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崎岖十架路

2012-10-14 作者:慕义  
来源:《杏树枝》电子杂志总第二期我也要投稿

————从信仰角度简析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艰难的原因

同属于外来文化的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先后得到传播和发展,但其中只有基督教所走的道路最曲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若从学术的角度,想必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专业并深入的研究,所以笔者只从信仰的角度,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去过教堂或会所,亦或是通过网站、书籍等各样的途径接触过基督这个信仰,会有一个很直接的感觉:基督教文化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在胡卫清《普遮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一书中有这样的阐述:作为一种普遍主义的宗教,它“不同于许多其他宗教的地方在于它有着极为强烈的将普遍主义理想化为现实的愿望,有着持久不衰、越来越顽强的传教使命感,它要将自己的教义与信仰传播给一切人,要将上帝的福音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且“基督教的传教特点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所有其他宗教均在它的打击和扫除之列。”笔者思索,此现象与其本质有着必然的关系。

一、独一神——角度:基督教与儒学

基督徒信仰的根基是《圣经》(基督徒认为:《圣经》是神的话(道),道就是基督。参《圣经·约翰福音1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圣经》所敬拜的是天地间独一的真神,其他的泥木雕像皆为“偶像”,全部要铲除。若拜,就是“罪”了。且爱慕的任何人事物,如果超过爱神,那就成了心中的偶像,都应割舍。这种完全“上帝至上”的原则,要在儒学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传播,必然有极大的拦阻。

基督教以上帝为中心和儒家以忠孝节义为中心的伦理观念有很大区别。“忠”就是“忠君”,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基督教强调的是信仰上帝,以上帝为生命,为人生的中心,且为上帝活着(参《圣经·哥林多后书514》: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那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孝”是宗法社会家族制度的基本内容,诸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孝道贯穿了他们的一生,崇德报恩、尊亲敬孝的祭祖颇受中国人的重视,所以无论官绅士庶人家堂中必设神龛,以供天地君亲师五字牌,及祖先神主。而基督教反对祭祖,因祭祖属一种敬拜,基督徒的敬拜只属于上帝。圣经中记载:有次耶稣刚好在讲道,肉身的母亲和兄弟来找他,耶稣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圣经·马太福音12:46-50》)似乎给人感觉耶稣拒认母兄;还有一次,一个门徒说:“容我先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圣经·路加福音9:59-60》)似乎又给人不孝敬父母的感觉……这些在笃信孝梯观念的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的。如王明伦《反洋教书文揭帖选》说:“夫中国圣人之教,不外五伦。墨氏兼爱,孟子谓之无父。犬羊不知有父,尚知有母。耶稣不认其母,犬羊不如。乃奉教主以教天下后世,是率天下后世皆无父无母之人矣。”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如第一处所谓“拒认母兄”,基督徒都知道,耶稣是站在上帝儿子的地位上说的;而第二处,若考查圣经,不难发现,其中讲到要孝敬父母的不在少数。像申命记516“孝敬父母使你得福”,马太福音1919“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歌罗西书320“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可这些经文在早已先入为主的人眼里,如同虚设,不仅是误解,甚至1887年山东兖州教案还以天主教不祭祖、“弃伦灭理,禽兽不如”来发动群众“驱逐洋教”。

二、投靠神——角度:基督教与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基督教的信仰真义是坚信天地之间有位独一的真神——耶和华神(参《圣经·提摩太前书2:5》),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皆是祂所造。人生皆苦的原因在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犯罪带进人类的堕落所致(参《圣经·创世纪3:17-19》:(神)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着始祖一人的犯罪,整个人类都落在罪恶里面,从小就知道撒谎、骂人、偷窃等,死也是因罪而来(参《圣经·罗马书5:12》: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人有一颗宝贵的灵魂,支配人在地上的生活,一旦死去,灵魂就归回赐灵的神(参《圣经·传道书12:7》: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基督徒相信,因着人自出生就有可怕的罪性,人无法靠自己不犯罪,无法靠自己被神称义,只有倚靠人类的救主——耶稣基督(神儿子)的救赎,才能洗净所有的罪被神称义,并脱离罪和罪的辖制,活出圣洁的生活。所有死去的人,有一天都要复活,接受神公义的审判(参《圣经·启示录21:11-15》)。被神称义的人要在天堂与神永远同在,被神定罪的要在与神隔绝的地狱里受永远的痛苦。不存在投胎转世,不存在轮回,一次就决定永远。

总结两个信仰的核心区别,一个是靠己行义,一个是靠耶稣(基督徒称为恩典)称义。佛教是用修行的方法,基督徒是用信靠的方法。佛教是通过靠自己除去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永恒,而基督徒是相信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担当了他们的罪,流出宝血,他们只要信靠这位救主,就能得救。这就是佛教容易被人接受的原因之一,因为人的本性里都喜欢靠自己,人文主义的理念也阐述了这一点。正如圣经中提到的,这样的信仰,不是人人都会接受的,甚至会把它当作愚拙的道理来看待,但圣经却又说:神要救那些真正相信耶稣为救主的人。

三、亘古不变——角度:圣经

基督教不是一种迎合人心的宗教,也不是一种迎合时势、文化、潮流的信仰。其信仰的中心和信徒生活的准则都写在基督教唯一的信仰根基——《圣经》中。自从《圣经》成型后,一直如一,没有改变(中文各版本的翻译稍有不同),至今即近二千年。因《圣经》最末了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参《圣经·启示录2218-19》)它不受时代背景、人文地理、种族文明等各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它属于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真理,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局势、任何一个民族中都适用,且保持着它如一的性质。如同希伯来书13:8“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这一点就给基督信仰的传递和接受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不但传递的时候需要保持它这独特的真理不变性,而且需要接受的人将自己投身于这一个信仰,以这个信仰为中心。而不是用信仰来修饰自己,充实自己,甚至是利用来达到私有的目的。当人听见这样的信仰时,若要接受,必需除去自私和骄傲的心态,如同基督徒所说的要谦卑自己,真心寻求。

四、使命性——角度:传播

世界三大宗教中,有人说,中国佛教是“请来的”,伊斯兰教是“带来的”,基督教是“送来的”。此说虽不完全准确,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三种宗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请”,行为主体是在感到需要否认前提下,自愿求取的行为;“带”倾向于“自产自销”,“外销”意愿不明显或不强烈;而“送”则不同,可能是一种赠与,也可能是一种“推销”,积极性、主动性强。

基督徒传福音之所以使命性如此得强,是因为圣经中有这样的嘱咐:“圣灵降临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参《圣经·使徒行传18》),且又教训说:你们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但这却使许多听福音者本能地产生一种警觉:无缘无故,何以如此迫切?又是免费的,天上怎有掉馅饼的道理?黄鼠狼拜年,哪有好心的。这样,警觉生成抵触,甚至排斥,使福音传播无法顺利进行。

总结

上述几点简要地阐述了基督信仰在中国广传的艰难旅程,笔者选择“崎岖十架路”为题,是引用圣经的思想,因为圣经称这一信仰为十字架的道路(《圣经·哥林多前书1:18》: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十字架既代表着拯救,也代表着羞辱和艰难。圣经另有一处也记载到:因为这教门,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圣经?使徒行传28:22》)。基督教信仰在中国的传播显然真是一条崎岖的十架之路。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