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化在抵制圣诞节吗?
作者:拉塞尔•摩尔博士(Dr. Russell D. Moore)
有一天,我在飞机上读杂志,看到几个广告之后,我不禁生气地问“我们的文化在抵制圣诞节吗?”百威啤酒(Budweiser)的一个广告的标题是“平安夜被看得太重了”。几分钟以后,在另一本杂志上,我看到一个高级的户外烤炉的广告标题上写着“谁说施比受有福?”
我第一个反应是,有没有人会在土耳其的斋月期间在广告上写着“斋月被看得太重了?”或者在印度对人说“谁说宇宙归一?”
每年的圣诞节,都有一些所谓的“抵制圣诞节”的骚动。在某些情况,有关宗教自由或政教分离等复杂的问题的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可是更常见的是针对商家以“假期快乐”取代“圣诞快乐”的愤怒。
作为基督徒,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像纽豪斯(Richard John Neuhaus)提倡“赤裸的公共场所”这种激进的立场对任何宗教人士都没有好处。但比如,反对学校惩罚学生在节日贺卡上写圣诞快乐,和我们费尽精力抗议商家抵制基督教团体是不同的。
我认为这家啤酒公司和烤炉公司这样做广告的目的是想多出售商品。但是最重要的是,拿任何宗教在广告上开玩笑都不是好的策略。我敢打赌,不论是谁设计了这个广告,他起初就不知道这样做等于是拿来耶稣开玩笑。
美国广告业可能不知道《平安夜》这首歌是有关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生在伯利恒的这件令人敬畏的事件。他们可能认为《平安夜》只是一首圣诞歌曲,只是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播放的圣诞歌曲中的其中一首。而且他们可能没有想过“施比受更为有福”是出自圣经使徒行传20章35节,对他们来说这句话很像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格言。
我们不需要为这些事感到愤怒,好像我们是受害者中受到保护的一群。相反地,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文化与基督教知识的根已经离得越来越远。很多人,特别是在塑造文化的美国人,对圣诞节的看法就象是看待犹太人过的光明节(Hanukkah)一样。
我们不需要生气,反而这给我们机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是如何看待身边的人的。他们看我们只是为了琐事奔跑,而不象是很深的明白了道成肉身的耶稣、耶稣宝血的赎罪和神的国度的人。他们知道《平安夜》这首歌,就像他们知道圣诞歌曲Grandma Got Run Over by a Reindeer一样。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这个改变宇宙的奥秘。
他们的态度意味着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带着爱心,将这个震惊天使、改变东方三位博士旅行方向和使地上牧羊人惊喜的好消息告诉我们的邻舍。 越来越奇怪的一种现象是,越是好的东西都是让人感觉很怪。能让啤酒和烤炉卖得好的好消息不能让真正的福音流动,反而是让咒诅流动。
圣诞节不是我们为争取举办圣诞晚会权利而抗议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与我们之前的世世代代一样,我们是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以赛亚书9章2节)。讽刺、人身攻击和报复性的侮辱都不能胜过黑暗。伯利恒的光照亮了黑暗,黑暗从未、不能、也永不会战胜光。
作者简介:
拉塞尔•摩尔博士(Dr. Russell D. Moore)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美南浸信会神学院的神学院院长和教务处资深副主席。他也是高瞻浸信会(Highview Baptist Church)的牧师。他着有《 基督的国度和跟随基督生活》(The Kingdom of Christ and Adopted for Life)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