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博网

华人神学教育家唐佑之牧师本月15日安息主怀,终年90岁

2015-05-21 作者:旷野呼声编辑  
来源:来自网络我也要投稿

       tang-jpg.jpg

       华人神学教家唐佑之牧师本月15日安息主怀,终年90岁。教会年青一代对唐牧师所知不多。美国中信出版、邱清萍写的《从飘泊到植根—北美华人教会采风录》一书,以及唐牧师的一些访谈,让后人对唐牧师生平略知一二。


  怀念复怀念

  本院第三任院长唐佑之博士于5月15日清晨在美国三藩市安息主怀,享年九十岁。唐牧师在1960年代曾于台湾浸信会神学院担任教务长及教授。1971-76年间他在本院担任院长及教授,历时五载。1976年后移居美国,担任金门浸信会神学院旧约教授,后为该院旧约资深教授。

  唐牧师于1971年接任本院院长,在任五年竭尽所能,进一步巩固学院的根基。当年唐院长强调学生应在灵命、知识和事奉三方面一同长进;他在课程设计上力求配合香港教会的实际需要,并致力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及改善各项教学设施。唐院长学养渊博,为人恭谨,对学生谆谆善导,更每朝亲自到男生宿舍,唤醒学生起床参加六时半的早祷会。他美好的典范及对神学生严格的要求,今日仍为学生所称许及津津乐道。

  唐牧师一生献身传道事工及神学教育事工,并且多年来投身于着译工作。本院师生与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一同怀念这位忠心事主的先辈。我们感谢唐牧师多年来以生命造就了无数神学生,感谢他一直在神学教育事工上作我们同行的伙伴和支持者。祈求主安慰唐师母和他们的家人,愿主的平安和恩眷常与他们同在。本院将举行唐佑之牧师追思会,日期及详情容后公布。

  唐牧师生前曾预先写下归家文告,内容如下:

  敬向主内兄姊及亲友们告别

  唐佑之在世九十年,得蒙主恩佑;兹于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五日更蒙主召归家。

  敬请为他感恩,并继续代祷,求父神安慰与保守他家人。你们爱心表现,十分感谢;但恳辞花圈、花篮;如蒙赐予礼金,请移送神学院作助学金;凡承赐安慰卡片及电话慰问,恕不回覆。

  爱心代祷必使他家人感铭不已,敬此奉告。

  唐佑之牧师预草

  (归家文告来源:真理基金会网页)

  我们也想起唐牧师1975年曾于本院第二任院长白箴士博士(Dr. James D. Belote)的追思会上,以这样一段说话勉励我们:「在伦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有名人坟茔。其中一方石块是值得注意的,这是纪念约翰?卫斯理和查理?卫斯理的石碑,上面写着:『神埋葬了祂的工人,但继续祂的工作。(God buries his workmen, but carries on his work.)』让我们都以这样的信心追思先哲,在世努力事奉。」愿意唐牧师当年的说话为您我带来安慰,提醒我们今天以信心追思先哲,又勉励我们每一个在世努力事奉。

  注:以上资料来自《香港浸信会神学院》
 

 
  安魂曲 —— 为所有安息在上帝怀里的( 唐佑之牧师跟据《圣经》编写 )
  愿主赐他们永远安息,安息在你怀里!
  唯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让他们安睡。
  阳光永远温煦地照耀,轻风常吹拂地爱抚,
  花香弥漫散发芳馨,天使歌咏轻快活泼。
  愿主赐他们永远安息,安息在你怀里!
 
  主啊!
  我在深处求告,求主垂听我恳切的心声!愿您俯首倾耳静听:
  你赦罪之宏恩大爱使我敬畏的心油然而生。
  我心切实听候主叮咛,我灵隐秘如深渊,响应主恩。
  夜正深沉,在这漫漫长夜里,我守望我等候。
  复活的黎明终将来临,永在你的爱中,从今到永远,蒙恩惠得安慰。
 
  耶稣,我称颂你!
  生命之主,永远怜悯,让他们安息,永远的安息,安息在你怀里!
  走开,死亡的毒钩! 走开,死亡的权势!
  耶稣,我称颂你!
  因着您,我在死亡面前唱出这喜乐的凯歌!
  耶稣,我称颂你!
  奇妙的救赎,
  永世无穷,永在天家,永享福乐,
  永远国度,永远平安,永远歌唱,永远称颂。
 
  全能的神,永在的父,慈悲的主!
  天上人间充满您大荣光,圣洁公义从地直达高天!
  惟独您!以色列的至圣者!
  圣约之神,信心创始成终的主!
  圣约之民,虔诚忠信恒常,
  万民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圣哉!圣哉!圣哉!
 
  看哪!神的羔羊在宝座,
  他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他曾受苦,为我们受罪刑,代替我们死亡,救我们出黑暗。
  神的羔羊,我们歌颂您,
  万主之主,万王之王!羔羊之歌洋溢在高空。
 
  愿主释放我得自由,
  释放我肉身不受病痛,
  释放我心灵不再惧怕,
  释放我思想时空局限;
  你曾救我的眼免了眼泪,
  救我的脚免了跌倒,
  救我的命免了死亡。
  今在自由中永与主相交,
  如鹰展翅上腾翱翔太空,
  如雁飞向南方结成群体,
  与亲爱的相聚永不分离。
 
  哈利路亚! 主啊!
  愿永远的光照耀他们!
  在宁静高天传出喜讯:
  那在主里逝去的人有福了,他们息了地上一切劳苦,工作的果效随着他们。
  愿永远的光照耀他们!
  在崇高天庭突有角声,主必亲自降临,角声中有天使长的声音,
  那在基督里逝去的人必先复活,
  还在地上存留的人必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主必永远同在。
  愿永远的光照耀他们,
  永远!永远!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附:简介

       原籍福建晋江,1925年在浙江宁波出生。他父家世代从商,他却自小爱与书本为伍。虽然父母不信主,但却羡慕教会学校有助培育孩子优良气质,因而将他和他的四位姊姊都送进教会学校,令他有机会接触宗教,在主日学、主日崇拜等听闻《圣经》话言,福音种子自此深植他的心裡。对此他曾说:「神的话语我完全接受,但是否得救呢﹖我不清楚。」
 
       1941年中日战争爆发后,16岁的唐佑之失学,于是赴北方的天津投靠舅舅,并一面工作,一面发愤自学。在远离至亲的北方他倍感孤单,幸好他主动到了教会成为,他更因此信主,确定自己得救。
但好景不常,舅舅因他是唐家独子,认为他要延续香火而阻止他去教会,令唐佑之不得不依靠《荒漠甘泉》、《馨香的没药》等书籍解属灵的乾涸,没想到这等书成了他的牧者,更为他奠下深厚的文字事工的动力。
 
       战争结束后,他被教会介绍到中央银行当文员工作过几年。1949年大陆变色,他10月时原想到上海与亲人重聚,却因船被迫改道而到了香港,亦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期间他有清晰的蒙召经历。当他回广州时一次收到他姐姐的信,说父母信了主。他虽然感到兴奋,但想到自己从无向父母传福音而愧对父母及上帝,在圣灵强烈感动下,他深深祷告认罪,心裡充满平安,清晰感到上帝呼召,并带领他到香港。但他深恐自己的一时冲动,并不愿在教会透露蒙召经历,免得被人误会是想谋求一份职位。他就祷告:「神啊!若是你的旨意,让我不自己开口,却有别人给我专一服侍主的机会。这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了。」
 
       就这样他等候了十个月的时间,到他山穷水尽时,他在1950年港九培灵会门口派传单时,忽然得一位传道人走过来,主动跟他说:「弟兄,我觉得你是神所选召的人。」他由是确定上帝的应允,并明确自己的蒙召经验。那传道人并引领他到了内地会的出版社、即现时证主出版社的前身开始了全职事奉,由那时起他事奉上帝,从未间断。
 
       他起初所作的多是写单张、出版CD等工作。后开始受浸信会委託翻译神学书籍。当时他还未接受装备,对他来说是很大冲击。后来他觉得应接受正规神学训练,1955年即在台湾浸信会神学院作传道同时修读神学 ,三年后完成基本神学教育。后来再三年在美国、再三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修毕哲学博士学位。
 
       接受神学教育对清晰他的事奉方向有很大莫助。他感到华人教会很需要旧约研究,因为新约希腊思想背景,宣教士一般多注重新约,但旧约是东方的人书,作为东方人应更能明白,因此他专攻旧约书卷、且集中先知部份。
 
       唐牧师学成回来后他曾挣扎作教会牧养还是作神学工作,因为两者不能兼顾,他就毅然放下书室的事奉,专心神学院裡。
 
       他亦曾解释为什麽在英国攻读博士而不留在美国,他认为他曾在美国修读数年神学,美国神学有其盲点,应该尝试不太保守、又注重研究的方向。一般人害怕到神学思想自由的地方信仰或会走向偏差,但他认为只要信仰根基稳固,应开放自己去接触不同的方法和教育,因此他选择英国进深神学教育。
 
       英国深造回来后,因工作要求,唐牧师重拾已放下多年的文字工作。除了教书及讲道外,文字工作亦是他心中的负担,他更认为他要一直从事文字工作,直到主让他离开世界。文字事奉上他主要着重三方面,一是以研究为主,二是教会真理,第三是着重现代特别的问题,如基督徒中年问题、伦理道德问题。
 
       1974年他开始从事写作,常得当时台湾校园团契编辑苏恩佩鼓励。从第一部着作《牧野的芦笛》开始,30多年他共出版了135种书,涉猎旧约研究、旧约注译、旧约神学、系统神学、教会真理、敬拜丛书、宣教、当代问题、神学解经、灵修文粹等,被认为是当代华人最多产的作家。
 
        注:本文内容根据梁頌恩所著同名文章进行增编而成
 

赞一下: ]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