精神的神学家潘霍华面对纳粹的淫威庄严宣告:当上帝呼召一个人,他是呼召他们为祂而死!潘霍华的宣告代表了他特殊的背景,但却反映了信仰的精神实质,反映了信仰者的信仰价值观!潘霍华没有象自诩为伟大哲学家的海德格尔一旦面对纳粹的b ao-/政、恐怖和淫威便主动放弃哲学的先知精神,相反,潘霍华以他年青而伟大的生命祭奠了他的信仰,用他的血见证了当他决志接受耶稣的呼召时,他决定不要什么!信仰的价值在于信仰者知道在他人看来宝贵的追求中懂得放弃有时空局限的价值而追求永恒的意义。信仰否弃功利。当年耶稣在他最“辉煌”的时刻,有数以万计的群众跟随,但耶稣告诫他们: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面对耶稣真理的教训,耶稣的门徒多有退去的。耶稣问他的拣选的12个门徒:你们也要去吗?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约6章)。彼得的回答代表了他信仰的价值观,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引申彼得的价值观:主啊!我们已经选择了你,别无所求!

  三、我能要什么

  耶稣曾经对他的门徒说过:你们出去是要看什么呢?是看风吹动的芦苇吗?是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他们是在王宫里;是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参见太11:7-13;路7:24-26)。“看”含有欣赏和羡慕的意思。上帝不是要我们流连山野的风景,也不是要我们羡慕有权有势、财利双收的人,上帝要我们学效先知的榜样,特别是以利亚的脚踪。以利亚是最顺服上帝和大而无畏的先知之一。他不畏权势,不惧艰险,不看人的脸色,圣洁慈爱,全心信靠,几乎先知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了。因此耶稣要他的门徒学效先知的榜样。知道我能要什么!不是独善其身,退居山野,自寻其乐,孤芳自赏,终日漫步于上帝的创造中,赏山花烂漫,不问人间疾苦;不是终日追逐世俗势利,跻身名流社会,放浪于风花雪月,沉醉于奢华宴乐,作虚伪纨绔,当达官显贵;而是要学效先知作风,不苟且于世俗,不沉陷于自我,委身基督,全当活祭,看名利如虚空,视万事为粪土。

  “你们要什么?”惊喜于上帝如此慷慨的应许,我能要什么?我不能要什么?我们拼命想要的是否真的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最想要的是否就是有益于我们的?殊不见,我们很多的磨难不正是我们自己要来的?并非你想要的一切上帝都会给你。耶稣实在是说过“祈求就给你们”,但耶稣说的是按着你们的“需要”给你们,耶稣给的是我们需要的,但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想要的不一定就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想要的许多东西最后发现幸亏没有得到,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的东西并非我们真正需要的。雅各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妄求不光得不到所求,而且也是上帝所不喜悦的,因为之所以妄求,说明我们的心思并没有体贴上帝的意思,我们根本没有关注上帝所关注的。

  四、我该要什么

  耶稣问门徒:“你们要什么?”耶稣不光是问安德烈,耶稣是在问我们。那么,我们该要什么?着名的童话《三个愿望》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贫穷的樵夫去砍柴,在树林中,他看到一棵外形奇怪而且丑陋的树,樵夫准备把它砍了。正在樵夫举起斧子准备砍树的时候,突然从树里跳出一只精灵。精灵告诉樵夫,这棵树是他的家。如果樵夫不砍这棵树,精灵就会答应樵夫三个愿望。樵夫晚上回到家,将白天发生的事告诉了妻子,妻子骂他是傻瓜,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樵夫本来就对精灵的话将信将疑,被妻子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瓜竟然被一个精灵欺骗了。晚饭时,看着妻子做得热腾腾的饭菜,樵夫说:要是有香肠该多好啊!话刚说出,果然出现了香喷喷的香肠。妻子和樵夫不觉大叫:“天哪!原来是真的!”这时樵夫的妻子埋怨丈夫浪费了第一个愿望,竟然只要了一根香肠。樵夫被妻子的话激怒了。大骂:“我巴不得这根香肠能塞住你的鼻子!”话音刚落,香肠一下子飞向樵夫的妻子。不管怎样挣扎,香肠最后还是塞住了樵夫妻子的鼻子。樵夫不得不许下最后一个愿望,请香肠从妻子的鼻孔下来。

  故事的结尾说,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要一锅金子,就浪费了三个愿望。读来不觉惋惜,如果你也有三个愿望,你准备要什么?其实,耶稣岂止给了我们三个愿望,他对我们说:“你们祈求就得着!”“你们要什么?”那么我们该向上帝要什么?当年年青的所罗门刚刚继位,接续父亲大卫为以色列的国王时,即到基遍献祭给上帝。上帝悦纳了所罗门的祭物和祈祷,晚上在梦中上帝告诉所罗门:“你无论向我求什么,我必应允你。”这个被称为空前绝后的智者,当时就向上帝祈求了两件事:智慧和宽广的心。并且所罗门向上帝解释了为什么祈求这两样:因为上帝派他治理这么广大的以色列民,没有智慧和宽广的心,他无法承担上帝的托付。上帝非常喜悦所罗门的祈祷。告诉所罗门:“你没有祈求长寿,也没有祈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只求能完成好上帝的托付,因此我将赐给你(空前绝后)的大智慧”。并且上帝还赐给了所罗门他没有祈求的,就是长寿和国位的坚固。在所罗门继位之初,国位十分不稳,觊觎王位者势力强大,所罗门能有这样的祈求实在难得,难怪上帝如此称赞所罗门的祈祷。试想,如果有一天上帝告诉你:“无论你向我求什么,我必应允!”你会求什么呢?

  我们该求什么呢?我想,最智慧的祈求莫过于祈求上帝最希望我们祈求的。所罗门祈求的智慧就在于他的祈求触摸到了上帝的心意,他所求的正是神所想的。耶稣就曾教导过他的门徒当要什么。在马太的记载中,耶稣呼召他的门徒来跟随他,作得人的渔夫。“来跟从,我要叫你们作得人的渔夫。”(太4:17)。得着人心,使人归向上帝,这正是上帝的心意。在另一个地方,耶稣教导他的门徒:你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上帝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祈求上帝国度的拓展和上帝旨意的实现,祈求上帝的统治能在我们身上和我们的教会中完全实现,让主成为主;让我们的行为和信心能像上帝那样义。这是上帝希望我们祈求和追求的。上帝最关注的是他的国度(上帝的意旨在人类中被完全施行,即由他来统治人心,人对上帝完全的顺服)的拓展和实现。因此,在耶稣教导我们的祈祷中,他首先说到三个愿望: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稣把这当作我们的祷文,说:“你们祷告的时候当这样说:…….”耶稣是希望我们能照着这三个愿望来祈祷。当他问我们“你们要什么”时,他希望我们能照着这三个愿望去“要”。

  “你们要什么?”我相信,这也正是耶稣对你我的应许。当今天耶稣将这个问题带到你的面前时,你要什么?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