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分家的故事

2024-09-27 作者:耶米玛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4333bec3de85d546206c4c9dbecc8d50.jpg

 

       经文:创13:1-13;路15:11-12 

  当家庭的人口多到无法共同生活,或是因着家人间发生矛盾无法在一起同居时,就需要分家了。因此,许多家庭、人口都经历过分家。既然分家是必须的,分家的故事也是少不了的,多少家庭因着分家而骨肉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从圣经上看几个《分家的故事》。

  一、罗得和亚伯兰分家

  经上记载的第一场分家是罗得和亚伯兰分家。

  1.亚伯兰的家庭:(创世记11:27-30)他拉的后代记在下面。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亚伯兰、拿鹤各娶了妻: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哈兰是密迦和亦迦的父亲。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亚伯兰的家庭也不例外,他父亲是他拉,他有两个兄弟拿鹤和哈兰,哈兰生罗得。哈兰英年早逝,死在了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哈兰的死,使得罗得成为孤儿。亚伯兰的妻子撒莱是个不生育的妇人,没有孩子。从此,亚伯兰走到那里都带着侄儿罗得,视他为已出,可能有心让罗得作继子,继承他的产业。

  2.亚伯兰带着罗得:(创世记12:4)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

  当神呼召亚伯兰的时候,亚伯兰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

  3.亚伯兰下埃及:(创世记12:10-16)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那妇人极其美貌。法老的臣宰看见了她,就在法老面前夸奖她。那妇人就被带进法老的宫去。法老因这妇人就厚待亚伯兰,亚伯兰得了许多牛、羊、骆驼、公驴、母驴、仆婢。

  亚伯兰到了迦南地后,那地遭遇饥荒。亚伯兰没有求问神,而是自作主张下埃及去暂居。亚伯兰深知人性的邪恶,而妻子撒莱又是个容貌俊美的妇人,因此将近埃及的时候,亚伯兰惧怕埃及人杀他,抢走他的妻子撒莱。亚伯兰就教撒莱说谎,把他们的夫妻关系说成兄妹关系。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撒莱极其美貌。法老臣宰看见撒莱,就在法老面前夸奖她。撒莱就被带进法老的王宫。法老因撒莱的缘故厚待亚伯兰,赐给他许多牛、羊、骆驼、公驴、母驴、仆婢。亚伯兰因此富足。

  4.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创世记13:1-7)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并一切所有的,都从埃及上南地去。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他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的名。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牛群、羊群、帐棚。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

  当法老得知撒莱原来是亚伯兰的妻子时,就叫来亚伯兰,训斥了他一顿,把撒莱归还他,打发亚伯兰离开了埃及。亚伯兰带着他的妻子与罗得,从埃及上南地去了。亚伯兰和罗得从埃及上来后,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在外邦人中失去了见证。

  5.罗得离开亚伯兰:(创世记13:8-13)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

  亚伯兰知道了,就主动地找罗得解决问题,在亚伯兰看来,他和罗得是骨肉,他们之间不可相争。亚伯兰要罗得离开他,罗得向左,亚伯兰就向右。贪图肉体享受,不顾亲情的罗得利用叔叔亚伯兰的谦让,毫不客气地选择了肥沃的约旦河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亚伯兰依然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又渐渐挪移帐棚,直到罪大恶极的所多玛。直到所多玛被毁灭时,罗得才被天使拉出了所多玛。在分家的事上,罗得在道德上也是有亏的,这一点也将祸及罗得的子孙。

  罗得离开亚伯兰,这是一场游牧民族内部的分家行为。和农耕居民不一样,农耕民族几世同堂聚族而居可以说是一个传统,游牧民不倾向于建立大家族聚居生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放牧牲畜的时候需要大量和广阔的牧场,所以儿子们长大以后,家长们就会分出一些牲畜让他们自己带着去寻找新的牧场,寻找新的牧场是游牧民不断需要对外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样的扩张往往是儿子们在年长了之后进行的,了解蒙古历史的人都知道蒙古历史上有一场“长子西征”,大约就是游牧民分家扩张的遗俗。这场西征给欧洲和近东的历史都带来了一场大洗牌,欧洲人认为蒙古人是代替神惩罚他们的罪孽,而蒙古人这边不过是让这些孩子们自己去打江山,好多留些家底来分家。

  这样不断的分家行为导致了游牧民家族之间不太和谐的关系,由于资源有限,导致在草原上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利益。《阿拉伯通史》的作者菲利普希提认为游牧民有着很严重的个人主义倾向,大约就是这么来的;而一些旅行家描述沙漠里的牧民贝都因人,也说贝都因的儿子们只要长大成人了,就会带着一部分牲畜出走,这样的行为有时候会因为财产的分配导致家族矛盾。《史记》中记载匈奴人之间发生矛盾,哪怕是父子兄弟也会拔刀相向,这种习气从亚伯兰的时代一直保持到了很晚近的时期。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之所以能够发挥这么强大的战斗力,靠的就是成吉思汗消弭其内部矛盾,将游牧民的战斗力一致对外的结果。

  6.神给亚伯兰的应许:(创世记13:14-18)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罗得离别亚伯兰后,神向亚伯兰显现,应许他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他所看见的一切地,神都要赐给他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神也应许使他的后裔多如地上的尘沙。亚伯兰信神的应许,因此继续留在神的应许之地迦南,他的后代最终成为得到神赐福的选民以色列人。

  罗得的后代虽然和亚伯兰同出一源,却无法得到神的赐福,罗得的后代摩押与亚扪被称为受咒诅的民族,后来都被消灭。

  二、律法规定长子可得双份的产业

  1.人若娶了二妻:(申命记21:15)人若有二妻,一为所爱,一为所恶,所爱的、所恶的都给他生了儿子,但长子是所恶之妻生的。

  神设立的婚姻原则是“一夫一妻”:(创世记2:21-22)耶和华 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但人类的第七代拉麦就违背了神设立婚姻的原则:(创世记4:19)拉麦娶了两个妻:一个名叫亚大,一个名叫洗拉。人若有二妻,人就会有偏爱,一妻为他所爱,一妻为他所恶。正如有人说:你若想为自己找麻烦,就去多娶一个妻子。“所恶”即不受宠者。所爱的、所恶的都给他生了儿子,但长子是所恶之妻生的。人会不公平待人,神却是公平的。丈夫不喜爱的妻子,神却使她生下长子。

  2.将产业多加一份给长子:(申命记21:16-17)“到了把产业分给儿子承受的时候,不可将所爱之妻生的儿子立为长子,在所恶之妻生的儿子以上,却要认所恶之妻生的儿子为长子,将产业多加一份给他;因这儿子是他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长子的名分本当归他。”

  两河流域的法典,长子并不一定以出生的先后为序,乃可按父亲的喜好而定。经上也记载这事: (历代志上26:10)米拉利子孙何萨有几个儿子:长子是申利,他原不是长子,是他父亲立他作长子。“把产业分给儿子承受的时候”是指在父亲将要去世或者在去世之后,这里明文规定不可将所爱之妻所生的儿子立为长子,却要认所恶之妻生的儿子为长子,将产业多加一份给他。

  以色列的古代,因为效法两河流域的成例,可由父亲指定谁为长子,所以以撒在偏爱中错祝福了小儿子雅各,却不能收回(创27章),而雅各亦让爱妻拉结的儿子约瑟,得了双倍的产业(创48:22)。但在这里,却指明要以出生的先后为序,不能逾越。“因这儿子是他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长子的名分本当归他,”就是这规定的理由。

  三、有人请耶稣为他们兄弟分家业

  1.有人请耶稣为他们兄弟分家业:(路加福音12:13)众人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

  当时的拉比有权根据摩西律法(如民27:1-11;申21:15-17),替人分配家产。而这个来求耶稣吩咐他兄长和他分开家业的人本身就存着贪心。

  2.耶稣的拒绝:(路加福音12:14)耶稣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耶稣知道人心里所存的,不仅拒绝了他,还严厉地责备他“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你这个人,”注意这个口吻很不客气。主耶稣拒绝为人作财产上断事的官,因为祂所关心的是人的生命,生命远比财富重要得多。

  3.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12:15)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接着带出了耶稣重要的教训“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谨慎”小心看着;“自守”看守,监视;“贪心”贪婪,渴望得更多;“生命”灵命;“家道”所有物,产业。“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这话表明那人请求主耶稣替他分开家业,动机乃是出于对财物的贪心。“人的生命”指人灵命的享受与快乐;人真实的福乐不在乎拥有大量物质的财富。

  4.无知财主的比喻:(路加福音12:16-21)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 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接着耶稣用一个无知财主的比喻来教训众人,财主只知道为自已积攒产业在地上,在天上却一无所有。神赐这个财主田产丰盛,以致他没有地方收藏,但他对神却毫无感恩的心,对穷人也毫无怜悯之心。在他的心中只有“我,”他以为这一切都是“我的。”因此他的计划都是以“我”为中心,“我的利益”为半径,只为自已考虑,专顾自已的事。他计划把小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他一切的粮食和财物。他以为有了财物,他的灵魂就可以得享安逸了,这个财主以为他的“灵魂”可以用“吃喝”来滋养;岂不知“吃喝”只能滋养他的‘身体’,却不能滋养他的灵魂,相反,“吃喝”有时反而会败坏“灵魂”。正当这个财主做着美梦时,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耶稣接着警告众人“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四、小儿子请求分家

  1.小儿子请求分家:(路加福音15:11-12)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按犹太人的习俗,长子可得两份家业(参申21:17),故小儿子“应得的家业”为三分之一。父亲可能将家业预先划分好,但仍会保留其收入直至死时;通常不会在生前就实际的分配家业。因着小儿子与父亲有生命的联系,因此他有权继承父亲的家业。“应得的家业”指儿子生而应承受的产业。“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产业’原文意生命,;或译‘养生’(可12:44),含示谋生的凭借。指父亲所必须赖以维生的,就是父亲的生计、资产。小儿子要求父亲把产业分给他们的时候,他父亲就按着律法的规定,把产业分成三份,给大儿子两份,小儿子一份。

  2.浪子陷入困境:(路加福音15:13-16)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小儿子得了产业,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没有父亲管教的地方,浪子开始过自已理想的生活:“任意放荡”过奢侈的生活;“浪费”分散;“赀财”(原文与12节的‘家业’同字)。然而,好景不长,坐吃山空,钱财总要耗尽的时候,就在浪子耗尽了一切所有的时,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浪子需要他人帮助时,他想到了自已的一个酒肉朋友,就去投靠他。那人打发他去放猪,“猪”在神的眼中是肮脏不洁的(利11:7;彼后2:22);一般说来,犹太人不养猪,因为既不能用来献祭,也不能作为食物(犹太人不吃猪肉),故那养猪的人家一定是外邦人,表明浪子已经离家很远了。浪子有了工作,却不能糊口,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这里的“豆荚”是巴勒斯坦常见的一种长青树所结的种子,名‘稻子豆’,可用作牲畜的饲料和贫民的粮食。一则有趣的拉比记载说,‘以色列人必须沦落到吃豆荚的地步,他们才肯悔改。’传说施洗约翰在旷野,曾以这种豆荚为食物,因此又称‘圣约翰饼’。而浪子落到今天可悲的地步,完全是他自已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3.父亲无条件的接纳:(路加福音15:17-24)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在苦难中,浪子终于“醒悟过来,”他想到了父家的美好与丰富,他父亲是大户人家,有许多的雇工,口粮有余,而自已倒在这里饿死吗?不,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承认自已的罪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思想决定行为,浪子于是起来,离开了他所在的地方,离开了罪中之乐,往他父亲那里去。小儿子离家的时候是毅然决然的绝情,他回家时也是义无反顾。

  就在浪子离家还远的地方,昼夜盼望儿子归来的老父亲看见了他,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父亲无条件接纳了这个浪子。儿子知道自已愧对神,也愧对父亲,因此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不等小儿子说完,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上好的袍子”是父亲为儿子预备的,遮盖他的羞耻,“戒指”代表权柄。奴隶不能穿鞋,只有儿子才能穿,“把鞋穿在他脚上”是恢复他儿子的地位。可见,归来的浪子赤着脚,衣不蔽体,蓬头垢面,像乞丐一般,他是人,但活着不像人。这只“肥牛犊”是父亲特意预备,在重大喜事上才被杀的,现在儿子回来了,还有什么比儿子回来更让父亲欢喜呢?因此他们为着小儿子的归回欢喜快乐,因为他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作者简介】 耶米玛,雅博网编辑,河北邯郸人,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