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罗得的“三个知道”

2023-01-13 作者:孙德霞  
来源: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

 微信图片_20230108115546.jpg

罗得的"三个知道“

  讲  员:孙德霞

  经文:创19:23-29

  引言

  圣经教导基督徒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不是要基督徒脱离这个世界,而是"入世不随世"。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有时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选择,会让人堕落到无边的黑暗里,亦或许会走进无尽的光明中。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信仰也是如此,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圣经告诉我们,罗得和亚伯兰一同从本族本乡出发,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可却去了不同的地方。亚伯兰选择的路越来越靠近神的应许之地,而罗得却渐渐地远离了神,最终迷失在这世界里。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不小心吗?是因为罗得他不知道自己偏离吗?当然不是!他都知道,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局呢?今天就以《罗得的"三个知道"》为题与弟兄姊妹一起分享学习。

  一、知道上帝的呼召

  "呼召"可以理解为选召,也可以理解为"神的呼唤",神会按着人的名字呼唤人按着他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在希伯来原文里,也是"召唤"、"邀请"、"要求"、"委任"、"宣告"等含义。神呼召他的拣选者时都有独特的启示和带领。

  圣经中说:亚伯兰蒙神呼召出吾珥的时候,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是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的,离开全民拜偶像的罪恶之城吾珥,神希望他们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亚伯兰的信心也影响带动了从小就与亚伯兰形影不离的侄儿罗得,罗得知道神呼召亚伯兰,应许赐给亚伯兰的属灵信息和安息。于是他同叔叔亚伯兰一同离开吾珥,向着应许之地出发。在神圣的呼召下,罗得是明白的,他知道神对他的拣选,那时候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非常清楚神的呼召和应许。即或不然,亚伯兰在带着他出发离开吾珥之前也一定会告诉他,神给了他怎样的应许,告诉他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头,要一直朝着那座象征天上之城的方向行走,罗得也是热切向往那座有根基的城,他把自己的眼睛也定睛在神圣而又充满恩典的应许之上,所以他毫不犹豫的跟随亚伯兰就出发了。

  应许也是带着命令的,要承受上帝的丰盛恩典,首先就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离开原来的生活圈子,离开原有的生活习惯,这是主对所召之人的命令要求。直到今日仍是如此,上帝对我们的要求依然是我们能否听从祂的吩咐。罗得跟随亚伯兰的时候,刚好是亚伯兰相信神,展开他信心之旅开始的时候,那时候罗得也是信心满满的,否则他不可能跟随亚伯兰离开富裕的故乡去到未知的陌生地方。他清楚上帝的呼召,可惜却没能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或者说,他可能对上帝的应许失望了吧,后来他渐渐的就远离神了。

  圣经也让我们看见,罗得是多么地爱神爱人,他不是单单坐在那儿,等候看见了神而接待神。他在城门口看到两个人来,就起来迎接他们,并热情地将他们请进自己的家中。从本章的描述中,我们知罗得并不知道这二人是天使。因为若知道他们的身份,就不需要担心天使会受到城中恶人的伤害,也无需保护他们了。罗得凭爱心接待客旅的行为显明了他是真正有神儿子生命的人。

  利百加如何面对神的带领?她的那句"我去!"是多么的坚定。这不是鲁莽的决定,是再住几天?还是顺从呼召,立即行动呢?"我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离开亲人,从此踏上一条没有回头的路。那时是靠骆驼旅行的时代,现在考古学证实亚伯拉罕所在迦南地距拿鹤城大约800公里,可以说是路途遥远的异乡。利百加为此要背井离乡,一如亚伯拉罕回应上帝的呼召离开家乡一样伟大。那简洁地回答足以证明她信心的伟大。因此,得到的祝福是:"愿你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后裔得着仇敌的城门!"(创24:60)

  我们也是蒙神呼召分别出来的工人,是神拣选我们来到神学院学习的,我们当回应神的呼召。这呼召是有行动的,就如门徒被呼召就立即舍下一切跟从耶稣。

 

微信图片_20220827141416.jpg

 

  二、知道危险的存在

  罗得是因为里面的不信,或者说根本不信上帝的带领和应许。要知道,基督徒离开神代价是非常大的,一旦偏离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罗得的信心也许是在走着走着的途中慢慢变化的,那眼目是不知不觉被世界所吸引的。约旦河平原的滋润如同耶和华的园子,又如埃及那超级大国一样的繁华深深吸引他。他把自己的生命投放在那里,他想成为人上人。事实证明,他确实"成功"了。他是成功的商人,在城门口款待客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城门口是富人圈的所在地,是达官显贵聚集的地方,是高级领袖聚集的地方。人在罪恶中舒适久了就会慢慢接受那生活。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也就不想离开。所多玛就如保罗说的男和男行可羞耻事的代表。圣经描述,全城的人都来围住罗得的房子,连老年人和少年人都参与这样的事情,可见所多玛已经败坏到极处。全城的人都行在败坏之中,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生活在所多玛的罗得不可能不清楚那里的罪行,很可能一开始就知道。所以,当天使说要在大街上过夜的时候,罗得切切地请求他们留下来。因为他非常清楚在街上过夜的危险,可又不能明说,因为他也觉得羞耻。

  罗得知道危险就在眼前,还在顾念地上的,顾念身体的软弱,直到上帝把他拉出来之后都是这样。即使出来也不肯往远处、高处逃去,又选择靠近所多玛附近小城--锁珥。神依然拯救罗得,那是因着亚伯兰的祷告,因为也记念罗得起初的那纯真愿意跟随的那颗心。所以,在倾覆之时,天使强行把他们一家拉离,将他们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罗得时而慢,时而急,时而懒散,这拖拖拉拉,麻木不仁的态度简直不可思议。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罗得陷入危险境地不是一下子就堕落的,那生命的帐篷是渐渐挪移的,他也曾想用自己属灵生命去影响世界,他对别人的安危不是无动于衷,他并么有丢弃神给的良善,只是他因自私选择了堕落的环境。罗得为保护天使可以以罪顶罪,那妥协且处事的行为是荒唐的,他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已经降到和所多玛只有一线之隔了。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罗得生命一样的人,甚至我们自己就是。明明知道闯红灯有危险却依然会抢那几秒钟;明明知道玩手机会使眼睛受伤和精神萎靡,却依然无法自控;明明知道悬崖峭壁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失足,却自信自己足够小心就可以避免危险;罗得在真理上让步,不但不能在黑暗中作光明的见证,反而会被黑暗渐渐淹没。就像一句话所说的,我们学过许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大家都知道雅各女儿底拿受辱的事件,从表面看,底拿是无辜的,其实是她要见那地的女子。她对那地感兴趣啊!她羡慕那地女子的自由开放,再看看自己天天蒙着脸,所以,她迫切想要融入那个环境,想适应那个环境。

  罗得最宝贵的地方就是他看得很清,他知道所多玛罪恶的可怕,更知道神圣洁的可畏。他的灵性软弱到让人难以置信,天使说:"……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逃命吧……"多么迫切地催促,他还是舍不得离开,这是多么悲哀的光景。可悲的是,他想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又不愿意离开所多玛肮脏的环境。所以,他在面对天使迫切警告所表现的依依不舍态度是因为他难以舍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人说:"世上最贪的人就是基督徒,既要天上的,又要地上的。"虽然我们不完全肯定这句话,但也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人存在。天上地上一起抓,既拜神又拜玛门。拥有一颗迟延不走的灵魂必会毁坏一个基督徒的喜乐,那结局是何等的可怕?或许,在某一段时间里,我们确实走得不错,但时间久了就不一定。我们若离弃了那起初的爱心,就感受不到神同在的平安。所以,我们需要悔改,直到我们"行起初所行的事"(启2:5)。

  三、知道罪恶的结局

  罗得跟着亚伯兰从迦勒底的吾珥出来,目标是迦南地,本来可以与亚伯兰一同承受与神立约的福分,可是落到这样的结局。他因争夺牧草不念亲情,罔顾长幼有序,礼让长辈的原则,眼中望着丰美的约旦河谷,心中就选择了较好的土地,没想到这个选择却埋下了让他一家日后万劫不复的祸因。尽管罗得曾为所多玛所见所闻的罪恶污秽行为而内心极度伤痛,(彼后2:7-8),但仍愿意为地上好处而容忍那城的罪恶。他这种妥协行为给他全家带来了痛苦的灾难。我们若像罗得,念着地上的好处而不惜自己的家庭被污染,同样也会给家人带来悲剧性的后果。

  当罗得在危险中的时候神的紧急援救临到他,天使催逼罗得和他一家马上离开,然而他仍然不舍得离开。罗得对罪恶不够决绝的态度是何等软弱,就如某些信徒,当圣灵责备的时候却渐渐消灭圣灵的感动。罗得从一个罪恶的城市又堕落到另一个罪恶的城市,真是出了狼窝又入虎穴,始终流连在罪恶之中无法自拔。罗得的问题成为人生命中普遍的问题,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家人。

  罗得在神呼召前往属天之城的生命旅途中,他知道危险的存在,他更知道迟延后的结局。天使的情词迫切,他自己的心里焦急,那危险是知道的。虽然肉体软弱,但依然可以看出他属灵的警觉和内心的良善,这证明他是有救的。迟延不走的态度意味着什么呢?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恋恋不舍,还是像保罗一样: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他等待主来接他,渴望见主的面。我们能否也像这样与这个世界好好的告别?还是处处妥协,步步让步把生活过成羞耻。一个信心倒退的信徒,结局只会被人嘲笑,被离弃。

  罗得的一生经历是我们的鉴戒,他的生命里有太多的软弱和失败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他在罪恶之城得到什么呢?所得到的不过是他与神之间那渐行渐远的关系。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恨我们的,若不警醒就必定会跌倒。我们生活在世上的人都知道生容易,活容易,罗得更清楚自己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人前强颜欢笑,人后却满腹忧伤。他失去了神的祝福,在人前失去了影响力,在家人面前失去了见证。女婿不理他,女儿道德沦丧,妻子变成盐柱,最终导致自己的家庭、事业都毁于一旦,落了个孤独终老的结局。

  后来,圣经再没记载罗得的事迹,想一想,当他看到被烧成灰烬的所多玛和变成盐柱的妻子,还有两个逆伦的女儿时,他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罗得的余生活着就是一种羞辱。罗得是失败的,他是仅仅个人得救的一个典型。他的眼目定睛在世界上,追求属世的享受。求神的话时时警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弃绝罗得的路。要知道,世上的一切不能满足我们的心,"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加增。"(诗16:4)

  结语:

  世界的引诱看似绚丽多彩,其实险恶无比。追求世俗的价值观带给我们的不是幸福,而是远离神的悲惨结局。罗得只有短暂的眼光,没有高瞻远瞩的异象。彼得曾说过:"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但罗得却没有这个远象,他抓住短暂而放弃了永恒的;看不到人生的短暂、虚空。看不到人所拥有的一切只不过是代替神管理而已,落了个可悲而又可怜的结果。十二使徒中的犹大,跟随主耶稣三年半,因出卖主耶稣而失去了与主同行的福分。犹大是贪婪的,他因为贪婪之心而被魔鬼利用,导致背叛的种子埋进了心底,最后混到天上不要他,地上也不要他的凄惨的结局,与神的救恩擦肩而过。贪恋世俗的力量是何等可怕,它会潜移默化地把人引导至堕落的地步,走进死亡尚不自知。往往我们在许多的时候,在遇到是爱主还是爱世界的抉择时,有着非常痛苦的犹豫不决和激烈的思想斗争,是灵与肉的交战,就如保罗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可是主耶稣明明地教训我们:"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愿我们能以罗得为戒,谨遵主耶稣的教导,做个蒙神喜悦的人。

微信图片_20230108115910.jpg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