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还需要遵循善道
2018-08-28
作者:张远来
来源: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
【伯16:6】[和合本] “我虽说话,忧愁仍不得消解;我虽停住不说,忧愁就离开我吗?
[NIV] Yet if I speak, my pain is not relieved; and if I refrain, it does not go away.
[文理本] 我雖言之、我憂不解、我若不言、我憂其離我乎、我是谁
受试探的约伯最大的痛苦不是来自物质的损失、身体的病痛,甚至不是失去子女,他最大的痛苦是来自他人的误解,朋友的论断、对自己的困惑和对上帝的不解。
约伯当年遭遇的痛苦常被人拿来和耶稣的痛苦相比,可见其苦难的深重。一日之间失去所有财产和子女,又失去健康得了人世间最痛苦的疾病,还失去了人格的尊重。约伯当然也尝试纾缓自己的痛苦。他纾缓痛苦的方法之一就是倾诉和表达困惑。
但正是这个看似可行的方法,带给了他更大的痛苦。在约伯记中我们看到一个基本的现象:约伯在痛苦中“寻求认同更被拒绝,倾诉解痛更加疼痛”。而朋友们“尝试安慰却更伤害,尝试解释却更刺痛”。约伯尝试理解上帝却更加困惑,朋友们尝试用神学解释,却更加陷入逻辑的困境。约伯尝试寻求神学的答案,却将信仰带进了一个道理的陷阱,最后推导出上帝似乎不义的结论。而朋友试图从上帝的公义慈爱出发安慰约伯,最后演算出约伯是罪大恶极的结果。约伯的逻辑是,上帝是赏善罚恶的上帝,但自己没有罪,祂却让自己受苦,而很多恶人反倒昌盛。因此,约伯的结论是:上帝不义。约伯朋友的前提也是,上帝是赏善罚恶的上帝,祂无所不知,也不会出错。约伯受苦是上帝的惩罚,因此,约伯有罪。两种推演的结果都徒增了痛苦。倾诉愁肠愁更愁,试图安慰更伤害!
每个人的初衷都是好的,约伯的朋友不能说不够情谊。当约伯一无所有的时候,当众人都以约伯为灾星远离他的时候(19章),他们却从远方来,七天七夜同约伯一同坐在炉灰中,陪他一起伤心,与他一起担当。当约伯尝试以语言消解痛苦时,他们听出约伯似乎隐藏着对上帝的不满,便立刻尝试以神学的道理来皈劝安慰。未曾想到的是越皈劝越陷入无法调和的神学的矛盾,越安慰反倒越增加约伯的痛苦。
约伯自己也是越痛苦越惘然。他尝试用言语解愁却更愁,用述说缓解痛苦,却更加痛苦:“我虽说话,忧愁仍不得消解;我虽停住不说,忧愁就离开我吗?”
每个人都出于善,却导致了一个不善的结果。约伯知道朋友意在安慰自己,却反而增加了他的烦恼。他告知朋友倾听便是安慰,认同便是鼓励。但朋友们却以为需要归正约伯的思想,需要纠正他的言语。一场安慰最终变成了语言的攻击。约伯试图用语言消愁,用述说减轻痛苦。但他不过是自言自语,也希冀人的认同与安慰,而不是向上天的祈祷,向救赎之主宰的倾诉。因此,述说解愁愁更愁,寻求认同更被拒绝。
“寻求认同更被拒绝,倾诉解痛更加疼痛;尝试安慰却更伤害,尝试解释却更刺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善意也需要善道,好心肠尚需要好方法。寻求认同本身就是不自信,这与约伯坚持的自义自相矛盾。安慰的功效在于聆听与认同,而约伯的朋友却对一个比自己高明的人尝试疏导与归正。这不啻为对约伯的雪上加霜。
看来,善意遇到不善的方法会变成恶果,好心用错地方就不会有好报。痛苦时倾诉是选项,但祈祷才更加稳妥;灰心时思考是好事,但是信靠更加可靠。
亲爱的父上帝:
求祢给我智慧以使良善彰显,
求祢给我能力以使美善成就。
求祢给我灵敏以使善解人意,
求祢给我灵性以使体贴主心。
求祢帮助我管理好情绪,
好让我成为情绪的主人,
而不是相反。
求祢帮助我管理好时间,
好让我懂得分配时间的资源,
而不是紧追时间而不舍。
我们都有美善的愿望,
也求祢赐给我们美善的智慧。
愿好心能用到好处,
愿善意能用于善道。
奉耶稣基督的名祈求!
阿门!
【约伯记第16章】灵修反思:
1. 约伯在16:1-6节批评什么?
2. 在意象中,约伯是如何形容神是攻击他的?你如何评判约伯如此地谈论神?
3. 约伯说:“现今,在天有我的见证,在上有我的中保”,这个“见证/中保”是谁?
【作者简介】 张远来:雅博网作者,现居广州。本人为专职牧师,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借古鉴今》、《危机与契机》、《中国教会体制的反思》、《灵恩运动反思》、《我信故我思》、《广州教会发展现状》等。
[ 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