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现在正是收割的季节

2018-12-10 作者:刘长川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640.webp (6).jpg

   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地方,一天中的气候,变化莫测,有时晴空万里,但过不多时,就乌云密布,突降暴雨。特别是在夏秋的季节,由于靠近海洋,来自海洋的湿热季风,容易形成致雨云团,当湿热的气团越强时,降水也就越多。生活在这里的农夫,必须要掌握气候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会观察气象。不然,它很有可能会给已经成熟了的庄稼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的可导致人们一年的辛勤劳作和希望化为泡影。因此,及时收割庄稼,就自然成了人们生活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种收割,就是属灵的庄稼。

 
  约4:27-54
 
  从来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个时代,人们心灵深处的虚空、焦虑、饥渴等,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现象是物质文明所不能解决的。那么,现代人内心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最终的出路又在哪里?在此,我们可以透过一个打水的妇人,或许能找到答案。
 
  一、庄稼已经熟了(29-34)
 
  在这个星球上,人们赖以生存的离不开三样东西,就是阳光、空气和水。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重要,并且每天都不能离开它,它还可以解人的渴。但它对一个心灵干渴的人,它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就像那个不辞路途遥远,正午出来打水的撒玛利亚妇人。
 
  中午时分,耶稣趁着门徒到周围村庄找食物的空隙,耶稣就在雅各井旁,与一个前来打水的撒马利亚妇人,谈论井水和活水的问题。这时,买到食品的门徒回来了,见耶稣与一个异族的妇人在说话,但不知道他们谈的是什么话,就觉得奇怪。丁道尔说:“从拉比文献中反映出‘在街上不与妇人交谈,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行,何况是别的妇人呢!因为人言可畏’”
 
  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以免造成尴尬,门徒并没有问耶稣为什么会这样和一个妇人说话。
 
  由于门徒的出现,有人说这个妇人可能突然见到几个男人,就惊慌失色,慌忙中竟忘了将水桶留在了井旁往城里去了;也有人说,可能她是有意把水桶留下,让耶稣自己打水喝,但这两种情况只是猜测。不管怎样,笔者认为这不是妇人撇下水桶的主要缘由。她所以把水桶留下,是因为她今天从耶稣那里得到了比这井水更宝贵的“活水”。宝贵的是这“活水”,叫人喝了就不再干渴。多年以来那颗干渴的心地,如今已得滋润,心里所充满的喜乐是不能言喻的。在她
 
  看来,这么宝贵的活水,应该要尽快的分享给城里千千万万心灵干渴的人们。不管人们会怎样用世俗藐视的眼光看她,或辱骂她,她都要告诉城里的人们,见证她所遇见的、看到和经历的。
 
  她对城里的众人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约4:29)”?众人听见后就立刻出城到耶稣那里去了。看来,这是一群心灵极其干渴的人,他们都急需活水。
 
  见人走后,门徒就问耶稣说:“拉比,请吃”。这时,门徒还停留在吃饭的心思上,但耶稣却答应道:“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意思是说,我已吃过,所吃的东西是你们不知道的。这话反映了耶稣把传道的工作,比肉体需要的食物更为重要。主所顾念的是人的灵魂,要拯救人脱离罪恶,赐给人永生的活水。他也深知这是父神的旨意,必须要顺服,乐意的去遵行。
 
  自从人类犯罪堕落后,人就与这位造物主的关系隔绝了。不但如此,人的心灵也因着罪的到来变得干枯。耶稣在此把人的灵魂比作庄稼。庄稼熟了,是意味着人们干渴的心灵急需活水的浇灌,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们。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的内心,反而变得愈加的虚空和干渴。
 
  据联合国发布《2018全球幸福度报告》,中国排名竟比利比亚低。文中报道:
 
  “2018世界幸福报告主要是对2015至2017年间,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准,以及117个国家和地区移民的幸福感水准,进行的综合排名。这次的报告排名中,芬兰挤下挪威成为第一。英国排名19,美国幸福指数从去年的第14名下降到第18,中国从第79下降到第86”。
 
  同时文中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将幸福指数的高低做了一番分析,结果是:“在发达国家,精神疾病患占比超过40%。即使在非常富裕的国家,也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已经证明,利他主义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关心别人会更加快乐。而在同等条件下,一味追求高收入的人群幸福感下降。而对于贫穷国家,身体健康则是提升幸福指数的优先事项”。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人真正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恩惠的福音,只有福音才能满足人内心的需要。
 
  二、抓住机会收割(35-54)
 
  见到从撒马利亚城里涌向他的众人,耶稣就对门徒说:“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约4:35)”。耶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按季节,到收割庄稼的时间还得四个月,但耶稣此时是把撒马利亚城里的人,比作田间的庄稼,可以收割了。他是要提醒门徒,不要以为传福音的时候还没有到,现在就可以向他们传福音了。
 
  接着耶稣要让门徒知道,收割庄稼是一件令人喜乐的事,因为那是收成的丰收季节。没有什么工价能与领人归主更叫人喜悦。就如农夫撒种、浇灌,直到收割,虽然要经历寒冬酷暑之苦,但当看到一片片庄稼发黄成熟的时候,那么,一切的苦楚将会被收割时的喜悦所代替。耶稣引用当地的俗语对门徒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约4:37)”。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得知在这之前,就有人将福音的种子撒在了撒玛利亚人的心中,现在已经成熟,需要人去收割了。
 
  因着妇人的见证,那城里就有许多人信了耶稣。那天,众人邀请耶稣住下,耶稣就在他们城里住了几天,结果信的人就更多了(39-41)。
 
  几天后,耶稣就同着门徒离开撒马利亚,往加利利去,回到从前水变酒的地方--迦拿。在那里又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伯农患病,他听见耶稣从犹太来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恳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然而耶稣却感叹着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约4:48)。”耶稣说这话似乎是针对加利利人说的。他们接待他是出于神迹而不是信心。尽管这样,耶稣还是基于他的怜悯心肠,体恤人的软弱,给了大臣信心,对他说道:“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大臣听后就照着耶稣的话回去了。在半路上,大臣遇见了他的仆人。从他的仆人口中,得知他的儿子活了,病好的时间正是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的时候。
 
  从撒玛利亚和加利利两地,我们看到福音带来的果效差距很大。那么,耶稣为什么会为了一个人的灵魂前往加利利。可见耶稣是抓住每个传福音的机会,不让它溜走。就如保罗所说的那样:“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从耶稣对门徒论收割的一事上,叫我们要知道传福音是需要抓住机会的,机会一旦过去了,就会留下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耶稣在世时曾教导门徒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约9:4)”。
 
  结语
 
  面对中华这片辽阔的土地,庄稼一片片的发黄,已经熟透了,但缺乏收割的工人。在此我们只有恳求庄稼的主,兴起并打发收割的工人,收割他自己的庄稼。
 

【作者简介】 刘长川,雅博网编辑:16岁受洗归主,25岁被神恩召服事至今。现全职于广东利河伯归正教会,负责教牧工作;广东传道人。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